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恐怖靈異 > 巧言令色

正文 42找我老婆做甚 文 / 笑歎無憂

    唐盛就唐惜春與付六打架事件展開一系列陰謀主義的聯想與懷疑,把唐惜春唐惜夏都聽傻了。

    不論唐盛是不是有禍水東引之間,付總督到底生了疑心,何況今日是與唐家人修好的,付總督順勢道,「慕嘉放心,此事我定會細查。」

    「有勞大人了。」唐盛道,「若大人有了結論,勿必著人知會下官一聲。」

    付總督笑,「自然會的。」

    兩人說話間,付三便帶著付六過來了。

    唐惜春覺著,見著付六,就如同見到上一輩子那個腦缺的自己。

    付六顯然得了教訓,雖然眼神桀驁,依舊恭恭敬敬的給唐盛見禮,又與唐家兄弟打過招呼。唐惜春畢竟不是上輩子的腦缺,見付六暗火猶在,他一臉和氣,率先笑道,「以前在書院,並未見過六弟。前幾天,兄弟我一時腦熱,衝撞了六弟,俗話說,不打不相識。六弟莫與我見怪才好。」又喚了唐惜夏過來,道,「我家小弟年紀小人又呆,我不在書院,以後就托六弟照看他一眼。」

    付六忍著彆扭道,「唐大哥放心,咱們不是外人。」

    唐惜春摸摸唐惜夏的頭,道,「惜夏,叫六哥。日後在書院,就是你六哥罩你啦!」沒兩句話,唐惜春立刻現形,連句斯文話都不會說了。唐盛暗暗歎氣,唐惜夏小小聲地,「六哥好。」

    不過,顯然付六也不是什麼斯文人,而且缺心眼兒的程度一點不亞於唐惜春,付六斜睨唐惜夏一眼,對唐惜春道,「唐大哥,你弟跟你可是半點不像。」他付六小爺平生最瞧不起唐惜夏這樣的小書獃,倒是唐惜春還成,瞅一眼唐惜春額角結痂的傷處,付六大咧咧道,「唐大哥,咱雖給你腦袋上開了個口子,我們也沒佔著便宜,這不我臉才消腫。誒,唐大哥,你這武功跟哪個師傅說的,當真了不得啊!」

    唐惜春笑,「以前我爹給我尋的師傅,不算啥,花拳繡腿而已。」他拳腳其實一般,一方面,他與付六大幾歲,二則,在青雲觀,別的沒長進,力氣是有長進的,身體也更加靈便。

    付六追問,「那武師傅還在不?」

    唐惜春笑,「早走了。六弟怎麼還問我尋師傅,我聽說你叔叔就是天下第一劍付大俠。」

    提到這個叔叔,付六也滿是仰慕,道,「我倒是想跟小叔學,只是,誰也不知道小叔的行蹤啊,他都不怎麼露面。」

    沒幾句話,兩個大小紈褲竟然相談甚歡了。

    一屋子人皆是無語。

    還是付總督聽兒子越說越不像話,薄斥道,「不會武功還天天給我惹事呢!你只管好生唸書,別的少給我想。」堂堂總督之子,竟然去勒索同窗,還勒索到知府兒子頭上!簡直叫付總督老臉丟盡,他又不是沒給兒子零用錢,竟然幹這丟臉的事!

    見父親斥責,付六立刻不語了。

    用飯的時候,付六又同唐惜春叨叨起來,「我以前在湖廣老家,去年才來成都府,我在書院也聽說過惜春哥的名聲,惜春哥怎麼不在書院唸書了?要是惜春哥在,咱們早熟了。」

    唐惜春坦然一笑,「放蕩不羈,給山長驅逐了。」他雖然是給驅逐的,不過名義上還是自己主動退的學。

    付六心有慼慼,歎道,「唉,那老頭兒的確是難纏的很,我三哥去了好幾趟,說了無數好話,他才肯放過我。」

    付總督正色道,「王山長乃當世大儒,倍受敬重,你個無知頑童曉得什麼!」又對唐盛道,「我聽說,賢弟一直想惜春重回書院,浪子回頭金不換,何況惜春如今乖巧懂事,正當好生念幾年書,以後也好求取功名前程。」

    唐盛笑,「我原意也是想他再去書院唸書,奈何這小子對書卷一竅不通,倒是在算術上有些天分,他運道好,得了太妃青眼,太妃想著收他為徒。過幾日,惜春就要去上清宮了。」

    這消息的勁爆程度,從付總督的面部表情就能看得出。這位喜怒不形於色的正二品總督大人竟然出現短暫失神,方燦爛一笑,道,「這可是賢侄的造化!小三、小六,敬惜春一杯,當賀他一賀。」

    付六明顯並不覺著這有啥可賀的,上清宮是啥他都不知道。倒是付三滿面笑意,「小唐先喝了哥哥這杯酒,這樣的喜事,怎麼著也得擺他三天酒,到時知會哥哥一聲,哥哥定去的。」說著與唐惜春飲了一盞。

    靠!這又不是成親!還擺三天酒!唐惜春道,「就拜師而已,原也不是什麼大事。」

    「看你這口氣……」話說一半,付三轉而笑問,「不過話說回來,小唐怎麼認識太妃的。」

    「我做算術題時有許多不懂的,聽說太妃於算術一道頗為精通,就過去請教了。」

    付三簡直想吐血,道,「你去了就能見著太妃?」言外之意,無人引薦?

    付三這句話實在算不得委婉了,奈何唐惜春天生是個聽不懂言下之意的,他想了想,認真道,「嗯,沒有立刻見到,到上清宮等了一會兒才見著太妃的。」

    付三心說,誰他娘的去求見太妃不該等的啊!這不是廢話麼!

    不待付三再問,唐惜春已逕自道,「太妃為人很好,我請教她算術,她都能解答。她還懂星象觀測,我現在還只能做些簡單的事,不過整理一些數據,然後演算而已。星象演算非常有意思啊,天上的星星其實都是在運動的,它們有各自的週期,太陽月亮還有金木水火土五星,需要每日觀測記錄,然後推導他們的週期與運行方位。星星在天空的位置,也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的,這種變化,又是有規律的,通過大量的計算可以推演星星四季的變化規律。」說著,唐惜春動情感歎,「這世上實在沒有比演算星象再有趣的事了。」

    唐惜春發表了一通關於星星的感想,付三如聽天書,完全失去了再跟唐惜春交流上清宮問題的**,倒是付六道,「惜春哥連星星的事都懂啊?」

    「只是一點點皮毛,連入門都稱不上,怎麼敢說懂呢?」唐惜春並不是謙虛,他是真心這樣認為的。

    付六好奇的同唐惜春打聽,「惜春哥,你是研究星星月亮的,那你說,月亮上有嫦娥仙子嗎?」

    唐惜春笑,「有沒有嫦娥我不知道,但,今夜會下雨我是知道的。」

    付六不信,「真的?」

    「明天你不就知道我說的是真是假了。」

    因為唐惜春拜師上清宮的重磅消息,這頓酒席吃的格外愉快。

    兩家人的彷彿沒有受到小孩子打架的絲毫影響,反是親厚許多。

    自總督府告辭時,唐盛面色正常,身上只是略帶酒氣,唐惜春卻已經面賽桃花,分不清東南西北,唐惜夏小心的扶著他哥,生怕他哥會跌倒。

    一到車上,唐惜春夾在唐盛與唐惜夏中間,晃悠悠的沒有片刻就睡的神鬼不知,還是唐盛抱他進去由阿玄服侍著安置了。唐盛也去羅氏那裡喝醒酒湯,唐惜夏跟羅氏道,「母親,晚上下雨,你別忘了叫翠姐姐把院裡的花搬屋裡來啊。」

    羅氏笑,「好端端的,怎麼說起下雨的事來了,今天日頭這樣好,如何會下雨?」

    「大哥說的。」唐惜夏想了想,道,「大哥是從星星看來的。」

    羅氏笑,「你大哥都能從星星上看出天氣啦?」

    「是啊。」唐惜夏極是自豪,道,「大哥跟太妃娘娘學的。今天付總督家的三公子一個勁兒的跟大哥打聽上清宮的事,大哥跟他說吧,他又一個字都聽不懂,還裝模作樣跟多知道似的。」當然,唐惜夏自己也不懂。但是,他年紀小啊,而且,近水樓台先得月,他想學完全可以請大哥教他。

    唐惜夏道,「父親,我看那個付三公子好像也很好奇上清宮的事啊。」

    唐盛笑,「不必理會他。」

    唐惜夏乖巧的點點頭,又問,「父親,是真的有人挑唆著付六來欺負我嗎?」

    唐盛反問,「你說呢?」

    唐惜夏思量片刻,「我說不好。」

    唐盛溫聲道,「那你有空好好想一想,等你想好了,再來跟我說。」

    唐惜夏應了,吃了一塊點心,喝了盞蜜水便道,「父親母親,那我去唸書了,先生留的課業,我還沒做好。」

    羅氏欣慰一笑,「去吧。」

    唐惜春的天氣預報倒不是不准,而是簡直太準了。自從唐惜春大嘴巴的說晚上下雨,這雨就沒個停了,第二天接著下了一天,只傍晚稍歇後,就接著繼續下了起來。

    濛濛春雨,細密如織,將整個天地都渲染在朦朦水色之中,唐盛因此詩情大發,很是做了幾首詩來著。唐惜春沒啥詩才,他只覺著這雨沒完沒了的下起來也夠鬱悶人的。

    唐惜夏跟他大哥打聽,「哥,這雨什麼時候能停啊?」

    「不知道。」

    「咦,大哥不是會看星星的嗎?」

    唐惜春抓把五香南瓜子,道,「笨,天天下雨,哪裡來的星星可看啊。等能看星星時,就停了。」

    唐惜夏小呆了一下,也跟著嗑起南瓜子,抱怨,「我也知道有星星時不下雨啊。」

    唐惜春望一眼屋外綿綿不盡的春雨,歎道,「這雨不停,我也回不了上清宮,天天在家,悶死個人了。對了,付六沒再找你麻煩了吧?」

    「沒有,他再敢找我麻煩,我就揍,揍死他。」唐惜夏打娘胎出來再沒說過這等狠話,乍然一說,不大熟練,還嗑巴了一回。

    唐惜春拍拍他肩膀,鼓勵地,「男子漢大丈夫,就當如此。」

    唐惜夏小臉兒紅撲撲地,道,「哥,你能不能再接著教我那個拳法啊!」年底學了幾日,唐惜夏還沒學大會呢。

    唐惜春道,「你說你,唸書不是挺靈光的,怎麼學個武功這麼笨?行啦,反正我又沒事,教你就教你吧,誰叫我是你哥呢。」

    「我多學幾次就會了。」唐惜夏倒是很有信心。

    唐惜春不僅重新教唐惜夏拳法,他在家實在悶不住,叫廚下做了幾十斤的肉乾,唐惜春帶著肉乾,同唐惜夏一道去了書院。

    唐惜夏上課,唐惜春去找王師娘,難得是王山長也在。原本王山長正與老婆賞雨煮茶,說不盡的瀟灑,道不盡的逍遙,一見唐惜春來了,王山長那張儒雅的老臉頓時板成棺材板,問,「你來作甚?」雖然這次打架的事怨不著唐惜春,但,書院如今添了禍害付六,王山上一見到付六就想到唐惜春當年為惡的歲月,故此,語氣頗是冷淡。

    唐惜春不以為意,把包著肉乾的油布包袱放下,接過王師娘遞給他的布巾擦擦臉上沾濕的雨絲,笑,「不是找山長您的,我來找師娘說話。」

    王山長暗怒:那你這混小子的來找我老婆做甚!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