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4 、軍權帝國——西晉時期的軍事制度A 文 / 王曄秋

    下面我們來簡要說說西晉王朝的軍事制度,省的大家在以後的時間裡弄不懂這麼多的將軍到底是幹什麼的。

    西晉名義上的最高軍事長官有三個,就是八公里面的大將軍、大司馬、太尉。但我們前面說過了,這三位其實只算是名譽總司令,如果不另加官職和待遇,和軍隊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真正說了算的人,並不擔任某個特定的官職,而是享受一種待遇,叫做「都督中外軍事」,有時候也被簡稱為大都督,意思就是全國對內對外的軍隊事務,全歸這個人官,以後我們看西晉王朝裡實際上的三軍總司令,不要看誰是大將軍、大司馬、太尉,而要看誰享受「都督中外軍事」待遇,有這個待遇他才說了算,才是真正的最高軍事指揮官。

    地方上的軍事體制就比較複雜,大致分為各大將軍享受都督待遇而統領的中央軍和州刺史、郡太守、縣令們帶領的地方軍。西晉剛建立的時候,基本上就是以州來劃分軍區,在某些緊急情況下,就會設立橫跨幾個州的大軍區。

    西晉中央軍制度基本上承接的是曹魏帝國,看一個人是不是地方軍區司令,不要看他有多厲害的將軍稱號,而是要看他是否享受「都督軍事」的待遇。打個比方,如果一個人有征西將軍的稱號,並不能說他就是東部軍區總司令,而如果他享受「都督西北軍事」的待遇,他才是真正的西北各地區總司令。對於地方上來說,都督軍事權力最大,監軍事次一些,督軍事又次一些。

    中央軍的各大司令,或者說都督們,還有另外一項加強性質的待遇,就是持節。持節的意思就是代表皇帝治理這個地方,也就是說如果一個軍區司令又同時享有持節待遇,那他往往就又掌握了這個軍區的行政權和司法權,說白了就是這個地區的土皇帝,什麼都能管。持節分為三個等級,一等就是使持節,享有這個待遇可以直接處死俸祿兩千石以下的官員;二等是持節,可以直接處死沒有官位的人,戰爭時期也可以直接處死俸祿兩千石的官員;三等就是假節,只有在戰爭時期才可以殺掉觸犯軍事命令的人。

    西晉地方軍比較好理解,基本就是各個刺史或者太守、縣長帶領的部隊,地位和中央軍自然沒法比,後來一度還有被廢除的趨勢。

    對於各個地方來說,如果都督(軍區司令)和刺史不是同一個人,那麼軍區司令要高過刺史一頭,他在軍事上領導刺史,如果刺史敢不聽話,就可以用違法軍令的名義把他押到中央受審。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西晉王朝也是一個軍事體制的國家,軍隊直接領導官府,官府只不過是軍隊在行政上的代理人而已。

    接下來我們再說說西晉各將軍的軍銜,或者說這些將軍的級別。

    西晉的將軍級別很多,叫什麼名字的都有,我們不可能都介紹一遍,就只說說以後要經常見到的上將和重要的中將們。

    西晉比較主要的將軍稱號,按照高低順序,分別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伏波將軍、撫軍將軍、都護將軍、鎮軍將軍、中軍將軍、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龍驤將軍、典軍將軍、上軍將軍、輔國將軍。

    除了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以外,剩下的這些將軍一般情況下就是坐鎮中央,很少駐紮在地方,用句行話,就是中央機關裡的將軍,學界一般管這種將軍叫做中朝將軍。在這些中朝將軍裡,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三個將軍如果什麼另外的待遇都不加,官品是第二品;而其他中朝將軍們,如果什麼待遇都不加,官品就是第三品,如果在中間加個大字,官品就是第二品,如果再成為持節都督的話,官品就成了第一品了。

    和三國時代的曹魏帝國一樣,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這十六個將軍,絕大多數都是鎮守地方的,按照方位,分別授予東西南北的稱號。這些將軍如果什麼待遇都不加,官品就是第三品;但如果中間加個大字,比如說鎮西將軍改成鎮西大將軍的,但是不開府、不持節、不擔任都督的,官品就是第二品;如果再成為持節都督,官品也就成了第一品了。

    從西晉的實際情況來說,只要是四征四鎮四安四平將軍,一般都是持節而且都督軍事的,他們享受的待遇,也都是二品的,如果是其他中朝將軍們,一般都會開府儀同三司,享受一品待遇。如果再從西晉所有大臣們的待遇來看,除了八公,西晉能夠開府儀同三司的人,基本都是各個開府的大將軍,文職官員能夠開府的是少之又少,所以說西晉將軍的待遇,還是非常高的。

    接下來就是西晉的禁衛軍們。禁衛軍將軍裡中最為重要的就是中領軍,它是第三品,掌管著所有的禁衛軍。中領軍如果資歷比較深,就會升任中軍將軍,但是職責權限仍然是一樣的。在西晉建立後,中軍將軍曾經先後改過領軍將軍、北軍中侯的名字,所以中領軍、中軍將軍、領軍將軍、北軍中侯,其實都是一回事兒,都是中央禁衛軍司令,而且除非特殊情況,不會重疊設立。

    和中領軍一樣重要的就是同樣擔任禁衛軍副長官的中護軍,中護軍的職責比較雜亂,有的時候他負責帶領一部分禁衛軍守衛重要人物,有的時候他又掌管一部分禁衛軍,有的時候他甚至隸屬於中領軍,有的時候他甚至比中領軍還要牛。然而,更多時候他負責對禁衛軍的訓練和後勤保障。中護軍如果資歷比較深,就會升任護軍將軍。

    中領軍下設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驍騎將軍、游擊將軍、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she聲校尉前軍將軍、後軍將軍、左軍將軍、右軍將軍等一批將軍校尉。

    左右衛將軍的部隊是禁衛軍的實際主力,它們的官品是第四品。左衛將軍率領的是熊渠虎賁(笨),字面意思也就是大力士特種兵團,右衛將軍率領的是佽(次)飛虎賁,字面意思也就是神射手特種兵團。左右衛將軍每人率領五個督,在這五個督中,都有一個最精銳的超級神射手精英部隊,叫做命中虎賁,分別由驍騎將軍、游擊將軍率領,其餘的四個督,分別叫做虎賁、羽林、上騎、異力,他們分別是現代意義上的保鏢精英部隊、重裝甲精英部隊、騎兵精英部隊、大力士精英部隊。中領軍、中護軍、左衛將軍、右衛將軍、驍騎將軍、游擊將軍,被合稱為「六軍」。除了這些精英部隊以外,左右衛將軍下面還有一個殿中將軍,他們專門負責守衛國家大會堂——金鑾殿,各自掌管一半兒的金鑾殿禁衛軍。

    屯騎校尉、步兵校尉、越騎校尉、長水校尉、she聲校尉,是西漢時代漢武帝設立的,本來這五個校尉是非常有實權的,是中央禁衛軍的五大支柱,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尤其是東漢曹操時代以後,這五個校尉就基本被架空,成了僅僅帶領一千禁衛軍的虛職,而擔任這些官職的,也往往都是眼高手低的名士、皇親國戚、**,而他們手下的那些禁衛軍,也往往都是些老兵油子、將領子弟而已,只是為了混個軍界的資歷。

    左右前後軍將軍的官品是第三品,它們是從曹睿時代開始才慢慢設置的。一開始曹睿只設置了左軍,後來司馬炎登基後又設立了前軍、右軍,在公元272年,才又設立了後軍。

    在各個邊遠的少數名族地區,西晉還設立了中郎將、校尉指揮官,專門負責維持這些地方的治安和鎮壓經常爆發的起義。這些校尉有:東西南北中郎將,這四個中郎將是在東漢時代設立的,當時都是位高權重,不過在西晉時代已經都成了閒職,官品也只有四品;南蠻校尉,基本駐紮在襄陽,往往是荊州(湖北、湖南)刺史兼任;西戎(榮)校尉,駐紮長安;南夷校尉,駐紮雲州(雲南);護羌校尉,駐紮涼州(甘肅),往往就是涼州刺史兼任;護匈奴中郎將,駐紮并州(山西),往往是并州刺史兼任;護越中郎將,視情況駐紮兩廣和越南北部;平越中郎將,駐紮在廣州(廣東廣西)。需要說明的是,校尉指揮官大多時候不是單獨設立,經常由所在地的刺史兼任。

    說到這裡,我們就能看出來了,和以前歷代的王朝一樣,西晉王朝最核心的機構,仍然是軍隊,軍隊的權威和權力,絕對大於政府,軍隊系統是duli在政府系統之外、並且高於政府的。由於對於剛剛建立的西晉王朝來說,內憂外患這麼嚴重,軍隊的重要性當然要大於一切。很多時候,都督軍事的都督門不僅掌管著幾個州的軍事,還負責這些地方的一切事物,說白了就是土皇帝。

    相對於待遇非常高、實權非常大的將軍們來說,西晉士兵們的待遇就不僅僅是低微,而是低賤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