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爭流

正文 第四十章 :暗鬥 文 / 放生第一

    第四十章:暗鬥

    溫明輝出班道:「太后、聖上,既然越州兵馬、太湖水師,能為百姓減負甘願屯田,禁軍也不能無動於衷。禁軍願接掌官窯瓷器的燒製,以節約徵用民夫的費用。」

    許太后道:「官窯燒製非同一般,需要能工巧匠方可從事,禁軍中怕沒有這樣的人才。」

    溫明輝道:「禁軍願意禮聘這些能工巧匠,加入禁軍。只要俸祿得當,他們必定願意效命。禁軍兵將眾多,對擴大官窯的規模,益處甚大。」

    許太后道:「溫愛卿有愛民之心,不愧為禁軍統帥,你好好計劃籌謀吧。待有了詳細打算,直接回稟於哀家即可。」

    溫明輝稱是,退回原位。

    馬將軍再次出班道:「啟稟太后,啟稟聖上,末將還想另外推薦一員大將,進行屯田,還請太后、聖上恩准。」

    馬將軍在軍中舊部頗多,他推薦其他將領屯田,也在情理之中。

    許太后道:「願聞其詳。」

    馬將軍道:「末將推薦的是,弘侑殿下麾下的邊軍副指揮使——居不移。」

    戴惲、許太后都吃驚地望著馬將軍。因為居不移並不是馬將軍舊部,而是那位弘侑王子,也就是戴惲親生兒子戴峰的親信。

    許太后驚訝問道:「居副使也有意屯田嗎?」

    馬將軍道:「他是否有意屯田,末將不知。但是日前聖上遇刺,他竟然橫跨大半個吳越,帶兵進入錢塘縣,說是要抵禦潮患。想來此人定有營造的專能,還請太后、聖上為弘侑殿下另派副使。讓居不移帶兵,專司修築沿海的堤壩,以便人盡其才。」

    錢弘佐皺眉問戴惲道:「戴元帥,可有此事?居不移為何在孤王遇刺後,兵屯錢塘?」

    戴惲忙掩飾道:「確有此事。當時正值潮患將至,故而本帥令他到錢塘縣嚴防。」

    錢弘佐冷冷道:「我吳越國向來兵傜合一,居副使既然這麼熱衷預防潮患,就讓他負責徵用民工,到錢塘縣築堤。邊軍副使孤王另行選派。」

    戴惲道:「聖上,居不移是弘侑將軍的得力干將,其他人難以取代。而今唐國在邊境屢屢蠢動,這時候調換將士,實屬不宜。」

    錢弘佐慢聲道:「那請戴元帥轉告居副使,軍權乃王命所授,孤王可留他當邊軍副使,也可讓他帶民工,修提防築陵墓,吳越臣民都應以王命為先。」

    戴惲只好低沉地答應了一聲。

    屯田之事,自上次甄伏提出後,再無下。眾臣大都以為,此事不了了之。但馬將軍的突然回朝,卻使這件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成為朝堂決策,並開始啟動。

    這其中,尤其以太湖水師的參與,影響最為深遠。馬將軍統帥的越州兵馬,和溫明輝統帥的禁軍,原本就不受戴惲的轄管。只要主帥願意屯田,戴惲即使反對,也鞭長莫及。但諸葛有成統帥的太湖水師,卻是戴惲的下屬,原本聽命於戴惲,卻因屯田之故,不但軍士鼓噪事件沒有受到追究,反而因禍得福,軍費由戶部直撥,本人及下屬都惟王命是從,和禁軍一樣成了王師,再不必理會戴惲。

    一石激起千層浪,各州原歸戴惲統轄的兵馬指揮使,很多人早就因為需要重金孝敬戴惲,才能得到軍費深懷不滿,而今突然發現了可借屯田,擺脫戴惲控制這條途徑,有的指揮使不禁怦然心動。而且更為關鍵的是,隨著錢弘佐的年紀漸長,一出手就剷除了戶部主事徐偉,第二次險些把戴惲親信——邊軍副使居不移變成築壩的苦力,其狠辣的作風已經初見端倪。許太后執政懷柔為主,但錢弘佐卻似一個未長成的小虎,尖牙已露。如果各州兵馬指揮使再追隨戴惲,而不是趕緊找機會向錢弘佐表忠,只怕以後前途莫測。

    越州兵馬開始招募茶農,指導大軍種茶。同時也開始幫助駐地百姓從事農耕,因分不取,深獲百姓愛戴,馬將軍美譽四起,大有東山再起之勢。

    而太湖水師開始派戰船,為商旅護航,賺下了第一桶金。雖然陳欠兵餉依舊未發,但當年的兵餉,在戶部的大力支持下,安數發放,並憑借雄厚的造船實力,擬建能抵禦大浪的商船出售。曙光已現,大亮不遠,將士們的情緒,迅速平穩下來。整個太湖之上,捕魚的戰船比比皆是,一片繁忙景象。

    禁軍正在翻建的房舍中,開始單獨闢出方便進出的地方,來建燒瓷器的官窯和軍器所。整個兵刃製造的費用,由兵部轉入禁軍帳下。這預示著不遠的將來,各地兵馬的軍器供應將由禁軍主導,等於各地兵馬的強弱,主要取決於錢弘佐是否重用。

    錢弘佐執政第三年,沒有像戴惲要求的那樣,增加軍費,而是銷減軍費,減免了民戶部分秋稅,並嚴厲打擊民間高利貸,使百姓獲得了喘息之機,為來年的農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各地指揮使開始暗中派人,來都城杭州。但不是去戴惲的元帥府或者兵部,而是直奔以往並無來往的戶部,拜見戶部主事甄伏。有的帶有密信,有的只是由來人口述,表達願意參與屯田的願望,希望甄伏能代為向太后、向聖上稟告。有的來使是由馬將軍推薦的,有的來使是由諸葛有成推薦的,有的只是探探口風,有的卻已經制定有詳細的屯田方略。甄伏都將這些事,如實稟告給許太后和錢弘佐,一時間甄伏成為了王權和兵權連結的紐帶。

    這一天甄伏來民安殿晉見許太后、錢弘佐,而且帶來了一個很重要的消息,原本是戴惲親信的邊軍副使——居不移竟然也派人前來,與甄伏商議所屬部隊屯田事宜。並稱沿邊境地帶,有高山密林,願意以伐樹種樹和養殖戰馬,作為屯田的主要營生。

    當甄伏喜不自勝地稟告

    完畢後,許太后卻眉頭深鎖,道:「居不移派人前來,恐怕根本就不是為了屯田,他是戴惲親信,而且作為副使,他的下轄部隊,就在戴惲的親子戴峰的眼皮底下,他怎麼敢擅做主張屯田?」

    甄伏道:「邊軍也是吳越國的部隊,屯田已是大勢所趨。他們有意參與進來,豈不是更好!」

    許太后道:「甄大人,你為人坦蕩,之所以力主將士屯田,是為富民強國,但是戴惲卻不會這麼認為。他原本靠兵部撥發軍費自肥,而且借此將軍權牢牢掌握在手中,使各地指揮使對他俯首帖耳。但屯田之後,各地軍費都將由戶部直撥,這在戴惲看來,就是在架空他的兵權,是王權想要剪除他兵權的一個計策。」

    錢弘佐也驚覺道:「只怕甄大人與各地指揮使聯絡屯田的事,已經走漏了風聲,被戴惲知道了,故而他指使居不移前來試探。」

    許太后對甄伏道:「請愛卿回去後,告訴居不移派來的人。屯田之事並非戶部職責,如果居將軍有什麼想法,讓他直接向主帥弘侑殿下,也就是戴峰指揮使稟告。而且甄大人你對他們屯田的看法是:邊軍應以禦敵為主,不宜屯田。」

    甄伏面有難色,頓了半晌,才頗有悔意道:「太后、聖上,微臣欣喜之下,答應來人一定轉告太后與聖上「他們參與屯田的意願」,並已讓他立即返回,轉告居將軍,讓他靜候佳音。」

    許太后愕然責備道:「甄大人為何這等輕信?」

    錢弘佐痛聲道:「甄大人危矣。」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