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46章 登陸日(2) 文 / 龍騎士

    黑夜是傘兵的敵人,因為在黑夜中,飄浮在空中的傘兵們無法看清地面的情況。在很多時候,他們只有聽天由命,幸運的落到田野中,街道上等適宜降落的地方。而倒霉者被掛在樹上,水坑裡,甚至……塔尖上。

    在萊姆灣地區,有很多教堂,教堂建築的層頂幾乎都是那尖尖的塔頂。即使是民居,英式建築中的陡坡屋頂對於從天而降還背著沉重裝備的傘兵們來說,也不是什麼太安逸的地方。

    但黑夜又是傘兵的朋友,因為在黑夜中,他們的行蹤將更加隱蔽,在英國南部分佈著密集的防空陣地,對於緩緩下降的傘兵們來說,那就是死神的微笑。

    在黑夜中實施空降的未知性,再加上英國南部非常頻繁的大西洋季風,都在出發前就給這次代號為「木槿」的行動蒙上了一層陰影。

    兩萬名傘兵在6月21日的22點整就已經開始登機。但出發的命令卻直到6月22日的零點十六分才最終下達。

    進攻推遲的原因是蔣雲志收到了沐局長轉過來的一封加急電報:美軍已經兵分兩路在蘇格蘭阿伯丁和愛丁堡開始大規模登陸,其先鋒第12裝甲師已經抵進蘇、英分界線的哈德良長城。

    在這個關鍵時刻,這真是一個要命的消息。盟軍指揮官的將領們不敢想像一旦盟軍登陸行動不利,美軍又大舉南下,那對於已經登陸的部隊將是一種何樣的災難?

    蔣雲志可不希望盟軍進入大西洋後的首次大規模作戰,是一場狼狽不堪的潰敗。

    緊急召開的指揮部會議上,各國的將軍、元帥們也是意見不一。熱血者贊成按原計劃行動,甚至要加快登陸效率與美軍拼一下時間;謹慎者則是認為美軍加入後,盟軍已經失去了最佳的登陸良機,繼續執行「霸王」計劃,將會給盟軍帶來難以承受的損失。

    一番討論之後,最後大家都沉默下來,將目光投向一直未表態的「霸王」行動總指揮、大漢元帥蔣雲志。

    其他人的意見只是參考,最終的決策仍然要取決於盟軍總司令。

    蔣雲志的心中也很矛盾,近百萬盟軍的登陸部隊已經全部準備就序,甚至,首批空降的兩個近衛傘兵師的士兵們,已經坐在飛機中等待最後的命令。正如大家所說,錯過這次機會,美軍就可以從容的在英國南部海岸線佈防。甚至,已經與英國達成一系列協議的德國也很有可跳出插上一腳,使盟軍徹底失去登上不列顛的機會。那樣的結果,無論是對於大聯盟,還是對於大漢帝國,都是不可以接受的。

    至少,漢皇那一關就根本過不去。

    陛下已經多次強調,歐洲的戰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想起剛剛收到的陛下的那份密電,蔣雲志的目光立刻變得堅毅了許多。

    緩緩的站起來,將目光與在會議桌兩側的高級將領們逐一對視之後,沉聲重複了一次陛下密電中的內容,只有四個字:箭已上弦……呃,好吧,在座的,還有好幾位雖然會說點漢語,但這麼經典的俗語還是很難搞清楚意思。

    看到吉裡齊亞尼、古鐵雷斯等幾位疑惑的目光,蔣帥不得不又說出了後邊的四個字。

    土耳其陸軍上將伊爾凱爾在聽到翻譯解釋了半天之後,聳了聳肩,「總指揮,漢語實在是太難懂了。你就直接說按原計劃行動不就好了?幹嗎要說的這麼高深?」

    ……

    每一架霸王龍大型軍用運輸機可以搭乘最多82名全副武裝的士兵或是兩輛空降型的猛士輕型坦克和飛豹傘兵用裝甲車。

    為同時投送近衛第19和第23空降師,盟軍共出動了500餘架「霸王龍」運送人員和裝備,還有其他200餘架各式中、小型飛機負責投送彈藥補給。再加上為運輸機護航的十個戰鬥機中隊,在西班牙比斯開沿岸機場起飛的機群就已經達到近千架的規模。

    十六架「棘背龍」預警機在「猛龍」的護衛下,也飛臨英吉利海峽上空,協調各機群的飛行路線。

    在飛機進入噴氣時代之後,已經很少可以見到過百架規模的機群了,更何況是一千多架。空軍總指揮龍嘯天上將很慶幸皇家空軍能夠擁有「棘背龍」和北斗通信指揮系統。這樣大規模的機群行動,而且是夜航,那真是不可想像。

    比起原計劃,傘兵們的出發時間推遲了兩個多小時,這意味著他們在空降後,趁夜突襲預定目標的時間變得更架緊張,傘兵們將不得不更多的面對天亮後英軍的援軍。

    兩位近衛軍的師長跑了過來,給龍嘯天敬了一個軍禮。龍上將並沒有還禮,而是依次緊緊的擁抱了兩位少將!在傘兵部隊,即便是將軍,在行動中也同樣要經歷從天而降的那段最危險的時間,敵人的防空炮火不會認得你是一位士官還是一位將軍。

    傘兵的每一次行動都是行走在懸崖邊上,他們才是真正的勇者。

    ……

    英國皇家空軍在南部部署了三百多架飛機。但是其中僅有不足百架是可以發射導彈的比較先進的戰鬥機,最先進的「閃電」只有二十七架。

    這些,就是英國皇家空軍僅存的全部力量了。更為可怕的,在英吉利海峽持續不斷的空戰中,英國本土有經驗的戰鬥機飛行員,那些與德國人英勇拚殺過的王牌們,早已經被消耗殆盡,現在的這些飛行員,大多是由民航的和航校還沒畢業的學員們組成。

    唯一讓蒙哥馬利感到欣慰的是丘吉爾首相的華盛頓之行,終於說服了美國人不退出《大西洋協約》,而是繼續與法西斯軍隊戰鬥到底。

    三十六架美國最新式的號稱可以對抗漢國「天龍」戰機的f-11「虎」式空優戰鬥

    機,已經轉場至賴蓋特空軍機場,以加強倫敦地區的空中力量。

    陸續還有更多的美國空軍進駐英國,一周,只需要一周的時間,美軍就可以部署到位,不列顛島上的防禦力量就可以增加幾倍以上。

    曾經在北非與艾森豪威爾為了多國部隊總司令職務結怨不小的蒙哥馬利,在盟軍的巨大壓力面前,也顧不得英國人的面子了!

    話說,現在的英國還有啥面子呀?丘吉爾都已經去法蘭克福給人家阿道夫低三下四了,估計在華盛頓也指定是點頭哈腰。這絕對是英國幾百年來最大的恥辱,「可為了英國不淪陷於法西斯的鐵蹄之下,這些都是值得的!」

    只是,蒙哥馬利沒有等到他需要的決定英國命運的一周,在美軍在蘇格蘭登陸的同時,盟軍的「霸王」行動正式開始。

    6月22日的凌晨二時四十分,盟軍的運輸機群,在付出六架「霸王龍」與十一架其他各式運輸機的代價之後,突破了英軍的空中封鎖線。或者說是護航的戰鬥機機群全殲了數十架英國戰機,將不列顛的大門率先中空中打開。

    近衛傘兵第19師的任務在空降後,迅速奪取約維爾城南部的兩座鐵橋,一座是公路橋,而另一座鐵路橋。

    空降的過程並不順利,因為英國皇家空軍的快速反應,在運輸機抵達空降區域之前就遭受不小的損失,尤其是幾架運載了「猛士」坦克等重型裝備的「霸王龍」被擊落,將使本就缺乏重火力的傘兵師在戰鬥中更加艱難。

    但這僅僅是開始,由於在日本、在北非等數次戰鬥中,近衛軍傘兵部隊屢立奇功,而恰巧這些戰役又都是蔣雲志所指揮的。善於分析敵人指揮官特點的蒙哥馬利早就斷定,只要盟軍的總指揮是蔣雲志,那麼就一定會在登陸戰役中大量使用傘兵。

    所以,在英國的南部,所有適合傘兵空降的地區,英軍都設立了觀察哨,並將許多的窪地都引進了河水。這使得在黑夜中無法選擇降落點的近衛傘兵們出現大量的非戰鬥傷亡,甚至有很多傘兵,因為背負了過重的裝備,而被淹死在僅及膝深的淺水中。

    再加上在英軍防空炮火的威脅下,許多霸王龍的飛行員不得不提升了飛行高度,使本就在季風中難於控制降落地域的傘兵們,落地後變得更加分散。

    就算是裝備了先進的單兵通信裝置,近衛第19師師長李龍迪少將在預定的兩小時集合時間內,也僅收攏了不足一千人的部隊,而且軍官就佔了一半以上。

    時間緊迫,李龍迪不得不率領著不足全師十分之一的部隊對鐵路橋方向行進,行軍中,李師長自嘲的說到:「這可能是世界上唯一一支軍官比士兵還多的部隊了!」

    好在,傘兵的行動計劃非常詳盡,許多空降後偏離預定區域較遠的士兵逐漸趕了過來,更讓大家高興的時,當部隊集結超過四千人時,他們終於發現了重型裝備的電子信號。

    凌晨五時三十分,近衛第19師集結起來的部隊達過了六千人,並找到了四輛「猛士」坦克和六輛「飛豹」裝甲車,還有多門85毫米迫擊炮。

    這讓李龍迪的底氣大增,也許攻佔鐵橋時,傘兵們並不需要費多大周折,但沒有這些重型武器,面對英軍的反擊部隊將會非常的困難。

    「鬼知道第二批傘兵什麼時候會增援過來。」李師長咧了咧嘴,看現在的架勢,如果美國人的空軍參戰,雙方必定要首先爭奪制空權。再沒有絕對的制空權前,就算是再大膽的指揮官也不會讓大型運輸機再次起飛。

    在敵人的空軍依然有進攻能力實施空降,那就不是「大膽」了,而是謀殺。

    「佛主保佑,天亮後第二批次的傘兵可以順利空降。否則,我這幫弟兄弟們就指不定要在沒有援兵的情況下,苦戰多少天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