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零四章 實例教學 文 / 排雲掌

    以曾國藩的「復出援浙」為標誌,朝廷已經徹底推翻了當初認為攻破天京指日可期的判斷。

    當然,要不是吳可跟手下一萬鄉勇隊在天津表現英勇,整得英法聯軍無可奈何的話,朝廷也沒有這閒情逸致調整啥部署,都被英法聯軍打刀家門口來拉。

    不過石達開進軍浙江是太平軍第一次用進軍朝廷的經濟命脈來緩解天京戰場壓力,以外線扯動配合內線解圍的嘗試。

    儘管內部矛盾的激化使石達開未能將這一嘗試繼續下去,但次此用兵卻啟發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使他們充分認識到浙江在戰略上牽一髮而動全局的重要地位,看到了清軍惶急之中暴露的致命弱點。

    一年半後,李秀成,李世賢等正是沿襲並發展了石達開的故智,採取「圍魏救趙」之計,取得了重創江南大營的重大勝利(「圍魏救趙」是常見的戰術,但攻擊點的恰當選擇往往是成敗關鍵)。

    當時,李秀成與李世賢採取了以皖南兵團的機動配合入浙兵團迅速深入腹地的戰略,收到了奇效。

    這一戰略,同時汲取了太平軍在一解京圍時經略皖南和前次入浙「分金陵之勢」的經驗並予以發展,可以看出太平軍對於蘇浙戰場對天京戰場之影響的認識和把握是在逐步深化中。

    從1856到1858再到1860,前中後戰略思想的發展實際都有一脈相承的關係。此外,石達開部的入浙也為後來太平軍從江西大規模進軍浙江摸索出了一條進軍路線,打下了良好的群眾基礎。

    後來李世賢進軍浙江之初,基本上就是沿著石達開部隊當年走過的道路前進的。

    此時張亮基升任閩浙總督,左宗棠又是浙江巡撫,這苦日子又得吃了。

    吳可對於太平軍有著深刻認識,好比後世的幾次反圍剿戰爭一樣。不能讓太平軍機動兵團有大的活動空間,不然其破壞力將是極其驚人的。

    幸好淮北地區經過鄉勇隊多年治理,已經沒了太平軍活動空間和發展餘地,只要紮緊了籬笆,就不用擔心太平軍小部隊在皖北之第搞風搞雨。

    從浙江撤離後,石達開有兩種進軍方向的選擇,或重回江西,或移師福建。

    而朝廷在這上頭又判斷錯誤,大部分朝臣認為石達開在江西擁有很高的聲望和雄厚的群眾基礎,判斷他將反攻江西,可沒料到石達開卻不按常理出牌,最終卻做了後一種選擇。

    報告這事的將領很是感歎:「當初留守安徽的鄉勇隊內部也不是沒有過猜測,大家都覺得石逆返回江西的可能性更大一些,畢竟長毛這江西的根基不是開玩笑的,真可謂振臂一呼應著雲集!」

    在座一干將官齊齊點頭附和,當時他們還緊張了好一陣子。畢竟太平軍當時在安徽北部,江西和浙江的人馬總數超過二十萬,這還是機動兵力數量,如果加上各地城池守軍數量那將更加恐怖。

    按吳可常說的數量引起質變,二十來萬大軍橫掃江西根本沒有問題,之後肯定就要對穩定富足的淮北地區動手。雖說留守鄉勇隊真動員起來,起碼也能拉出上十萬的隊伍,擋住太平軍的人海攻勢應該沒有問題。

    可真到了那時,整個淮北都得搭進去實在得不償失。

    在座將官哪一個在淮北之地沒有佈置產業的,他們可不想跟長毛一場大戰下來,只留下一堆破破爛爛。

    就連吳可都感覺暗暗後怕,真要出了那樣的事,三年多來花費在淮北之地的努力將全部付諸東流,真是好險啊好險。

    「是啊,當時張撫台,哦不應該叫做張督台甚至開始暗中動員,就連身在河南的左大人都得到消息,相約淮北一旦有事立即來援……」

    「怎麼這事我不知道?」吳可有些不高興打斷了這廝的感歎。

    「當時督台您還在天津作戰,擔心擾亂天津戰事,加上當時情況不明也就沒跟督台大人您匯報!」立即便有留守將官拱手解釋。

    這還差不多!

    吳可臉上神色稍緩,告戒在座諸位以後有什麼大事一定要及時稟告,莫要再出現這樣的隱瞞事件,不然他可不保證不追究眾人的責任。

    在座將官自然唯惟弱弱忙不迭答應,欺瞞上官的罪名他們可承擔不起。

    吳可沒有太過糾結這事,先起身站在巨大的簡陋地圖前,拿著特製碳筆在地圖上寫寫畫畫,根據手下將官講述的當時戰況,太平軍的地盤以及人員部署,還有清軍這邊的佈置全部標準出來。

    將當時的局勢在腦海中模擬一遍,頓時明白了朝廷的決策有多偏頗。

    「你們這幫傢伙也不多動動腦子,當時江西方面湘軍主力重兵集結,蕭啟江,張運蘭,王開化,劉長佑諸軍嚴陣以待。其時湘軍主帥曾國藩復出必定士氣大振,官軍又於不久前剛剛攻陷了長毛在江西的大本營士氣高漲之極!」

    吳可不滿的衝著手下小弟怒喝道:「你們當時腦子裡到底在想什麼,這麼明顯的事情都看不清楚?」

    在座一干將官被他吼得滿頭霧水莫名其妙,卻也只有乖乖聽話的份。

    吳可卻是沒有放過他們的意思,繼續咆哮怒吼:「你們這些豬腦子啊,湘軍當時正準備入浙追擊長毛軍,若此時石達開部長毛軍折返江西,湘軍便可以逸待勞正中下懷!」

    一干鄉勇隊將官只聽得一愣一愣的,吳可卻是不管他們拿起一根細長棍子充當指揮棒,

    在標滿記號的簡陋地圖上指指劃劃侃侃而談:「在說石逆所部長毛軍,怎麼說都入浙作戰三四個月,部隊已經有些疲憊。又是被迫放棄大好局面和已經建立起來的新根據地,對士氣的打擊更加不可低估!」

    「而在這種情形下與以逸待勞的湘軍主力正面決戰乃是下策,沒見之前還在浙江所向披靡的石鎮吉一度企圖獨立向江西發展,結果剛到江西新城就被湘軍所敗,不得已又折回福建就是很好的證明!」

    目光掠過手下一干將官若有所思的神情,吳可手中細棍重重拍在桌子上,斬釘截鐵道:「石逆可是長毛方面一等一的大將,怎麼可能犯如此低級錯誤?」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