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官腔

正文 第一百五十七章 養豬產業 文 / 葫蘆齋主人

    回到馬關鎮,在李振濤親自主持下,立刻召開黨政聯席擴大會議

    會上,按照縣委縣政府指示,李振濤積極佈置人員,安排人力、物力,全力配合酒廠日常經營生產和銷售,並要求全鎮上下認真分析當前的工作形勢,全力支持酒廠發展,各部門要起到保駕護航的作用。

    「誰破壞大好的發展局面,誰就和我李振濤過不去,和我們馬關鎮廣大幹部和百姓過不去……」

    當進入到最後一個議題,談到村民意圖大腦招商業協會的事情,李振濤一拍桌子,頓時發起怒來了,差一點兒爆粗口。

    這一次明顯有人暗中搞破壞,不管衝著誰來的,讓他很是惱火。畢竟差點影響了發展大局和政府形象。招商業協會就好像是一鍋美味十足的大餐,剛剛準備品嚐時,一隻蒼蠅落了下來。雖然不會影響味道,但總是有些噁心。

    在縣委縣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公安部門積極追查,經過審訊這些鬧事的村民,知道他們全是酒廠附近的百姓,這次是被一個叫楊小刀的村民召集來的。酒廠擴建後佔用的耕地,有他們一部分。

    楊小刀告訴他們,這次鬧事是給酒廠一個下馬威,以便大家在以後談判中獲得更多的賠償。並說自己家的耕地比較多,如果這些村民跟和他一起去,事後每人給五十塊錢好處費。

    這個人平時不就是什麼好人,油嘴滑舌,游手好閒。當找到楊小刀,派出所人員用盡手段,終於將他的嘴掰開了。原來這一切,都是原鎮長馬友財和曾被杜遠舟發配到罐頭廠當調研員的孫富貴,還有一個酒廠副廠長聯合策劃干的。

    此時的馬友財,被發配到了縣糧食局當了一個小幹部,根本沒實權,老婆又和他直吵架,自然日子過得很不舒服。當看見馬關鎮的大好局面,立刻妒火中燒,於是找到了擔任酒廠副廠的王大志。

    這個王大志,是一個典型的手高眼低的傢伙兒。以前曹金科在的時候,拍馬屁上來的。後來曹金科雖然犯事了,並沒發現他參與進來。所以,葛洪達也不好將他撤職,但有些事情還是不讓他參與,這讓他心中很不平。

    兩人一拍即合,王大治又找到和他相熟的孫富貴。見企業辦的人都升職了,自己卻被發配了,孫富貴自然心中有一股怨氣,甚至恨杜遠舟恨之入骨,於是一口答應了下來,找到自己的干小舅子楊小刀。

    為什麼說干小舅子呢?原來楊小刀的姐姐,也不是什麼好吃懶做的風流主兒,和孫富貴以前有過一腿。孫富貴承諾他,多帶去一個人多給八十塊錢。其實,這錢是為了奪權的王大志掏出的,每人一百,到了孫富貴這裡變成了八十,到了楊小刀那裡變成了五十。

    既然案件水落石出,涉案人員自然不容逃過。馬友財被雙開,雖然在有關領導講情下並沒有追究他的刑事責任,但如喪家之犬一樣徹底被驅逐出了幹部隊伍,連小幹部也當不上了。

    王大志和孫孫直接被免職,並分別做出拘留八個月和一年的處罰。其他人等也得到了相應處罰或批評教育。

    這邊塵埃落定,酒廠那邊卻忙得不可開交。

    那些代理商回去之後,很快就將第一次進貨的資金打款到位,不同客戶成千上萬箱的白狼河酒都在火車站排隊等待發往全國各地,周邊相隔近的省市,等不及鐵路發貨,自己組織汽車直接到工廠來拉貨,對這些客戶,酒廠這邊也給予了一定的運費補貼。

    由於長白縣以前有煤礦,所以有鐵路專線。通過縣政府的大力溝通,鐵路部門積極協調車皮,幫助運貨,酒廠新購的十幾輛大卡車,不間斷的將分理好的貨物裝車往火車站送,使這個原本冷清的縣城火車站一下子兒熱鬧起來。

    隨著白狼河酒響譽全國,香飄四海,幾乎家喻戶曉,長白縣這個原本不太出名的小縣城也開始漸漸進入了人們的視野。

    同樣,當「回味的歷史,源遠流長——白狼河酒」這句廣告詞紅遍大江南北的同時,作為白狼河酒廣告策劃的推動者,杜遠舟又一次聲名大振。

    很快,杜遠舟再一次被提拔。任命他為馬關鎮常務副鎮長,主管經濟正科級。但不再兼任企業辦主任一職。

    對於企業辦主任的的人選,李振濤充分考慮了杜遠舟的意見,將原副主任王中軍提拔了上來。王中軍留下的位置由楊紅軍接任。此外,考慮到實際需要,又增加了一個副主任,由於艷接任。

    對於提拔王中軍的時候,杜遠舟開始有些猶豫。但認真一想,當前的企業辦並不一定非得需要大刀闊斧的開拓xing幹部,找一個比較守成的主任,穩定住良好發展局面就可以了!

    這一點,王中軍是足以勝任的。

    為官一任,造福一方!杜遠舟給自己的誡勉是,在其位謀其政,盡其則成其事,為官一時,履職不殆。如何做到?靠金錢?靠法律?靠制度?這些當然都要。但更重要的是靠人格來點亮自己心中的誠信之光,靠人格來守護心靈底線。人不同於動物,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是有意識的。人可以有意識地履行責任,抑或有意識地不履行責任。因此,人要戰勝自己惰性、困苦、恐懼和貪婪,才能在事業的大道上不斷前行。

    作為主抓經濟的副鎮長,杜遠舟當然不能被酒廠所牽絆。見酒廠發展已走入正軌,他便開始投入到發展農戶養殖經濟中去。

    對於發展農戶養殖產業,包括馮太忠等一些領導是不屑一顧的。他們始終認為發展工業,才是發展經濟。但有感於杜遠舟搞經濟的威名,只好暫時採取退讓一步的策略,任杜遠舟放手施為,不支持,也不反對。

    坐在辦公桌前,杜遠舟仔細厚厚的農戶資料,這些都是各村統計後交上來的。裡面全是全鎮各類養殖大戶的綜合資料。翻了一遍之後,杜遠舟將目光放在了最後一份農戶資料上面。

    從這個叫劉愛民得資料上來看,這是一家養豬大戶。從幾年前就開始養豬,最多時的時候達到**十頭豬,這才當時來說,絕對不算少了。按理來說,這樣的農戶,應該放在前面呀!工作人員可能認為養豬並不是產業,農村家家都養,只不過他家養的多了一些而已,所以放在了後面。

    這人看起來思想很對路子。杜遠舟想了想,拿起了桌子上的電話,給劉愛民所在的四家村村長趙海波打了一個電話。

    從趙海波那裡,杜遠舟瞭解到劉愛民這個人,是一個不折不扣的能人。從八幾年聯產承包責任開始之後,國家放寬對私人經營的限制之後,他就跑到盛京市郊,租了一片田地全部都改成了菜地。新鮮的蔬菜一種植出來,立刻就熱銷到盛京。接下來兩年,種菜賣菜為劉愛民賺取了第一桶金。

    可惜了,租他土地的農戶見他賺錢,紛紛都自己搞起來。看到自己受到排擠,劉愛民便直接抽身回了馬關鎮。這劉愛民膽子大得很,八幾年的時候,國家對投機倒把,個體經營還存在一些爭論,可這人卻是沒有任何的畏懼。針對市場上豬肉缺少的情況,又在自家開始了生豬養殖。

    如今,在改革開放的趨勢越來越明朗之後,劉愛民開始準備擴大規模,可惜受到資金閒置,一直發展得不快。

    從這些信息來看,這個劉愛民應該是有著那種農民本性的人。這樣的人,骨子裡是很頑固,甚至是執拗的。但是,這種人,又極有主見,只要認準的路,一直走下來,一定會有所成就,只是大小不同而已。

    看著遠處的青山連綿,小溪流淌,在綠樹濃郁的村頭之間,一棟很洋氣的兩層小樓,鶴立雞群般屹立在路邊,顯得格外醒目。在路口邊上樹立著一塊高大的牌匾——錦城市長白縣愛民生豬養殖場。

    趙海波遠遠指著小洋樓,衝著杜遠舟說道,「杜鎮長,這就是劉愛民家。他家的養殖場就在樓後面的大院子裡。」

    走近洋樓,院門是開著的,有兩條大狼狗在門前趴著,看見杜遠舟一行過來馬上站起來,露出獠牙,發出「呼呼」的警告xing低鳴。

    趙海波站在門口大聲喊道:「裡面有人嗎?愛民兄弟在不在家?」

    「來了,就來了」犬吠聲也驚動了房子裡面的人,不到半分鐘,一個身高大約一米六七左右的清瘦男子從裡面走了出來。精幹的平頭,黝黑的皮膚。穿著打扮還算乾淨,但和整日勞作下地的農民也沒有啥兩樣。

    「村長來了,快請進,你們快請進屋。」劉愛民畢竟也是見過一些世面的人,知道一些人不好惹,趕緊把他們讓了進去,態度倒是非常熱情。

    兩條大狼狗看到主人出來都安靜地坐下了,但依舊虎視眈眈的。隨後跟出來的劉愛民老婆,趕緊把它們關到大門旁的一個狗窩裡。

    「愛民兄弟,這是咱鎮上的杜鎮長。」趙海波忙著介紹道。

    「您好,劉老闆,我是杜遠舟。」杜遠舟面帶微笑,說話的語速和語氣都保持得很好,給人一種極具親和力的感覺。

    杜遠舟和劉愛民熱情地握了握手。然後,趙海波又把隨行的農科站站長趙玉田等人介紹了一遍。(。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