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新列強時代

正文 第五百一十六章 不明所以 文 / 排雲掌

    圓明園怎麼辦?

    涼拌!

    他又不是救火隊長,哪裡起火哪裡就需要他去救援。

    眼下京城還處於近萬列強聯軍的威脅之中,哪有功夫再抽調兵裡派到圓明園那去?

    再說了,吳安和圖布所部兩千騎兵也不是小戰力,一時攻不入圓明園不代表一直衝不進去。最起碼有兩千清軍騎兵牽制,衝入圓明園的那幾千列強聯軍官兵的小心翼翼應對,哪還有什麼精力禍害園子?

    讓吳可哭笑不得的是,竟然有京中大佬建議,說吳督台不是認為城外洋人即將撤兵麼,那咱們正好派出重兵增援圓明園!

    去尼瑪的!

    吳可差點沒噴這廝一臉唾沫,別以為丫是都察院左都御史就可以胡說八道!

    尼瑪的,要不是京城駐防清軍悍不危死的發起一**攻勢,逼得城外列強聯軍不得不小心應對難以喘氣,周圍清軍援兵又源源不斷趕來,逼得聯軍高層不得不認為拿下京城無望,丫的以為人家會乖乖退兵?

    此時正是加把火的最佳時機,京城駐防清軍全力以赴都來不及,哪還有那閒功夫增援被佔的圓明園?

    當然了,儘管情勢如此但他也不會說什麼不派兵增援之類的傻話,落人把柄的過錯他可不會輕犯。

    「放心吧親王,城裡雖然派不出增援圓明園的人手,別忘了天津到通州一帶可是聚集了超過兩萬清軍!」

    吳可西那是如此安慰焦焦躁不安的恭親王:「我手下還有一千輕騎正好在附近遊蕩,再抽調兩千蒙古鐵騎增援圓明園方向,估計已足夠將盤踞圓明園的洋人軍隊趕走甚至重創!」

    「好好好,那就好那就好!」

    恭親王聞言頓時大喜,顧不得失態連連點頭說好。

    「那京城這邊呢?」

    聽了吳可的佈置,恭親王安下心來桂良卻是忍不住急急詢問。

    「繼續打!」吳可沉聲道。

    「繼續打?」桂良一臉錯愕,驚訝道:「不是說城外洋人會主動離開麼,還打個什麼勁?」

    吳可無語,果然傻病是會傳染的。

    見在座京中大佬不少也露出關注神態,他忍不住以手撫額沒好氣解釋道:「桂大中堂,你說是京城重要還是郊外的園子重要?」

    「這不廢話麼?」

    桂良一翻白眼撇了撇嘴,很不客氣說道:「自然是京城重要,只要京城沒有問題就算洋人有再大戰果,能夠要挾咱們的地方也有限得很!」

    「那還有什麼好說的,不給城外洋人極大壓力,讓他們意識到京城難下,我怕他們一時半會也下不了決心!」吳可雙手一攤輕笑道。

    「原來你這傢伙打的這主意啊,不錯不錯正是這個理!」

    桂良頓時恍然大悟,拍著吳可的肩膀一副『我理解』的傻樣。

    不僅是桂良,在座其他京中大佬也反應過來,確實是這個理!

    相比圓明園裡數不盡的金銀財寶,京城無論是在政治還是經濟方面都更為要緊。城外洋人軍隊如果又拿下京城機會的話,以他們想來就算圓明園裡擁有再多財寶,城外洋人雖會心動但想他們撤軍卻是萬萬不能。

    吳可輕笑出聲,直接說出在座京中大佬們的想法:「所以咱們必須打,還得狠狠的打,打到城外洋人沒心思多作思考,打到他們失去繼續下去的信心,那樣京城的危局將徹底解除!」

    一番斬釘截鐵的話,說得在座京中大佬好不心潮澎湃,一個個激動興奮難抑,真要是如此的話什麼圓明園都可拋在一邊。

    雖說守護京城的功勞大頭肯定都是吳可這傢伙的,可他們作為留守京城大佬也沒少從旁輔助,怎麼說也能喝點湯水吧?

    當然,在座一干京中大佬中只有恭親王最為尷尬,守住京城是他這位留守情網的本分,保護圓明園等皇家園林不受禍害也是他這位親王的責任。

    心中憤恨難平,可此時他也不好說什麼擾了大家的興致,只得鬱鬱不樂的同一干京中大佬告辭離開。

    吳可是個雷厲風行的性子,既然做出了決心就立即執行。

    待送走了一干心滿意足的京中大佬後,他立即發下道道命令。

    先派出傳令兵,緊急趕赴天津城外的牛莊,急調劉銘傳部人馬,會同兩千收攏的蒙古鐵騎支援圓明園方向。

    說起這些在八里橋之戰中被打散,而後又被進京兩江清軍收攏的蒙古鐵騎還有一樁官司好打。

    也不知道八里橋戰敗後,跑去承德行宮與跑路皇帝咸豐做伴的僧王哪得到的消息,聽聞手下八打散了的蒙古鐵騎竟然有三千被進京的兩江清軍收攏,頓時大喜過望立即派出心腹前來接收。

    這哪成?

    都不用吳可出面,恭親王和桂良便立即跳出來阻止。

    在八里橋之戰中,上萬蒙古鐵騎在僧王的指揮下表現得不能在糟糕,完全就是給洋人軍隊送戰功的貨色。可是吳可才收攏了三千散落蒙古鐵騎,又只一千跟隨進京作戰,那發揮出來的戰力一干京中大佬又不是瞎子哪看不見?

    &n

    bsp;在吳可的得當指揮下,這一千蒙古鐵騎將他們嫻熟的騎射本領盡數發揮出來,每每出戰都能給列強聯軍製造不少麻煩,起碼能牽制兩千列強聯軍的注意,如此強大戰力恭親王和桂良他們又豈會輕易拱手相讓。

    僧王也不是善茬,蒙古鐵騎關係到他在朝廷的地位和權勢,怎麼可能眼睜睜讓給外人領了去?

    結果兩方就鬧騰起來,最後事情鬧大更是鬧到了咸豐帝那兒,跑路皇帝雖然很想幫心腹愛將一把,可惜時局如此可容不得他再自削臉面,這事到了最後也就不了了之。

    總之一句話,在列強聯軍沒撤離京城之前,僧王也不用指望能招回那三千蒙古鐵騎。而京中大佬也做下保證,等戰事一完全數歸還效力的蒙古鐵騎。

    可就是如此,吳可也從來沒有出過面,卻依舊感覺與僧王之間有了嫌隙,以後還不知道會鬧出什麼麻煩呢。

    當然吳可也不會怕了誰去,僧王名頭雖然響亮,可要論真實實力還差了他不少,真要鬥起來還不知道誰輸誰贏。

    再說了,僧王想要找他麻煩,首先得先把恭親王和桂良搞倒,不然有得他好受的。以吳可從後世帶來的模糊記憶,只聽過恭親王在晚清政局裡的赫赫威名,至於僧王是誰還不知道窩哪個角落裡去了。

    吳可發下命令,同時又被劉銘傳去了一封密信,要他帶人增援過去後,如果不能第一時間衝進圓明園的話,就先緊著臨近的長春園和萬春園,千萬不要讓洋人再禍害了這兩座園子。

    有些話在外人跟前不好說,跟自己人就沒那個必要藏著掩著了。反正圓明園已經落入洋人之手,不知道被禍害成什麼樣子,清軍又不能第一時間將洋人趕走的話,也就只能先緊著另外兩處園子,免得出了差錯罪過更大。

    吩咐完了給劉銘傳派下的命令,吳可又招來手下幾位信服干將,又商討了一會針對城外列強聯軍的作戰佈置,直到將各營人馬的出戰次序全部排定下來,這才算鬆了口氣清閒下來。

    作為後世穿越之人,除了剛開始起家之時他事必躬親之外,等到地位上來了他便將手頭事務分片給手下得力干將們。

    而眼下他更是貴為兩江總督,手下武齊備更不需他親自處理實務,只需掌總拿大就好,他倒也樂得輕鬆有更多的空閒時間會客訪友。

    好不容易忙完了這些,任務都分派下去,接下來他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待各處消息傳來,或是清軍進展順利再派後援加把勁,或是進展不順調整計劃再做其它安排等等不一而足。

    他剛剛消停下來本想鬆口氣,誰想這時身邊幕僚突然出聲提醒,言道剛才恭親王的表現很不對勁,是不是出了什麼事情,最好能弄個清楚明白,不然無意中得罪了這位可不好。

    經過幕僚一提醒吳可立即反應過來,難怪剛才老是覺得哪裡不對,現在一回想卻不正是恭親王的表現不正常麼?

    這廝表現得太過焦慮了些,從過來再到離開眉頭一直緊鎖,顯然心中擔著什麼心事才讓他如此表情。

    吳可跟幾位幕僚仔細商議了一陣,可就是摸不著頭腦,不知道恭親王擔的哪門子心?

    他自問沒表現出什麼過火地方,肯定沒有得罪了這位恭六王爺。可是人家的表現又擺在那兒,他又不願意因為粗心大意得罪了人去,只好找個知情人士指點迷津。

    於是,剛剛離開沒有多久的桂良桂大中堂,在半路上便被吳可派來的親兵截住,又被請到了剛剛才離開的臨時城防指揮所。

    「哎,我還當出了什麼麻煩呢,原來是這事兒啊,這個我倒是清楚!」

    桂良不知道出了什麼事,見吳可如此行為難免有些擔憂,誰知道聽了吳可的解釋後忍不住笑出聲來,一臉輕鬆的調侃道。

    「哦,願聞其詳!」

    吳可眉頭輕輕一挑,倒是來了點興趣想知道具體原因……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