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十七章 大獲全勝(5) 文 / 燕天

    第十七章大獲全勝(5)

    慕容恪一聲長歎,垂首無語。他剛剛走進大帳的興奮轉眼間就變成了滿腔的憤怒和沮喪,還有說不盡的悲哀。

    魁頭也好,拓跋武也好,沒有人,沒有人為鮮卑國考慮,所有人,包括魁頭在內,都是為了自己,為了自己的族人,為了自己的部落,就沒有人為了鮮卑國。

    他們難道不知道,沒有一個強大的鮮卑國,沒有一個勢力平衡的鮮卑諸部,鮮卑人將陷入連錦不斷的戰禍,將陷入血雨腥風,最後的結局也就和被鮮卑人趕出大漠的北匈奴人一樣,遲早都要被一個強大的民族趕盡殺絕,都要滅種滅族,最後還有人能逃到極荒之地苟延殘喘就不錯了。

    「大人,你說呢?」海葵追問道。

    「我不明白拓跋武為什麼要花這麼大的代價攻打晉陽?他如果僅僅就是為了擄掠,他可以再等一等,等到漢人沒有糧餉支持了,漢軍撤退了再打。」慕容恪指著地圖,無奈地說道,「他的心思太大了,他想趁著各部大軍都在的時候,利用大家的力量迅速佔據太原和上黨兩郡。漢人的并州是這麼好佔領的,漢人現在雖然缺少糧草,但並不等於沒有糧草,他這麼做值得嗎?」

    慕容恪嗤之以鼻,繼續說道:「拓跋武即使攻佔了太原和上黨兩郡,除了擄掠一番他還能得到什麼?難道想把太原郡和上黨郡佔為己有,拓跋武太糊塗了,他是守不住雁門關以內這片土地的。雁門關以內的漢人是以農耕維持自己的生活,那裡沒有草場,只有大山、平原和耕地,我們怎麼生存?去學漢人種地嗎?或者我們可以去逼迫漢人種地,但漢人會種嗎?我們佔領太原郡和上黨郡,漢人恐怕早逃光了。一旦我們的士兵搶完了,他們就會調轉馬頭出塞,拓跋武想攔是攔不住的。沒有士兵,他怎麼守住兩郡的土地?何況他的軍隊現在的確給打得所剩無幾了。他拓跋武難道連這個道理都不知道啊?糊塗啊。我們的族人是靠放牧生活,不是靠種地生活,所以多少年來,草原上的民族都是以攻佔大漢邊郡水草豐茂的土地為主,只有擄掠才會深入到大漢國的腹地。就是因為我們不會種地。佔領太原郡和上黨郡,就是自取滅亡,而且太原郡和上黨郡這麼重要,就是得到了,漢人會眼睜睜的看著他們落入我們的手中嗎?這不可能,太原郡和上黨郡對漢人北方至關重要,如果在我們鮮卑人手中,我們就可以威脅漢人的冀州,安邑,甚至中原,這個道理漢人當然明白,所以我們佔領太原郡和上黨郡,不但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而且還可以面對漢人的瘋狂反撲,漢人並不是那麼的不堪一擊。強大的匈奴人為什麼會被消滅?還不是因為他們和想佔領漢人的中原。」

    慕容恪拍拍地圖,大聲說道:「立即派人聯繫拓跋武和落羅旭,就說我已經率部趕到雁門關,他們兩個自然就會撤退了。」

    魁頭低頭不語,臉上的神情顯然對慕容恪的決定非常不滿。在魁頭看來,佔領太原郡和上黨郡,才是鮮卑人應該做的,大王和連不也是想攻打關中嗎?

    海葵小聲說道:「大人為什麼一定要撤退?」

    「雁門關易守難攻,至關重要,現在漢人既然連雁門關都捨得放棄,肯定有足夠吃掉我們的軍隊,他們一定還有埋伏。現在撤,還能救回幾萬人的性命,如果再遲一點,恐怕要全軍覆沒了。」慕容恪回答道。

    海葵又問道:「大人為什麼一定要救回拓跋武?」

    「沒了拓跋武,誰能在北部鮮卑的疆界擋住大漢國的軍隊?我們鮮卑人才多少人,如果損失了拓跋武的幾萬兵馬,我們所有佔據的土地不但要全部丟失,就連鮮卑國的疆域都要大片大片的丟失。」慕容恪看了一眼魁頭,意味深長地說道,「十年時間很長,機會很多,大人未必不是沒有機會。」

    「請大人盡起兵馬,和拓跋武、落羅旭兩位大人南北夾擊蘇靈山,盡快撤出雁門關。」

    魁頭心事重重地走了。慕容恪和海葵站在大帳外,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夜色裡的背影,默默無語。他會放棄這麼好的機會嗎?

    步度根死了以後,慕容恪發現魁頭已經變了,魁頭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魁頭了。

    海葵抬頭看著眼前的雄關,歎道:「可惜。」

    「漢人白白送給我們一座雁門關,你以為我們承受得起嗎?拓跋武突圍之後,兵力必定大損,他為了防備別人攻擊他,不會再守雁門關了,他要急著回去重整軍馬準備打仗了。北疆之戰,竟然是這麼個結局……」慕容恪苦笑,「兩地都打了勝仗,結果我們卻輸了。只是不知道大王那邊怎麼樣。」

    海葵回答道:「大王手中有十二萬鐵騎,有拓跋聘,拓跋she,拓跋熊,有瑣奴,馬蒂普,漳浦,胡才手中就是有十萬大軍,恐怕也奈何不了大王,不過這一段時間,大王那邊應該有消息傳來了。」

    「希望如此吧!」慕容恪長歎一聲。

    海葵安慰道:「如今大漢國內有災患,外有叛亂,一時間根本無力出塞攻擊我們,大帥無須擔憂。」

    「漢人此時如果尚有餘力陳兵關隘,威脅塞外,反倒是求之不得的好事了。」慕容恪連連搖頭,灰心喪氣。

    海葵瞥了一眼慕容恪,湊到他耳邊小聲說道:「魁頭大人不高興,你知道嗎?拓跋武這麼驕狂,根本不計後果一路猛攻,也許和魁頭大人,和落羅旭有點關係,他們兩個巴不得拓跋武損兵折將一命嗚呼。這樣,一個可以問鼎王位了,一個也可以把北部鮮卑重新劃歸西部。」

    慕容恪痛苦地閉上眼睛,仰天長歎。

    …………

    清晨,栩隗嶺。

    拓跋武接到慕容恪率軍趕到雁門關的消息,霎時驚得魂飛天外,他一把抓住信使,大聲問道:「慕容恪帶了多少人?」

    慕容恪和拓跋武勢如水火,這個時候慕容恪來到雁門關,在拓跋武看來這並不是什麼好消息,他覺得慕容恪準備對他動手了。

    「一千親衛鐵騎。」

    「你竟敢騙我。」拓跋武氣怒攻心,一刀把信使的腦袋砍了。望著地上血淋淋的頭顱,拓跋武猶不解氣,又飛起一腳把那個光頭腦袋踢上了半空。

    拓跋凱和幾個豪帥小帥面面相覷,心驚膽戰。慕容恪這個時候趕到雁門關,其用意不言自明。大家鬥來鬥去,最後還是給慕容恪逼上了絕路。

    如果讓慕容恪掌控了雁門關,前面有漢人,後面有慕容恪,他們拓跋部落的人豈不是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了?

    「慕容恪要是把魁頭,落羅旭,還有我們,一把堵在雁門關內,那我們……」拓跋雲面如土色,低聲說道。

    「我們就死無葬身之地,整個鮮卑國就是慕容恪的了。」拓跋封怒聲說道,「我看慕容恪一定和漢人有了什麼秘密協議,所以才敢大搖大擺地帶著幾萬大軍從幽州趕來打我們。」

    「不要激動,不要激動,大家都不要激動。」拓跋凱大聲說道,「慕容恪是什麼人?他這一輩子什麼時候用這種奸計殺過人?他要殺人,向來都是戰場對決,從不做這種卑鄙之事。」

    「那你說,他這麼做什麼意思?」拓跋建冷冷的問道。

    「我們連番大戰,損失慘重,本來可以通過攻佔晉陽來得到補充,但慕容恪此時出現,無疑是不願讓我們攻佔晉陽,更不願讓我們勢力大漲,雄踞鮮卑諸部之上。」拓跋凱冷靜地說道,「他為了保住魁頭,保證自己可以操控鮮卑,所以才要趁勢打擊我們,他不會殺我們的。這對慕容恪沒有好處,慕容恪老奸巨猾,他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殺我們的,那樣的話,他在鮮卑人面前怎麼抬起頭來?他慕容恪在鮮卑幾十年的名望就這麼沒了。」

    他看看咬牙切齒的拓跋武,小聲勸道:「大人,我們還是回去吧。」

    拓跋武一刀斬進地上,恨恨地說道:「撤,我們撤回塞外,這趟,算他慕容恪狠了。」

    拓跋武明白,這個時候如果不撤,那慕容恪可真會對付他們,到時候,他拓跋武後悔莫及了。晉陽雖然重要,但他沒有必要為了晉陽而犧牲自己的部落。

    ………………

    下午,蘇靈山。

    拓跋武按兵不動,蘇靈山上也沒有戰鬥。鮮卑人好像打累了,一個都不動。徐晃擔心鮮卑人識破了計策,有可能要集結重兵南北夾擊蘇靈山突圍而走,所以他匆匆趕到蘇靈山,和胡才商議排兵佈陣之策,爭取重擊鮮卑人,殺死更多的敵人。

    蘇靈山上,屯田兵士卒有的在幫助民夫馱運武器,有的在挖溝壕,有的在扎拒馬。大家緊張忙碌,井然有序。

    胡才和徐晃坐在山嶺上閒聊。

    胡才說,「公明,如果只有魁頭在北面發動攻擊,還不如把他放進去,然後再集中所有力量和鮮卑人對決,殺也把鮮卑人殺個半死。」

    徐晃說,「把魁頭放進去,敵人太多,吃不掉。一旦弄巧成拙,反而被他們擊敗,那就全完了。」

    徐晃還擔心鮮卑人可能來援兵,所以他對楊鳳說,「主公,如果鮮卑人明天還不進攻,我們就要主動攻擊了。」

    胡才想了想說,「魁頭不可能不攻,拓跋武和落羅旭的大軍一路而下,根本沒帶什麼食物,如果魁頭再有兩天拿不下蘇靈山,拓跋武就要吃馬肉喝馬血了。魁頭在鮮卑有一些名望,他就是想殺死拓跋武和落羅旭,在這個時候也不會動手,否則他以後怎麼在鮮卑立足?」

    徐晃笑道:「關鍵是要大量殺傷鮮卑人,尤其是拓跋武的士卒,只要把他打得奄奄一息,鮮卑人就會狼狽逃竄。」

    胡才聞言輕笑一聲。接下來幾天是這一戰的關鍵,和連的死恐怕也會在這幾天傳到雁門關,所以必須有周密的準備,否則一旦鮮卑人提前知道相信,他又守不住蘇靈山,那就完了。

    徐晃看了胡才一眼:「主公,晉陽有些人這一段時間蠢蠢欲動。」

    胡才冷哼一聲,晉陽朝廷中那些老傢伙一直就不安分,但是他想進來晉陽朝廷,沒有在這些老傢伙的支持是不可能的,而且這些人的名聲很大,短時間內沒有什麼機會殺他們,所以可以想像,這一次他北征,這些老傢伙想幹什麼。

    不過這個時候胡才沒有心思去想這些,晉陽朝廷的事需要在這一次大戰後解決,如果大敗鮮卑人,他胡才威望高了,那些老傢伙想對付他恐怕也要好好的考慮考慮了。

    就在胡才和徐晃討論的時候,魁頭也在這一天的下午帶著雁門關的五千人馬趕到了蘇靈山。

    魁頭的弟弟邪歸逆奇怪地問道,「大哥來了,那雁門關誰守?難道西路軍的大王有消息了?」

    魁頭沉默了半天,說道,「慕容恪大人來了。」

    邪歸逆大驚,眉毛鼻子皺在一起,想了很長時間才小心翼翼地問道,「慕容恪大人來幹什麼?」

    魁頭冷笑道,「大人說我們中了漢人的奸計,說前面還有埋伏,叫我們速速打通蘇靈山,會合拓跋武和落羅旭立即撤軍。」

    「什麼?」

    邪歸逆嚇了一跳,他緊張地四下看看遠處的山巒,說,「既然慕容恪大人說有埋伏,那就一定有埋伏。我記得父親在世的時候一再對我們說,慕容恪大人算無遺策,絕對不會出錯,一定要言聽計從。」

    隨即他看看面無表情的魁頭,問道:「大哥,那你還來幹什麼?隨便派個小帥來不就行了,這事還要你親自來指揮?」

    魁頭苦笑說,「他一定要我來,不來都不行。」

    邢歸逆想了半天,歎道,「慕容恪大人不知道是怎麼想的,這麼千載難逢的機會都不殺拓跋武,還要你親自來救他,難道他不知道,沒有拓跋武的支持,和連那王八蛋什麼都不是,慕容恪大人他是不是……」

    魁頭抬頭望天,眼睛就像蒙上了一層霧一樣毫無光澤。邪歸逆忽然想到什麼,說道,「此仗之後,拓跋武受損巨大,我們是不是可以……」

    魁頭就像沒聽到一樣,坐在馬上一動不動,臉上的神情陰晴不定。良久,他才低聲說道,「我們沒有足夠的實力。和連的西路軍現在情況不知道怎麼樣,拓跋聘他們如果控制了和連的西路軍,我們這麼做就是自取滅亡,只希望這個時候和連被胡才殺死了,這樣我們才有機會。」

    邪歸逆思索了一下,恨恨地說道,「本來可以請舅舅彌加幫忙,但他被慕容恪鉗制在東部鮮卑,有什麼風吹草動都瞞不過大慕容恪所以我們想找幫手都找不到。不像拓跋武,他還有東羌人和匈奴人可以相助,就算受損巨大也還有翻身的機會。該死,拓跋武這王八蛋,打了漢人這麼久,怎麼沒有被漢人殺死?如果他死在漢人手中,不需要我們動手,這就輕鬆多了。」

    魁頭忽然湊到邪歸逆耳邊,壓低聲音問道:「我們可以信任慕容恪嗎?」

    邪歸逆搖頭,神色堅決地說道:「母親說過,鮮卑人最不能信任的就是慕容恪。母親的話絕對沒有錯。如果他值得我們信任,他為什麼不讓大哥你成為鮮卑大王?慕容恪的實力可不比拓跋武弱,拓跋武能支持和連為大王,他慕容恪為什麼就不能支持大哥為大王?這說明什麼?說明母親的話絕對沒錯。父親怎麼會死?他慕容恪既然算無遺策,怎麼會讓父親去死?父親不死,現在父親就是鮮卑大王,他和連算什麼東西,他憑什麼成為鮮卑大王?拓跋武能支持和連,他慕容恪為什麼不支持我們?父親怎麼會有他這麼個生死兄弟?慕容恪不值得我們信任。慕容恪就像父親說的那樣,他心裡只有鮮卑國,沒有彈汗山,沒有大王,更沒有我們這些檀石槐的子孫。」

    魁頭長長地吁了一口氣,好像決定了一件什麼事。

    …………

    第二天清晨,十里亭。

    張白騎突然聽說拓跋武撤軍趕向了蘇靈山,立即知道屯田兵的意圖已經被鮮卑人識破,他們要撤回雁門關了。張白騎毫不猶豫地命令一萬三千大軍丟掉一切輜重,立即啟程追敵。

    「帶上弩車,一定要帶上弩車。」

    度普遲疑了一下,問道:「大人,進了栩隗嶺,馳道蜿蜒崎嶇,帶上弩車會耽誤大軍行進的速度,是不是不要帶了?」

    「一定要帶。」張白騎說道,「鮮卑人集中在馳道上,那就是活靶子,有多少射死多少。命令各部士卒,用巨型矛做抬桿,抬著弩車隨軍前進,把所有弩箭全部帶上。」

    屯田兵聞鼓而動,迅速集結。浮雲所部三千人一馬當先,率先急速跑向蘇靈山。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