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183章 沖繩小試 文 / 龍騎士

    石原的「決號計劃」分為了三個部分。

    第一是海軍。石原認為,大日本帝國海軍並沒有被消滅,聯合艦隊的覆滅讓海軍失去了大部戰鬥力,但日本還有兩艘戰列艦和四艘巡洋艦,小型艦艇也還有很多。雖然燃料的短缺限制了它們多過的行動,但對於沿日本海岸線行動的大漢皇家海軍依然還能夠給予他們足夠的威脅。

    另外,日本海軍尚有350艘侏儒潛艇、1000枚人操魚雷以及800艘自殺攻擊艇。

    「我們並不想打贏戰爭,我們要的是給予盟軍足夠大的殺傷。我們不更缺少勇士,這些人操魚雷和潛艇、攻擊艇,如果有一個好的指揮,他們一定可以擊沉很多很多的漢軍艦隻。」

    東邇久稔彥重重的點了下頭,「石原君,沒錯!聯合艦隊的參謀長宇垣纏就在東京,由他指揮海軍應該可以的!」

    「是黃金假面?我還以為他跟隨聯合艦隊……這太好了,有宇垣君,襲船戰的把握就更大些了!」東條英機與宇垣纏是老相識。

    一直沒怎麼作聲的阪垣征四郎也點了點頭,海軍宇垣、陸上阪垣,二人雖不相識,但也算是英雄相惜。

    「的確,有宇垣君在,我們成功的機率就又高了一點。」石原莞爾也相當認可黃金假面,「親王,那我就繼續談,第二部分當然是陸軍。」

    在任何反登陸作戰中,指揮人員都有兩個選擇——灘頭防禦或縱深防禦。在戰爭早期,日軍採取的都是傾全力防守灘頭陣地,而不為後續戰鬥留一兵一卒,這在幾次戰鬥中已經證明特別容易受到敵人海軍艦炮的轟擊,尤其是面對漢軍這種火力強大,不拿炮彈當回事的軍隊,我們更應該放棄死守灘頭,而是將兵力部屬於易守難攻的地形區域,使登陸戰變成消耗戰,消耗漢軍的兵力,提高他們的傷亡率。

    而我們對於九州和本州諸地的防守,可以採取折中策略,即僅將防守部隊撤退到離岸邊幾公里的地方。這樣,既可以避開漢軍艦船的炮擊,又使其登陸部隊因空間過小而難以建立有效的落腳點。反擊部隊的部署地點更加靠後,以備一旦戰事打響可迅速支援壓力最大的一側。

    帝國在九州島上的兵力僅有四個師團,已經足夠,磯谷廉介將軍雖然在諾門坎輸給了俄國人,但指揮這樣的防守戰還是可以相信的。沖繩島上的牛島滿君是守不住的,他已經做的足夠好,雖然我們的十萬勇士難免玉碎,但盟軍的一個軍團也基本被打廢。就這樣打,漢國僅有十三個野戰軍團,一個一個添進來,這樣的損失漢皇能承受得了嗎?難道他會選擇調遣中華的軍隊來嗎?答案當然是不會的,我們的情報部門已經收到重慶與美國接觸的消息——重慶的那點事,那會有人不知道嗎?

    那麼我們重點要組織的就是本州西岸的防禦。

    「是的,在本州還有六個師團和二十個新編師團。我們還可以組織國民義勇隊讓漢軍侵略者陷入我們的人民戰爭中!在中華,他們不是最擅長搞這個嗎?」東邇久稔彥的信心也上來了!

    石原堅定的點頭,「親王,就是這樣的!」

    「組織國民義勇隊的任務就交給我了!」東條英機自知在軍事指揮上與其他人是弱項,否則當初也不會被石原譏笑為東條上等兵了!

    「好的,東條君,我們大日本帝國的國民一億,組織起兩千萬的義勇隊應該不成問題的!那麼,防守本州西岸就要依靠石原君和阪垣君了。」

    「哈依!」兩個人要等的就是這時候。

    關於「決號計劃」的第三部隊,東邇久稔彥沒有要石原莞爾再做過多的解釋,那幾個字就足以說明一切了。

    神風特攻隊!這就是石原莞爾賴以對付盟軍登陸部隊的絕招。在第二天,昭和天皇宣佈解散近衛內閣,由東條英機出任內閣首相,同時還宣佈石原莞爾和阪垣征四郎出參謀本部總長和次長,協助東邇久稔彥親王負責本土防禦。

    支持和談的近衛縻首相被宣佈下台,意味著日本放棄了最後一絲和平的希望,盟軍攻日的兩路大軍都加快了行動步伐。台灣方面軍全國林司令命令摩蘇軍團必須在新年元旦前結束沖繩戰役。

    沖繩戰役已經打了近一個月,沖繩島是日本第五大島,僅次於本土四島。同時,在失去先島諸島的控制權後,沖繩諸島和奄美諸島已是九州唯一的屏障,日本在沖繩諸島上部署了2個師團和1個混成旅團,約8。6萬餘人,以及海軍基地部隊和由島上居民編成的特編團等共10萬餘人,由牛島滿陸軍中將指揮。因為兵力的不足,牛島滿無法實施全島防守策略。他放棄了海灘陣地,而將日軍主力放在了沖繩主島的南部地區。以首裡為核心構築有牧港、首裡兩道防線,在西北端八重岳、與座岳地域構築有第3道防線。每道防線都依托丘陵地構成多層次的堅固防禦陣地。

    海上的防守則是交給了沖繩島及其鄰近島嶼1個魚雷艇中隊和600餘艘自殺攻擊艇。至於飛機……除了自殺飛機,日軍還有戰鬥機群嗎?

    1940年11月22日晚,駐桃園的大漢皇家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大規模轟炸了九州、四國的機場以及其他軍事目標。23日凌晨,太平洋艦隊的奉孝、和、若、仲達號四艘航母起飛了翼龍與毒龍機群,對慶良間列島和沖繩島進行了不間斷轟炸。隨後,戰列艦隊實施預先火力準備,摧毀島上機場和暴露的防禦設施,消滅了日軍近海攻擊艇隊。從與那國島和宮古島甚至是台北和基隆起飛的轟炸機陸續加入戰鬥,直至26日,已轉型為兩棲部隊的揚州軍團19軍56師登陸慶良間列島,取得了軍團的補給基地,海空火力全部轉向沖繩主島。日軍派出了僅餘的十數艘潛艇,但在太平洋艦隊的嚴密警戒下,並未取得太好的戰果,除兩艘夕潮級返航後,其他皆被擊沉。實驗室的拖曳式聲納研發成功,對日作戰的太平洋艦隊與北部艦隊的驅逐艦,最先

    先安裝。在沖繩海域埋葬了日軍潛艇最後的希望。

    解除了海上威脅,盟軍摩蘇軍團也順利在沖繩島中部登陸,牛島滿部署在北部地區的少量部隊起到的也僅是警戒作用,根本無力抵抗盟軍的推進。摩蘇軍團的一個軍在數天之內就佔領了沖繩島半部和伊江島。但向南突破的另外一個軍剛遇到了頑強抵抗,日軍充分利用懸崖峭壁、深溝高谷等險峻地形構築起堅固隱蔽的防禦工事,盟軍的攻擊進展緩慢。全國林及時調整部署,摩蘇軍團最後一個軍也投入了南線戰鬥,12月11日終於空破牧港防線,並擊敗日軍的反撲行動。

    12月16日,日軍放棄了首裡防線,收縮陣地,向南部防線退卻,盟軍解放琉球王國之王宮首裡城。這是一座建立陡峭山脊中的城市,自1879年,日軍入侵琉球以來,60年後終獲解放,只是它的主人還被監禁在日本,或者已經被滅族。但為了攻佔這座古王宮,摩蘇軍團付出了近兩萬人的傷亡,在嘉數高地,日軍的敢死隊員,抱著炸藥包自山坡上滾下,擊炸毀協助作戰的兩棲坦克。然後再對失去坦克掩護的盟軍步兵發起衝鋒,盟軍在日軍衝擊下,節節敗退,死傷將近5000人,全憑後續部隊的重炮和海空優勢火力才將日軍攻勢遏制。

    在那霸,太平洋艦隊的遠和謙號戰列艦率四艘巡洋艦和十幾艘驅逐艦,對日軍陣地發動猛烈炮擊,摩蘇軍團的近千門榴彈炮也對日軍陣地射出了上萬枚炮彈,接著海軍和空軍的數百架轟炸機還實施了航空火力準備,投下了大量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可就是在這樣猛烈持續的火力打擊後,摩蘇軍發起了進攻,但日軍利用坑道躲避盟軍的轟擊,當盟軍炮火開始延伸地面部隊展開攻擊時,才進入陣地迎戰,因此盟軍的攻勢一次次被瓦解。日軍充分顯示了其頑強的戰鬥意志,每一個山頭,每一個碉堡,每一個坑道,甚至每一塊岩石,都必須經過多次血戰,才能奪取下來,激烈的戰鬥整整進行了五天,盟軍幾乎寸步未進。

    這仗打的,讓太平洋艦隊司令於榮豐想起了佩島血戰,只是這一次,島的面積更大,日本守軍更多,盟軍的犧牲也更大!再這麼打下去,犧牲肯定會更大,雖然死的是……可那也是盟軍的力量呀!於司令致電台灣方面司令全國林,必須要向陛下申請重型坦克,才能加快突擊速度!

    全國林也正為這事撓頭,脾氣火爆的全大喇叭將摩蘇軍團司令阿茲姆迪罵的狗血噴頭。可這事也實在怨不得這位蘇祿將軍,要說摩蘇戰士們已經夠勇猛了,頂著這樣大的傷亡率依然能發起衝鋒。全國林也承認,換成大漢十三軍團,這種情況下,也未必能打的更好。

    於榮豐的電報倒是提醒了全國林,台灣的益州軍那裡還有很多黑寡婦呢!猛瑪重量坦克也能有六十幾輛,還有那種輕型的猛士特種坦克,衝著愛鑽溝溝鬼子們噴噴火也不錯哈。

    這仗打的,陸軍的裝備還得要人家海軍提醒,換別人指定不好意思,不過全國林是啥人呀?帝**四大惹不起全大喇叭的彪呀,全司令從不知道啥叫不好意思!給於榮豐回了封電報,就仨字:謝謝啦!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