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八十六章 漢城亂(一) 文 / 魯東道夫

    到了現在,清廷最後一條褲衩都被扒掉了。昔日天朝上國的那麼多宗藩,如今只剩下一個朝鮮,卻眼瞅著就要保不住了,又是在太后老佛爺大喜的日子裡,這一耳光抽的夠響亮,夠狠!

    饒是慈禧再怎麼不樂意動刀兵,這口氣她也忍不下了。老娘好不容易熬到今天,想安生過個六十大壽,你個東洋小鼻子偏生上來添亂,沒了朝鮮,到時候豈不是一個來祝壽的宗藩王國都沒有?那場面,簡直是千古以來最差了!

    人活一張臉,佛爭一炷香。同時兼具天下最具權勢的女人和億萬人敬仰之老佛爺於一身的西太后,終於動氣上火了!

    她這一鬆口,光緒皇帝那邊兒登時如脫韁的野馬。翁同龢、李鴻藻為首的清流們嘴炮放的山響,各種興大兵以懲治小日本的折子潮水一般湧入京畿,堆滿了案頭。

    軍機處,跟一團棉花似的慶親王奕劻被下旨切則,隨後所有人群情洶洶的把矛頭指向李鴻章,但從頭到尾,沒有一個說明白,打仗要用的軍餉,怎麼解決?

    打仗,打的就是錢糧,沒銀子,你喊破嗓子都沒用。李鴻章上折子請戶部撥款300萬兩以資軍用,結果上頭七拼八湊的,一共弄來18萬!就這點錢,不少人還陰陽怪氣的說:「你李中堂也不是沒銀子啊!」

    李鴻章的確有錢,大約250萬兩,分散存在匯豐等幾個銀行裡。可別忘了,他得支撐一整個北洋艦隊,和二十多萬淮軍的耗費,這些錢用來打仗,根本連個零頭都不足。

    日軍為了這場戰爭,提前準備了總數近2億日元,籌備週期從1893年一直計劃到1896年,涵蓋髮型1.5億戰爭債券。當時的日本年稅收5千萬兩多點,已經是竭盡全力,毫無潛力可挖。大清國年稅收8千萬多,但各國估計的國民收入,卻高達30億!

    就是如此之大的國家經濟體量,到了要打仗的節骨眼上,沒銀子!

    沒錢,什麼事兒都幹不成。李鴻章面對鋪天蓋地的罵聲,只能報以苦笑。始終站在公平公正立場上揭發最新消息的《國聞報》,卻開始給他打起了抱不平,用精準的數字,嚴謹的論據,說明一場戰爭究竟需要那些東西。

    大清國這麼多年來沒有增添一艘先進軍艦,所有的火炮差不多都落伍,剛剛仿製成功的120mm阿姆斯特朗速射炮居然沒有安裝上艦,天津軍械局出產的305mm炮彈尺寸居然不合格,威力更無法保證,真要把艦隊派出去,是送死呢,還是送死呢,還是送死呢?

    打仗不僅僅是軍隊的事,後勤供應,指揮調度,戰略防禦,全方位的動員,那是需要一個國家上上下下所有人都參與進來的。大清朝倒好,九成五的人都站在岸上大呼小叫比手畫腳,除了口吐蓮花放嘴炮,沒有一個擄袖子下場幫忙的。諾大一個戶部,給出的那點軍費,都趕不上日本娼妓捐贈的數額一成!

    日本娼妓在整個甲午戰爭中,都捐出了150萬兩軍費!

    國家危難之際,一個個滿腹聖賢書,整天把聖人教條掛在嘴上的清流人,連東洋婊-子都不如!

    《國聞報》的用詞沒那麼激烈,卻已經非常隱晦的點出來問題所在,給全國上下對戰爭認識只停留在紙面上的士人們狠狠上了一課。至於能夠有幾個看明白,那是沒法估計的。

    李鴻章不想承情,不過他的確希望翁同龢那幫人能夠真的想清楚其中的難處。又加上這時候,英國人再次發來「好消息」,稱英法美俄德五國正在聯合商議,壓制日本的野心,進行調停,特別俄國表現的異常積極。他再次猶豫起來,於是,最後一個絕好的機會,被輕易的放過!

    6月10日夜,漢城龍山碼頭基地,密室之中,楊浩把國內發來的秘密電拍在桌上,對滿臉失望的丁惟汾等人冷笑道:「看到了吧?這就是大清國群臣的嘴臉!清流只會添亂掣肘,李鴻章還存著不切實際的幻想,這場仗,從一開始就輸定了!」

    丁惟汾年輕的臉龐滿是肅殺,咬著牙根恨聲道:「國家就毀在這樣一群混賬手裡!好在我們有所準備。袁世凱不肯當逃兵,還想著亂中取利,哼,必不能讓他得逞。鐵巖,你那邊是否準備妥當?」

    許衍灼(字鐵巖)書生氣的臉上泛起一抹紅暈,用力的點頭:「人手已經部署到位!只待明日一早,日軍抵達之時,就可鼓噪起來!」

    楊浩一拍巴掌:「好!最遲明天下午,我們最後一批人員裝備全部到齊,到時候,正好內外夾攻,攪他個天翻地覆!」

    密室之外,是三重建築隔離的碩大倉庫和廠房區,全封閉的院落內,四面高點全部有荷槍實彈的黑衣警衛暗中把守,保證風雨不透。

    寬廣的倉庫和空曠的廠房內,一百多名身穿便裝的戰士,各自在舖位上抓緊睡前最後一點時間,整理自己的裝備,檢查可能存在的問題。

    他們都是經過兩個月的艱苦訓練和選拔,最終考核合格的學員。按照計劃,他們的第三個月新兵連訓練科目,本來是要到海邊和海上去進行。但戰爭即將到來,就把他們拉到了朝鮮,以戰代練,用真正的戰爭,來檢驗訓練的成果,他們的成色。

    兩個月的思想洗禮,讓這些原本只是粗通字的樸實青年有了極大的轉變。如今,他們每一個人都能輕而易舉的說出國家、民族、個人之間的關係,明白當兵打仗的目的,犧牲的意義與價值。與時下那些「當兵吃糧」、「拿誰的餉就為誰賣命」的舊式軍人,有決然的不同。

    有土地革命時期出身的老爺子坐鎮,加上現代正統軍人的楊海衛聯手調-教,洗刷這一批純潔的小青年再順當不過。

    這不是單純的忽悠,每一個戰士都能親身體會到其中的不同。他們在辛苦訓練時,家人得到安逸的工作,弟弟妹妹的免費教育,家裡土地和共

    同擁有農場的統種統收,足稱後顧無憂。更能想到這樣的模式推廣開來,將給其他的人群帶來多麼大的利益。

    現代軍人與舊式軍人的不同,便是有崇高理想和奉獻精神。一個主動一個被動,這樣的轉變,足以讓他們站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上,自動自發的去為之奮鬥,乃至流血犧牲!

    這一次,楊浩把他們漂洋過海的拉到朝鮮,每個人都覺得很新奇,明天就要投入第一次別開生面的戰鬥,小年輕們沒有不激動的。但嚴格的訓練讓他們養成了極好的紀律精神,沒有人腦子發熱的胡思亂想,各自按照訓練科目,整裝待發!

    楊浩這些日子無疑是最辛苦和忙碌的。在兩個位面幾頭忙活的同時,他得抽出大量時間來,與新兵們一起完成訓練科目,並學會如何當一名合格的指揮官。多虧了從小被老爺子和不得志的老爸聯手訓練出來的基礎,讓他始終能夠以優勢的軍事技能,壓服眾人。

    現在,他像一個戰爭年代的合格長官一樣,在臨戰之前,來給戰士們解壓打氣。輕鬆的笑著,叫出每一個人的名字,拍一拍肩膀,關心一下訓練導致的擦傷,一絲不苟,細心周到。

    巡視完畢,楊浩來到院子中,舉頭看開始灑落雨點的黑暗天幕,只覺得心頭沉甸甸的。明天,就要帶著許多人踏上生死之路了,他不能保證把每一個人都帶回來,而這還只是犧牲的開始。他,能夠堅持到最後嗎?

    無論生性多麼跳脫,如何的膽大手黑,楊浩終究是個善良人,一個決定就可能導致無數朝夕相處的人生死永訣,這種負擔,絕不是一個「殺伐果斷」就能抹除。

    丁惟汾和許衍灼從旁邊走來,低沉有力的道:「放心吧,我們一定可以成功!」

    三個人並肩站立,靜靜傾聽雨點簌簌敲打,和牆外漸趨激盪的浪濤,胸腹之中,豪情萬丈!

    6月11日清晨,淹沒在瀝瀝小雨中的漢城街頭,不知從哪裡開始,陸陸續續出現一簇簇的人群。剛開始,他們並沒什麼可疑的舉動,只是沿著街道挨家挨戶的派送傳單。

    但僅僅過了一個小時,再次露面的他們,赫然全部換了一身白衣,一把白傘,額頭纏著白布,手中舉著白幡,上面用血紅的大字寫著:「日本人滾出去!朝鮮是自主國家!還我民權!拒絕倭寇壓迫!」

    轉眼之間,人群匯聚成十幾大股,他們揮舞手臂,喊著口號,從四面八方潮水一樣的匯聚到日本領事館的前頭!

    剛剛準備來此抗議日軍的外務督辦趙秉稷,恰好看到這一幕,腦袋當時就「嗡」的一下,差點爆了血管!這是民變!有人在煽動漢城市民鬧事!

    他哆裡哆嗦的吩咐人去勸退遊行的民眾,不料為首一名儒生一眼就看到了他的官轎,大步流星衝過來,嘶聲裂肺的大喊:「趙大人也是來支持我們的抗議行動嗎?太好了!」

    趙秉稷急忙搖手否認,但他個人的聲音,被人群山呼海嘯一般的歡呼徹底淹沒!日公使館的警衛立即舉槍警戒!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