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B 文 / 王曄秋

    自從秦朝一直到東漢末年,士兵的地位本來是非常高的。在這麼長的時間內,士兵可不是什麼人都能當的,像罪犯、工匠、商人、奴僕和他們的子女,都是沒有資格當兵的,只有那些一直奉公守法的百姓們、官員子弟們,才能當兵。從這個意義上說來,當兵更像是一種權力,是一種榮耀的象徵。

    根據《漢書》和《後漢書》記載,在西漢時代,在每一年到首都長安服役的新兵報到,作為皇帝副手的丞相還要親自到首都郊外去舉行迎接儀式,在每年正月過節的時候部分老兵退伍,甚至連皇didu要親自到場接見老兵代表,然後和大臣們一起為這些老兵們舉行盛大的歡送儀式。在東漢時代的歡送儀式上,皇帝甚至還要親自聆聽老兵對於軍事、待遇方面的意見。如果士兵們打仗有功,就可以拜將封侯,兩漢時代的很多士兵,都通過軍功成為高官,在當時,參軍是光榮的,而且有著大好的前途,它是很多不願意讀書但是也想上進的年輕人主要的奮鬥途徑。

    但是也有一些士兵的地位是低下的。也就是在漢武帝時代,漢武帝就把一些俘虜、囚犯、社會閒散人員和他們的親屬去發配到新征服的地方去守衛邊疆,老少婦女就種地,壯實青年就當兵。但是,這種現象是少數的,而且絕大多數發生在邊疆地區。

    隨著時間的推移,發配性質的士兵也越來越多,但是在董卓時代之前,出身奉公守法家庭的士兵都佔絕大多數,士兵這個職業普遍都是讓人尊敬的,還很多良家子弟也樂意當兵,希望通過打仗去建功立業,成為威風的軍官,娶幾個賢良淑德的女人,然後生幾個孩子再去當兵。

    可是到了董卓時代之後,士兵的地位就急劇下降了。自從東漢中後期以來,大大小小的地方豪強、名門望族實際上已經控制了他們的家鄉,在東漢中央政府被董卓把持以後,藉著維護董卓或者打到董卓的名義,各種duli勢力公開暴露了出來。從此以後,不管是盜賊、囚徒、亡命徒,只要能打仗,就會被僱傭或者強征當兵,而最核心的、人數最多的士兵,就是地方豪強或者名門望族們控制的私人武裝。

    拿東漢末年最著名的軍閥曹操來說,他討伐董卓時的第一批士兵,全是他自己出錢或者別人資助在老家拉起來的隊伍,而且那時候主要的將領,全是他的親戚,不是姓曹就是姓夏侯,相當一部分士兵,就是他們曹家的家丁、雇農。而像李典、樂進、於禁、許褚、臧霸這些早期外姓將領,都是典型的地方豪強,史書上明確記載他們擁有私人武裝,而且李典、許褚還是集合了成千上萬人私人武裝的大首領。曹操正是依靠了這些強有力的地方豪強們,才積累起自己最初的軍隊。

    在不斷消滅敵對武裝的戰鬥中,曹操逐漸把各種各樣的私人武裝、俘虜們、平民們納入了自己的隊伍。他發的第一筆大財,就是俘虜了一百多萬人的黃巾軍部眾,把其中三十萬壯丁都變成自己的士兵;發的第二筆大財,就是消滅呂布,招降了本來跟隨呂布的山東豪強;發的第三筆大財,就是消滅了袁氏家族,俘虜和招降了袁家十幾萬的部隊,同時還勸降了十來萬的黑山賊部眾。發了這三筆大財以後,曹操基本控制了中國北方,把他的根據地遷到了鄴城,從此以後,鄴城就成為了中國北方最大的兵站,曹操兵農分離的軍事政策也就正式建立了。

    當時在曹操的控制範圍內,他的很多手下,不管是忠於自己的還是表面上忠於自己的,他們帶的兵,幾乎都是自己的私人武裝,或者已經利用東漢王朝的名義轉化成了自己的私人武裝,真正直屬曹操的部隊,相對來說並不多。另外,在廣大的黃河以北地區,還有已經遷入到這裡的大量的少數民族,這些人中最搶眼的就是匈奴的大單于,他們大多數還都保持著部落形態,曹操的軍事政策,就是要把這些私人武裝和少數民族統統控制起來,把這些人裡的精壯小伙兒都收編進自己的直屬部隊。於是,大量的這種人被送到鄴城,強製成為職業軍戶。

    這種職業軍戶在當時被叫做士家,士家和士族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可是身份、地位、命運卻差得十萬八千里。這些士家家庭,男的世世代代都要當兵,女的就世世代代都要給軍隊做後勤保障,他們不能從事別的職業,不能逃跑,也不能和不是士家的人結婚,甚至男的死了以後,他的女人還要被強迫改嫁,繼續給士家裡別的光棍兒們服務。雖然他們也能憑借軍功得到賞賜和爵位,但是幾乎沒有人能憑借軍功擺脫這樣的身份。說白了,士家基本就成了軍事奴隸,除了為軍隊服務,他們幾乎喪失了任何的人身ziyou。

    當然,把全國的部隊都集中在鄴城是不可能的。對於不住在鄴城的士家們,曹操讓他們服役的原則,就是盡量不讓本地人在本地當兵,如果本地人在本地當兵,那麼就把他們的家屬遷到別的地方去當人質。曹操這麼做的原因很簡單,雖然他想要建立以自己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家,但是他手下的大臣們,主要都是出自地方豪強和名門望族,曹操把私兵國家化的做法,傷害了他們的利益,所以曹操對於這些大臣們,是又拉攏又深深防範,他不僅僅讓士兵們盡量不在本地服役,而且讓將領們在外地服役的時候還要留下人質,他就是不讓大家族和他們以前的私兵有聯繫,就是要防止這些大家族和當地士家勾結,就是要讓士兵們在將領們造反的時候因為擔心遠方的家人而不敢造反。

    曹操的士家和人質政策,在整個曹魏帝國時代都是主要的軍事制度。除了曹氏親王的諸侯國,雖然也有當地人在本地當兵的情況,但是這種現象非常少見。曹操這麼做,只能造成一個後果,就是士家這個階層世世代代被固定化了,士兵家庭也從此像手工業者、官奴一樣,成為了國家直接控制的特殊戶口,根本不能算是普通百姓了。

    說到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了,曹操的士家制度和人質制度,其實是為了配合他的中央集權國家設立的軍事制度。這個制度,是曹操在地方豪強、名門望族的勢力已經足夠左右地方的時候,和他們搶兵源,保證自己軍事優勢的一種辦法。在曹**後,這項制度被延續了下去,一直到司馬炎稱帝,都一直都堅持著這種制度,只不過司馬炎本身就是士族出身,對士族一直都非常溫和,他撤消了人質制度,但對士家的嚴格管制仍然堅持不變,從這以後,即使是全國性的徵兵,西晉也是先從士家裡面徵兵,實在人不夠了,才從普通百姓身上打主意。

    從東漢末年直到西晉王朝,相對於千古留名的將軍們來說,無數充當炮灰的士兵們,卻常年過著類似奴隸一樣的生活,想過一過普通百姓的生活,都毫無可能。當我們感慨名將爭鋒、暢想著赤壁之戰的時候,千萬不要忘記,這些名將的戰袍是用血染紅的,那些大戰的精彩是用人命堆積的。在幾百個有名有姓的將軍們的腳下,是無數飽受壓迫、歧視的人,他們是孩子的父親,是父親的孩子,他們也有妻子、也有家庭,他們像你我一樣有血有肉,卻在統治者釀成的戰亂中被迫作戰,然後化成一團血肉,幾乎所有人,連名字都不曾留下。

    所以當我們想像著穿越時空到那個時代,想要憑藉著軍功從一個平民變成將軍的時候,千萬不要忘了這只是個美好的幻想,即使真的能夠達到那個時代,恐怕不是死在軍人的刀下,就是世世代代、子子孫孫成為軍事奴隸,那個時代確實是英雄的舞台,但這個時代的英雄僅限於地方豪強、名門望族,以及曹魏帝國建立之後、由這些家族轉化而來的士族,普通百姓的英雄夢,在那個時代,幾乎是無法實現的。

    還是不要再幻想和曹操、諸葛亮他們並肩作戰了!洗洗睡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