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三章 南歸(3) 文 / 燕天

    第三章南歸(3)

    中軍的麓山眼見鮮卑人殺了進來,於是親自帶著親衛屯衝了上去,他打算把敵人殺出去,保持阻擊陣勢的完整。

    拓跋聘一心一意要擊破漢軍的陣勢。只要撕破中軍方陣,漢人的阻擊方陣就會陷入混亂,陣勢一散,漢軍必敗無疑。

    他命令號角兵吹響衝鋒的號角,告訴正在前面血戰的拓跋林,就是把五千人打完了,也要擊破漢軍的中軍。朔翁毫不猶豫,督軍猛攻。

    ……

    轟隆隆……

    拓跋牧帶著一萬鐵騎突然出現在靈武谷。

    拓跋牧是拓跋武的兒子,拓跋部落未來的繼承人。拓跋聘這次南下攻打大漢國,已經打定主意要把和連從彈汗山抹去。為了預防萬一,拓跋武他特意安排自己的兒子帶著一萬人馬隱藏在黑石嶺附近。只是拓跋武沒有想到,拓跋牧的這一萬人馬成了自己的救命稻草。

    漢軍要伏擊他,他也想圍殲漢軍,所以交戰後,他一方面命令拓跋she和拓跋熊纏住漢軍兩翼的騎兵,一方面命令拓跋林擊破漢軍的中軍方陣,目的就是為了重創漢軍。臨走的時候,他還想打一場勝仗,以便在大草原上,揚揚自己的威名。讓大草原的所有部落知道拓跋部落的厲害。

    麓山的鐵騎方陣遭到了來自背後的迅猛一擊,頓時大亂。麓山雖然竭盡全力指揮士兵拚死抵擋,但此時已經回天乏術,只能且戰且退。

    泰興有心去救,卻被拓跋she和拓跋熊的騎兵大軍死死纏住,欲罷不能。

    雙方在戰場上殺得血肉橫飛,天昏地暗。

    「大人,撤吧!再打下去,我們的人馬就要拼光了。」麓山舉著手中血淋淋的長劍,高聲叫道。

    「不能撤!」泰興瞪著一雙血紅的眼珠子,嘶啞著聲音大聲吼道:「這時候撤下去,我們就完了,一個都活不了。」

    「擂鼓……擂鼓……誓死血戰……誓死血戰……」

    泰興迎著敵人縱馬飛奔,舉刀狂呼:「兄弟們,殺啊,殺……」

    黑鷹鐵騎將士們在激昂而猛烈的戰鼓聲裡高聲吶喊,士氣如虹,一個個捨生忘死,浴血奮戰,絕不後退。

    隨著中軍方陣的潰散,戰場被分割成了兩塊。大家互相掩護,立即展開了反攻。

    黑鷹鐵騎本來就是使匈奴中郎將的鐵騎,是大漢有名的鐵騎,訓練有素,他們可不是什麼烏合之眾。

    殺……

    鮮卑人連番戰敗之後,心中積累的仇恨終於在血腥的殺戮中得到了徹底的釋放,他們瘋狂地喊叫著,盡情地揮動著手中的武器。他們就像大漠上餓極了的狼群,發誓要把眼前的獵物屠殺一淨。

    大戰愈發激烈。

    黃昏時分,胡才帶著三萬鐵騎以風捲殘雲之勢一路殺來。

    拓跋聘斷然下令,全軍撤退,鮮卑騎兵倉惶而逃。

    黑石嶺大戰就這樣結束了。

    泰興以折損將近三千人的代價擊斃了鮮卑人四千鐵騎,這個結果是他事前沒有預料到的,誰能想到一場伏擊戰會變成一場慘烈的血戰。

    「今天,謝謝大人及時來援,否則……」

    胡才拍拍麓山的後肩,搖頭道:「我來遲了。」

    兩人不再說話,並肩而行。

    「yin山戰事已經結束,大人要回并州了?」

    胡才點點頭,并州的事已經一發不可收拾了,他必須馬上回去。

    三天後,張燕帶著大軍趕到靈州,和胡才會合。

    鮮卑俘虜已經習慣於戰敗後成為戰勝方的奴隸,無論是彈汗山的士兵還是鮮卑西部北部的士兵,聽說自己從此以後歸屬胡才,可以留得性命都很高興。

    胡才看到俘虜的情緒很穩定,非常高興,原本他只打算安排一萬鮮卑俘虜入虎賁軍的,但是看到這一情況,胡才馬上改變主意了。

    胡才隨即在新平原整軍。

    驍騎軍,驃騎軍,黑鷹鐵騎,三千營,這是虎賁軍的騎兵部隊,上一次虎賁軍整軍胡才沒有動這騎兵,但是這一次yin山一戰,騎兵損失慘重,又有兩萬多鮮卑俘虜,胡才打算進行整軍,利用這個機會加強對軍隊的控制。

    驍騎軍一萬,由霍平統領,李明副之,奧普為行軍司馬。

    驃騎軍一萬,由泰興統領,劉志副之,王峰為行軍司馬。驃騎軍是五千鮮卑人為主力,和驍騎軍一樣,是胡族為主力的騎兵部隊。

    黑鷹鐵騎一萬,由杜磊統領,麓山副之,黑子為行軍司馬。

    三千營,繼續保留三千人的規模,由李蒙統領,周旭副之,烏蘭為行軍司馬。

    破鋒營三千人規模不變,繼續由李輝統領。

    近衛軍繼續由晏明統領,不過這一次胡才把近衛軍擴充到了六千人,阿豹,李青為軍司馬。

    飛虎衛擴充到三千,趙雲為統領,郫丹,習尚軍司馬。

    在整軍的過程中,唯一變動的是黑鷹鐵騎和近衛軍,飛虎衛,黑鷹鐵騎的擴充在胡才的計劃中,但近衛軍和飛虎衛的擴充情非得已。

    按照胡才的計劃,近衛軍是他的親衛,但隨著飛虎衛的建立,近衛軍的職能改變了,現在的近衛軍是虎賁軍的尖刀,是一支無任騎戰還是步戰都精通的部隊,是虎賁軍的尖刀。

    而按照軍隊和親衛二十比一來計算,胡才現在的親衛需要一萬人,這一次晉陽朝廷組建以後,大將軍府的不少人要求胡才擴充自己的親衛部隊,胡才以朝廷財賦困難拒絕了,但這一次,胡才卻擴充了近衛軍和飛虎衛。

    近衛軍六千,飛虎衛三千,共九千人,差不多一萬了。

    一萬驍騎軍,一萬驃騎軍,一萬黑鷹鐵騎,三千三千營,三千破鋒營,共三萬六千騎兵,加上能騎戰和步戰的近衛軍和飛虎衛,相對於四萬五千騎兵。加上十五個虎賁軍,總共近二十萬大軍。

    三天後,胡才帶著近十萬大軍,三十多萬頭牛羊等牲畜,沿著yin山,向朔方郡而去。

    …………

    胡才過了受降城,來到雞鹿塞。

    胡才命令虎賁第一軍,第二軍,第六軍,第十軍,從河套的屯田兵中挑選一萬五千人,補充這一戰的損失,然後命令張燕為征北將軍,統領虎賁第六軍,第十軍,驃騎軍,駐守北方數郡,自己帶著虎賁第一軍,第二軍,驍騎軍,黑鷹鐵騎,三千營,破鋒營,近衛軍,還有六千匈奴鐵騎南下。

    …………

    雁門關。

    鮮卑人的攻擊在繼續,李大目手中的一萬兵馬損失慘重,晉陽又沒有兵馬支援,雖然徐晃從晉陽來了,但是沒有兵馬來到雁門關,雁門關在鮮卑人的攻擊下岌岌可危。

    而徐晃是大將軍府的主事,不可能呆在雁門關,所以在雁門關呆了三天後,徐晃就離開了雁門關。

    李大目對大將軍府一ri三報,匯報雁門關的情況。

    遠在晉陽的皇甫嵩和尚書檯的一幫大臣們也徹夜不眠,他們也看出了雁門關之戰是并州戰事死裡求生的關鍵之地。為此,他們數次呈請陛下,要求加大對雁門關糧餉武器的供應,以幫助徐晃盡快打贏這一戰,扭轉并州的被動局面。

    徐晃承受了巨大的壓力,duli支撐著并州大局,但他的沉默寡言卻遭到了朝中大臣的質疑。徐晃沒有顯赫的家世,沒有輝煌的戰績,這個人是跟在大將軍後面累積軍功做到中郎將的,他有這個能力嗎?現在并州的戰事已經不是堅守雁門關這麼簡單了,而是要擊敗鮮卑人了,重擊鮮卑人,這個戰他能打得贏?能打出扭轉并州局面的效果嗎?皇甫嵩和王允心裡沒底,誰都不敢亂說話。朝中沒人瞭解徐晃,隨著這一聲懷疑,立即引來了一片撤換的叫聲。

    早在雁門關之戰爆發的時候,天子隨即下旨讓胡才回并州主持戰事,那個時候胡才還在受降城,不過胡才拒絕了,他上書陛下說,臣留徐晃大人在并州主持大將軍府,自然是絕對信任他。徐晃此戰如果不勝,臣願代受其過,以死謝於陛下。胡才還說,相比雁門關之戰,yin山之戰更加重要。yin山十幾萬鮮卑人,動輒就是州郡盡失之局,此時絕對不能臨陣換帥,動搖軍心。

    九月下,晉陽。

    太原和上黨兩地的糧食收割進入了高潮,同時間原軍幕府的弟子遍佈兩郡,大肆散播保國衛家之大義,努力激起百姓們對入侵胡人的仇恨,並鼓動百姓們拿起刀槍,保衛自己的家園,擊殺胡虜。一時間,兩郡上空,殺胡之聲震耳欲聾,更有好事者,帶著老幼婦孺跪拜屯田兵大營之外,哭求屯田兵將士為了并州這塊希望之地奮勇殺敵。

    屯田兵為百姓們的殺敵熱情和悲慘哭聲所震撼,無數熱血將士主動請纓,要求北上雁門關殺敵報國守家園。

    王當等人齊聚鎮北將軍府,日夜討論組建幾萬大軍的事。各部原黑山軍小帥紛紛按照王當的軍令,帶著軍隊向龍山大營集結。過了幾天,大將軍府、平難中郎將府和典農都尉府聯合下令,徵調五萬屯田兵到龍山大營組建新軍。

    由於屯田兵徵調頻繁,各部建制全部打亂,屯田兵軍司馬級以上的軍官連續大調動,軍中將領人心浮動,這終於給了韓文一個機會,他得到了屯田兵部分中下級中官秘密集會的事。就在韓文想盡一切辦法調查他們是否私下密謀叛亂的時候,遠在上黨南部的秘兵成員派人送來了一個熟知內情的屯田兵軍官。此人是黑山軍的一個小首領,過去是個儒生,這人怕死,韓文還沒打他,他就全招了,他主動交待說黑山軍下山搶糧都是駐守長子城的黑山軍首領蕭寒安排的,還說此人聯繫了一幫屯田兵中下級軍官,密謀殺死張燕王當等人,舉兵再反。韓文連夜審訊,收穫頗豐。

    王當看完韓文的文書之後,長歎無語。這些參予謀反的黑山軍軍官現在都在龍山大營,一天之內就被全部抓了起來,受到牽連的小帥就是浮雲,蕭寒就是他的心腹部下。浮雲矢口否認自己知道此事,但事關雁門關大戰,他還是被關了起來。

    五萬屯田兵冒著連天大雨,開始了集訓。

    這五萬屯田兵是關鍵,是消滅雁門關的鮮卑人的關鍵。此時的他們還不知道yin山之戰的結果,也不知道胡才是不是能打敗從yin山南下的十幾萬鮮卑鐵騎。

    …………

    天子對并州的戰事非常關心。這天,他在小黃門的陪同下來到尚書檯聽取皇甫嵩的稟報。

    皇甫嵩把并州的戰況仔細解說了一下,「目前,吳川的大軍已經離開長城要塞逼近了美稷。大將軍的大軍也已經離開受降城威脅yin山,而堅守雞鹿塞的虎賁軍已經基本上穩住了危局。」皇甫嵩指著地圖說道,「陛下請看,虎賁軍已經在并州兩翼全面展開,各部以攻代守,牢牢地鉗制了匈奴叛軍和和連的鮮卑鐵騎。現在,能不能打破鮮卑人的攻勢,就看中路的雁門關大戰了。」

    天子擔憂地說道:「指望這些屯田兵能行嗎?當年,你用幾萬人就擊敗了他們,大將軍更是用一萬鐵騎就把他們打得落花流水,這行嗎?是不是太冒險了?」

    現在天子在晉陽,如果鮮卑人攻破雁門關,佔領晉陽,那他是不是要被鮮卑人俘虜?如果是這樣的話,當初他就不應該答應胡才做這個天子。

    皇甫嵩沒有說話,他也沒底。他現在真要感謝徐晃的沉默寡言。徐晃自從接到朝廷的聖旨要求他在雁門關擊敗鮮卑人後,就沒了消息,也不知道他要怎麼打,如何打,要徵調多少屯田兵打。現在,除了雁門關的求援信和催請糧餉軍械的文書,大將軍府什麼消息都沒有。沒有消息也好,否則,朝中的大臣們肯定要橫加指責,東也不是西也不是,尚書檯的幾位尚書窮於應付,也不要幹事了,就陪著他們瞎扯吧。

    「徐中郎還沒有書信?」

    尚書檯的幾位大臣搖搖頭。黃琬小聲說道:「陛下,徐中郎把大將軍的印綬節鉞一起交給了王當,讓王當代理大將軍事,自己跑到雁門關指揮作戰去了。徐中郎這麼做,是不是太輕率了?而且,事先他也不向陛下徵詢意見,私自作主,這實在有點……」

    「黃大人……」盧植打斷黃琬的話,十分不滿地說道,「并州戰局危急,戰事瞬息萬變,如果事事都要徵詢朝廷的意見,這仗怎麼打?陛下既然讓大將軍掌管天下的兵事,那就是對他們的信任,願意讓他們毫無羈絆地放手去打。雁門關一戰事關并州全局,作為主將當然可以先斬後奏了,這是陛下給他們的權力。」

    黃琬臉色難看,沒有反駁。楊彪接著盧植的話說道:「先斬後奏也要看是什麼事,不能自己想怎麼幹就怎麼幹,為所欲為。徐中郎不經朝廷同意,一口氣徵調了五萬屯田兵,這麼大的事他竟然事先都不對陛下說一聲,這似乎也太過份了吧?他只有一個腦袋,但我并州有上百萬的百姓,有陛下,孰重孰輕,他難道不知道?」

    「我已經說過,并州戰局瞬息萬變,由不得半分遲疑和拖延。」盧植冷聲說道,「正因為并州有上百萬的百姓,陛下才要給大將軍府這麼大的權力。兩位大人在這些小事上糾纏不清,一而再再而三的說三道四,這對雁門關戰事有何助益?現在最重要的是打敗鮮卑人,而不是其他,如果yin山的十二萬鮮卑鐵騎,和雁門關的幾萬鮮卑鐵騎攻入并州,加上匈奴人的叛逆大軍,誰能夠抵擋?現在我們應該上下齊心,幫助徐中郎打贏這一仗,而不應該在這裡說他違了什麼律,犯了什麼法,難道兩位大人要把徐中郎從雁門關抓回來?」

    「算了,這些權力都是我給他的,你們以後不要再說了。」天子揮手說道,「擊敗鮮卑人乃是頭等大事,隨他怎麼幹吧。大將軍的部下和大將軍一樣,都是一個脾氣,都不聽話,等打贏了這一仗,朕再責斥他們。」

    天子指著皇甫嵩,問道:「依愛卿看,徐中郎和王中郎什麼時候能擊敗鮮卑人?」

    皇甫嵩苦笑道:「最快也要到十月。要打敗十幾萬鮮卑鐵騎,至少要二十萬大軍。而要讓二十萬大軍打一場大仗,沒有三到四個月的準備是萬萬不行的。只是不知道現在大將軍那邊怎麼樣了,大將軍有八萬大軍,四萬訓練有素的鐵騎,大將軍如果能夠打敗和連,消滅和連的十二萬鮮卑鐵騎,我們想打敗鮮卑人的把握就更大了。」

    「九月?九月哪裡還有錢?」天子驚呼道,「二十萬大軍?這是不是太多了?」

    「這次徐中郎沒有鐵騎,也沒有地形優勢,他要想擊敗鮮卑人,只有把鮮卑人誘進關內,然後切斷鮮卑人的退路,逼迫鮮卑人和自己決戰。二十萬人打十萬,全殲是不可能,只有重創,幸好我們也只需要重創鮮卑人就可以了。否則,二十萬人是無論如何不夠的。」

    「誘進關內?」天子指著地圖上的雁門關,怒視皇甫嵩,「把鮮卑人放進雁門關?這是徐晃說的還是你說的?」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