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四十六章 大漠之戰(3) 文 / 燕天

    第四十五章大漠之戰(3)

    馬蒂普瞇著眼睛看了看,摸摸光頭,笑道:「瑣奴,你想要?我賣給你,你給我一匹戰馬。」

    「你窮瘋了。」瑣奴大笑道,「一面破旗子,哪能值一匹馬?」

    「還有下面的旗桿,我一把賣給你。」

    「好,好,就一匹馬。」瑣奴看了他一眼,說道,「馬蒂普,那要看你可有這個本事了,如果我先搶到了……」

    「你放心,我野馬族的士兵個個都是以一擋十的勇士,搶一面破旗子,還不是輕而易舉的事。」馬蒂普道。

    「那好,我們比比看。」瑣奴笑呵呵地說道。

    他舉起手中的馬鞭,對身後的號角兵輕輕地揮了兩下,「吹號,攻城。」

    嗚……嗚……

    號角聲徒然響起。

    ………………

    樂山關上激戰正酣,密集的牛角號聲響徹山巒。

    奧普率領六千多南匈奴士兵及時趕到關隘,像潮水一般衝進了關口。

    「奧平栓、蘇六朋,你們上東城牆。」奧普一邊狂奔,一邊縱聲大叫,「小舞,我們上西城牆,上西城牆。」

    「兄弟們,殺上去,殺上去……」

    巴頓勒抬眼向關內看去,密密麻麻的全部都是披頭散髮的匈奴人。他們飛奔而來,在城牆處匯成兩支怒吼的蛟龍,沿著又長又寬的東西兩道石階,呼嘯而至。

    巴頓勒舉刀狂吼:「she……弓箭兵,給我齊射,齊射……」

    巴頓勒是拓跋部落的勇士,是拓跋聘手下的悍將。也是這一次攻打樂山關的急先鋒。

    嗖,嗖,嗖……

    鮮卑人的弓箭手在一名軍官的指揮下,對準匈奴人展開了瘋狂的射擊。

    匈奴人的士兵面對漫天長箭,毫無懼色,他們高舉著武器,踩著戰友的屍體,聲嘶力竭地叫喊著,奔跑著。

    段礦一腳踹開倒向自己的屍體,抽身急退。

    「兄弟們,擊殺弓箭兵,擊殺弓箭兵……」

    附近的虎賁軍士兵聞聲急退,紛紛殺向鮮卑人的弓箭手。

    城牆上的虎賁軍士兵死傷慘重,尤其在鮮卑人的突破口處,層層疊疊至少堆滿了上百具屍體。士兵們在生機斷絕的情況下,再無羈絆,奮勇鏖戰。

    拓跋聘親自帶著第一批突前的三百親衛殺上了城牆。

    他看到匈奴人蜂擁而至,先前佔據的優勢即將蕩然無存,不禁激怒攻心,刀指前方,縱聲狂吼:「拓跋族的勇士們,殺,殺……」

    「殺……殺……」

    鮮卑人看到身份尊貴的拓跋聘大人親自殺上了城牆,頓時士氣大振,無不捨生忘死,呼號向前。

    「殺……」

    「殺……」

    雙方士兵一個個神情激憤,面目獰猙,大家就像餓極了的野狼,互相糾纏在一起,各自揮刀相向,箭she矛刺,血肉橫飛,慘不忍睹,無數的生命在這短短瞬間隨著血雨腥風飄散而去。

    「死吧……」

    奧普騰空而起,一刀剁下,敵人的慘嚎聲伴隨著四濺而起的血液,噴了奧普一頭一臉。

    段礦再度迎上巴頓勒,兩人激烈廝殺,不死不休。

    「殺……」

    拓跋聘的戰刀在飛舞,刀上的鮮血化作滴滴血珠在空中跳躍。

    戰況慘烈而血腥,巨大而嘈雜的廝殺聲迴盪在樂山關的上空。

    鮮卑人抵擋不住越來越多的虎賁軍,逐步退卻。

    接替拓跋聘在關下指揮的豪帥拓跋she大聲咳嗽著,他聽到了從關上傳來的急促牛角號聲。那是拓跋聘在要求支援。

    拓跋she用力招招手,示意第二批突前士兵發起衝鋒。

    …………

    胡才站在司方山上,舉目四顧。

    「yin山地勢險要,歷來是屯兵的軍事重地。」賈詡站在他身邊,手指四野群山,笑著說道,「yin山南控朔方河套,北扼大漠,西通河湟,東走慶、環,是塞外入關的咽喉要地。」

    胡才笑笑,回頭對身後眾人說道:「好地方。我聽說,這裡曾經也是人丁興旺之地,是嗎?」

    「是的。」賈詡說道,「大人所言不差,但那已經是一百多年前的事了。」

    「前朝武皇帝的時候,為了增強漢軍抗擊匈奴的實力,曾在朔方郡開荒屯田,設立苑監,大量蓄養軍馬。後來漢軍的實力得到提高,武皇帝拜霍去病為驃騎將軍,率數萬騎從隴西、朔方兩地同時出擊匈奴,深入大漠兩千餘里,奪得大片土地,大大拓展了我大漢疆域。」

    「當時匈奴人大敗,匈奴渾邪王率四萬餘人歸降我大漢。武皇帝以仁義治天下,沒有把他們趕盡殺絕,而是將他們安置到了北地、朔方等沿邊各郡居住。第二年,中原大災,流民千萬。武皇帝斷然下令,遷七十餘萬災民到沃野千里的朔方郡一帶屯田,這是繼大秦國遷民戍邊以後的第二次大規模北遷。」

    「朔方郡內多是黃河沖積地帶,是可灌溉墾殖的沃土,在設置朔方郡時,就考慮到在這一地帶進行屯墾。所以在元狩元年將關東貧民遷徙到河套地區,元鼎年間又在上郡、朔方、西河、及河西四郡(張掖、武威、酒泉、敦煌)設置管理屯墾官員,調發六十萬人前往屯田,其中有一部分是充實到朔方郡內的。元封元年漢武帶出巡北邊,經上郡、西河郡、五原郡、出長城北,至朔方郡,抵達黃河的北河一帶。元封四年派遣拔胡將軍郭昌屯墾朔方,募集十萬人口徙居朔方。由守衛邊境的士卒屯田和內地移民實邊,既是保證新置郡縣有重兵駐守,以備隨時應戰,又是避免遠途運輸,就地解決軍需口糧。因此,朔方郡一帶出現了有史以來的大規模的農業墾殖。三封、臨戎、窳渾等地方,是黃河沖積地帶的大草原,朝廷的墾殖活動開墾了這片一望無際的處女地。為了保證農業的好收成,還必須有人工的灌溉措施,元狩二年,在朔方郡開鑿灌溉渠道,用工數萬人,歷時兩三年。規模浩大。」

    「新莽以後,朔方郡開始進入衰退期。本朝,朔方郡治搬遷到了臨戎縣,撤消了窳渾等縣,境內農業人口大減。永和五年,南匈奴左部句龍王吾斯、車紐等逃叛,殺死了朔方長史。隨後,南匈奴又引烏梅、羌胡商下,於是朔方郡治又被迫從臨戎遷到了五原郡。從.此,朔方郡及所屬縣城全部淪為廢墟。一直到大將軍收復朔方郡。」

    「哦,原來是這樣。」胡才恍然道,「這朔方郡的由來還有這麼一段故事,那後來呢?那人呢?上百萬的人呢?」

    胡才問道,「難道都被胡人殺了?」

    「差不多吧。」賈詡說道,「即使他們沒有被胡人殺掉,也因為叛亂被我們的大軍屠殺了。現在,這裡除了胡人,漢人已經很少很少了。如果不是大將軍在河套朔方郡安排了十萬屯田兵,這裡的漢人恐怕連十萬都沒有。」

    胡才暗歎一聲。

    「文和,公達,志子(朱鵬字),你們看看,我要是在這裡擺下一萬人馬,能否擋住鮮卑人的十二萬大軍?」胡才指著四周的山野,問道。

    朱鵬搖搖頭,說道:「絕無可能。」

    「一萬人馬,或許可以堅持半天。」荀攸謹慎地說道,「大人如果打算在白道伏擊鮮卑人,這個阻擊地點非常不理想。司方山距離白道只有二十里,太近了,一旦鮮卑人的後續大軍突破我們的阻擊,很快就可以趕到白道。到時候,我們反而會被鮮卑人包圍。」

    賈詡也搖頭道,「大人撤過yin山,伺機伏擊敵人的想法很難實現。」

    「現在,泰興將軍的部隊正在悄悄趕往大漠,只要他切斷了鮮卑人的退路,鮮卑人就會陷入進退維谷的境地。如果他們不想遭到重大損失,肯定會及早退兵。所以,在目前的形勢下,死守虎山谷為好。」

    「死守虎山谷,雖然損失大一點,但穩妥,大人也無須非要誘敵南下伺擊殲敵了。」朱鵬說道。

    「這個誘敵之計非常冒險,一旦出現失誤,讓鮮卑人越過了yin山,打進朔方,打到河套,打進關中,大人可就是死罪。」朱鵬小聲提醒道。

    胡才看了他們一眼,冷冷一笑,沒有做聲。

    「主公執意要按自己的想法辦嗎?」賈詡大著膽子問道。

    胡才說道,「目前在虎山谷一帶,我們只有張燕的兩萬四千騎兵和吳慶的一萬八千步兵。算起來,我們只有四萬兩千人,卻要對付十二萬鮮卑人。」

    胡才停了一下,繼續說道:「我們沒有足夠的糧草,沒有充足的武器,等到三天後,我們的士兵不但沒有吃的,連箭敢都沒有了。在這種情況下,泰興沒有達到指定的位子,怎麼辦?所以在這個辦法外,我們必須另外再想辦法。」

    賈詡三人臉顯慚se,有點不知所措。

    胡才從來不認為鮮卑人這麼好打,特別在兵馬不夠的情況下。

    「上馬,繼續趕路。」

    胡才帶著飛虎衛剛剛走出yin山地境,就碰到了斥候營的士兵。

    和張燕同期趕到虎山谷的聶榮派人送來了緊急軍情。

    「和連和拓跋聘終於露面了。」胡才如釋重負地吁了一口氣,笑著對賈詡說道,「我就盼著他來了。」

    「鮮卑人的速度很快,昨天已經開始攻擊天狼關和樂山關了。」朱鵬收起手上的書簡,問道,「大人,我們是不是命令幾位大人立即率部撤進虎山谷?」

    他和賈詡,荀攸給胡才說了一通之後,想法隨即也改變了。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如今這種情況下,死守的確不是一個好辦法。正如胡才所說,假如泰興打不下鮮卑人的後路,或者一個月以後再打下鮮卑人的後路,正面阻擊的士兵都死傷殆盡了,還打什麼打?胡才的大軍從不同的地方分批趕到虎山谷,每一次臨敵都處於人數上的極度劣勢,傷亡之慘重,那是顯而易見的事。

    「命令吳慶火速趕到樂山關阻敵,以掩護從天狼關和黃慶關撤下的士兵安全到達虎山谷。」胡才點點頭,補充說道,「今天夜裡一定要撤下來,凡違令不遵者,斬!」

    …………

    樂山關的戰鬥一直持續到深夜。

    虎賁軍雖然以陣亡三千多人的代價支撐到了半夜,但終因鮮卑人事先築起了攻城的土坡,搶佔了先機,形成了一個牢不可破的突破口,致使東、西兩邊全部失守。

    嗚……嗚……嗚……

    撤退的號角終於無可奈何地吹響了,低沉而淒涼。

    「走……快走……撤回關口……」奧普一邊急速後撤,一邊不停地叫著。

    士兵們互相掩護,快速脫離了鮮卑人的追殺,大步後撤。

    段礦堅守在最後,且戰且退。這時一支長箭突然衝破黑暗,厲嘯而至,狠狠地釘進了段礦的胸口。段礦慘哼一聲,仰面栽倒。一群鮮卑士兵飛身殺來。

    「大人,段大人……」

    幾個虎賁軍士兵看到段礦中箭,奮不顧身地返身去救,但隨即就被密集的長箭射了回來。

    奧普俯身撿起一面圓盾,朝著段礦躺倒的地方飛奔而去。

    一個南匈奴的小首領指著迎面跑來的鮮卑人,放聲大叫:「she,給我she……」

    嗖。嗖,嗖……

    長箭如飛。

    奧普盾砸刀劈,連殺三人,硬是護住了段礦。更多的士兵隨後衝了上來。大家一擁而上,立刻擋住了殺上來的鮮卑人。

    一個南匈奴士兵抓住段礦的手,拖著他飛跑而去。

    奧普指揮剩下的四千多名士兵堅守在樂山關的入口,堅守待援。

    「大人,段大人傷勢太重,是不是先派人送到虎山谷?」一個士兵來到奧普面前說道。

    奧普搖搖晃晃地站起來,走到躺在附近的段礦身邊看了看。「你還好嗎?」奧普問道,「如果你還能支撐,我就派人送你回虎山谷。」

    段礦搖搖頭,齜牙咧嘴地說道:「我不走。我就死在這裡,我哪兒也不去。」

    奧普緩緩坐到他身邊,輕輕地拍拍段礦的肩膀,小聲說道:「你和傷兵一起走吧,到了早上,也許就走不掉了。」

    ………………

    吳慶帶著大軍趕到了皮杉山。

    「不走了,我們就在這裡埋伏。」吳慶笑道,「士兵們太累了,我們就算趕到了樂山關,回撤也是個問題。鮮卑人都是騎兵,如果他們跟在我們後面猛追,我們就慘了。」

    他看看張白騎和李蒙,問道:「你們看呢?」

    李蒙指著四周的山巒說道,「這可是個埋伏的好地方,我同意。」

    張白騎翻身跳到馬下,躺倒在地。

    「好了,終於可以不走了。」張白騎大叫道,「可以好好的睡一會了。」

    ………………

    樂山關。

    鮮卑人終於撤退了,虎賁軍和匈奴人損失慘重,奧普憂心忡忡。這個時候,傳令兵來了。

    奧普拎著血淋淋的戰刀,氣喘吁吁地跑到傳令兵面前,大聲叫道:「什麼事?是不是援兵來了?」

    蘇六朋迎上去,小聲說道:「大將軍來令,命令我們立即撤回虎山谷。」

    「你說什麼?」奧普疑惑地望著蘇六朋,「你再說一遍。」

    蘇六朋苦笑,說道:「大將軍來令,叫我們連夜撤走。」

    「這是什麼狗屁命令,我們在這裡奮戰了一天,幾千兄弟的屍骨丟在了樂山關,難道都白死了不成?」

    奧普手指殺聲震天的關內,瞪大了血紅的眼珠子,高聲咆哮道,「這是哪個狗官下的命令?是不是又是那個膽小如鼠的張燕?我看他就是一隻死老鼠。」

    蘇六朋皺著眉頭,瞇著眼,膽怯地退了一步。

    奧普刀指蘇六朋,大聲吼道:「是誰?手令呢?」

    蘇六朋趕忙向後招招手,那個傳令的士兵小跑幾步,遞上了一塊紅色的絹布。

    奧普看到絹布上的胡才官印,不由氣得破口大罵,他劈手把絹布丟到地上,狠狠地踩了幾腳。

    奧普對胡才想讓阿雄作南匈奴大單于的命令非常不滿,現在又看到胡才下這樣的命令,氣的怒火沖天。

    「大人,那是大將軍的手令嗎?」蘇六朋躲得遠遠的,問道。

    奧普瞪了他一眼,氣呼呼地一刀劈下。

    「撤……」

    ………………

    晉陽。

    從月初開始,鮮卑人從雁門關的數個攻擊面同時展開了兇猛的進攻,虎賁軍損失慘重,催請援兵的書信一天比一天多。徐晃不為所動,置之不理。

    從冀州巨鹿郡調到晉陽的兩萬屯田兵全部換上了晉陽武庫的最新武器,並且在徐晃的建議下,組建了一支兩萬人的強弓營。另外三萬屯田兵還在集訓當中,裝備屯田兵的武器也在日夜不停地運進龍山大營。

    大將軍府的兵曹營徵集了十萬民夫,上萬名工匠帶著這些民夫日夜趕製巨型盾巨型矛還有巨型拒馬。

    徐晃坐鎮龍山大營,一面鼓勵士氣,一面親自參加訓練,龍山大營的殺敵氣氛空前高漲。

    徐晃每日召集屯田兵高級軍官商議作戰方案,仔細研究其中的每一個細節,唯恐考慮不周,導致大戰失敗。

    由於徐晃很早就囤積了大量的糧食和武器,加上他爸爸迅速集結到位,這使得雁門關大戰的各項準備工作進行的非常順利。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各府掾史的全力配合,大戰的準備工作逐漸接近了尾聲。

    這時,徐晃接到了一封血書,這是雁門的李大目受傷後,蘸著自己的血寫就的一封求援信。雁門關經過長時間的血戰,已經剩下不到四千名士卒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