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184章 噴氣時代 文 / 龍騎士

    猛瑪重型坦克和猛士噴火坦克的加入,使得日軍的防線變得脆弱了許多。重達六十噸的猛瑪坦克,在日軍的眼中簡直是巨型怪物,看慣了他們自己的小豆丁,都不敢相信這麼重的鐵塊居然也可以冒著槍林彈雨,輾過戰壕,而且速度還不慢。好多小鬼子就是在驚訝的目光中被猛瑪的重機槍打成碎片。更不要說猛瑪的兩門128毫米滑膛主炮了,每一炮轟出,都會將好長一段戰壕轟塌或是將山崖上的工事打得開花。

    「弄來這樣的怪物對付我們,未免太欺負人了吧?」一個鬼子軍官被火炮汽化前發出了這樣的疑問。

    其實,猛瑪並不是怪物。猛瑪只是由陛下命名的坦克代號,在紅警主基地的操作界面上,猛瑪有另外一個名字——天啟坦克!

    裝備名稱:天啟坦克

    需要資金:20萬

    滿載全重:62。8噸

    乘員:5人

    最大行程:260千米

    最高時速:45千米

    建造時間:6小時

    裝備武器:兩門128毫米52倍口徑滑膛炮,一挺12。4毫米同軸機槍,一挺12。4毫米高平兩用機槍。

    說明:四條履帶,前裝甲厚達430毫米,並配有1330馬力柴油發動機為其提供強勁動力的天啟坦克,是一種究極坦克。

    好吧,不要看其他,就看最後四個字,鍾義就感覺腦子要當機了。不過每一輛高達二十萬的造價以及經過戰車工廠減免後依然六個小時的建造時間,都決定了天啟坦克不能大批量建造。一百輛是目前帝國天啟呃不,為了符合帝**武器命名原則,陛下將天啟更名為猛瑪,整個帝國目前僅有一百輛猛瑪,給中華北方集團軍運去了一個團的,其餘都被運到台灣方面軍。鍾義早預料到了琉球群島戰役不好打,前世那小十萬的美軍不是白死的。

    果然,在沖繩戰役到了關鍵時候,猛瑪的登場立了大功,再配以猛士輕型噴火坦克掃蕩日軍隱藏的坑道和山洞,鬼子終於支撐不住,防線被逐漸突破。直至12月20日,摩蘇軍團突破日軍核心防禦地帶首裡防線,盟軍攻進了已滿是廢墟的首裡城。牛島率餘部後轍了約十公里,退到島南端精心準備的最後防線,這是由兩座山峰構成的天然屏障,地勢崎嶇險峻,日軍充分利用地形,築有巧妙隱蔽的炮位和坑道工事,牛島決心以此為依托,戰至最後一兵一卒。

    不過日軍的頑強並沒有對戰局起到太大的影響。一支炎黃輪運輸船隊在多艘驅逐艦的護航下,來到了沖繩島。在船上開下來的是一輛輛的卡車,卡車的車廂上是一根根黑色的炮管。

    好多見識過台北市慘狀的漢軍戰士不約而同的喊出了「黑寡婦」三個字,他們知道,這些卡車裝載的是惡魔,會如魔鬼一樣帶給你終生難忘的夢魘。

    「黑寡婦「的到來,再配合空軍的凝固汽油彈,徹底粉碎了牛島滿抵抗到底的決心。一個多月的戰鬥,早已被磨的沒有耐心的全國林命令揚州軍18軍一部在沖繩島南端的喜屋武岬附近登陸,協同正面和側翼的摩蘇軍團圍殲日軍。這次登陸成了壓垮日軍的最後一根稻草,被分割包圍的日軍明白,最後的時刻就要到來了。在坑道裡,衛生兵給傷員注射大劑量的嗎啡,使他們平靜地死去。

    而牛島滿在摩仁坑道,向東京發出訣別電報,脫下軍裝,換上和服,與身邊的參謀一一乾杯,喝完了最後的訣別酒,然後剖腹自殺。他的參謀長追隨他剖腹自殺,還有一些軍官也隨之集體自殺。

    沖繩島戰役歷時三十四天,以盟軍的勝利結束,日本方面共有超過10萬名士兵戰死或被俘虜,盟軍遭受的人員傷亡亦超過5萬人,接近摩蘇軍團總人數的一半,此戰過後,摩蘇軍團被調回台灣休整,摩蘇軍團司令蘇祿將軍被漢皇授予金龍一級勳章,這是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前,盟軍方面的最高級獎章。

    在戰役中,還有數萬名當地平民喪生、受傷或被日軍逼迫自殺,使得琉球人口大幅減少。

    沖繩島戰役,在整個對日戰爭中佔有重要地位。盟軍方面慘勝,打開了登陸九州的大門,收穫了許多島嶼攻堅戰鬥的經驗。日軍方面失敗,但卻證明了石原莞爾「決號計劃」的正確,更堅定了日本方面誓死抵抗的決心。

    全國林倒是顧不得許多,濟州島上的蔣雲志已經發了幾個電報,催促要速度發起九州戰役,可一個小小的沖繩島,愣是生生拖了一個多月才打下來。這還是在盟軍方面擁有絕對的海、空火力優勢和新式武器加入戰鬥的結果,全國林覺得有必要提醒蔣雲志,不能輕敵。這次被打殘的是摩蘇軍團,可日本本土的日軍依然超過一百多萬,被臨時組織起來的雜牌部隊還要多上幾倍,而狂熱的敵對平民則不計其數。登陸日本,無論是在軍事上還是在政治上都不是一次簡單的行動,對於戰場指揮員來說,這是一次冒險;對於大漢帝國來說,這更是一次冒險,一旦失敗,後果不堪設想。

    鍾義不是沒有看到這點,只是時不可待。雖然美國國內的孤立主義依然盛行,羅瘸子即使是想加入戰局,也困難重重。可困難這東西,它出現就是等著被人克服的,前一世小日本的和德國的敗局時刻都在提醒鍾義。以目前的形勢來看,美國插手中華大陸已經不可避免,據軍情局五處的情報,美國國會對於是否插手日本事務也是爭論不休。共和黨反對干預日本的戰爭,反對插手大聯盟事務,要避免激怒漢皇,避免美利堅與強大的南太國家為敵。而民主黨則認為美國不能對亞太地區事務置身事外,一戰前就是因為美國動手太晚,而沒有分得太多列強刮分清朝的大蛋糕,這一次,美國不能再錯過了,否則,亞太就成了漢國的後花園了。

    這就是專政國家與兩黨制國家的區別了,什麼事都得指鼻瞪眼的罵上一段,事到臨頭才能好好商量,這就是所謂的自由。無非

    就是將矛盾表面化,釋放化,以維持政權的穩定。到了漢皇這,事情就變得好辦了。

    衛青閣的辦公室中,葉為詢匯報德國方面已經是第六次催促什麼時候可以正式簽署同盟條約,看樣子是歐戰的形勢不太妙。

    沐雨嗤笑一聲,不是不妙,是很不妙。

    以空軍為先鋒,爭奪不列顛海峽的「海獅計劃」遭遇挫折,雖然德國有更多的轟炸機,但是在戰鬥機方面,德國的主力機種me262-a1型燕子噴氣式戰鬥機在面對英國的流星戰鬥機,並不能佔據上風。開戰以來德國轟炸機無往不利,尤其是me262-a2型風暴鳥噴氣式轟炸機,以850公里的時速令歐洲其他國家的戰鬥機只能望而興歎。

    新晉陞元帥的德國空軍司令赫爾曼·戈林集中了3個空軍集團軍,有近三千架作戰飛和13個空軍師,168艘運輸艦、1910艘駁船、419艘拖船,1600艘汽艇。並確定8月13日為「鷹日」,意為德國戰鷹發起總攻的日子。但戈林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或者說是他敬愛的元首錯誤的引導了他。德國在戰前就開始研發噴氣式戰機,但直到元首與漢皇談判後高價引進殲-五後,德國的噴氣式發動機技術才得到了跨越式的進展。元首喜歡標榜他與漢皇的私人友誼,讓戈林誤以為德國最先得到了漢國的噴氣式技術,蘇聯也是在西安政變後才敲詐了兩架殲-五。但他忽略了,英國才是最早與漢國發生交集的國家,甚至整個南華大陸都是英國的前首相張伯倫賣給鍾義的。英國更早的得到了殲-五甚至是59式中型坦克。在噴氣式戰機和裝甲力量的研發方面,英國可以說走到了歐洲的前面。只是海島國家的局限性,英國不太重視陸軍,而使得英國的坦克依然落後於德國的2號豹式坦克。

    但渦噴式發動機的流星戰鬥機得到了英國皇家空軍的大力支持,並發展出了多種型號的全天候戰鬥機、高空偵察機等。歐戰爆發後,英國的飛機製造廠加緊生產流星,並授權了美國的三家公司幫其生產流星戰鬥機,在兩國首腦聯合發表「大西洋宣言」後,英國更將流星的全套技術交給了美國,以供美國研發更先進的戰機。鍾義在建國初期以飛機、裝甲技術換得英國支持的後遺症顯現了出來。雖然日本也通過德國得到了噴氣式技術,但日本薄弱的國防工業能力使得零式的產量太低,並沒有對戰爭產生太大的影響。

    如今工業能力巨大,遠超日本數十倍的美國得到了渦噴技術,除流星戰鬥機以每月過百架的速度支援英國外,美國自己的噴氣式戰機研發也得到了突飛猛進的發展。p-80單發單座噴氣式飛機,代號沿用了英國人的流星;p86佩刀,由北美人航空公司研製的戰鬥轟炸機,據美國人自己吹噓,性能直追漢國的第一代後掠翼飛龍戰機。當沐雨把這份情報送到漢皇的書案上時,陛下只是微微一笑,「佩刀?前世在朝鮮戰場上被志願軍的米格-15完暴的貨,也好意思出來得瑟?等美國佬弄出f-14熊貓和不死鳥空空導彈再來叫囂吧。」

    對於有基地科技支持的鍾義,英、美的流星、佩刀之流當然不夠瞧,可對於橫掃歐洲大陸,正處於極度狂妄中的小鬍子來說,這不異於晴天霹靂。德國空軍引在為榮的,在大陸上所向披靡的梅塞斯米特262戰機竟然在英國的流星戰機面前吃了憋,「鷹之日」由八十幾架燕子護航的風暴鳥和he-111鷹、do17鉛筆、ju88空軍之翼轟炸機群,竟然被擊落了143架,就連燕子也在與流星的狗斗中被擊落了24架,而流星僅損失了26架。雖然「鷹之日」的轟炸還算是成功的,英國南部的五個機場遭到了比較嚴重的破壞,英軍部署位置最關鍵的7個雷達站中也有6個被炸,整個通信系統基本被摧毀。

    但轟炸機部隊如此重大的損失讓空軍元帥戈林顏面無光,讓元首暴跳如雷。元首下令,梅塞斯米特公司必須在近期拿出更先進的戰機設計,道尼爾與容元飛機公司都加入設計,「拋開公司和廠家的門戶之分,全力為帝國生產出更先進的『雄鷹』,炸死那些可惡的英國佬。」

    聽沐雨講完,最高統帥辦公室中其餘的四個人都笑了,錢隊長和土著妞是沒心沒肺的笑,純屬聽故事捧沐局的場,陛下對於其中情節早已知悉,唯有葉為詢意識到了其中的問題。

    「沐局長不是會閒的給大伙講故事的人,難道……」葉為詢在政治上的敏感再一次讓他洞悉先機。

    看到了葉為詢疑問的目光,陛下微可不見的點了下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