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明洋天下

大道小說網 【168】四字真言 文 / 上官兒

    013-07-11

    「除了前面所說的,後面又都是什麼呢?」岳峰問道。

    「除了前面所說的還有拿法,即用手把適當部位的皮膚,稍微用力拿起來,叫作拿法。臨床常用的有在腿部或肌肉豐厚處的單手拿法。如果患者因情緒緊張、惱怒,突然發生氣悶,胸中堵塞,出現類似昏厥的情況,可在鎖骨上方肩背相連的地方,用單手拿法,把肌肉抓起來放下,放下再抓起,以每秒鐘拿兩下的速度,連拿二十次,稍為休息,再連拿二十次,則胸中通暢,氣息自漸調和了。而揉法則是手貼著患者皮膚,作輕微的旋轉活動的揉拿,叫作揉法。揉法分單手揉和雙手揉。像太陽穴等面積小的地方,可用手指揉法,對於背部面積大的部位,可用手掌揉法。不有單手加壓揉法,比如揉小腿處,左手按在患者腿肚處,右手則加壓在左手背上,進行單手加壓揉法。肌肉豐厚的小腿肚上,則可使用下面的雙手揉法。揉法具有消瘀去積,調和血行的作用,對於局部痛點,使用揉法十分合適。」李渝說道這頓了頓,而且不斷地在岳峰的身體上做著試驗。

    岳峰不斷地體會著李渝所說,理解他所闡述的同時不斷地用身體來體會。

    而這是李渝改變了自己手法,並說道:「捏法在適當部位,利用手指把皮膚和肌肉從骨面上捏起來,叫做捏法。捏法和拿法,有某些類似之處,但是拿法要用手的全力,捏法則著重在手指上。拿法用力要重些,捏法用力要輕些。捏法是按摩中常用的基手法,它常常與揉法配合進行。捏法,實際包括了指尖的擠壓作用,由於捏法輕微擠壓肌肉的結果,能使皮膚、肌腱活動能力加強,能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淺淺捏來,可去風寒,可化瘀血,深深捏來,可以治療肌腱和關節囊內部及周圍因風寒濕而引起的肌肉和關節的疼痛。顫法是一種振顫而抖動的按摩手法。動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勻為合適。要求每秒鐘顫動10次左右為宜,也就是一分鐘達到600次左右為宜。顫法與"動"分不開,所以又叫它顫動手法。將大拇指垂直地點在患者痛點,全腕用力顫動,帶動拇指產生震顫xing的抖動,叫單指顫動法。用拇指與食指,或食指與中指,放在患者疼處或眉頭等處,利用腕力進行顫動叫雙指顫動法。打法又叫叩擊法。臨床上多配合在按摩手術後來進行。當然,必要時也可單獨使用打法。打法手勁要輕重有准,柔軟而靈活。手法合適,能給患者以輕鬆感,否則就是不得法。打法主要用的是雙手。」

    岳峰沒想到手法還分得這麼細,估計讓自己的哪些姑娘學期了,沒有一段時間的體驗和理解、記憶肯定是沒法掌握這些方法的。

    看了岳峰似乎在思索什麼李渝繼續說道:「除了要掌握這些手法以外,還要了解穴位,而且在治療的時候還有四字真言:身心放鬆、取穴準確、用力恰當、循序漸進、持之以恆。」

    「你是說,這還有什麼特殊的意思嗎?」

    「是的,身心放鬆——按摩時除思想應集中外,尤其要心平氣和,全身也不要緊張,要求做到身心都放鬆。取穴準確——掌握常用穴位的取穴方法和操作手法,以求取穴準確,手法正確。用力恰當——因為過小起不到應有的刺激作用,過大易產生疲勞,且易損傷皮膚。循序漸進——推拿手法的次數要由少到多,推拿力量由輕逐漸加重,推拿穴位可逐漸增加。持之以恆——無論用按摩來保健或治療慢性病,都不是一兩天就有效的,常須積以時日,才逐漸顯出效果來,所以應有信心、耐心和恆心。」李渝說道。

    「看來李老的醫術一定相當的精湛,能夠對大明朝的醫學體質及推拿按摩的方法及運用手法瞭解的如此準確,看來我這次是找對人了。」岳峰再說到這句話的同時,又看了看賈思和張天,只是不知道他們兩個的事又是如何。

    於是對著二人說道:「你們二位對於推拿按摩還有什麼自己的獨到見解嗎?」

    張天說道:「李老剛才說的已經非常詳細了,那我就說兩句,《黃帝內經》裡說:「經絡不通;病生於不仁,治之以按摩」,說明按摩有疏通經絡的作用。如按揉足三里,推脾經可增加消化液的分泌功能等,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按摩主要是通過刺激末梢神經,促進血液、淋巴循環及組織間的代謝過程,以協調各組織、器官間的功能,使機能的新陳代謝水平有所提高。因為按摩就是以柔軟、輕和之力,循經絡、按穴位,施術於人體,通過經絡的傳導來調節全身,藉以調和營衛氣血,增強機體健康。現代醫學認為,推拿手法的機械刺激,通過將機械能轉化為熱能的綜合作用,以提高局部組織的溫度,促使毛細血管擴張,改善血液和淋巴循環,使血液粘滯xing減低,降低周圍血管阻力,減輕心臟負擔,故可防治心血管疾病。」

    說完張天又對坐在自己旁邊的賈思說道:「賈兄你也說說吧!」

    賈思看了看岳峰說道:「其實兩位仁兄已經說的非常全面了,既然岳老闆想聽,我就說說我對推拿按摩治療八法的理解,在推拿按摩八法裡強調溫、補、通、瀉、汗、和、散、清這八個字,它們的意思分別是溫:使用擺動、摩擦、擠壓等手法,用較緩慢而柔和的節律xing操作在固定穴位或部位上使能量深入分肉或臟腑組織,以達到溫熱祛寒的目的,適用於虛寒症。補:運用推法、摩法、揉法等重點在腹部的中脘、天樞、氣海、關元穴上,再用按法、摩法、推法、點法作用於背部膀胱經和華佗夾脊穴上,以補氣血津的液之不足,臟腑機能之衰弱,重點補後天之脾胃和先天之腰腎。通:運用推、拿、搓、等法作用於四肢疏通經絡,拿肩井通氣機,行氣血,點按背部腧穴通暢臟腑氣血,以達到祛除病邪壅滯的作用。瀉:運用按揉法、推法、彈撥法等作用於腹部,一般用於下焦實證。由於結滯實熱引起的下腹脹滿或脹痛,食積火盛,二便不通等皆可用法,法之長在於無藥物之俊猛,且無毒副作用。汗:用先輕後重的手法加強刺激,步步深入,使全身汗出,使病邪從表解,達到祛風散寒的目的,適用於風熱外感和風寒外感。和:運用滾、按、揉、搓、等手法作用於四肢和背部,達到氣血調和,表裡疏通,陰陽平衡的目的,恢復人體正常的生理狀態,主要用於病在半表半里不宜汗不宜吐,不宜下的情況,可調脈氣,和經血,氣血不和經絡不暢引起的肝胃氣痛,月經不調,脾胃不和,週身脹痛等症。散:主要作用是「摩而散之,消而化之」使結聚疏通,不論有形或無形的積滯都可以使用,對臟腑之結聚、氣血之瘀滯、痰食之積滯應用散法可使氣血疏通、結聚消散。清:運用剛中有柔的手法在所取穴位、部位上進行操作,達到清熱除煩的目的。」

    岳峰聽了張天和賈思個人的見解滿意的點了掉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