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血爭流

正文 第四十八章 :寶劍 文 / 放生第一

    第四十八章:寶劍

    第二天早朝上,錢弘佐頒布了追封甄伏和冊封甄氏母女的誥命,同時也宣佈了更為重要的一項人事任命,那就是由錢弘佐本人暫代戶部主事;任命謝香存為奉旨欽差,在戶部專司軍士屯田。授謝香存尚方寶劍,對吳越國臣民,享先斬後奏之權,任何朝廷重臣都無例外。

    戴惲權傾吳越朝堂,但錢弘佐卻用尚方寶劍,將他的性命直接交給了謝香存,而且是無限期的。相比羅城門外陳列的刺客屍體,尚方寶劍,顯示出更強烈的憤怒和殺意。

    這柄尚方寶劍叫越王劍。是吳越國開國時,請名家鑄造而成,總計只有把,除賜給謝香存的這柄,其他兩柄都封存於王宮。不同於一般的尚方寶劍,鑲金帶玉華貴異常,如果僅從外型來看,這把劍跟當時最流行的劍柄如拳的佩劍,一模一樣。真正特殊的,是越王劍的劍身。寒光如雪,削鐵如泥,之上鏤刻有清晰可見的國璽圖案,和「如御親臨,先斬後奏」八個字。不過沒有人願意欣賞劍身上的寒光與紋刻,因為這把劍一旦拔出來,通常意味著人頭落地。所以這個外形普通的尚方寶劍,冷酷肅殺甚於任何兵刃。

    謝香存是帶傷接受任命的,據稱在聖上遇襲時,因捨命救駕,他身受重創,立下了大功,因此官職從之前的從九,一躍而為正五,只比生前的甄伏低了一。謝香存右臂,打著綁帶,用左手恭敬接過尚方寶劍。誰都看得出來,如果不是謝香存此前官職低,這一次,他很可能直接接任戶部主事,而不需要由錢弘佐暫代過渡一下。

    因甄伏慘死,這個戶部主事的職位,朝中大臣除了戴惲親信,沒有一個再敢接任的。而戴惲的親信,錢弘佐根本不會再提拔。所以小小年紀的謝香存,官越數級,臨危受命,竟然沒有人提出什麼異議。五代十國期間,吏治紛亂不堪,今日殿上尊,明日階下囚屢見不鮮;無名低賤之輩,突然之間飛黃騰達的比比皆是,錢弘佐不拘一格,啟用謝香存,大多數臣都認為還算適合。因為謝香存年少,悍不畏死,外加武功高強,想殺甄伏容易,想殺他千難萬難,到是一個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人選。

    因為傷勢的緣故,錢弘佐特意囑咐謝香存,暫時住到禁軍統領衙門內,由溫明輝照顧養傷。待傷勢痊癒後,再到戶部上任。

    參與屯田的湖水師諸葛有成,和駐軍越州的馬將軍兩位指揮使,被封為直隸左右將軍,直轄於吳越國主,再不受兵馬大元帥虎符兵印的調遣。此次護駕有功的溫明輝等禁軍將士,有的官升兩級,有的俸祿翻了倍。

    錢弘佐宣佈的這一切,昭告了:兵士屯田,不會因甄伏之死而停頓,反而會更加強悍地推行下去。如果說,許後執政令眾臣安心的話,那麼錢弘佐發號施令的時候,就如初升的朝陽一般,令人倍感希望與鼓舞。

    待錢弘佐封賞完畢,戴惲出班奏道:「啟稟聖上,本帥擬出巡各州兵馬,以檢閱練兵。屯田固然重要,但練兵更加不可荒廢,還請聖上恩准。」

    原本只是靜靜聽著兒封賞眾臣的許後,此時道:「戴元帥,聖上和令千金不日即將完婚。沒有什麼事,比立戴小姐為王后更重要。我吳越國國主大婚,中原朝廷和各國都將遣使觀禮,戴元帥如果未能出席,只怕會失禮於朝廷與各國。巡視練兵不急在一時,等聖上迎娶王后禮成之後,你再巡視各州兵馬不遲。另外,奉旨欽差謝香存傷癒後,也要去跟各州兵馬指揮使會商屯田事宜,他跟各州將領頗為陌生,還請戴元帥屆時為他引薦引薦。」

    戴惲無奈稱是。

    午後,和煦的陽光照耀在閩妃宮中,許後在此召見謝香存。謝香存的右臂依舊打著繃帶,雖然他根本沒有受傷,但既然後、聖上有命,裝裝受傷也無所謂。錢弘佐牽著謝香存那只沒有打繃帶的左手,一走來。

    宮殿內許後坐在榻上,見錢弘佐和謝香存進來,不等他們施禮,便叫錢弘佐挨著自己坐下,並指了指對面的椅,讓謝香存坐下,謝香存猶豫,許後道:「快坐下,哀家有重要的事,要對你們說。」

    謝香存躬身謝後賜坐。

    屋內的宮女奉茶之後,都退了出去。

    許後問錢弘佐道:「聖上,你可知哀家,為何要讓謝愛卿,裝作受傷的樣?」

    錢弘佐猜道:「母后是不是想在眾臣面前,凸顯謝愛卿的英勇和忠誠?」

    許後搖了搖頭道:「並非如此,只是為了麻痺戴惲。」

    錢弘佐凝神問道:「請母后明示。」

    許後未答,轉向謝香存問道:「謝愛卿,今日戴惲在朝堂,提出要去各州巡視兵馬,你說他意欲何為?」

    謝香存簡短道:「難道,他還想謀反不成?」

    此言一出,屋裡抖得一寒,原本高照的暖陽,似乎突然被陰雲所遮擋,沒了熱力。

    錢弘佐的臉色變得冷厲,眼中殺機暗現。

    謝香存站起身,凜然道:「後、聖上請放心,微臣就是不裝受傷,在朝堂上斬殺戴惲,也綽綽有餘。他赤手空拳,而我有尚方寶劍,他武功再好,我突下殺手,淬不及防之下,定能將他斬於劍下!」

    許後搖頭道:「謝愛卿,你縱然能殺了戴惲,但你無法阻止邊軍叛亂。」

    謝香存一愣未語。

    錢弘佐低頭沉思。

    許後道:「邊軍指揮使錢弘侑,原本是戴惲的親生兒,名叫戴峰。只是先王為示恩於戴家,而收為王,列入錢氏王族族譜。他統帥邊軍,跟在都城擔任兵馬大元帥的戴惲,互為表裡。死士剛剛遭到圍殲的當下,戴惲提出外出巡視各州兵馬,其實只是怕:再待在杭州危險,想盡快到戴峰駐地,然後起兵

    叛亂。各州兵馬如果原是戴惲親信的,必然起兵追隨,整個吳越國將陷入內戰,黎民姓的災難轉眼將至。」

    錢弘佐問道:「母后一直不肯與戴惲正面交鋒,原因就在此處嗎?」

    手機用戶請到m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