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爭流

正文 第三十九章 :角逐 文 / 放生第一

    第三十九章:角逐

    因為禁軍正在翻修房舍,原為馬後爪牙,因誅連被罰在仿梨山莊做官奴雜役的馬大同及馬大和,被臨時徵用到禁軍修建房舍,因為是件太過平常的小事,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被禁足限行的謝香存,被臨時調派去衛戍禁軍統領衙門,也沒有人注意。就這樣這三個人,神不知鬼不覺地趕赴越州。

    許太后令謝香存將她的親筆信,當面交給馬將軍。而引薦他秘密晉見馬將軍的,就是指導過他練武的馬大同與馬大和。謝香存與這兩位的交往,以往曾令許太后頗多猜忌,而今卻歪打正著,派上了用場。

    與謝香存送信的同時,太湖水師發生了將士鼓噪事件,鼓噪的原因是,被拖欠了很長時間的兵餉。參與的將士眾多,指揮使諸葛有成『以盡快發放兵餉』進行安撫,才總算沒有釀成大亂。縱然如此,也是朝野震動。

    許太后下令兵部召諸葛有成,回朝奏議鼓噪事件。戴惲想借此增加軍費,而且諸葛有成對他表面尊重,但沒有銀兩方面的孝敬。戴惲早已經厭惡此人多時,如果許太后因鼓噪事件,責怪諸葛有成,戴惲不介意火上澆油,最好將他革職查辦,好提拔自己的親信,當太湖水師的指揮使。

    這一天的早朝,氣氛開始時非常壓抑。越州指揮使馬將軍因女兒——曾經的王后馬氏,病重回朝探望;而太湖水師指揮使諸葛有成,也同日上朝,奏報軍士鼓噪事宜。

    戴惲一臉陰沉,許太后面色凝重,很多想奏議其他事項的大臣,看到是這種氣氛,都覺得還是改日奏議更好。

    因為馬將軍曾是國丈,資歷頗深,奏議由他先開始。馬將軍向許太后、錢弘佐施禮後,道:「末將多謝太后、聖上隆恩,特許末將從越州趕來杭州,進宮探望女兒。」

    許太后道:「馬氏因罪被先王下令囚禁於冷宮,按道理是不允許探望的。但馬將軍於國有功,而馬氏病勢垂危,頗有難愈之兆,故而哀家格外開恩,特准探望。」

    馬將軍再施禮道:「多謝太后,臣還有個不情之請。」

    許太后道:「請講。」

    馬將軍道:「昨日探望後,微臣親眼所見,小女病勢沉重,堪堪不久於人世。冷宮之中,乏人照顧,不知太后能否赦免其罪?畢竟她被關押多年,已得懲戒。請太后看在她侍奉先王多年,並育有王子的份上,准臣所請。」

    整個朝堂靜得連根針掉落在地,都能聽到。戴惲等大部分人,都在等著聽許太后如何拒絕。女人最為人詬病的,就是嫉妒。此前馬氏多番逼害嬪妃,許太后掌權後,沒有藉機虐待她,已經算格外寬厚。也可能是許太后自持身份,不屑再理會廢後。而今馬將軍讓她赦免女兒的罪過,簡直與癡人說夢無異。只要許太后將囚禁之令乃「先王所下,難以更改」,這個招牌打出來,任何人都強求不得。

    許太后歎息了一聲道:「她縱有過錯,但有什麼比失去兒子,更令人錐心刺骨。世子弘僔之死,不僅令先王傷心欲絕,哀家也十分悲痛。既然馬將軍請求,那哀家就赦免馬氏其罪,將她交給親生兒子弘倧王子照顧,弘倧王子現住在西側輔宮,馬氏可以搬去那裡。」

    馬將軍撩衣跪地道:「多謝太后恩典。」

    朝堂中一片交頭接耳的聲音,許太后此舉令人頗感意外。但也沒有人反對,畢竟廢後是個病人,連被她害過的許太后都能原諒,別人又能說些什麼。

    馬將軍又道:「臣還有奏議,事關國家興亡。」

    許太后道:「馬將軍請講。」

    馬將軍道;「臣聞聽戶部甄伏大人,提議兵士屯田之法,臣深以為然。如今戰亂橫生,國家不擁重兵,則難以自保,但兵士不屯田,則會國困民乏,不堪重負。早晚會鬧到民怨沸騰,趁情況還能挽救,希望太后、聖上,立即推行屯田之策。」

    戴惲吃了一驚,但馬將軍不同於甄伏。甄伏徵收秋稅受阻,突然說起用軍士屯田,戴惲可以指責他推卸責任;而謝香存人微言輕,戴惲可以呵斥他滾下去,而馬將軍既無過錯,又是老資格的將軍,戴惲想反駁他,必須要斟酌措辭。但事發突然,那裡容得戴惲細想,馬將軍已經繼續道:「我吳越國的軍隊,是王者之師。理應解民倒懸,才能得到百姓的擁戴,而今民間困苦,賦稅沉重,我越州兵馬,願意率先屯田,減少軍費,和百姓們共度難關。」

    許太后讚道:「馬將軍真是深明大義,難怪越州百姓都盛讚將軍仁德。不知馬將軍打算如何屯田?」

    馬將軍道:「越州兵馬駐地,原本是半山茶園。因為駐軍的關係,百姓被迫搬走,茶園已經荒蕪。茶葉是我吳越國久負盛名的特產,連中原朝廷都指定用茶葉來朝貢,其他各國更是慕名來購。茶園荒蕪甚是可惜,只要太后准許越州兵馬屯田,我將聘請茶農指導將士種植,販賣所得充作軍費,這樣國庫就可以減少支給越州兵馬的軍費。另外,春播和秋收時節,越州將士願幫農戶勞作,分不取。」

    許太后道:「好!馬將軍真是治軍有方。哀家准越州兵馬屯田,由馬將軍全權主持。」

    馬將軍謝恩回班。

    許太后轉向諸葛有成,詢問軍士鼓噪之事,諸葛有成歷數兵餉拖欠之多,軍中將士的困苦與不滿。

    許太后聽罷,沉下臉道:「你說軍中將士苦,難道百姓不苦嗎?你除了會說這些訴苦的話,還會說什麼?這太湖原本是富饒之地,你們駐軍在那裡,卻窮成這樣,同樣是帶兵,為何馬將軍就沒有拖欠過兵餉那?」

    諸葛有成望向戴惲,道:「戴元帥,其中緣故,求您跟太后、聖上解釋一二。」諸葛有成的意思很多人都聽出來,太湖水師是因為兵部撥的軍餉不足,才會有

    如今的窘境,故而諸葛有成,求戴惲替自己說情。

    戴惲卻對諸葛有成,聲色俱厲道:「太后在責問你,關本帥何事?」

    諸葛有成明顯有些激怒,沉思片刻,決然道:「啟稟太后,啟稟聖上,只要准臣一件事,臣願立軍令狀,三年之內還清拖欠的軍餉,而且也不用太后、聖上,額外多撥軍費。」

    許太后問道:「你想哀家,准你何事?」

    諸葛有成道:「臣請太后恩准,自今而後,太湖水師的軍費,由兵部發放改為由戶部直撥。只要太后、聖上特准,太湖水師如越州駐軍一樣,由戶部直接發放軍費即可。」

    這是一個太過簡單,同時也是太過深遠的要求,能聽得懂的大臣並不多。

    許太后疑惑道:「這卻不難。可是今年的兵餉有了,陳欠如何能彌補。」

    諸葛有成道:「越州兵馬能屯田,末將也能。至於怎麼屯田,容我回去,跟將士們商議再定。」

    許太后道:「軍中無戲言,哀家若准由戶部直接撥軍費給你。你三年之內,若不能還清陳欠兵餉,那該如何?」

    諸葛有成道:「末將願引咎辭去太湖水師指揮使之職。」

    許太后只說了一個字:「好。」隨後喚道:「戶部甄大人!」

    甄伏躬身施禮道:「臣在。」

    許太后道:「太湖水師因拖欠兵餉,發生鼓噪事件。事態嚴重,不能再拖,你立即單獨撥發今年的太湖水師軍費,給諸葛將軍應急。從今而後,太湖水師軍費都由戶部直撥,水師屯田所得,皆歸諸葛將軍用於歸還陳欠的兵餉。」

    甄伏應聲稱是。

    諸葛有成恨恨瞪了一眼戴惲,而後才道:「謝太后恩典。」

    戴惲想反對,卻無從說起,而且只要他反對,諸葛有成立即會將太湖水師拖欠兵餉的真正原因,歸咎於他。諸葛有成眼下沒說,只不過給他留面子而已。只要軍費不再歸他戴惲撥發,諸葛有成就根本不用在乎,跟他在朝堂上發生衝突。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