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八十七章 漢城亂(二)栽贓 文 / 魯東道夫

    前天,第一批抵達的日軍聯合陸戰隊主力抵達漢城,不顧朝鮮外務協辦李容植的阻攔強行進入,並在市川旅館內設立大隊部。此種蠻橫行徑,已經引起本來就極其反感日本的漢城民眾很大的意見。

    只是他們的人數不算太多,加之朝王內廷四面彈壓,才沒有鬧出事端。

    但這並不意味著局勢就真的平穩。別忘了,這裡有同步發行的《國聞報》,幾乎整個朝鮮統治階層都學習漢家經典,用漢字吟詩作賦的環境下,閱讀報紙一點障礙都沒有。

    幾乎集中了整個國家化力量的漢城,《國聞報》一次銷售少說也有幾百份,多則上千份。不論是站在哪一方立場上,人們都急於知道外界局勢的變化。

    於是,東學道的主動談和,威脅盡去之後,中日兩國不斷地增兵,外交扯皮,日本的兩面三刀,清廷的猶豫不決,列強的煽風點火,種種對朝鮮來說絕對不利的消息甚囂塵上!

    朝鮮的儒生不少,熱血青年更多!當此天下劇變的時代,他們與清國的年輕士子一樣,也都在尋求國家民族變革的出路。十年前的「旅日紳士團」回來後變成了傾向日本的「開化黨」,甚至打算以政變來集體倒戈,得虧被清廷派兵打壓下去。

    不過因此而導致的內部分裂已經形成,保守派的「事大黨」和正統儒生們,其實也都跟東學道的人差不多,非常反感日本那種依仗兵力強行打上門來,逼著剃髮易服、改信基督教的所謂革新作風。

    而在最近的日子裡,這一不滿情緒累積到頂峰,就差一個引子發洩出來。

    關鍵時刻,楊浩埋下的釘子開始發力了!許衍灼為首的工作組,配合丁惟汾的《國聞報》記者組,明暗相合,不動聲色的接觸那些相對激進的青年儒生,在他們中間傳播革命思想,潛移默化的獲取信任,一步步用鐵一般的事實證明他們的判斷。

    到今天,這些青年儒生們都形成一種思維,如果繼續坐看清廷延誤戰機,放任日本迅速增兵過來,不但要重演十年前甲申之變的慘劇,甚至可能因為清廷戰敗,朝鮮五百年國祚宣告結束,從一個正統的東方化古國,變成日本野蠻人的奴僕!

    這是他們無論如何也不能接受的。當得知今天,將有更大一批日本軍隊要進入漢城,以強大的兵力強迫王室斷絕與中華五百年的藩屬關係,翻臉成仇,大廈將傾,青年們終於徹底憤怒了!

    許衍灼緊接著把之前收買的一些棋子動員起來,由他們出面四處串聯,把早就準備好的服裝、旗旛、傳單分散開去,約定好了,就在今天上午,暴起發難!

    漢城的市民,對日本人不爽的就更多了!這些年,日本強行壟斷朝鮮超過八成的生意,大肆傾銷從歐美販運過來的洋貨,衝垮本地的手工業和商業,弄得他們沒錢賺,沒飯吃,敢怒不敢言!

    現在有愣頭青打前鋒,他們跟上來站腳助威,不過順水推舟,還能出口惡氣,危險又不大,幹嘛不做!

    於是,成千上萬的人潮就在各種心思的驅動下,滾雪球式的越積越多,不斷湧動,變成如今可以把日本公使館完全包圍的浩大聲勢!

    迎上趙秉稷的那名儒生不是一般人,乃是當世朝鮮大儒柳麟錫的入室弟子安承禹!柳麟錫,則是自更牛的大儒李恆老的學生,被認為繼承了其「華西學派」學術衣缽的一代宗師!李恆老的徒子徒孫們,也都以柳麟錫為魁首,視為正宗!

    柳麟錫本人,也不是個安分人。在1876年朝鮮與日本締結《江華條約》時,他就與洪在龜等京畿道儒生46人聯名上「斥洋疏」,與京城的「持斧上書」的另一大牛崔亦鉉共同提出「倭洋一體」的口號,堅決反對與日本修好通商。可以說,他本就是個堅定的反日反西化的旗幟性人物。

    今天,朝鮮又一次到了生死存亡的危機關頭,他在講學的地方沒有動,但他的學生們卻在此,頭腦比較靈活的安承禹立即抓住機會,挺身而出,擔當儒生學子領袖,揮舞拳頭,搖擺旗旛,攪起莫大聲勢,浩浩蕩蕩的殺到了陣前!

    漢城街道並不寬廣,幾百人擠在一起都顯得格外壯觀。人數過千,那就一眼都望不到邊。數以千計的大聲呼喊,振蕩的雨絲都難以順溜的落下,一股滾滾熱潮,在六月的早晨,把整個王都都要煮沸了!

    駐守日本公使館的警衛數量並不多,包括公使大鳥圭介在內,從心裡都沒把朝鮮人當回事的日本人,壓根就沒想到,這群跟綿羊一般的傢伙,居然膽大包天,聚眾跑到公使館來示威!

    趙秉稷喊破嗓子也沒有辦法阻擋儒生們的熱情,反倒被安承禹硬拖著進了人群,緊跟著一陣更加響亮的歡呼聲,如海嘯一般的蔓延開來,混雜在人群中的許衍灼等人,立即大聲呼喊:「外務督辦大人也站在我們的一邊!同胞弟兄們,朝廷也是支持我們的正義之舉!」

    「哦!哦!哦!」

    震天價的歡呼聲,把旁邊的房子震得牆皮都簌簌脫落,轟然大嘩的動靜,半個城市都聽得到!

    在後頭和其他街道上,還沒有趕過來,沒有下定決心的那些人,一聽這個,登時心中火熱,大聲呼喊著加入到人群當中,把鬧騰的力量,再次擴充一倍!

    日本公使館的警衛從來沒見過這種場面,他們握著步槍的雙手不停地顫抖,渾身大汗淋漓濕透了制服,扭曲的臉上儘是驚恐,虛張聲勢的呵斥,卻連最前排的人都聽不清。

    大鳥圭介才剛剛起床,從窗戶往外一看,目光所及之處人頭攢動,白色旗旛鋪天蓋地,好似哪位皇帝晏駕歸天出國喪似的,當時就嚇了一大跳!

    跟隨他到來的20名警察頭頭,慌裡慌張的跑上來,結結巴巴的報告:「公……公使閣下!事情不好了,

    朝鮮人要衝進來了!」

    大鳥圭介是老資格的政客,更是野心十足的激進派,他身上擔著挑起朝鮮戰爭的重任,對各種可能遇到的突發事件都有充分的準備。

    狠狠地瞪了一眼那警察頭頭,他泰然自若的整理燕尾服,沉聲呵斥:「慌什麼,朝鮮人沒有那個膽子衝進來的!你立刻通知在市川旅館的聯合陸戰隊,讓向山慎吉少佐派一隊人過來加強防衛。另外,特別叮囑他,不要被意外的挑釁激怒了,極可能有人在暗中挑撥滋事!」

    「嗨!我這就去辦。可是,外面的暴民怎麼辦?」

    大鳥圭介從容的邁步出去:「我去把他們趕走!」

    「啊?!」警察頭頭嚇一大跳,「可是,這樣會非常的危險!公使閣下,您最好呆在這裡,我們去維持秩序就可以了!」

    大鳥圭介冷哼一聲:「這樣的事,不是你們可以辦好的。」

    他板著臉,大步流星的來到使館門前,毫不畏懼的站到人群前方,陰冷的目光居高臨下的蔑視著眾人,就那麼毫無表情的冷冷直視。

    安承禹見過他的照片,知道這是正主,急忙舉高右手,狂亂的呼喊聲迅速的息止。隨後,安承禹一抖白色長衫,挺起胸膛,面帶大義凜然之色,上前幾步,在大鳥圭介五米外站定,朗聲說道:「尊敬的公使先生,我們是正義的朝鮮臣民代表,在此,我們提出鄭重之要求,請您轉告貴國政府,立即停止對我國疆土的肆意侵犯,和對我國朝政的粗暴干預!」

    說完,他雙手捧出一份厚厚的書,高高的舉起。

    大鳥圭介看都不看一眼,嘴角一抽,冷笑道:「大日本帝國對朝鮮擁有合法的駐兵權,這是在《濟物浦條約》和《江華條約》裡,都明確了的。日朝提攜,乃是兩國臣民之幸事!你們這些年輕人不懂的世界大勢,只聽到一些不法之徒的挑唆哄騙,就跑來威脅帝國的外交使節,不知道這要引起極大的麻煩嗎?!」

    安承禹也不是善茬,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儒生,青年領袖,耍嘴皮子的本事不弱於一般的政客,當即義正詞嚴的喝道:「朝鮮是朝鮮人的朝鮮!我們擁有自己的主權,不需要日本來干涉。你們派出這麼多的軍隊到我首都,已經嚴重侵犯本國的尊嚴,更嚴重威脅到我們的人民安危!如不接受條件,立即退出,我們就絕不退縮!」

    「對!絕不退縮!」

    「不能向倭寇屈服!」

    「小日本鬼子,滾出去!這裡不歡迎你們!」

    「東洋倭奴,丟掉了中華化正統,卻還要剝奪我們的明,幫著洋鬼子為虎作倀,無恥之尤!」

    「立即撤兵!滾出漢城!」

    山呼海嘯一般的喊叫聲,在大鳥圭介的傲慢和諷刺之下,再次沖天而起!一簇簇的人浪,從後面向前擁擠,把前頭的人推動的踉踉蹌蹌,到了安承禹的身後。

    日本警衛下意識的舉高了步槍,腮幫子抽搐著,手指不自覺的搭在了扳機上。

    就在這時,示威人群裡,一名青年咬著牙,露出毅然決然的目光,忽然一個大步闖了出去!

    這一危險舉動,讓一名緊張的警察下意識的扣動扳機,大鳥圭介用眼角餘光看到,驚呼一聲:「不要!」

    旁邊的人抬手把槍口用力一推,就見那青年的身體猛地一震,胸前一灘鮮血迅速蔓延開來!ps:感謝書友烽火如夢的打賞!看完的兄弟別忘了投票啊!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