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四十八章 大漠之戰(5) 文 / 燕天

    第四十七章大漠之戰(5)

    虎山谷。

    奧普和蘇六朋、奧平栓看到胡才走過來,急忙跪地請罪。

    胡才一一扶起,寒暄一番之後,笑著問道:「好好的,請什麼罪啊?」

    奧普驚異地看了一眼張燕,沒有做聲。

    胡才回頭望了一眼臉色極為不自然的張燕,又看看三人,笑道:「張大人對我說,你們勇敢善戰,殺的鮮卑人膽戰心驚,沒說你們有什麼罪責啊?」隨即臉色一沉,轉身問道,「張大人,可是有什麼隱瞞?」

    這時張燕和霍平幾人都心知肚明,知道胡才不願意處罰奧普,更不願意把奧普違反軍紀的事公開。此時用人之際,胡才這麼刻意袒護奧普也是情有可原。

    既然胡才不願意追究,張燕當然很高興了。他樂呵呵地笑道:「奧普大人看到大人回來,大概有點太高興,犯糊塗了,哈哈……」

    眾人一笑而過。

    胡才把賈詡、荀攸、朱鵬等人又介紹了一下,隨即再議軍情。

    聽說胡才已經命令泰興帶著黑鷹鐵騎去大漠,以切斷敵人退路逼迫鮮卑人撤軍,幾位統軍將領的意見再度發生了分歧。說到底,大家對強大的鮮卑人還是很畏懼,對鮮卑人越過yin山之後,虎賁軍能不能找到機會殲滅他們沒有把握。

    既然大將軍有明確的禦敵策略,為什麼還要冒險放棄yin山天險?只要守在yin山和朝那一線,等待泰興將軍攻擊成功,鮮卑人自然會撤軍而走。雖然堅守防禦的代價很大,但不需要冒風險。

    支持胡才棄守yin山的將領認為,把擊敗鮮卑人的希望寄托在泰興大軍身上,所冒的風險更大。假如泰興的黑鷹鐵騎北進大漠失敗,或者他遲遲沒有拿下鮮卑人後方,而己方大軍在堅守過程中又死傷慘重,實力大損,那麼,朔方郡,雲中郡的整個北方疆域必將淪陷。換句話說,鮮卑人的入侵目的全部達到了。而這之後,虎賁軍要想在短期內奪回這些土地,就晉陽朝廷目前的國力來說,根本不可能。僅再次集結十萬大軍,就需要很長很長一段時間。

    「把勝利寄托在泰興身上,想不勞而獲,最後倒霉的一定是我們自己。」李蒙大聲說道,「沒有人會把勝利拱手相送,勝利要靠我們自己去流血流汗,要靠我們去奮勇鏖戰才能得到。」

    胡才沒有加入大家的爭論,他默默地站在窗前,看著湛藍湛藍的天空,沉默不語。

    賈詡輕輕走到他的身後,小身說道:「若想擊殺和連,這是唯一的機會。」

    胡才點點頭。

    「和連一死,鮮卑人一定會為了成為鮮卑大王而大打出手,我們北方就安全了。」

    胡才想了一下,又點了點頭。

    「那你還猶豫什麼?」賈詡說道,「為了北方的安寧,我們也要撤過yin山。」

    胡才沉默不語。他想到了離開晉陽的時候,徐晃告訴他,大漠的戰事,最好是速戰速決,一個月內結束,否則,糧餉斷絕,敗局再難挽回。徐晃的話絕不是危言聳聽。現在他的糧草已經不多了,因為南匈奴內亂和鮮卑人攻打雁門關,他只能從河套調一些糧草來,但河套的糧草本來就不多,根本堅持不了多久。

    沒有糧草,對堅守在yin山的大軍來說,就是滅頂之災,再無活路。他決不允許這八萬大軍全部死在這裡,這是他的虎賁軍中的精銳之師,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他可不想自己出師未捷身先死。

    「不要再爭了。」胡才大聲說道,「命令各部,快速撤向黑鋒山。」

    ………………

    泰興的大軍奉令北上,沿著yin山一路急進,連趕六百里,到達將軍山。將軍山位於受降城西北兩百里。

    軍中大帳內,司馬麓山放下手上的文書,俯身又仔細看了一下地圖,半晌沒有說話。

    「大將軍讓我們斷鮮卑人的後路,現在鮮卑人是不是已經到了yin山,我們怎麼辦?」別部司馬許慎左右看看,然後望著泰興,恭敬地問道。

    泰興神情冷漠,捋鬚說道:「先聽聽司馬大人怎麼說?」

    「還是緩行吧。」麓山說道,「鮮卑人的大軍正在攻打三關,士氣高昂,實力強勁,這個時候去攻打鮮卑人的後方,時機非常不好。鮮卑人得知我們切斷了他們的後路,必定怒氣衝天,一路殺回。我們首當其衝,損失一定慘重。」

    「我們一路緩緩而行,一天五十里,走上十天半月。半個月後,鮮卑人和大將軍早就殺得精疲力竭,實力大損了。到那時,我們再行出擊,不但可以順利攻佔鮮卑人的後路,還可以打一下實力巨損的鮮卑人,趁機多拿軍功。」

    麓山稍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鮮卑人有十二萬鐵騎,大將軍在我們離開的時候,也沒有說要我們全殲鮮卑人,況且我們才六千鐵騎,面對龐大的鮮卑鐵騎,很可能有全軍覆沒的危險,這不得不讓我們小心謹慎。況且,現在驍騎軍和驃騎軍在yin山和鮮卑人大戰,他們的功勞很多,如果我們沒有功勞的話,以後怎麼在大將軍手下立足?這一次我們黑鷹鐵騎必須要有足夠的功勞。」、

    「我們跑了一千多里路來打仗,結果功勞都是別人的,這自然說不過去。所以,我們等到大將軍的大軍基本上損失得差不多了,連追擊的力量都沒了,整個戰場就剩下將軍這一支大軍,那麼,所有的功勞就都是我們的了。」

    麓山淡淡一笑,說道:「至於大將軍,實力大損之後,已經難成氣候。不過,這不是我們的事了,和我們沒有任何關係,但這個人情,尚書檯的哪些人將來一定要還給我們。」他拿起那卷竹簡,認真地捲好,放到了泰興的手邊,「將軍把它收好,也許日後還有作用。」

    「王大人來書說,這是讓大將軍損兵折將的好時機。「麓山說道。

    泰興看著麓山,精光一閃,麓山的話,他怎麼不知道,黑鷹鐵騎本來就是朝廷的部隊,只不過被胡才收編了,這一次晉陽朝廷建立,尚書檯的那些人就開始打黑鷹鐵騎的主意了,這麓山很明顯是被尚書檯的那些人收買了。

    泰興雖然知道,但黑鷹鐵騎中有一部分是這種想法,他也沒有辦法處理。

    帳內眾人連連點頭。

    尚書檯的人,特別是并州王閥的人,都和他們接觸過,現在胡才讓他們千里野征,他們自然心裡不高興,所以有些想出兵不出力。

    麓山繼續說道:「如果大將軍決意死守,雙方的死傷必定慘重,尤其是鮮卑人,他們都是騎兵,攻打關隘和城池非常吃虧。但胡才更吃虧,他的大軍由於調動遲緩,分批進入yin山,人數上每每處於極度劣勢,損失一定更大。在這種情況下,鮮卑人聽說我們攻佔他們的後路,必定倉惶後撤,我們以逸待勞,獲勝當有可能。」

    「如果大將軍意圖保存實力,步步後退,雙方的損失就不大,而我們就不好打了。出擊早了,我們可能受損,出擊遲了,我們不但沒有功勞還要獲罪。所以,將軍最好不要太樂觀,認為我們可以在yin山以南殲滅鮮卑人。」

    泰興沉默不語,神情冷峻。

    ………………

    虎山谷四門大開,軍營裡空無一人,只有飄揚的戰旗在獵獵作響。

    瑣奴、馬蒂普、暮蓋廷、漳浦並肩站在虎山谷外,驚異不定。

    「我和漢人打了幾十年仗,第一次遇到漢人主動撤退。」漳浦苦笑道,「我可以拿腦袋和你們打賭,漢人一定有陰謀詭計。」

    「你怕了?」馬蒂普摸摸自己的禿頭,硒笑道,「你不想進谷?」

    「我不進了。」漳浦堅決地說道,「要進你們進。」

    瑣奴奇怪地看了他一眼,問道:「你是不是被漢人打怕了?這麼膽小?」

    「那你還過不過yin山?」暮蓋廷笑道,「你不會連yin山都不過吧?」

    「我不過,要過你們過。」漳浦看了他們一眼,嚴肅地說道,「胡才從河東到現在,幾年時間,驍勇善戰,戰無不勝,他會這麼好對付的?」

    「胡才用兵一向以奇制勝,我們不能以常理揣測他。如果今天他率兵在這裡死守,反倒沒什麼事,但他今天卻把一座要塞拱手相送,這裡就一定有詭計。」

    「喲,你還挺有見識的。」瑣奴調笑道,「怪不得你老打敗仗,原來見識這麼高。」

    漳浦嘿嘿一笑,不以為忤,轉身離去。

    「你們怎麼看?」瑣奴問道。

    「胡才兵力不足,糧草不濟,面對我們十二萬大軍,他能不跑嗎?」馬蒂普嗤之以鼻,不屑地說道,「如果換做是我,我比他跑得還快。」

    「哈哈……」暮蓋廷大笑道,「馬蒂普說的對。漢人一般都死要臉,明明打不過,還要硬撐著,說什麼為了大義,一副作嘔的嘴臉。我看這個胡才倒是和我們差不多,打不過就打不過,掉頭就跑。」

    「他是賊人,賊人打不過就跑,這沒有什麼奇怪。」瑣奴笑道,「兩位,誰先進虎山谷?」

    「我先進。」馬蒂普說道,「我就不信裡面有埋伏。」

    …………

    和連接到瑣奴送來的消息,立即命人喊來穆赫遲。

    「你帶上一萬鐵騎,叫幾個匈奴人帶路,連夜趕到司方山。」和連指著yin山東麓說道,「我們要關門打胡才。」

    穆赫遲四十多歲,身材高大,虎背熊腰,紫紅色的臉頰上長著一把濃密的黑鬚,一雙不大的眼睛裡精光四射。他二話不說,躬身告退,出去集結人馬去了。

    拓跋聘和拓跋she聞訊匆匆趕來。

    「大王還是執意要取司方山?」拓跋聘問道。

    「那你說說,我現在還有什麼理由不取司方山?」和連反問道,「胡才拱手讓出虎山谷,除了兵力不夠以外,還有什麼原因?從虎山谷到黑鋒山,從黑鋒山到司方山,他還有什麼地方可以伏擊我們嗎?」

    「如果胡才在司方山駐有人馬呢?」拓跋聘問道,「胡才只要在黑鋒山拖住我們,完全可以集結兵力吃掉大王的一萬鐵騎。」

    「如果他在司方山駐有援軍,他這麼匆忙地讓出虎山谷幹什麼?虎山谷地勢險要,兩萬人堅守十天當不成問題,他為什麼拱手相送?」

    「他想棄守yin山?」拓跋she盯著地圖,喃喃自語道,「難道他想棄守yin山?」

    「不可能。」拓跋聘毫不猶豫地說道,「漢廷無論如何都不會棄守yin山。yin山一失,受降城就是我們的囊中之物,那胡才率軍來幹什麼?還不如直接去守雞鹿塞。」

    「他為什麼不能棄守yin山?」和連神情激動,眼神凌厲,手指連連敲擊著案几上的地圖說道,「從新平原到yin山,只有一百多里,但聚集了我們十二萬人,他怎麼打都是輸。他要想擊敗我們,就要分散我們的兵力。怎麼分散?」

    和連指著臨涇說道:「從三關到虎山谷,從虎山谷到yin山,從yin山到受降城,大約有三百里。你想想,這一路上,地形複雜多變,我們有可能用十二萬大軍整體推進嗎?只要我們稍一疏忽,就有可能被他吃掉。他一撤再撤,其意圖已經暴露了。」

    「本來,他的大軍分批趕到虎山谷,在阻擊過程中是個巨大的劣勢,但如今卻變成了巨大的優勢,他的數萬大軍分佈在yin山和受降城之間,可以迅速趕到一個伏擊地點進行集結。」

    「如果胡才帶著大軍撤過了yin山,我們進擊朔方郡,攻擊河套,攻擊關中并州的計策可能要放棄,所以,我們無論如何都要把胡才留在yin山以北。」

    拓跋聘連連搖頭,勸說道:「大王多慮了。如果胡才敢棄守yin山,那受降城就一定是我們的,因為那個時候大漢國的皇帝已經把他殺了。胡才一死,漢軍軍心大亂,還打什麼仗?」

    「大王,我們還是集中兵力,急速趕往黑鋒山吧。等拿下了黑鋒山,我們就剩下司方山這一道障礙了。在這個時候,我們的確沒有必要冒險去取司方山。一旦失手,會動搖軍心。」

    拓跋she也勸道:「大王,大軍自南下以來,一路上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勢如破竹,士兵們的士氣非常高漲。如果此時突然另生枝節,恐怕……」

    和連理都不理他們。

    「我們連夜啟程趕往黑鋒山。」

    「命令瑣奴和馬蒂普,明日清晨進軍黑鋒山。」

    斥候飛馬來報,和連和拓跋聘的大軍正在飛速趕來。

    ………………

    胡才笑道:「他追得這麼緊,只好打一下了。」

    「還是在朝那打一下比較好。」賈詡說道,「我們撤得太快,會讓和連和拓跋聘警覺的。如果他們識破了我們的意圖,決意不過yin山,事情就棘手了。」

    胡才搖頭道:「他們一路打來,一無所獲,不會輕易止步的。」

    「鮮卑人跑了一千多里路,連隻羊都沒抓到,怎會甘心?」吳慶笑道,「如果我是鮮卑人,想想長安城裡堆積如山的財寶,我就是拚死也要殺過yin山。」

    張燕問荀攸道:「按最快的行程算,晏明他們明天可以趕到司方山嗎?」

    「臨走時,大人一再交待他們,務必要準時趕到,以便給大軍提供急需的糧草。」荀攸回道,「張大人請放心,不會出差錯。」

    「大軍的糧草還能支撐到明天嗎?」張白騎趕忙問道,「我們一路輕裝急行,隨身攜帶的口糧已經吃光了。」

    「勉強可以。」朱鵬說道,「剛才查了一下,還能維持一天,但後天我們必須和晏明大人會合,否則我們只能喝水了。」

    胡才和一幫領軍將領商議了一下守營的細節之後,立即命令士兵們進城休息。連日奔波,大家已經疲憊不堪了。

    「聶榮,立即派人趕到司方山,讓停留在那裡的牧民繼續南下,不要停留。」胡才對聶榮說道,「你帶著斥候營,還有裴元紹的部曲,帶著傷兵先到司方山去。」

    「聶榮,晚上睡覺可要警覺一點,不要給鮮卑人殺了。」張白騎笑道,「鮮卑人有可能繞過黑鋒山,直接佔據司方山,以便切斷我們的退路。」

    「你能不能說點好聽的,我就那麼背運嗎?」聶榮拍拍張白騎的肩膀,笑道,「你要是不放心我,和我一起走啊?」

    上萬民夫押送著第一批糧草輜重趕到了臨界山。

    趙雲和阿雄帶著兩千近衛軍和兩千匈奴鐵騎也和他們一起趕到了臨界山。

    ………………

    黃昏時分,和連和拓跋聘帶著大軍到達黑鋒山。

    和連要求立即進攻,拓跋聘極力勸阻。拓跋聘說:「大王,士兵們半夜就開始行軍,一路上也沒有歇息,現在大家身體疲乏,精神倦怠,很難發起凌厲攻擊。而且,夜間攻城,我們損失太大,得不償失。」

    和連聽不進去,他擔心胡才半夜帶人跑了。和連說:「現在穆赫遲的大軍還沒有趕到司方山,如果胡才半夜棄營,不論司方山是否駐有漢軍,穆赫遲都會被胡才的幾萬大軍迅速吃掉,所以現在必須立刻攻營,拖住胡才。」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