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百五十九章 農銀對接會 文 / 葫蘆齋主人
第二天,杜遠舟將調研情況向李振濤、馮太忠作了匯報。
然後,杜遠舟帶領著新成立的工作組,開始深入村中進行調研摸底,和養殖戶談心,和村幹部交流,爭取掌握第一手資料。
當調研結束,他組織宣傳科、農科站撰寫各類宣傳資料,然後由他們配合工作組和村幹部到各村進行宣傳,造出聲勢來。
一時間,杜遠舟又忙碌起來。工作組除了宣傳國家各種政策,和村民分析養殖行業前景,還分發了一些養殖宣傳小冊子。「家中要致富,圈裡要養豬」、「多養一頭豬,富裕近一步」、「木耳養殖、脫貧致富」等各類宣傳標語更是貼滿了各村主道兩側的醒目位置。
當然各村不乏有一些頭腦靈活的人,見政府宣傳力度如此之大,似乎養殖前景也不錯,於是有人開始小規模地嘗試鼓搗起來。但大部分村民還是持觀望態度,不敢冒賠本的風險。
隨著貸款到位,在農科站技術員的幫助下,劉愛民的養豬示範基地也已經在村民們的矚目中開工修建了。
地點當然不能在原來不是原來生產隊養豬場的院子了。禁果幾分尋找,罪證確定了村子東邊一塊荒地。因為這塊地土地、質不太好,一直沒有人肯要,面積還足夠大,於是,劉愛民合村上商量一下,便承包了下來。
杜遠舟看了一眼,劉愛民弄的這塊兒荒地,確實是養豬的最佳地點了,這裡地勢較高,距離村子又遠……
劉愛民在村子裡面的人緣兒不錯,這裡面自然和他是村民眼中的能人有關。
養豬場的建設,完全是請村裡面的人幫忙,反正現在是農閒時間,只要招呼一下子,這個忙大家還是願意幫的,只要多準備些飯菜招待就可以了,工具什麼的,各家裡都有。
即使後期所用的壓路機什麼平整路面,杜遠舟都幫著他聯繫好了。縣建築公司裡面有自用的機子,已經和他們打好了招呼,就當時支援農民兄弟搞建設,完全可以拉出來的。至於人工費,只交付點錢意思一下就可以了。
看著熱火朝天的施工場面,杜遠舟想了想,囑咐道,「我們一定要記住,小豬場門口一定要設立消毒池和消毒洗手盆,並且始終保持足夠有效的消毒液……」
「還有,最好能把生產區(豬舍區)和管理區(接待、住室、伙房、銷售)分開,在進入生產區的門口設置第二道消毒池,嚴禁外來人員進人生產區,每個豬舍門口也應該有供飼養人員蘸腳的消毒盆。在場外或場區角落處要設置糞便堆積酵池和污水處理池,避免污水直接流出,污染環境。」
「尤其最後一點,環保一定要搞好!」杜遠舟補充道「萬一弄得不合適,很容易跟村民產生矛盾的,這樣的話,對於養豬場的發展很不利。」
杜遠舟之所以這麼強調,主要他知道養豬場一旦衛生搞不好,污染太嚴重了。記得後世很多村莊的養豬場,每天產生大量豬糞,由此散發出的臭味、滋生的蒼蠅不斷侵擾村民,讓人苦不堪言。
有些養豬場直接把產生的糞水排放在河流中,造成河流污染,臭氣熏天,魚蝦死亡,甚至地下水也遭到了污染,使附近的村民飲水都成了問題。
這一切,必須要充分考慮到。為了防患於未然,杜遠舟給劉愛民指出四點建議,一是腐熟堆肥法,將養豬場的污染物轉化為有機肥料;二是沼氣利用法,將污染物轉化為能源和有機肥料;三是綜合無害化技術,將污物進行固液分離,分別在固體污物和液體污物中有目的性地添加一定的微量元素進行發酵,生產出適用於各固體有機肥料和液體有機肥料;四是發酵床養豬技術,不僅能夠節省20的飼料、減少勞動強度、降低養豬成本,更主要的是避免產生污染物。
當然,至於如何進行操作,杜遠舟並不太清楚,畢竟他不是搞農業技術的。即使趙玉田等農科站的技術員,也不一定搞清楚。這就需要他們去農學院或農業科研機構請教一些專家或教授了。
隨著政府的宣傳加大,漸漸的,越來多的村民開始動心了,各類養殖戶如春天小草發芽般增多起來,甚至有了星星之火呈現燎原之勢。
壯大村級經濟需要一批致富的帶頭人,而困擾農村經營戶發展的一大瓶頸就是資金來源。
工作組走訪了多家種養殖戶主後發現,想做點事的農戶們普遍資金緊張。得知這一強狂,杜遠舟親自召集了鎮農村信用合作社、鎮郵政儲蓄所、鎮農業銀行等機構領導繼續擰商談,如何解決農戶借款的問題。
當杜遠舟把想法說了出來,大家便欣然同意。他們正愁著如何讓老百姓多貸一些款呢!其實他們每年不光有存款指標,貸款也同樣有指標。可惜他們幾乎從來沒有完成過。
為什麼呢?主要是現在的農村老百姓非常樸實,特別不願意借貸,即使缺錢也和親戚朋友借。如果找銀行借錢,那麼說明日子簡直過不下去了。這是一件丟臉的事情。
於是,在杜遠舟的牽頭聯繫下,馬關鎮政府組織召開了一場別開生面的銀農對接會。杜遠舟,主管農業的副鎮長李文基及農科站、宣傳科等領導參加了會議。與會人員不僅有鎮上各大銀行機構的領導,各村村主任以及規模較大的養殖戶也悉數到場。
「今天,我很高興,各銀行機構領導,各位村領導以及養殖老闆的到場。我們把這些『錢老闆』請來,就是解決大家在產業化經營中遇到的資金難題。」杜遠舟幽默的開場白博得了與會人員的熱烈掌聲。
「下面我只說…,一是作為政府個職能部門,積極為養殖戶和銀行服務,既要當好銀行與農戶間的牽耳目,更要成為服務員。要尊敬金融機構自立權,營業上不干涉,發展上多協調,政策上多支撐,具體落實上級出台的金融鼓舞政策。二是要增強信譽監管。優化投資情況,營建優越的社會信譽氣氛。既要積極自動地用於貸款,也要果斷避免和打擊逃廢金融債權行為。三是要堅持長效機制。將銀弄對接服務準則化、常態化,架起銀農關係協作的橋樑,在銀農之間建立起一種互信、互利、合作的優越協作關係,促進銀農兩邊坦誠溝通,精誠協作,互惠雙贏。」
然後,負責農業的副鎮長李文基也上台發言。儘管講話時間有些長,但內容和杜遠舟的講話大同小異,只是多了一些空話套話,講話結束同樣在會場響起一陣熱烈的掌聲。
接下來,就是各家銀行的推介環節。
「我們農村合作信用社就是服務廣大老百姓,針對農戶小額、流動、分散的特點,提供各項靈活的貸款服務。」第一個上台的馬關鎮農村信用合作社主任張偉波,幾句開場之後,開始介紹起了業務,「只要戶口和經營地點在本地,又村委會蓋章,都可以來辦理貸款……」
他的一番話引起了養殖戶的熱議。剛剛介紹完畢,就有人提問:「我接下來準備養五畝木耳。可以貸多少?」「農信社貸款真能3天放貸嗎?」。養殖戶陸建華養殖木耳一年多了,一直想擴大規模,但苦於沒有足夠資金,從來沒有辦理過貸款。
這次他正生病掛鹽水,聽說鎮上要召開銀農對接會,直接讓醫生先掛好鹽水瓶,然後拿著走進對接會。他以前並不是沒有借貸款的想法煩,他主要是銀行煩雜的手續讓他望而卻步。
對於他的一律,得到了當面答覆:只要養殖戶,出具相關證明,只需持證明到櫃面,就可以優先辦理借貸業務,省略了貸款申請、審批、發放等手續,真正體現了便農、惠農。
對接會上,針對養殖戶發展中存在的資金不足的難題,杜遠舟代表鎮黨委鎮政府做出擔保承諾,並採取有效措施。
一是鎮政府與鎮農行、農信社、郵政儲蓄銀行分別簽訂了投資合作戰略協議,框架投資200萬元,建立了良好的銀政關係。
二是加深了銀行金融產品和支持政策。農戶創業發展少不了銀行信貸的支持。各銀行詳細宣傳了金融產品種類、申貸程序和財務要求,鎮農科站宣講了農民專業合作社的發展思路,聽眾受益匪淺。
三是增強了誠實守信的信用意識。與會企業和養殖戶聯名發出了《誠實守信倡議書》;號召全鎮農民兄弟和企業牢固樹立「誠信創業,和諧共贏」的發展理念。
四是具體落實了信貸支持。鎮信用社與養豬大戶劉愛民現場簽訂了貸款協議。為支持廣大菌類養殖戶,鎮郵政儲蓄銀行調查考察了12家大型耳場並簽訂了投資意向。鎮農行支持兩家大型禽類養殖場。
之前,通過找人介紹,杜遠舟已經聯繫上遼東省農業大學的著名教授馬恩澤,準備擇日進行拜訪,爭取解決技術的難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訂閱,打賞,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隆重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