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立鼎1894

正文 第三二七章 圍攻第二彈,破交! 文 / 魯東道夫

    袁大帥親自去接收第一批貨物,在其麾下親信看來是非常冒險的行為,不少人竭力勸阻,但袁世凱力排眾議,堅持親力親為。

    此等凜然無懼的勇猛剛毅,登時贏得袁系將官們一致的稱讚感佩。只有極少數幾個人才知道,袁世凱其實是要搏一把,他心裡一股執念下不去——絕對不能輸給楊浩!

    當世之間,年齡不到四十歲的少壯派之中,袁世凱能看上眼的人極少。不光是他自視甚高那麼簡單,換做是誰在二十來歲就能權傾一國,威懾三千里江山,十年下來,一樣會養成目空一切的傲氣和自信。

    但這種深入骨髓的自傲卻被楊浩毫不留情的擊碎,自命必然成為李鴻章接班人的袁世凱難以接受。一次次的失敗不但沒有挫傷他的上進心,反倒變成一股鬱憤不平的爭鬥之氣,在他胸臆之間不斷的積蓄滋長。

    這一次前往接收軍火,他必須深入楊浩的老巢腹地,在外人看來,非常冒險。

    袁世凱自己最清楚,楊浩想殺他,早在高麗就能讓他死的不明不白。

    之後的多次「捉放曹」,包括最近一次生生劫了去他辛苦編練的一萬多新兵,卻把大多數軍官都放回來,讓袁世凱終於明白,楊浩這是在給他挑戰。

    換做一般人,輸了就承認差距,然後死心塌地的跟著幹大事就好。但袁世凱不能,他不覺得楊浩哪裡比他強,那麼多的學識理論在他看來意義不大,找一堆槍手炮製出來就是了。

    這爭霸天下,憑的是實力和韜略,而這兩方面,他都不缺,也一定會擁有!

    「我必須成為大清的中流砥柱,讓朝廷必須依靠我袁世凱才能保持安定,所以我不能輸,更不能認輸!」

    袁世凱這樣不斷的堅定信念,同時也以此來提醒追隨他的那些人。

    作為參謀總辦的徐世昌自然追隨在側,看到袁大人貌似輕鬆的表情之下,隱藏的緊張與焦灼,他感同身受的暗暗歎氣:「大人為了成就偉業,當真是什麼都豁出去了!」

    上次被人家區區幾千人,攆的兩萬大軍丟盔卸甲狼狽逃竄,對袁氏集團的打擊非常大。被放回去的那些軍官表面上安撫住了,私底下長吁短歎,幾乎死了對楊浩新軍的抗爭之心。

    這是袁世凱最擔心的事情,一旦部隊養成畏懼楊氏如虎的毛病,以後不管他能組建起多少人馬,只怕一場勝仗都打不了。不能擊敗楊浩,他的未來權臣之路就走不通,他必須設法消除將士們心中的恐懼,重建必勝的信心。

    作為統帥,他必須以身作則,勇敢面對。

    滿懷複雜的心緒,在吳鳳嶺率領下的騎兵保護下,袁世凱等人抵達天津兵工廠不遠處的新建鐵路貨棧,在無數華洋代表見證下接貨。

    足有一平方公里大小的貨場以鐵絲網圍欄圈起來,中間全部平整硬化,按照功能區分割成大大小小的堆棧場,更有一片藍白相間的活動板房臨時倉庫突兀的聳立。

    對這種開始逐步對世人揭開面紗的奇特建築,袁世凱已經不怎麼感到驚訝。他甚至都不讓自己多想,因為一旦深思此物背後蘊含的可怕工業力量,會把他好不容易建立起來的自信轟然崩塌!

    各國洋人都無比確定,這種兩層薄鋼板夾著保溫材料的快速拆裝建築,乃是集合工業技術之大成的產物。各國目前尚不具備此等工業生產能力,正想方設法的從楊浩那裡偷拐搶騙,或者買。

    時至今日,袁大人通過學習楊浩的章,也大概知道了工業為強國根本的道理。故而對楊浩的實力越發感到深不可測,甚至生出深深的無力感。

    這種糟糕的感覺,他不想要,一點也不!

    寒冷的風被保溫效果極好的板房隔離在外,明亮燈光照耀下的軒敞兩層鋼架倉庫中,各種箱子堆積如山。

    鄭瑞麟作為「華興會」庶務科長,明面上則是炎華洋行天津分公司總經理,出面辦理貨物交付。

    看到袁世凱和徐世昌等人難以掩飾的驚訝,他不動聲色的抬手示意:「請袁大人和諸位先生們隨意抽檢。」

    袁世凱面無表情的的微微點頭,倒背雙手從開口處往裡面行進。

    足足四五十米長的板房倉庫,十五米跨度的空間裡,一排排的鋼架子拔地而起。上面大量的木箱子井然有序的排列,人走在下方,感到自己格外的矮小。

    袁世凱本來個子就不高,這種兩邊都看不到頂的壓抑感分外明顯。他走了沒二十米,就有點煩躁的隨手點指一些箱子,然後徐世昌安排的親信們上去抬下來,弄出倉庫外面。

    哪怕迎面撲來的寒風吹透了大氅,讓人不由自主的打冷戰,袁世凱卻覺得,胸中敞亮了許多,比呆在裡面舒服多了。

    所有箱子被拖車運到貨場的外圍,面對前方一片空曠無人的荒灘野地。親衛們七手八腳的拆開箱子,扯掉減震保護的木屑刨花,露出裡面油封完好的武器。

    步槍是略作修改的毛瑟k98,洋鬼子出主意把槍帶和刺刀、準星、槍栓等細節稍微加工。袁世凱推開親衛,自己抓起一條來用棉紗擦掉黃油,仔細觀察槍管、槍托有沒有二次加工的痕跡。結果發現,錚亮乾淨,甚至找不出一點劃痕!

    他的腮幫子微微一抽,卻不動聲色的遞給旁邊的漢納根。

    認真負責的德國陸軍大尉先生接過來,用他挑剔的眼光從頭到腳不放過每一個細節,甚至就地拆解槍身,面向陽光觀察膛線,用手摩挲邊角尋找加工瑕疵。

    足足幾分鐘後,他抬頭環視眾人,刻板的用力一點頭:「非常

    精緻的工業產品!甚至比出售給德國陸軍的那一批質量更好。就算換成是最優秀的德國工人,也只能做到這樣的程度。」

    其實他還是在中國呆的久了,學會說場面話。從心裡說,他非常的驚訝,這些槍的做工恐怕德國人自己也搞不出來。

    看到袁世凱徐世昌和等著看笑話的各國洋鬼子臉色不好了,吳鳳嶺立即站出來叫道:「傢伙好不好使,得試過來才知道!來人,試槍!」

    親衛士兵一起動手,拆開幾箱子槍械按照標準程序清潔校準,上槍栓刺刀,然後對準遠處立起來的靶子砰砰啪啪的射擊。

    其餘人等也不閒著,把另外的箱子都起開,弄出裡面的單兵裝備一樣一樣的折騰測試,包括手榴彈在內拉火投擲,後邊還有75步兵炮和水冷馬克沁重機槍!

    採用彈簧制退復進機構的速射炮和重機槍一出,在場的洋人登時一陣騷動。原本等著看笑話的英法德俄武官面面相覷,低聲驚呼:「那個中國人瘋了!他怎麼什麼都敢往外賣!難道他不明白,這些武器就是用來對付他的嗎?」

    「上帝,果然做軍火生意的都是瘋子嗎?把武器賣給自己的敵人,他怎麼想得?!」

    更有一些人分明是嫉妒!因為上次楊浩賣給列強各國的裝備中,甚至不包含水冷馬克沁,而是操蛋的轉管加特林。那種手搖的沉重玩意誰看著都頭疼,比起輕巧了許多的馬克沁,差的不是一星半點啊!

    漢納根大尉兼新建陸軍總教習、副提督大人耿直的讚道:「楊先生果然是一位有信譽的人,他這種嚴格遵守合約的作風很令人欽佩和讚賞。」

    在場的不少中國人腹誹:「讚賞你大爺!我看就是缺心眼!他當真要給朝廷武裝起來幾十萬大軍,且等著被人山人海的碾壓過來給堆死吧!」

    嗡嗡的議論聲一度把北風的呼嘯都壓過去,袁世凱表情淡然,內心激動的差點失控!無聲的狂叫:「姓楊的,你也有犯渾的時候!等著吧,看我袁蔚亭重建大軍,必將讓你死無葬身之地!」

    這一次的交貨的裝備總量,可以武裝五萬士兵,涵蓋所有單兵以及後勤物資。不但是這些槍械火炮,還有輜重所需的大車,蒸汽發電機,行軍帳篷,甚至是電話機!

    這些物資用船來拉都得裝滿幾艘大貨輪,眼下交付京津部隊的一部分就堆在寬廣的貨場倉庫中。

    袁世凱的新建陸軍近水樓台先得月,起碼可以分到其中兩萬人份,這能讓他第一個重新武裝完畢。亂世將至,誰手裡有槍有炮,誰就能大聲說話。這個道理袁世凱深深領悟,他能想像出這等於楊氏步兵幾無二致的武裝會帶來多大的戰鬥力提升。

    一門75野炮和一挺馬克沁裝配起來,就在不遠處臨時構建的環形掩體中開始向遠處試射。颳風一般的密集彈雨瘋狂傾瀉,將一片木耙草人打成碎片。騰騰騰的快速裝填發射聲,叮叮噹噹的整裝彈殼跌落地面的悅耳聲音,讓袁世凱彷彿看到一片嶄新的天地冉冉拉開帷幕。

    袁世凱等人喜上眉梢,這等凶殘利器上了戰場,豈不是要殺人如草?哪怕一營兵馬裝備上兩挺馬克沁,兩門速射炮,足可打出一片遮天蔽日之殺傷彈幕!休說是千百士兵,你就是再多人,也別想近身!

    他們現在都信了,楊浩真的沒有留一手。上次賣給洋鬼子的武器跟這些看起來一樣,用起來甚至還更利索——起碼上回給洋人的火炮仍然是分裝彈藥的。此番卻是定裝彈藥,裝填速度、轉運便利和操作簡練程度,都提高不少。對於戰鬥力提升,可謂明顯!

    各國武官們看的眼珠子發紅,對楊浩更是恨怒交加,差點破口大罵!

    該死的中國佬,狡猾的奸商!他怎麼敢公然欺騙強大的帝國!用那種不上不下的東西來糊弄人,簡直不可原諒啊!

    他們哪裡知道,楊浩對此的說法是:「洋鬼子的工業基礎太好,把完全版的武器給他們,不久就能仿造出來。但賣給清廷部隊,十年他也仿造不出來。一旦形成既定的裝備代差,列強再想動瓜分中國的心思,都得好好想一想,來硬的還是不是管用。」

    鄭瑞麟還知道更多的內情,楊浩要借此機會統一全國的軍隊裝備,把之前萬國牌的亂七八糟局面徹底掃清。其次,更是要借滿清急於建立強大武裝的機會,借助他們的國家力量快速培養足夠的基幹士兵,和機槍手、炮兵、通信兵等等技術兵種。

    光靠他如今的幾個軍校培養人手太慢了,清廷動員一國之力,足可十倍加速之。

    至於說可能因此培育起來新一批的強大軍閥,楊浩壓根就不放在心上。他深知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永遠是人。滿清腐朽統治下,你就是給他原子彈,照樣打敗仗。

    看著袁世凱手下們難以掩飾的興奮,鄭瑞麟暗暗冷笑:「你們先高興幾天吧,等下一批部隊武裝訓練完成之時,就是我們再次收割之日!」

    空曠的貨場上,轟轟轟、啪啪啪的聲音此起彼伏,時而一顆手榴彈轟然炸開,騰起的煙塵被大風迅速吹散。濃烈的硝煙味席捲而來,灌入掩體後面觀察員和交貨雙方的鼻腔。

    洋鬼子武官們面色都不好看,他們發現所有的武器彈藥質量全部沒問題,且使用的發射藥、彈頭的裝填藥,都是極為先進的無煙藥。打了這半天,火炮機槍步槍手榴彈,沒發現幾個不合格的產品。特別是他們注意的子彈和炮彈,啞彈瞎火概率低的幾乎可以忽略。

    尤其是大炮,附贈的說明書圖並茂,幾乎能讓盲照著瞄準開火的程度。楊浩還非常貼心的提供在天津開辦的火炮、機槍培訓服務,不會用?不怕,派人來學就好。

    此等詭異的做法,讓各路人馬感到高深莫測隨著一批批抽檢武器的

    的檢驗合格,他們心裡的鬱悶不爽越積越重。

    整整一天的測試下來,袁世凱最後不得不說一個服字,對鄭瑞麟滿含深意的道:「貴公司言出必踐,令人欽佩!還請轉告楊先生,袁某領教了。」

    鄭瑞麟淡淡點頭:「合作愉快!」

    第一批裝備順利交付的消息不脛而走,一天之內傳遍各大主要城市。親眼目睹整個過程的各國武官和商業代表,各自將所見所知記錄下來,供相關人等參閱。

    騎牆觀望的商人們越發驚疑不定。楊浩到底是拿出家底子來強撐,還是真的有那麼深厚的底蘊?仍然難以摸到真相。可朝廷大軍重新武裝,卻是實打實的,根據武衛軍內部高官傳出的小道消息,新建陸軍的武力空前強大!此時一鎮,足可頂上以往十萬大軍!

    雖說京裡那些人吹牛慣了,嘴上沒個把門的,一份顏色他們能渲染成萬紫千紅,但實打實的真傢伙做不了假。

    袁世凱手下押運的第一批軍火一萬份額送入京城,給旗人為主的武衛中軍首先打扮起來。一水兒的黑色紐扣軍裝和龍徽大簷帽,全新的快利步槍,整齊利索的披掛壯具,輕便的拖曳大炮和威猛的重機槍,等等一切都顯示出一股脫胎換骨的精銳架勢。

    在緊急換裝之後,光緒帝下令其中數營入城接受檢閱,特地讓他們遊走四九城讓所有民眾看個清楚,並親自登上城樓檢閱。

    京城內外,膽戰心驚的旗人們好似一下抓到了救命稻草,數不清的吹捧誇耀迅速喧嘩的街知巷聞。

    不少人吹著高碎茶根兒唾沫星子亂飛:「那姓楊的這回是要惡貫滿盈了吧?腦袋發昏把兵甲利器都賣給朝廷,這是找死的架勢!」

    「利慾熏心,要錢不要命,坑錢坑到了朝廷頭上,該!」

    「哈哈,我倒要看看,等朝廷十萬大軍編練成了,這千百的大炮機槍拉出去,嚇也嚇死那幫短毛逆匪!膽敢背棄祖宗反叛朝廷?該死!」

    ……亂紛紛的叫囂沸反盈天,好像他們的嘴炮能把楊浩給活活吹死一樣。

    真正察覺到其中不尋常的洋鬼子們,卻都感受到一股深深的威脅在孕育。寶克樂公使等人緊急磋商之後,認為繼續圍堵還不保險,必須採取進一步的行動確保成功。

    數日之後,各國停泊部署在長江、上海以及南方水域的艦艇紛紛出動,首先封鎖了東海水域。他們不敢北上進攻強大的中國艦隊,便想著先隔斷其通往中國腹地的交通要道。

    寶克樂堅信:「只要我們成功阻止萊因哈特.楊的貨運交通,逼迫他的艦隊離開老巢南下作戰,就有機會各個擊破,把他的軍事力量徹底搾乾,導致其信用破產!」

    第一期交貨中兩萬人的裝備,是要運往兩江和武漢的。最便捷莫過於海上交通,楊浩大包大攬的送貨到港,也是列強能夠痛快推動交易進行的條件之一。

    他們原本想著,楊浩不敢把艦隊開進狹窄長江航道冒險的,但沒有想到,就在各國聯合海軍拉開架勢張開大網準備撈魚的時候,楊海衛帶著海軍主力,公然南下,直奔東海!

    12月15日,以兩條改造升級的鐵甲艦為首,數十條艦艇組成的浩蕩大軍開出軍港,以橫掃千軍之勢出航。左右列開的雙頭編隊中,最為顯眼的是經過大改的「定遠號」鐵甲艦!

    此時的遠東第一強大炮艦,外形可說是面目全非,即便是親自監督其建造的劉步蟾和李鴻章也認不出來!原本左右傾斜向前的兩座露炮台消失無蹤,變成前後背負式兩座旋轉炮塔!r1152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