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一四五章 八級技工制度 4更! 文 / 魯東道夫

    現在的北方,物流運輸主體還是走口外的商行。又以天津——宣化——庫倫這條線為最長,兼且有山西往西的路線。

    每一條的陸路長度,都在上千公里,中間人吃馬嚼耗費巨大,獲利也巨大。

    隨著俄國在北方大修鐵路,不斷滲透外蒙;海上運輸的興起,晉商對口外生意的控制力越來越弱。長此以往,難免徹底衰敗,一蹶不振。

    失去口外貿易的暴利,他們的票號生意也就成了無源之水,到時候連番垮塌也不意外。

    這個危機,楊浩與宋雲生反覆討論過的。解決的方法,便是主動應變。

    由楊浩提供的載重膠輪馬車的出現,運輸效率比之前提高四五倍以上,這已經在幾個月裡被證明了的。

    下一步,楊浩進一步提供西式四輪馬車的改進版本。這一線的路況都還不錯,特別是口外草原更加的適合,以其運輸能力高數倍的優勢,將極大的減少途中耗費,帶來利潤的增加。

    同理,更進一步的蒸汽機械,也將隨著運輸不斷的向內地拓展。到時候,大規模的工業生產、礦業開採,將迎來一波急劇的擴充。

    再隨著投資銀行往全國各省分行開設,一個個的工業投資群必將隨之誕生。不說別的,光今天來的這些位,他們的關係戶就能一下子興起幾千家買賣!

    有了工業生產,運輸業必定興盛。以膠輪車、四輪車和蒸汽汽車為主力的物流基幹,溝通陸路短途。以大型海船。小型河船組成的水上運輸幹線為網絡中樞。構建一張空前龐大的流通網。

    更有甚者。官道能及之處,沿路設下維修服務點。針對所有的膠輪車、蒸汽車、工礦蒸汽機,以及各種機械,提供全方位的維修保養業務。

    這尼瑪簡直就是異時空版的4s店啊!

    中國有世界上最發達便利的海洋、河流運輸條件。楊浩只要不斷的提供物美價廉的蒸汽船,貸款推廣,快速推動一系列的運輸效率大躍進,根本不成問題。

    工廠的投資建設,帶來礦山和原料生產的興盛。鋼鐵煤炭等原材料的需求。將催生鋼鐵聯合體的建造,機械設備的製造,車輛發動機的製造……。一次全新的工業革命,將由此而引發。四億三千萬人的龐大力量,將因此而得到釋放。

    最妙的是,伴隨著擴張而誕生的數以百萬計新興工人,將形成一個全新的工人階級。他們有足夠的收入,背後有強大的力量支撐,能夠形成一個又一個的消費人群,更能成為千百萬個家庭的主心骨。

    只要把握住了這群人的思想。就能把他們擰成一股繩,成為一個空前有力的拳頭。到那時。楊浩想推翻滿清,不過反掌之間。

    自然的,這些人的基礎培養,所有的教材,所有的講師,都要來自於他的主導。這可是革命的基礎啊!

    至於頑固守舊的商人們會不會合作,楊浩並不太擔心。

    在一開始的時候,為了獲取利潤,商人們普遍會有相當長的合作蜜月期。等一切上了正趟,他們不滿足於已經得到的利益,就要設法壓搾工人,欺上瞞下。那時候,工會力量,工人團隊,才要顯示出他們的存在價值。

    而楊浩,也會在那時,正式的亮出他的獠牙利齒!

    我楊某的錢,不是那麼好拿的。如此香餌吞進肚子,最好乖乖的合作。要不然,他不介意狠狠地拉起絲線,給他來個腸穿肚破!

    另外需要擔心的列強干涉,那就只能軍事途徑來解決。楊浩對此,完全不怕!

    「炎華商業投資銀行」的股東組成,和基本章程,在隨後三天內陸陸續續的議定。

    7月26日,拍賣款回收的同一天,在《國聞報》上大幅刊登了正式開業的消息。

    同時公佈的還有第一批投資項目名單。

    天津衛,一下子冒出來毛紡廠、棉紡廠、皮革廠、紡紗廠、紡織廠、火柴廠、造紙廠、印刷廠、印染廠、磚瓦廠、玻璃廠、機器廠、造船廠、鋸木廠、成衣廠、麵粉廠、成衣廠、食品廠……。

    足足百多家工廠的名單,晃得許多人眼睛都要瞎了!

    不僅如此,由十大鏢局參股成立的運輸安全公司,同時宣佈掛牌。他們將在集中訓練之後,擔負起相關企業貨物轉運流通的業務。

    與之相配合的,則是一間「炎華技工學校天津分校」的成立,和一家「天津工商管理學校」的誕生。所有工廠的技工,基礎管理人員,都將從這兩家學校培訓出來,執證上崗。

    同時,一家「中華技工職業資格認證中心」也悄然成立。他們將按照一系列嚴格的職業技能考核辦法,對各種工人的技術水平考試,並頒發相應的證書。凡是有證兒的,都有一個基本工資待遇要求。

    這裡頭涉及到的工種數以百計,覆蓋方方面面,多的讓人眼花。

    許多工種,看報紙的人壓根就沒聽說過,卻不妨礙他們注意到下面的待遇標準。就算是最低的初級工(一級),一年純收入都不會少於100兩,養活一家老小一點問題都沒有。

    所有工種統分為八級,向上的等級是可以通過自己努力晉陞的。並且這還不是一次確定終生受益,那必須每隔幾年重新考核認證一次。一旦考核時發現技能下降,就要把等級資格降回去。

    當然了,一些因工傷殘或者年紀大了動手能力差的,則可以根據他們培育技工的數量和水平,核定待遇。

    總而言之一句話,過考核,有工作,有錢收。你要

    立志當一輩子工人,能夠混到八級工的高度。恭喜你,收入一定比鄉下土財主高!

    事實上不用八級工,到了四級以上,就能明顯看出優勢。

    按照報紙上所說,能達到這個級別,馬上就當車間主任,分給單獨的房子。屬於那種有廳堂有院兒,出入有車,往後還要安好了電燈電話,冬天有暖氣,夏天有電扇!

    福利待遇,一樣不缺,肉蛋米面,一樣不少!孩子有書讀,老人有敬老院,病了有醫院看,一人努力,全家受益!

    考核管理機構,不但負責對每個人的技能公正評價,登記管理。同時也要為認證的技工是否得到應有的待遇,進行監督和保障。有了問題,他們可以提請管理中心干涉,打官司都有人幫忙!

    雖然這不是什麼官方機構,卻因為後台老闆的足夠強硬,往往比官員更靠得住。

    《國聞報》據此分析認為,一個能夠有效保障優秀工人權益的機構存在,必將改變數千年來中國工匠地位低下、利益得不到保障的局面。士農工商四民平等的口號喊了許久,在今日將正式有了實現的可能。

    工業是當今世界各國強大之根本。工人,又是保證工業興盛之基礎。唯有更多優秀之工人,得享工業發展之利益,才能帶動更多工業技術之研究。無論投資商人,還是工人自己,都能從中獲利。

    而作為國家政府,也將因此獲取更多的稅賦,可謂利國利民,無上妙事。

    該報的特約評論員、海關總稅務司赫德認為,八級技工制度的推出,將從根本上改變中國數千年之用工制度。它將徹底的推動原本混亂無序的工人力量,向制度化、體系化、專業化方向良性發展。對於如今迫切需要融入世界明的清國而言,有極大的益處。

    並且他還認為,此種制度,或許將對其他西方先進國家帶來極大的啟發。一個負責任的工會組織存在,或將更快的引導各國進入更明的管理階段。

    對於商人而言,這種制度總體好處大於壞處。

    一直以來,優秀技工都是供不應求的。基本上每一家工廠,都是由一兩個技工支撐起來。尤其是新興工業,國內沒有懂的,從外洋請來些水貨,賠了錢還弄不成都是常事。

    現在好了,有個明確的考核辦法,專門挑有證的進來,好說好道好伺候,起碼不擔心賠錢。到時候弄不好,還可以找管理認證中心投訴索賠。

    至於說待遇高一些,這其實根本不是事兒。哪一家不對掌握技術的把頭工頭客客氣氣的?打罵那一定是不敢的。

    反過來,他們恐怕還得擔心被人挖角。因為技工中心認證之後都登記在冊,需要的老闆可以去查找,指不定有了合適的,就下手出高價挖人。

    這種擔憂,在新的技工培訓完成之前,還會持續一段時間。工人畢竟不是田里的莊稼,種下去幾個月就能一茬一茬的長。

    不過這事兒也不那麼絕對。當人們看到技工學校第一期招工數量時,很是嚇了一大跳!其建校規模,居然可以容納萬人!

    李鴻章李中堂,在同意建立一所「北洋大學」(宗聖大學名字太招人嫉妒沒敢用)的同時,也連幾所技工學校的地皮一塊兒批了。地址就在美租界外圍,沿著西南側一直推出去兩千多畝地。當然,裡面一千多畝的地皮,得楊浩自己來承擔。

    所有的校舍建設,師資力量,楊浩這位出資人、董事長責無旁貸。除了明確一間必須是教授與科舉有關的學院外,多半都將設立與理工科有關的專業。

    楊浩在美租界指揮中心召開的內部會議上,慷慨激昂的對一群年輕先進分子宣佈:「從這所學校開始,我們要讓革命的火種,灑遍全國!」(……)

    ps:又是四更滿滿,求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