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六章 再戰鮮卑(2) 文 / 燕天

    第六章再戰鮮卑(2)

    原平城。

    原平,戰國時屬於趙國,秦時,屬太原郡。西漢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始置原平縣,屬太原郡,東臨五台,西靠寧武,南與忻州、定襄毗鄰,北和代縣、朔州接壤。是戰略要地。

    原平城東臨滹沱河,西依武山,馳道由南北方向穿城而過,直下晉陽。它是雁門郡最南部的一個重鎮,是護衛晉陽的最後一道屏障。出了武山山口,自雁門關延續而來的險要地勢隨即趨為平緩,十里之內先是小山小嶺,然後就是綠草萋萋的平原了。

    如果原平落入鮮卑人手中,晉陽就如脫了衣服的女人,等著男人來幹。

    張白騎和王當率領三萬大軍在距離武山山口栩隗嶺兩里的地方擺下了一個巨大的防守陣勢。他們在馳道以及馳道兩側一里的開闊地帶安置了長約三百步的拒馬陣,拒馬陣內密佈一萬士卒。在拒馬陣的後方一字並列了四個五千人的方陣,每個方陣的前沿架設了三層巨型盾。在五千人方陣的後方是五個萬人方陣,每個方陣的前沿擺設了三道車陣。

    在陣勢後方的一個小山嶺上,臨時搭建了一個木台。木台的左側是大纛,右側是旗令兵,前方是傳令兵,後方是戰鼓兵。

    張白騎站在木台上,抬頭看著天上紅彤彤的朝陽,思緒萬千。

    張白騎是一天前從朔方郡趕來的,張白騎在黑山軍屯田兵中的威望高,胡才在知道徐晃的計劃以後,就命令張白騎快馬加鞭的來到原平指揮戰鬥。

    現在在這裡的屯田兵雖然是黑山軍的人,但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們,當年在上黨的時候,胡才用一萬鐵騎消滅了張燕的十幾萬黑山軍,這讓所有人都看不起他們。

    黑山軍在大將軍胡才的陰影下度過了一段痛苦的日子,直到巨鹿郡受撫的時候,黑山軍卒每每看到大將軍的鐵騎,還是心驚膽戰的。

    所以,現在面對鮮卑人的鐵騎,必須克服對鐵騎的害怕,只是能克服這個恐懼,戰勝鮮卑人嗎?

    張白騎望著原野上的三萬士卒,心情沉重,眼睛裡儘是悲傷之色。大戰過後,還能剩下多少人?

    幾年來,黑山軍將士為了自己心目中的希望,英勇無畏,前赴後繼,死了上百萬的人,但大家除了血淚,什麼都沒有得到。今天,就在大家看到一絲希望的時候,鮮卑人卻殺了進來。這次黑山軍是為了即將到手的希望而戰,士卒們應當更加勇猛,更加無畏,而黑山軍也應該大勝一仗,為自己建下赫赫聲名。

    巨鹿郡二十萬屯田兵,這一次聽說打鮮卑人,現在個個自告奮勇,這五萬屯田兵可是這一次巨鹿郡二十五萬屯田兵中的精銳之師。

    張白騎感激將軍大人,更感激徐晃,大將軍給黑山軍和百萬流民帶來了繼續生存的希望,徐晃給了黑山軍一個創造輝煌的機會。徐晃親自策劃和制定了雁門關大戰,他把一切都準備好了,甚至把黑山軍的士氣都鼓舞足了,然後他把最後的輝煌留給了張白騎,留給了黑山軍。黑山軍不是叛逆,現在的黑山軍是為了生存,是為了讓千千萬萬無法生存的人活下去而戰鬥。今天,黑山軍就要用自己的鮮血和勝利來告訴天下人,黑山軍就是漢人。

    「白騎,你在想什麼?」王當輕輕問道。他和楊鳳兩人一左一右站在張白騎的身後,一直都在全神貫注地觀察著戰場,唯恐有什麼疏漏。

    張白騎指著飄揚在空中的大纛,苦笑道:「王當,大賢良師和大帥(張牛角)的在天之靈看到我站在大漢的戰旗下指揮戰鬥,他們會怎麼想?會不會罵我是叛逆?」

    「不會的。」王當看看黑色漢字大纛,心裡一陣抽搐,苦澀和痛苦霎時填滿了身心,「白騎,不會的,我們殺鮮卑人,我們保護百姓,我們保護大漢,我們沒有做錯什麼,大賢良師也好,大帥也好,他們不會怪罪你的,他們一定會保佑我們擊敗胡人。」

    楊鳳望著遠處的栩隗嶺,歎了一口氣,神色黯然。就在這時,他看到栩隗嶺上出現了一桿戰旗。

    …………

    徐晃駐馬立於栩隗嶺上,心神震撼。

    他和李大目他們這些虎賁第十二軍的將士們剛從雁門關撤回來。在徐晃的身後,李大目、令狐修,陸陸續續走上栩隗嶺的漢軍士卒一個個目瞪口呆。

    這是漢軍?是虎賁軍?還是屯田兵?屯田兵怎麼會這麼的精銳?

    遠處,三萬威武雄壯的屯田兵列成了一個個巨大的方陣,其磅礡的氣勢令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看到這三萬大軍,彷彿三萬驍勇善戰的虎賁軍。并州不是沒有多少虎賁軍了嗎?難道這真是屯田兵?

    一個疲憊不堪的虎賁軍士卒撲通跪倒,他淚流滿面,高舉雙手,用盡全身的力氣,聲嘶力竭地哭喊道:「大漢……我大漢國的軍隊啊……」

    嘶啞而激動的喊聲隨著呼嘯的山風霎時響徹了山野,走了一天一夜的雁門關將士突然被這聲哭喊驚醒了,士卒們一掃疲勞和沮喪,無不高舉武器,縱聲狂呼,「大……漢……大……漢……」

    栩隗嶺上,歡聲雷動。

    李大目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這是黑山軍的老兄弟啊,是他們黑山軍的老兄弟,現在黑山軍終於可以堂堂正正的為大將軍戰鬥,為大漢戰鬥了。

    哦……

    虎賁軍士卒們發瘋般地叫喊著,奔跑著,殘破的虎賁軍戰旗在空中高高飄揚,迎風招展。

    「走,大人,我們進城稍加歇息之後,立即參戰。」徐晃面露笑容,望著激動的李大目大聲說道。

    李大目連連點頭,他抹了一把眼淚,指著面前的大軍,略顯疑惑地問道:「徐大人,這裡有五萬人?我們的軍隊不夠,還是擋不住鮮卑鐵騎。」

    徐晃笑道:「這三萬人只是正面阻擊,我們還有兩萬人。大將軍的三萬鐵騎馬上就到。」

    「在哪?」

    徐晃指指身後的山嶺,「兩萬屯田兵都埋伏在山裡,該出來的時候都會出來。大人請放心,此仗我們必勝無疑。」

    「徐大人,你把正面阻擊戰場放在山嶺下面,十分不妥。」令狐修情緒穩定之後,隨即冷靜下來,他指著戰場說道,「徐大人,這個地形正好有利於騎兵衝鋒而不利於步軍阻擊。你雖然在兩側山上伏有援兵,但未必能擋得住鮮卑人的連番猛衝。鮮卑鐵騎驍勇善戰,他們的衝鋒力可不是我們想像的那樣簡單。」

    令狐修在雁門關驍勇善戰,現在已是校尉。也是虎賁軍的高層了。

    徐晃看了一眼令狐修,問道:「令狐大人是這麼想的?」

    「對,十分不妥。」令狐修毫不遲疑地說道,「阻擊戰場應該放在栩隗嶺上。只有這樣,鮮卑人的鐵騎才不能發揮他的優勢,我們才有可能打敗鮮卑人。」

    徐晃點點頭,微微笑道:「很好,很好。既然令狐大人都認為不妥,那麼鮮卑人肯定也這麼想了。」

    李大目和令狐修聽到徐晃說「很好」,心中大為驚訝,他們不解地看著徐晃,不知道他為什麼要擺下這麼個必敗的陣勢。

    難道徐晃是另有原因?

    想到在大將軍手下這麼多人,大將軍卻命令徐晃主持大將軍府軍事,恐怕沒有特殊的原因是不可能的,看來這徐晃徐大人是另有計劃。

    徐晃跳下戰馬,走到兩人身邊,小聲說道:「如果正面擺下陣式,鮮卑人久攻不下之後,必然擔心自己損耗過大,隨即就會撤回雁門關,那麼我們這一仗就打敗了。我們不僅沒能重創鮮卑人,還把雁門關拱手讓了出去。」

    「我們這一仗的目的其實只要重創鮮卑人即可。只要大量殺傷了鮮卑人,無論是拓跋武還是魁頭,都要急著回去鞏固自己的領地,更重要的是,現在大將軍打敗了和連的鮮卑人,和連被殺,鮮卑人一定會重新建立他們的大王,在這個時候佔據雁門關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保住彈汗山和北部鮮卑不被其他部落侵吞才是重中之重。尤其中部鮮卑大人慕容恪至今毫髮未損,這對實力大損的拓跋武和魁頭來說,是個巨大的威脅。」

    頓了頓,徐晃繼續說道:「如果魁頭、拓跋武、慕容恪三人有任何一人死在這裡,加上已被大將軍殺死的和連,鮮卑立即就要大亂。現在如果三人都損兵折將地逃回去,鮮卑很快也要大亂。鮮卑大王一死,慕容恪,魁頭,拓跋武,此三人實力不濟,對於鮮卑各部其他大帥來說,這可是消滅他們重新瓜分大草原的最佳機會,我相信沒有人願意放過這麼好的機會。」

    「慕容恪,魁頭,拓跋武都不是白癡,所以我們想得到的事,魁頭、拓跋武和明天看也會考慮到,但他們有一點是絕對想不到的,那就是屯田兵的實力。」

    徐晃用馬鞭拍拍自己的大手,輕鬆地說道,「鮮卑人為什麼要狂攻雁門關?因為并州除了不堪一擊的屯田兵已經沒有任何兵力了,我們所有兵力都被他們用各種辦法困在了yin山戰場上。他們只要把雁門關拿下了,并州就是他們的,并州失陷之後,并州其他邊郡基本上也就全部丟了。好計劃啊,拓跋武之所以出兵,不僅僅是想保住自己的北方四郡,而是他看出了這其中的巨大利益,并州,是鮮卑人一百多年來做夢都想拿下的,所以他才不惜一切代價攻打雁門關,魁頭也是,慕容恪千里迢迢地從西部鮮卑趕來,更是這麼想的。而慕容恪之所以願意出兵,他當然是想在并州失陷後,趁機拿下整個幽州。到時候慕容恪在幽州,拓跋武在并州,他們不需要為大草原的事火拚,他們可以逐鹿中原,佔領大漢更多的土地,完成他們祖祖輩輩的願望。」

    「你們也許會想,慕容恪至今毫髮未損,拓跋武那麼狡猾的一個人,未必願意冒著全軍覆沒的危險攻打太原郡。畢竟拓跋武如果再次受損,大草原基本上就是慕容恪的天下了。但拓跋武為什麼還要冒險?其實在他看來,他根本無險可冒。你們知道,如果拓跋武拿下了雁門關,我們還有什麼力量可以讓拓跋武全軍覆沒或者元氣大傷?沒有了,如果我們有兵馬,就一定不會放棄雁門關,雁門關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一萬大軍可以抵擋十萬大軍的攻擊,除非我們腦袋進水了,否則雁門關是不會放過的,現在拓跋武也一定知道,除了屯田兵,我們已經沒有任何力量了。你們至死不願意放棄雁門關,不就是這個理由嗎?但在鮮卑人看來,屯田兵就是原來的黑山軍,黑山軍是什麼樣的軍隊?皇甫嵩大人當年用幾萬普通士卒就擊敗了張角百萬大軍,而我們的大將軍更是用一萬鐵騎就打敗十幾萬黑山軍,就這樣的軍隊,鮮卑人會放在眼裡?拓跋武會放在眼裡?他們鮮卑人的鐵騎不比大將軍的鐵騎差,不要說五萬屯田兵,就是十萬,二十萬,他們也不怕。而最重要的是,拓跋武,魁頭,慕容恪他們此時還不知道大將軍打敗了和連,從消息傳到拓跋武他們耳中還需要一段時間,我們就可以利用這個機會殲滅他們。」

    李大目和令狐修想起黑山軍過去的戰績,剛才的喜悅頓時不翼而飛,他們憂心忡忡地看著對面的大軍,臉色非常難看。徐晃是不是瘋了?鮮卑人即使在雁門關受損,但至少還有七八萬鐵騎,五萬黑山軍對付七八萬鮮卑鐵騎,實力上的差距簡直讓人不敢想像。就是大將軍的三萬鐵騎即時趕到,能打敗鮮卑人的七八萬鐵騎嗎?

    大將軍之所以在yin山打敗了鮮卑人的十二萬鐵騎,也是因為他手中有八萬精銳之師,這八萬大軍是虎賁軍最精銳的部隊,剛鐵騎就有四萬。但是現在呢?大將軍的鐵騎還沒有到,如果鮮卑人擊敗了這五萬屯田兵。晉陽危在旦夕。

    「那你還把屯田兵擺在鮮卑鐵騎的前面,給他們肆意屠殺?」李大目焦急地叫道。雖然李大目也是黑山軍的人,但是他明白黑山軍的戰鬥力,他在雁門關多年,見過鮮卑人強悍的戰鬥力,面對鮮卑鐵騎,黑山軍是萬萬不可能是他們的對手的,一時間李大目心裡惶惶不安。

    「對,只有這樣才能把鮮卑人牢牢地牽制住。」徐晃笑道,「屯田兵沒有什麼戰鬥力,又擺出了這麼個挨打的架勢,而鮮卑人雖然急切間拿不下來,但他們又不願意放棄,於是,鮮卑人的大軍必然要慢慢地集中到武山一帶。」

    「大人想利用屯田兵的伏兵圍殲鮮卑人?」令狐修覺得徐晃是真的瘋了。屯田兵消滅鮮卑人的鐵騎,哪怕有大將軍的三萬鐵騎,也恐怕很難殲滅鮮卑人啊。

    「圍殲很困難,但我們可以利用鮮卑人兵力集中的機會予以重擊,不顧一切代價地重擊他們。」徐晃說道。

    「屯田兵打得過鮮卑人嗎?」令狐修反問道,「大人認為屯田兵有這個實力嗎?」

    「有。」徐晃十分自信地點頭道,「自從去年黑山軍受撫之後,張燕和楊鳳的軍隊大量縮編,特別是晉陽朝廷建立以後,大將軍整編軍隊,大量的步卒編入虎賁軍中,張燕保留了兩萬軍隊,由張白騎統領,楊鳳保留了一萬。因為軍隊人數少,他們擔心出現意外,對這三萬人進行了長達八個月的訓練,直到上個月才中止。這五萬精兵再加上銳利的武器,其戰鬥力非常強悍。」

    「我從巨鹿郡,河東調了兩萬屯田兵,你們不要認為這兩萬人不堪一擊。大將軍對屯田兵很重視,這兩萬屯田兵一年有八個月在訓練,大將軍為了保證屯田兵的戰鬥力,特別從近衛軍調了五百精銳訓練這些屯田兵。這兩萬兵馬雖然可不比不上張白騎他們的三萬人,但和過去比,他們的戰鬥力還是有很大的提高。你們要知道,一個士卒餓著肚子訓練和吃飽了訓練,其效果是有天壤之別的。」

    「所以,這五萬屯田兵已經不是過去的黑山軍了。」徐晃笑道,「鮮卑人這次死定了。」

    李大目和廖化面面相覷,將信將疑,兩人愁眉不展,心裡非常擔憂。他們自始至終都覺得徐晃的計劃危險性太大了,如果一個弄不好,可能會……。

    令狐修是令狐家族的人,令狐家族是并州的豪族,并州是生死存亡關係著令狐家族的命運,如果鮮卑人打敗了這五萬屯田兵,佔領并州,對令狐家族來說是致命的打擊。這一次,在令狐家族中,很多人看好大將軍胡才,覺得大將軍胡才可以令令狐家族發揚光大。所以令狐修和令狐傷一起為大將軍做事。想要在大將軍府佔有一席之地。

    特別在晉陽朝廷建立以後,令狐家族就知道,如果大將軍胡才能夠為晉陽朝廷重新統一天下,令狐家族從此以後可以走出并州,成為大漢的大家族。但偏偏這個時候鮮卑人來了,兩路鮮卑人,近二十萬人南下,現在徐晃為了消滅鮮卑人,竟然放棄了雁門關,這讓他覺得天塌地陷。

    相對於令狐修,李大目心裡就簡單了,他並不關心晉陽朝廷的事,在他看來,晉陽朝廷的人是生是死跟他沒關係,只是他不想原黑山軍的兄弟無緣無故的死在鮮卑人的手中。更重要的是,并州被鮮卑人佔領,在并州屯田的十幾萬黑山軍兄弟可能就會受到鮮卑人的屠殺。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