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其他類型 > 重生三國之君臨天下

正文 第二十六章 大勢(1) 文 / 燕天

    第二十六章大勢(1)

    「這事我和盧植私下討論過多次,後來我們把自己的構想寫成文書送給了大將軍部,希望能引起他們的關注。胡才雖然是漢賊,但對鮮卑人的態度和大漢國是一樣的,希望這件事能夠引起他的高度重視。」

    「後來的事你們都知道,我和盧植為了幫助胡才重整大軍,盡快蓄積力量,竭盡所能說服了陛下同意胡才招撫黑山軍,而且還多次拖延了胡才分兵的時間,但我們萬萬沒有想到胡才會在招撫黑山軍之後立即開始安撫百萬流民墾地屯田。」

    皇甫嵩發出了一聲長長的歎息,繼續說道:「這屯田不能不說是利國利民的好事,但屯田的前提是需要國家有雄厚的國庫儲備和持續穩定的賦稅收入,更需要一個非常富強安定的環境,但現在呢?現在大漢國有這個實力嗎?朝廷現在只控制并州,冀州,河東,這有什麼屯田嗎?本朝武皇帝屯田,是在一個什麼樣的情況下實施的國策?當時那麼好的條件,屯田也是在十年之後才看到成效。現在并州和河東雖然有前人開墾的現成田地,但國庫空虛,戰亂不止,在這種情況下屯田,十年能看到成效嗎?朝廷現在還等的了十年嗎?現在的朝廷中,是自顧不暇啊,屯田?現在根本是不可能的,冀州現在有幾十萬流民,想讓他們屯田,需要付出多少?」

    「并州平叛需要錢,邊疆駐軍戍邊需要錢,冀州,并州屯田也要錢,只要這三者任何一個斷了錢財,并州冀州就會大亂。到時候,我軍敗退胡人入侵,屯田失敗流民暴亂,我大漢國北方邊疆盡失,敗亡在即。胡才顯然也考慮到了這個後果,所以他獻了個重開鹽鐵,以商補農之議,用重開鹽鐵之利支持屯田,用國家賦稅支持平叛戍邊。利用鹽鐵補充朝廷的財賦不足,這本來是好的,但問題是,他現在屯田用的錢財全部是向巨商富賈賒借的,他口中的鹽鐵之利能還清嗎?還有就是冀州并州的屯田能成功嗎?假如屯田不成,他會不會繼續要求重開鹽鐵?胡才在河東的時候,雖然也屯田十萬,但是河東是大漢國的富庶之地。胡才有足夠的錢糧解決屯田問題,但是并州和冀州有這個能力嗎?所以我對陛下說,此時屯田,不是利國利民,而是害國害民,我大漢國遲早都要給這個沉重的包袱活活拖垮。」

    「胡才要收復失地,穩定北疆,就要積蓄力量統一北方。要統一北方,他就需要一個穩定的并州和冀州,要讓屯田見效,要讓流民安心。而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有兩個條件,一是大量的錢財,二是穩定的朝廷。現在胡才打敗鮮卑人,在冀州駐紮大軍,目的就是為了穩定冀州,現在袁紹在雒陽,曹操在兗州,短時間內不會攻擊冀州,所以這個時候是胡才統一北方的好機會。」

    「現在重開鹽鐵,等於是為胡才解決了錢糧問題,這對胡才來說。等於是漲大了他,等以後胡才強大了,誰還是他的對手,這是自取其辱,這是養虎為患。」

    「在晉陽朝廷中,王允,黃琬,楊彪他們根本不是一條心的,王允在長安兵變以後,整個人已經變了,變的狂妄自大,目中無人了。楊彪雖然和王允走的近,但他和黃琬,伏完,董承等人關係更好,在某些問題上,他們水火不容。」

    「胡才為了得到天子的支持,所以他才讓北軍出兵,讓北軍擴軍,天子他們一定會認為這是增加增加實力的機會,怎麼會放過?這件事就是我們反對也沒有用。」

    「這就是胡才為了屯田成功和京師穩定而刻意製造的局面,所以我說他在背後操縱朝廷的形勢。現在,你們還說他是一個武夫嗎?他對大漢國沒有威脅嗎?」

    幾個人聽完皇甫嵩的話,心裡沉甸甸的,他們對大漢國的將來,更加沒有信心,更加憂心忡忡了。

    「晉陽朝廷的各方權勢勢均力敵,牽一髮而動全身,將來為了大漢國一旦鬧起來,恐怕一損俱損啦。」楊浦歎道,「胡才如果居心叵測,我大漢國的前途的確堪憂啊。」

    蔡邕,皇甫嵩等人沉默不語。

    …………

    就在蔡邕和皇甫嵩他們商量的時候,大將軍府,胡才接到了冀州的急書。張遼把在冀州發生的事情在信中向他說了一遍,冀州因為公孫瓚的南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張遼希望胡才馬上制定解決的辦法。

    胡才馬上召集賈詡,徐晃,張白騎,楊鳳等人。他把冀州的情況說了一遍,最後說道:「現在公孫瓚南下,準備捲土重來,曹操和袁術在兗州打在不可開交,我們是不是在這個時候出兵攻擊公孫瓚,佔領幽州,統一北方?」

    楊鳳道:「大將軍,幽州在太傅劉虞和公孫瓚手中,公孫瓚容易對付,但是太傅劉虞就不容易對付了,太傅劉虞在大漢國威望很高,如果無緣無故對付他,對大將軍有害無利,不過如果不佔領幽州,冀州就不得安寧,想要冀州安寧就必須佔領幽州。荀攸所謀屬下看來,這是最好的辦法,大將軍想拿下幽州,必須在短時間內進行,否則等拿下幽州的時候,袁紹,曹操等人北上,我軍想拿下幽州,付出的代價更大。這就得不償失了。」

    賈詡也道:「雖然現在朝廷沒有做到佔領幽州,統一北方的準備,但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主公,現在公孫瓚南下,冀州勢必戰火紛飛,為了冀州,也為了統一北方,不得不戰,現在南匈奴叛軍有北軍對付,我們虎賁軍有實力與公孫瓚一戰。」

    胡才沉默不語。

    ………………

    十月上,晉陽大將軍府

    虎賁軍各路統軍將領陸續到達晉陽。

    軍議上,胡才非常明確地提出了虎賁軍在未來征戰中的終極目標:平定天下、統一天下。為了能實現這個終極目標,首先要增強自己的實力,增強自己實力的第一步就是完全控制河北三州,所以現在當務之急是拿下幽州。

    荀攸把討伐公孫瓚的檄文誦讀了一遍,「太傅大人被公孫瓚挾持,幽州已被公孫瓚控制,攻打幽州的戰事必須立即展開。」

    朱鵬接著詳細述說了大將軍府所定的具體攻擊計策。

    虎賁軍將在四個戰場先後展開攻擊。

    第一個戰場是幽州戰場,是虎賁軍的主要戰場。

    霍平的一萬鐵騎率先北上涿郡,直逼巨馬水,切斷公孫瓚的糧道。

    徐晃帶著虎賁第三軍,第四軍,第六軍共三萬大軍毅過滹沱河後,和公孫瓚激戰於龍湊,掩護霍平的驍騎軍北上。一旦公孫瓚撤軍,徐晃則率軍隨後追擊,爭取和霍平的鐵騎前後夾擊重創公孫瓚。

    按照大將軍府的估計,虎賁軍今年攻打幽州的時間只有兩個月時間。到了十二月中的時候,北方一旦下雪,戰事就要停止,所以今年虎賁軍的目標只是拿下涿郡。涿郡是幽州的主要糧食產區,如果虎賁軍今年能拿下涿郡,那明年幽州軍的糧草就成了問題,這非常有助於虎賁軍明年擊敗公孫瓚,攻佔幽州全境。

    為了大軍能順利佔據涿郡,雁門關的李大目率軍進駐居庸關,威脅幽州中部郡縣,迫使公孫瓚早日退守薊城。

    目前,李大目的第十二軍還在重建中,所以李大目的大軍無法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集結。大將軍府的命令送達雁門關後,李大目能抽調一部分兵力趕到居庸關就算不錯了。到了今冬明chun,李大目的虎賁第十二軍就能趕到上谷集結,隨時殺進居庸關。

    明年的春天,徐晃,霍平,李大目各部將對公孫瓚實行南北夾擊,力爭在幽州中部郡縣和公孫瓚決戰。如果虎賁軍一直不能擊敗公孫瓚的主力,讓公孫瓚從容撤進遼西和遼東,那幽州的戰事將要拖上很長一段時間。

    黃河北岸有兩個戰場。一個是青州的平原郡北部,一個是兗州的東郡北部。

    佔據黃河北岸的主要目的有兩個,一是防止袁紹、袁術、曹操、張揚和青州的田楷、劉備,還有青州的黃巾軍趁著虎賁軍主力攻打幽州的時候,渡河攻擊冀州。二是為冀州打下一片緩衝地帶,保護冀州,同時也為將來大軍渡河南下平定中原建立前沿戰場。

    張遼率他和張郃的虎賁第五軍和虎賁第十四軍兩萬大軍攻打青州平原郡北部的七個縣城。

    高覽和江政的虎賁第七軍,第十五軍的兩萬大軍攻打兗州東郡北部的八個縣城。

    廖化獨自率虎賁第四軍的一萬大軍活動於魏郡、河內郡和東郡的交界處,以牽制和威脅河內的張揚、東郡的夏侯惇和黑山的黃巾軍。

    關西是第四個戰場。

    袁紹先是佔據了關東,接著又趕走了袁術,控制了荊、豫兩個富裕州郡,他的實力發展非常迅速,極有可能在短時間內超過河北,這對統一天下非常不利。所以關西的仗就是為了掣肘袁紹的發展,消耗袁紹的實力,阻止他把勢力伸到兗州,和河北形成對峙之局。

    關西目前有吳川,赫昭,李晨的虎賁第八軍,第九軍和第十一軍,現在吳川的第八軍在長城要塞,所以現在河東關西還有赫昭和李晨的虎賁第九軍和第十一軍兩萬大軍,還有一萬屯田兵,他們將在赫昭的指揮下,擇機向關東發動進攻。

    能否持續佔據關西,對晉陽朝廷來說非常重要,但以關西河東虎賁軍的實力,很難應對來自關中和關東兩個方向的夾攻,所以在攻打和威脅關東的同時,虎賁軍必須要和關中的董卓,李傕、郭汜,還有西涼的韓遂、馬騰等人搞好關係。目前對於關中和西涼各勢力來說,他們迫切需要虎賁軍屯兵於關西,為他們擋住袁紹,為他們贏得鞏固和發展實力的時間。

    因為受糧草輜重的供應、各戰場之間的策應和氣候等諸多原因的影響,四個戰場展開攻擊的時間有先有後。

    大將軍做出攻擊幽州的決定非常突然,因此各項準備工作非常倉促,尤其是各路糧草輜重的籌集。

    因為北軍需要平亂,現在虎賁軍又四處出擊,現在的糧草輜重就更緊張了,并州,和冀州的糧草本來就不多,為了提供大軍糧草,胡才和大將軍府的官員不得不想方設法。

    河北諸府目前正在忙於秋收秋種、賑濟和安置流民,糧食的緊張狀況要到十一月秋糧入庫之後才能得到緩解。但現在距離冬天下雪的時間最多不過兩個月,各部攻擊時間非常有限。

    為此,大將軍府決定把所有庫存的儲備軍糧先提供給幽州戰場,讓麴義將軍和趙雲將軍的兩支大軍率先展開攻擊。大軍北征所需的民夫於流民中就地徵募。

    十一月之後,糧食充足了,黃河北岸的兩個戰場隨即開戰。同理,十一月之後,河東糧食入庫後,關西戰場也開始發動攻擊。

    朱鵬把各戰場的攻伐重點交待一下後,隨即問諸將可有什麼疑問。

    「打幽州,為什麼不徵調胡族鐵騎?」周倉大聲問道,「我們手中的鐵騎才多少?我們可以調南匈奴鐵騎,阿雄和奧普的鐵騎,還有河套的羌人鐵騎,這些胡人鐵騎戰力強,有了他們,我們在兵力上就更具優勢,完全可以把公孫瓚的主力包圍在薊城一帶。」

    「公孫瓚的兵力到底有多少,目前我們無法確定。」賈詡解釋道,「我們只知道公孫瓚在撤離渤海郡的時候,大約帶走了兩萬步騎。然後就是涿郡還有五萬兵馬,但這是不是幽州全部兵力,我們不敢肯定。太傅大人這幾年在幽州安置了大量流民,這些流民分佈在幽州中部幾個郡縣屯田戍邊。這些都可能成為公孫瓚的兵馬,如果公孫瓚臨時從這些人中強行徵募精壯入軍,那麼他們的兵力會更多。所以這一戰我們虎賁軍沒有什麼優勢可言,諸位大人都知道,幽州軍的士卒這幾年都不拿軍餉,只要吃飽肚子就行,所以幽州軍能迅速增兵很正賞。」

    「不過公孫瓚的幽州軍雖然人多,但精兵少,就是公孫瓚有十萬二十萬大軍,我們訓練有素的虎賁軍也毫不畏懼。今天的情況公孫瓚一定知道,所以公孫瓚在這個時候不會和我們決戰,而是率軍向遼西、遼東撤退。」

    「從薊城到遼西、遼東,路途艱辛而遙遠,大軍如果遠征,糧草輜重的運輸問題根本解決不了。虎賁軍如果想進入遼西郡打敗公孫瓚,難上加難。」

    賈詡指著地圖上狹長的幽州,無奈地說道,「公孫瓚在遼西、遼東戍邊幾十年,經驗非常豐富。我們很難打敗他,所以,我們不能讓公孫瓚向遼西郡朝廷,這對我們消滅公孫瓚非常不利,現在我們只能示弱,只能在兩線同時作戰,這樣我們才能把公孫瓚留在幽州的中部,才能誘騙公孫瓚和我們決戰。只有這樣才能讓公孫瓚覺得我們虎賁軍並不是那麼的難打,覺得有機會消滅我們,」

    「虎賁軍不想長期在幽州作戰,更不想遠征遼東,虎賁軍沒有那麼多糧草來遠征,所以我們要不惜一切代價,以最快的速度擊公孫瓚,穩定河北三州,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在南方的袁紹曹操等人實力增強前南下,統一天下。這就是我們為什麼不能徵調胡族鐵騎參戰的主要原因。當然,不徵調胡族諸部,也有穩定邊郡胡人,節省軍資的作用。否則,幽州的胡人人心惶惶,說不定會禍亂幽州,那樣的話我們需要強大的武力才能鎮壓這些胡人,有些得不償失。更何況,現在南匈奴內亂未定,yin山和雁門關大戰剛剛結束,這個時候調動南匈奴或者羌人鐵騎,有害無利,得不償失。」

    「另外,我們用胡人打公孫瓚,可能會激怒部分幽州人,這對我們迅速佔據幽州非常不利。幽州常年受到胡人的傷害,他們對於胡人可沒有好感。」

    「諸位大人不要忘記了,公孫瓚是土生土長的幽州人,這些年他因為抗擊胡人的入侵,屢立戰功,聲名顯赫,在幽州非常得人心。公孫瓚仇恨胡人,嗜殺胡人,對胡人向來不手軟,動不動就屠族。就憑這一點,大部分幽州漢人就擁戴他,視他為大漢的英雄,幽州的戰神。相反,太傅大人是個外來人,他雖然聲望極隆,為幽州做了許多事,但他畢竟不是幽州人。更何況,最重要的是太傅大人對胡人一向採取懷柔之策,這和公孫瓚的血腥屠殺有很大區別,太傅大人也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得罪了部分幽州仇恨胡人的漢人。」

    賈詡頓了頓繼續說道:「大家可以想一想,公孫瓚屢屢阻殺和搶掠漢、胡來往的使臣和貨物,但太傅大人為什麼沒有懲罰他?太傅大人上奏朝廷彈劾公孫瓚,朝廷為什麼每次都輕描淡寫,不予理會?不是因為太傅大人心軟,也不是因為公孫瓚在朝廷有人,而是從幽州到朝廷,有很大一部分人根本就和公孫瓚一樣,認為對待胡人的政策就是殺,就是滅族,而不是什麼懷柔,什麼招撫。對於胡人,幽州的漢人有天生的仇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