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西晉五十年

大道小說網 3、千年西北血淚史A 文 / 王曄秋

    在聚焦大西北之後,讓我們把目光集中到另外一撥鮮卑人的身上——這就是河西鮮卑。

    河西鮮卑的始祖,就是拓跋力微一怒之下出走的哥哥拓跋匹孤。

    拓跋匹孤的遷徙,完全改變了中國民族的分佈格局。自從出走以後,拓跋匹孤領著他的追隨者們,走過茫茫千里的大草原,跨過鳥不下蛋的戈壁灘,翻山越嶺、披堅執銳,最後在現在的寧夏、甘肅、陝西的交界處定居了下來。從此以後,中國的大西北,也成為了鮮卑民族的一個重要基地,鮮卑民族的影響力,在中國西部也造成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的大西北,從西漢直至西晉,幾乎就是特製雍州、涼州,基本就是現今的陝西、甘肅、寧夏,和我們現今所說的大西北,並不是一個概念。至於再往西的xinjiāng,在那個時候一直都叫西域,分佈著很多小國家,他們是相對duli的,他們有自己的國王,有自己的軍隊,有自己的官員,按照這個意義來說,西域在當時不屬於中國,也就不在我們所說的範圍之內。

    當漢人的足跡到達大西北的時候,他們發現這裡已經生活著很多少數民族。中原王朝的史書第一次提到大西北的時候,已經到了西漢漢武帝時代。在公元前126年,在和匈奴帝國的戰鬥中,有一群人投降了過來,然後告訴漢軍說,河西走廊有一個強大的王國,叫做月氏(只),在半個多世紀以前,興起的匈奴帝國擊潰了月氏,把他們的國王都給殺了,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敵人,當時的匈奴單于欒提稽粥還特意把他的頭骨做成酒壺。從此以後,大西北地區成為匈奴帝國的地盤,一直到漢武帝大敗匈奴,大西北才第一次部分的成為漢族王朝的一部分。

    大西北的民族分佈是非常錯綜複雜的,在匈奴帝國最強盛的時候,甘肅歸匈奴帝國的渾邪王、休屠王佔領,等到霍去病大破匈奴的時候,這兩個部落的人大部分都投降了西漢,被漢武帝內遷到了今天的內蒙、甘肅、陝西交界,曾經非常熱鬧的河西走廊,一下子成了廣闊的無人區。不久,西漢王朝開始逐步接管這個地區,從此以後,甘肅正式成為了中國的一部分。

    漢武帝以後,大西北的匈奴人逐漸消失,但是另外有幾個少數民族一直在這裡繼續生活,其中最主要的民族,就是羌族和氐族了,我們先說羌族。

    羌族不是一個單一的民族,古人所謂羌族,只是生活在大西北和現在青海的各種部落的合稱。

    中國古代的漢人把西方的少數民族統稱做西戎,所以羌族也就是戎的一種了。自從中國有文字以來,就有關於羌族的記載了,在商朝的甲骨文裡,出現過「羌方」這兩個字,這可以說是羌族第一次正式被叫做羌。據說,羌族還參加過周武王滅商紂的戰爭,等到西週末年的時候,羌族裡的一個部落還參與把西週末代皇帝周幽王趕出了西周首都鎬(浩)京。可以這麼說,羌族和漢族一樣古老,如果說最初的漢族是在黃河流域討生活,那麼羌族最初的發源地就是在湟中,也就是現在的青海東北部,只不過後來漢族強大了,而羌族始終那麼落後,就只好始終處於被壓迫的一方。

    氐族這個名稱正式出現的時間要比羌族晚好幾百年,到了春秋時代,在《山海經》裡,才有「氐人」這個稱謂。相對於後來散佈整個大西北的羌族來說,氐族的分佈範圍很集中,一直到三國時代初期,他們都還在現在的甘肅、陝西、四川交界的山區裡生活。也許因為氐族的分佈地域太小了,以至於當時的人們往往把氐族看成是羌族的一種。到了現在,我們也不能確定羌氐兩族到底是不是一個民族,因為這兩個民族經歷的事情往往一致,我們就把他們放在一起來說。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