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四百三十八章 各種煩惱 文 / 排雲掌

    「不可,萬萬不可!」

    查經大驚失色,急忙擺手勸止道。

    堂下一干武也齊齊變了臉色,一個個臉色變幻不知心中想些什麼。

    「這又什麼不可的?」

    吳可目光冷冽,望向查經的眼神中滿滿都是意味深長。

    「大,大人……」

    查經一時驚慌失措,根本就沒有注意到吳大總督的眼神變化,狠一咬牙也顧不得忌諱不忌諱的,直言說道:「鹽政乃朝廷根本不可輕動!」

    「真的不可輕動麼?」

    吳可心中冷笑連連,更是打定了某個主意冷聲道。

    「確實如此!」

    查經此時也發現吳可神色不對,但話已說出口卻不得不硬著頭皮道。

    「諸位以為如何?」

    吳可沒有咄咄逼人緊追不捨,而是目光一轉詢問其他武官員的意思。

    「這個,鹽鐵之利乃國家根本,能不輕動的話最好不要輕動!」

    「此話有理,再說了鹽田出產全都被指定鹽商包攬,咱們也不好做那不守信用之事!」

    「還請大人明鑒,鹽田萬萬輕動不得!」

    「……」

    真真讓吳可意想不到,堂下一干武卻是你一言我一語議論開了,總之一個意思那就是鹽利最好不要輕動。

    吳可當真被氣得不輕,他實在沒想到手下一干負責後勤錢糧調派的武,竟然會對他的提議有這麼大反應。

    看來他還是嚴重低估了鹽商們的影響力和實力啊!

    他心中冷笑連連,對於堂下武的勸阻話語卻是沉默不發表任何意見。

    「聽說蘇州城內的鹽商們個個財大氣粗,不說自家園子修建得美輪美奐不屬皇家園林,出行更是前呼後喚風光得緊?」

    等到堂下武消停下來,吳可卻是突然開口問道。

    「這個……」

    堂下一干武官員再次齊變臉色,不知道吳大總督到底打的是什麼主意。

    「嘿嘿,咱們這裡正與長毛打得不可開交,某些沒眼色的玩意竟然還不知主動出力,還有閒心思在後方斗富擺貴,真以為本督是瞎子聾子不成?」

    「……」

    正堂一陣沉默,在場一干武都不知道該說什麼是好,心中卻是連連暗罵那幫鹽商不知好歹,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竟然引得吳大總督不爽。

    兩江總督的不爽又是那般好承受的?

    小半年時間的相處,已經讓堂下一干武稍稍弄明白了吳大總督的行事風格和喜好。

    說白了堂上這位總督大人的脾氣還算好的,做事講究並不以權壓人,只是格外看重手下官員的辦事能力和辦事效率。

    當然了,這位總督大人搞錢的手段卑鄙了一點,可在場官員都很理解總督大人為啥如此見錢眼開,只要小心些不犯總督大人手裡其實也出不了什麼大事。

    唯一讓人擔心的是不能讓這位總督大人給惦記上,人家總督大人也是出身兩江的好不好,對於江蘇的情況雖說還不至於門兒清但也差不到哪兒去。

    可是他們萬萬沒想到,那幫平日裡『乖覺』的鹽商竟然如此不知好歹,在這等時候引得總督大人不爽,這不是字尋死路麼?

    這下子,在沒摸清吳大總督心中具體想法之前,在場武卻是不敢幫襯得太過,免得不小心把自己搭進去,沒見剛剛那位同僚徐某人的淒涼下場麼?

    「好了,鹽田的事情不用多說本督心中自有分寸,你們只要好好認真做事就成!」在與太平軍交戰的關鍵時刻,吳可可沒心思跟手下武多解釋什麼,只需要讓他們知道自己的想法就成,免得溝通不暢最後出了什麼岔子。

    從前世他就知道古代封建王朝最重要的財政來源就是鹽鐵之利,之前在淮北的時候他對當地鹽商和鹽政就經過一陣仔細研究。

    在淮北之時他不說一手遮天也差不了多少,當地鹽商可不敢跟他起任何衝突,如果真嫌自家活得不耐煩的話。也正因為如此他才能研究得仔細透徹,鹽利之豐厚實在讓人瞠目結舌。

    大名鼎鼎的徽商是怎麼來的,鹽商在其中便扮演了不可忽視的作用。

    只是鹽利豐厚歸豐厚,但裡頭的麻煩事也多得讓人頭皮發麻,單單是上下打點的功夫就不是一般官商能夠做得了的。加上鄉勇隊有自己的來錢路子,進項非常穩當他也沒怎麼羨慕鹽利想要插上一手。

    可是到了常州上任後情況又不同以往,他要考慮的不僅僅只是鄉勇隊自家的內部事務,整個兩江都得裝在腦子裡全盤考量。

    再說了蘇南的鹽商勢力可比淮北強上太多,而且因為官面上盤根錯節的複雜關係,這裡的鹽商行事也要囂張狂妄得多。

    就是吳可吳大總督之前一直忙碌於練兵,還有整理兩江複雜而又讓人頭疼的政務,但也不時能夠聽到蘇州鹽商斗富的傳聞。

    什麼把蠟燭當作柴火啊,不把金銀當回事隨便

    往河裡亂扔啊,為了某個青樓紅牌一擲千金之類的事兒可沒少聽。

    他當時心中就很是不爽,尼瑪的他初來乍倒就被手下官員狠坑了一把,而且兩江府庫空虛得很,這幫拿錢不當錢的玩意兒竟然還時不時的竄入耳中噁心一兩下,換誰心情都愉快不了。

    私底下,他找就安排心腹人手前往蘇州調查那幫鹽商,準備抓個機會好好敲打敲打一番,順便也給總督衙門撈點銀子積累點戰爭經費。

    只是沒想到積累了小半年的府庫如此不頂事,竟然只能堪堪支持兩江十來萬清軍勉強一月用度。在這個攻城戰動不動就以年為單位的時代,只能勉強支撐一月的軍費實在也太少了點,沒搞到最後太平軍沒教訓著卻把自家給搭進去了。

    既然如此,那他將『撈錢計劃』提前也沒什麼大不了的。

    當然他並沒有插手鹽政的想法,那玩意實在太過敏感,搞不好便宜沒佔到反倒引起朝廷猜忌就不好了。

    ……

    兩江戰事依舊進行得如火如荼激烈無比,三處戰場幾乎三日一小打五日一大打,每天作戰雙方都有不小傷亡。

    此時戰鬥從剛開始時的攻堅戰,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消耗戰了。

    清軍擁有極為明顯的火力優勢,無論是火炮還是洋槍,都給予了太平軍放手部隊極大傷害,再加上鄉勇隊自身擁有的各類威力不小的土製火器,太平軍放手部隊在戰鬥中可謂水生火熱。

    火箭,土製手榴,彈,火箭炮之類的威力可能比起正規火炮有些不如,但從聲光效果還有噁心人的作用上來看的話,估計比之火炮還猶有過之。

    就算三處防禦陣地一時都穩定下來,但太平軍依舊不好受處於弱勢狀態,每日都出現極大傷亡數字,讓負責防禦作戰的李秀成皺眉苦惱不已。

    他不僅要思考如何應對清軍的兇猛攻勢,以及如何對付清軍的火力優勢,對於火器在戰爭中的威力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打算等此次戰鬥結束之後,一定要從洋人那買到足夠數量的火器裝備部隊。

    另一方面,他還得承受金陵城內洪大天王以及洪氏諸王的苛責訓斥,經常像個龜孫子似的被訓得慘不忍睹。

    幸好此時李秀成對天國依舊忠心耿耿,很能理解洪大天王每日聽到槍炮喊殺聲的不爽心情。但他心中也很有些不悅,洪大天王也就算了畢竟是天國的締造者,可是那幫在天國建立時幾乎沒起多大作用的洪氏族人竟然也蹬鼻子上臉,要不是看在天王的面子上他還真不願答應。

    太平軍有太平軍的苦惱,清軍也有清軍的麻煩。

    廬州戰場就不用多說,幾乎清一色的鄉勇隊精銳,防守這一方向的太平軍守軍承受了極大壓力,經常被打得狼狽不堪苦不堪言,要不是仗著人多勢眾依靠人命在填,估計防線早就被破讓鄉勇隊直撲金陵城下了。

    以淮北的底子,也不存在錢糧短缺的問題,就算耗個一年半載也不成問題。

    可偏偏安徽巡撫翁同書不甘寂寞,眼見兩江戰事打得如此激烈他也想插上一手分潤分潤功勞,他又把目光對準了眼下還算『安靜』的淮南之地。

    也不知道這位巡撫是怎麼看出來的,竟然大言不慚什麼淮南長毛兵力空虛,正是我苯大有可為之時。

    吳可接到翁某人的請戰報告時真真哭笑不得,心中丫的你老老實實做好後勤工作就成,最後的功勞絕對少不了你丫一份,別整天沒事就知道瞎折騰。

    當然他不可能將這話說出口,只是很委婉的表示,兩江動員了十來萬兵力,已經沒法再抽調過多人馬參戰云云。

    可是翁大巡撫也是個死心眼,見吳可不安營他就自己想辦法搞兵力,結果他幾個招呼過去之前遊蕩於淮南的幾支團練武裝紛紛投靠,而後便在翁大巡撫的指揮下對淮南太平軍展開兇猛攻勢。

    吳可對此也是無可奈何頭疼得緊,人家都已經自己搞到兵力,他再多說什麼也不太好。可尼瑪的又是上萬兵力,儘管錢糧消耗不如正規清軍那般巨大,但也是一筆不小開銷好不好,這都要算在總督衙門頭上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