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爭流

正文 第十章 :內奸 文 / 放生第一

    第十章:內奸

    錢弘佐低頭想了想,道:「母后,四兩救過我,孩兒曾經答應,讓他過最富裕的生活,不知母后想怎麼賞賜他?」

    許太后道:「四兩身在奴籍,好在未出科,沒有嘗到過伺候達官貴人的苦。他救過聖上,刺殺聖上的主謀肯定記恨,以後有機會難保不加害他,於他而言最大的賞賜,莫過於赦出奴籍,給他自由之身。」

    錢弘佐躬身道:「孩兒代他多謝母后。」

    許太后又道:「再賞銀一千兩,明日在朝堂公佈。」

    錢弘佐又驚又喜,商總管卻愕然道:「王族歷來勤儉,只有打了大勝仗的將軍,才會有這麼重的賞賜。……」

    許太后明白商總管認為賞賜過厚,正色道:「今時不同往日,打勝仗固然要緊,但臣民對聖上的忠心更加可貴。四兩能在危急關頭,挺身而出。哀家希望吳越國所有的臣民,都能像他一樣效忠聖上。所以這一次,不但要重賞四兩,還要四處張榜公佈此事,以作榜樣。而且聖上是在禮佛前,沐浴時發生了凶險,就在此時有神勇之人救駕,就如同菩薩顯靈,護法救駕一樣。聖上能得神明庇佑,是聖上之幸,是吳越國之幸。只有真正的聖主,才會得到神明庇佑的。」

    商總管猛地明白了許太后在暗示的是什麼,連聲稱好,說道:「奴才一定把此事辦好。」

    許太后點了點頭。

    商總管想要告退,許太后讓他稍等,問錢弘佐道:「洗心堂管事穆全安,事發之日沒有救駕,聖上認為是何緣故?」

    錢弘佐答道:「孩兒推測他:或者不會武功,或者怕死。」

    許太后神色冰冷,道:「不會武功罪不至死;怕死的人,或者正是找死的人。」

    錢弘佐沒有完全明白母親的話,建議道:「派人蒙面,到關押他的地方偷襲他。看看他會不會武功再審吧。」

    許太后聽罷,欣慰地對商總管道:「聖上年紀雖小,但天縱英明。按他說的法子,驗證驗證。」

    商總管諾諾稱是,許太后示意他離去。

    商總管躬身退下。

    錢弘佐試探道:「難得四兩會武功又忠心,人才難得,等他傷好……」

    許太后打斷道:「他與廢後馬氏的爪牙有瓜葛,需要好好斟酌。眼下他的傷,還沒有痊癒,還是靜心養傷要緊。」

    許太后說得在理,錢弘佐不好強求,沒再繼續這個話題,恭敬地扶著母親進入養元水榭用膳。

    第二天早朝前,錢弘佐趕到距離勤政殿最近的慎省軒,準備匯合母親後,去上早朝。許太后卻比往日遲了一些才到來,錢弘佐拜見後,許太后對他道:「聖上,凌晨時分,穆全安自殺身亡了。」

    錢弘佐愕然道:「詳細情況如何?」

    許太后道:「商總管昨日派人蒙面偷襲他,他竟然以為是幕後主使派人來殺他滅口。他一邊反抗,一邊說自己什麼都沒有招供,而且也絕不會招供什麼。昨日聖上的計策,不但試出他會武功,而且證明了他就是王宮裡的內奸。」

    錢弘佐看到許太后滿臉疲憊,髮髻也不如平日梳理得精美,推測問道:「母后是連夜審問了那廝吧?」

    許太后道:「我也是剛剛知道穆全安撞牆自殺了,還沒來得及審問。事發突然,商總管本來打算,今日詳細審問,查出幕後主謀是誰,可惜晚了一步。」

    錢弘佐對許太后的話半信半疑,試探道:「這就奇怪了。穆全安他既然是內奸,為何當日刺客行刺的時候,他沒有上前幫忙,反而向後躲避那?」

    許太后道:「穆全安原本沒有膽量當內奸,但他的父母兄妹就住在杭州城內,幕後主使用他的家人性命威脅他,他不得已,才答應做了內應。但只同意掩護刺客進入洗心堂埋伏,並不同意聯手行刺,因為刺殺聖上是要誅滅九族的,他不肯連累家人。」

    錢弘佐聞言面色凝重,怨聲問許太后道:「這麼詳細的緣由,母后也是剛剛才知道的嗎?」

    許太后一愣,知道自己言多失信,滿臉懊惱,但為時已晚。

    錢弘佐不知道母親為何要隱瞞自己,誠懇道:「母后,究竟是怎麼回事?幕後主謀是誰,您告訴我好嗎?」

    許太后目中淚光隱隱,歎息道:「權利之爭難免齷齪。有些事,你不知道反而好些。」之後絕然道:「這件事,即日起終結審理。事發當日和穆全安一起在洗心堂當值的內侍,以及隨侍你的吳德章,一同貶往疏浚西湖的『撩淺軍』中服苦役,其他人解禁。」

    吳德章是錢弘佐身邊的內侍主管,錢弘佐遇刺時,他曾經從洗心堂外趕來救駕,錢弘佐問:「吳德章也是內奸嗎?」

    許太后道:「應該不是,但嫌疑未除。他有虧職責,憑這個,也是要處罰的。」

    錢弘佐因吳德章平日伺候身邊頗為恭順,求情道:「母后,那日確實是孩兒讓他帶侍衛,在洗心堂外守候的,並不是他不貼身伺候。」

    許太后耐心解釋道;「去『撩淺軍』中服苦役,是排除嫌疑的一個方法。『撩淺軍』遠離內廷管轄,是令人放鬆警惕的所在。此事平息後,如果吳德章是內奸,必然要去聯絡靠山救他,至少是照顧他。這樣他的靠山是誰,便可發現。如果在『撩淺軍』中,只有人欺他,沒有人救他,哀家會讓他重回內廷服侍你。服苦役這段時間,就當做對他失職的懲罰。他的失職,不是聽從了聖上你的吩咐,而是應該在聽吩咐的同時,完成自己的職責。你只是不想在自己沐

    浴的時候,環繞的人多而已。他應該在你入浴前,先巡查洗心堂,確認安全之後,再退出守候。如果他那麼做了,今日獲得獎賞的,就是他,而不是四兩。多事之秋,需要慎而又慎。」

    隨著千兩銀子的厚賞和褒獎王諭的四處張貼,四兩救駕的事情,一時間被傳得沸沸揚揚。成了杭州城內酒肆、茶館裡,聊得最多的傳奇。而且越傳越離奇,各種版本都有,但有一項內容是各版本都包含的,那就是菩薩顯靈附身在一個少年身上,救了吳越王。吳越國崇信佛教,以佛教為國教,國內佛寺林立,百姓虔誠至信至敬。

    就這樣,吳越王錢弘佐被刺殺的一場凶險惡鬥,不但未損國王聲譽,在精心補救下,反而彰顯了他上應天命的神聖。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