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六章 大獲全勝(4) 文 / 燕天

    第十六章大獲全勝(4)

    第二天凌晨,雁門關。

    慕容恪駐馬山嶺之上,手指沐浴在夜色裡的雁門關,笑著對身邊的心腹海葵說道:「雁門關啊,我們有幾年沒來了?」

    「十五年了。」海葵手捋長鬚,大聲笑道,「自從大王檀石槐歸天之後,我們有十五年沒來這裡了。」

    慕容恪頗有感觸地歎口氣,笑道:「我們曾經隨檀石槐大王數次攻打雁門關,每次均損兵折將,無功而返,沒想到,這次它竟被魁頭和拓跋武打下來了,真是不可思議……」他扭頭看看海葵,問道,「難道我們現在的實力已經超過了當年?」

    海葵搖搖頭,說道:「也許是漢人不堪一擊了。走吧,我們進關去看看,看看這座號稱北疆三大雄關之首的關隘。」

    慕容恪和海葵兩人帶著一千親衛鐵騎進駐雁門關外的大營。

    魁頭聽說慕容恪來了,喜出望外,早早來到關外大營,站在大帳外迎接。慕容恪和海葵看到魁頭出迎,急忙下馬行禮。魁頭急行幾步,一把扶住慕容恪,連道辛苦。

    「按照大人的要求,我帶來了大人所需要的牲畜和武器。」慕容恪笑道,「明天早上,牲畜和運送武器的馬隊就可以趕到雁門關了。」

    魁頭很激動,連聲道謝,「大軍在雁門關下苦戰兩個多月,大軍人數增加到十萬,食物和武器幾次出現了危機,要不是大人鼎力相助,我們可能已經撤兵了。」

    慕容恪笑道:「鮮卑人是一個整體,不分彼此。如果沒有大人和拓跋武、落羅旭三位大人攻打雁門關,我也不可能輕而易舉地拿下漁陽和盧龍塞,佔據燕山南北。此番大戰,我鮮卑國戰果輝煌,我們不但奪得了漢人大片的土地,幾十萬人口,幾十座城池關隘,擄掠了他們大量的財富,還為日後攻佔漢人整個北疆邊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魁頭眉頭一挑:「大王那裡有消息了?」

    慕容恪道:「大王還沒有消息傳來,不過也快了,胡才手中雖然有八萬大軍,但是大王手中有十二萬鐵騎,有拓跋聘,拓跋she,拓跋熊,瑣奴,馬蒂普他們,一定會馬到功成的。這一次我們鮮卑人分三路南下,現在東路和中路已經取得成就了,相信大王那邊也馬上有消息傳來了。」

    魁頭默默地點點頭,雖然他心裡希望和連去死,但在臉上他可不好表現出來。

    幾個人一邊說話,一邊走進了大帳。

    此次出兵攻打雁門關,魁頭和拓跋武都出動了大量的軍隊,由於攻城時間長,他們的口糧和武器供應一度出現了很大的危機。彈汗山的輜重需要提供給和連的十二萬鐵騎,所以魁頭和拓跋武他們只能自己解決。

    而拓跋武的北部鮮卑給大軍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食物和武器。另外,這次是在家門口攻打雁門關,是一場曠日持久的攻堅戰,為了應付繁重的後勤,拓跋武為此還從北部鮮卑各部落和徵調了十幾萬隨軍民夫。

    北部鮮卑的財力畢竟有限,而且這仗也是鮮卑國的仗,不是他拓跋武個人的仗,打下了并州,打下了北疆,財富土地也不是他拓跋武一個人的,所以大戰開始前,和連,魁頭和四個部落大人就大戰勝利後的利益分配達成了一個協定,明確了各部落為此次大戰所需要提供的軍隊和物資數量。幾個部落大人除了拓跋武,就是慕容恪和彌加給大軍提供所需要的一切。

    除了和連外,慕容恪現在的實力還是很雄厚的。去年鮮卑人幾路攻擊大漢國,慕容恪出兵幽州,在北部打了幾場小勝仗,收穫不小。另外,幾年前,他暗中支持和幫助張舉張純以及烏丸人叛亂,從中也拿了不少好處。再加上這幾年的休養生息,內部族眾安居樂業,天公做美年年風調雨順,大草原上早已牛羊成群,元氣恢復得很快。現在,無論是慕容恪還是彌加,都已經兵強馬壯了。

    雖然實力是有了,但要同時給兩個戰場提供牲畜和武器,慕容恪也承受不了。這次慕容恪親自趕到雁門關,目的不是給魁頭運送牲畜和武器,而是來勸他立即撤兵的。

    這些年,大漢國內亂,雖然是鮮卑人出兵南下的好機會,但是鮮卑人的國力不高,不能一口氣吞下大漢國。

    這一次鮮卑人南下,和連,魁頭,拓跋武,慕容恪他們兵分三路,三十幾萬大軍南下,和連的十幾萬大軍南下朔方郡,準備佔領朔方郡,河套,目標關中,魁頭和拓跋武攻雁門郡,目標并州,而他慕容恪目標是幽州。

    慕容恪趁著公孫瓚在冀州之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佔據了漁陽和盧龍塞,然後他又慫恿上谷和代郡的烏丸人反叛,攻打飛狐要塞,迫使公孫瓚分兵禦敵,無暇北顧。公孫瓚為了反攻冀州,根本不做北上反擊的考慮。慕容恪機謀得逞,他利用這個時間迅速鞏固了兩地的防禦,並且基本穩住了燕山以南的大片疆域。

    慕容恪無意攻打幽州的中部,只要佔領了漁陽和盧龍塞,自己首先立於不敗之地,已經進退自如了。將來等到實力許可,有絕對把握了,再佔據幽州中部也不遲。

    依照目前鮮卑人的實力,即使拿下了幽州中部也無力守住,遲早都要丟掉。而且這一丟就要被漢人趕回草原,以前所做的努力統統白費,一無所獲。

    慕容恪認為幽州之戰的目的已經全部達到,幽州之戰可以結束了,而大王和連和魁頭他們想佔領朔方,河套,并州,在慕容恪看來這是不可能的。

    這些年大漢國的變化,慕容恪看在眼裡,在大漢國的幾個軍閥中,河套,并州是屬於晉陽朝廷的大將軍胡才的,鮮卑人想佔領河套,佔領并州,胡才是絕對不會答應的,失去了河套,失去了并州,胡才只剩下一個剛佔領的冀州了,到時候胡才還不是被大漢國的其他軍閥所消滅?

    胡才手中有二十萬大軍,他如果瘋狂反撲,對鮮卑人沒有一點好處,為此他數次派人趕到雁門關勸魁頭撤兵,但魁頭置若罔聞,除了向他催要牲畜和武器,什麼都不說。

    慕容恪坐在大帳內,望著神情歡悅的魁頭,若有所思。

    魁頭是槐縱的兒子,長得很像他的父親,甚至連說話的口氣都像。但魁頭久居彈汗山,自小就生活在權力傾軋的漩渦中,他為了在彈汗山活下來,為了奪回自己的王位,殫精竭慮,想盡了一切辦法,性情早就大變了。

    現在鮮卑大王是和連,但是和連身邊有拓跋武,所以他慕容恪才想方設法的幫助魁頭,但是慕容恪從來沒有答應魁頭,幫他用武力成為鮮卑大王。

    鮮卑人才多少人,如果鮮卑人內亂,對鮮卑人沒有好處,大王檀石槐好不不容易打下了基業就會毀於一旦。如果鮮卑人內亂,大漢國第一個不會放過他們,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攻打大漢國,如果鮮卑人內亂,大漢國一定會推波助瀾的。

    慕容恪正是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決不允許在他在的時候鮮卑人打內戰,這對他,對鮮卑各部落一點好處都沒有。

    這一次,如果為了攻擊大漢國,拓跋武或者魁頭的實力損失大了,或者佔領了大漢國的州郡,為了戰利品,他們之間的矛盾一定會加深,到時候,很可能發生內亂。

    慕容恪擔心的正是這一點。他穩住了幽州的形勢後,立即就想利用難以為繼的軍需來要挾魁頭和拓跋武立即撤兵。

    慕容恪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彈汗山王廷。所以他才支持魁頭,目的是為了分和連的權利,同樣,他也不願意看到魁頭或者拓跋武強大起來。他們的強大對他來說沒有任何的好處。

    此次魁頭率眾攻打大漢國,戰績彪炳。慕容恪認為魁頭此戰過後,在草原上的聲名已經有了,這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去擄掠大量的財富,魁頭實力大增,對誰都沒有好處,尤其是對自己和拓跋武,更是一點好處都沒有。

    慕容恪更不願意看到一個強大的北部鮮卑。拓跋武這幾年的發展已經讓他不能忍受了。拓跋武實力強勁,他的背後還有兩個盟友,一個是北匈奴的漳浦,一個是匈奴屠各族的屠蘇。拓跋武的實力如今已經打破了鮮卑各部之間的平衡。

    就是大王和連,也在他的控制中,西路軍的十幾萬兵馬中,漳浦,拓跋聘,拓跋she,拓跋熊都是拓跋武的人,如果加上拓跋武自己,匈奴人屠蘇,還有東羌人,拓跋武的實力太大了。

    此次拓跋武盡起主力攻打雁門關,其野心之大決心之大,誰都知道,但慕容恪很自信。他認為鮮卑國的實力目前還不足以打下雁門關,拓跋武用多少人打都沒有用,他甚至還請西部鮮卑大人落羅旭去幫幫他的忙。雁門關一打就是兩個多月,慕容恪認為可以了,再打下去,對拓跋武,對鮮卑國的損失就大了。

    同樣攻打雁門關需要耗費驚人的軍需,這足夠拖垮鮮卑國。而拓跋武一旦損失過大,他就守不住自己的領地。無論是大漢軍隊出塞攻擊他,還是鮮卑其他部落攻擊他,慕容恪都不願意看到。

    現在幸運的是,大漢國內亂,大漢國的北方,胡才,劉虞,公孫瓚他們之間勢如水火,他們鮮卑人有的是時間。所以這並不急於一時。

    如果這個時候胡才瘋狂反撲,對於鮮卑人來說沒有什麼好處,到時候什麼意義都沒有了。不但如此,鮮卑人的實力沒有幾年很難恢復。

    雖然他已經不能忍受拓跋武的飛揚跋扈,但他更不願意看到鮮卑國的奄奄一息。相比起來,他寧願拓跋武實力強大一點,為鮮卑國抵擋大漢國、南匈奴人和西疆羌人的攻擊,為鮮卑人豎起一道密不透風的屏障。他相信自己還是有辦法控制和打擊拓跋武越來越瘋狂的野心。

    為了鮮卑國的將來,慕容恪不遠千里,親自趕到雁門關來勸說魁頭和拓跋武撤兵。同時他也派人去了西路軍,準備通知大王,讓大王和連返回大草原。慕容恪可不願意看到和連佔領朔方,河套。

    這仗是他籌劃,是他指揮打的,現在在形勢一片大好的情況下,自己又要他們不打了,叫他們背著兩個多月連番血戰的損失各自回家去,這的確很難。不管魁頭心裡是怎麼想的,叫他命令拓跋武撤兵,於情於理,魁頭都沒辦法開口,也不怪魁頭對自己的勸說不理不睬。

    不過,慕容恪看到他們攻佔了雁門關,對自己能夠說服他們撤兵一事充滿了信心。

    魁頭現在是中路軍的首領,佔領了雁門關,魁頭在大草原的名聲大震,相信他一定會同意撤退的。

    拓跋武佔據了雁門關,就如同自己佔據了漁陽和盧龍塞,進退皆立於不敗之地。憑借雁門關之險,不但可以徹底解除大漢軍隊對塞外北方四郡的控制,還可以反過來威脅晉陽,威脅大漢的京畿重地,可以隨時隨地出關南下大肆擄掠。此時撤兵,魁頭和拓跋武一來可以減少損失,二來可以趁著漢人無力反攻之際,迅速佔領鞏固和穩定北方四郡以及雁門關。這麼好的事,他有什麼理由不答應?

    朔方郡,雲中郡,五原郡,定襄郡,如果沒有雁門關在手,大漢國很難控制他們,到時候,有大王和連,魁頭,拓跋武十幾萬大軍攻擊下,這很快就能掌控在鮮卑人手中。

    慕容恪四下看看,問道:「大軍已經進關了?拓跋武和落羅旭兩位大人都在關內?」

    「他們現在都在栩隗嶺,距離原平城大約十里。」魁頭笑道:「昨天他們在栩隗嶺擊敗了阻擊我們的屯田兵,明天就要攻打原平城了。」

    慕容恪神情一愣,略顯驚訝地看著魁頭。魁頭很高興,把這幾天攻佔雁門關,南下栩隗嶺攻擊屯田兵,還有屯田兵攻佔蘇靈山截斷鮮卑大軍,昨天拓跋武擊敗屯田兵的事詳細說了一下。魁頭的侍從鋪開地圖,慕容恪一邊聽魁頭講解,一邊仔細看著地圖,沉默不語。

    「晚上,落羅旭和拓跋武兩位大人先後送來捷報,要求我明天擊敗攻佔蘇靈山的屯田兵,迅速趕到栩隗嶺會合,準備一同南下攻打晉陽。」

    魁頭望著慕容恪,問道,「你看……」

    「我們損失多少?」慕容恪抬頭問道。

    「進關前,我們損失了兩萬三千人。進關後,拓跋武大人在栩隗嶺損失了大約兩萬多人。昨天栩隗嶺和蘇靈山同時開戰,傷亡數字還沒有送過來。」

    「兩萬三千人?」慕容恪吃驚地問道,「你們只用兩萬三千人就打下了雁門關?這雁門關什麼時候這麼好打了?」

    魁頭笑道:「是啊。漢人最後被我們打得只剩下兩千人左右,然後棄關逃跑了。」

    「棄關?」慕容恪非常震驚地說道,「漢人棄關而逃?不是你們打下的?」

    魁頭看到慕容恪表情震駭,感覺有點不對勁,說道:「阻擊我們的是屯田兵,是以前漢人的黑山軍,不堪一擊。另外,胡才的大軍在朔方郡,同時大漢國發生了大水災,幾百萬人無家可歸,這胡才的虎賁軍的糧餉定然難以維持,他們不可能堅持很長時間的。」

    慕容恪苦笑,「大王,你們中計了。漢人還有兩千人,是胡才的虎賁軍,不是普通人,去年就是他們殺了步度根,這些人驍勇善戰,怎麼會棄關而逃?雁門關這麼重要,李大目跟著胡才多年,不會不知道,胡才的兒子在晉陽,李大目不為自己想一想,也應該為胡才想一想啊,而且,晉陽朝廷還有漢人的天子,拓跋武這個混蛋,利慾熏心,連這麼點判斷力都沒了。還有落羅旭,打了這麼多年的仗,還犯這種錯誤,老了,他也是老了。」

    魁頭面無表情,不知道他在想什麼,也不說話。

    「屯田兵不堪一擊,難道漢人就沒有軍隊了?十萬人攻打雁門關,如今只剩下五萬多人,再加上昨天大戰的損失,我們最多還有三四萬人。拓跋武,拓跋武怎麼會犯這種錯誤?」慕容恪雙眼盯著魁頭,失望地說道,「趕快撤退,否則雁門關之戰的所有戰果,盡在此仗丟失一盡。」

    海葵小聲插嘴問道:「大人,不管我們是不是中計,這仗已經打贏了,大家再努把力就可以打到晉陽了,佔領了晉陽,并州就是我們的,為什麼要撤退?這時撤退,我們不就什麼都沒了?你說過,并州現在也就剩下這些不堪一擊的屯田兵了,只要把他們砍光,我們損失即使大一點也沒什麼關係,拿下太原和上黨兩郡,損失不就補回來了。何況,死得都是拓跋武的人……」

    他眼角一挑,幸災樂禍地笑道,「將來殺他的時候,我們要輕鬆多了。」

    魁頭望著慕容恪,那臉上的神情無疑是同意海葵的說法。這個時候是削弱拓跋武的好機會,拓跋武和和連走的近。如果削弱拓跋武的實力,就的等於削弱和連的實力,這對魁頭有利無害。

    魁頭甚至想,漢人的大將軍胡才這麼厲害,如果在朔方能被和連殺了就好了,到時候他魁頭就是鮮卑大王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