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紅警之大國崛起

正文 第376章 解放蘇格蘭 文 / 龍騎士

    王鐵漢將軍的電報,受到了陛下的極大重視。

    這與抗戰時期日軍侵華的過程何其相似?戰爭伊始,勢如破竹的攻勢因為戰線的拉長和守軍的集中防守而喪失了銳氣。本土軍隊則會因為有人民的支持逐漸扭轉戰場上的頹勢而愈加士氣高漲,戰爭的走向也會因此而變得難以把控。

    但是,與日軍要長期佔領中華,掠取中華的資源不同,盟軍的戰爭目標是要肢解美利堅,在其實現稱霸全球的野心之前,將其扼殺在搖籃之中。

    這也就是說,大聯盟軍在美國,不需要長期佔領、不需要統治,只需要像蝗蟲大軍一樣,一掃而過,一掃而光。

    破壞、分裂才是盟軍的根本目的。至於說戰後事宜,鍾義早有準備。扶植印第安人復國組織和美國工人黨,並不單單是為了給北美戰爭找一個掩人耳目的借口,建立印第安王國或是在北美大陸上出現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都是陛下為了攪亂這塊地理條件得天獨厚的大陸所埋下的伏筆。

    這個世界上,世外桃源般的存在,有一個南華大陸就足夠了。至於北美,還是多一些戰火和爭端才更和諧。

    這樣的戰略目標就決定了,盟軍在北美的戰爭必須是速戰速決,而不是像後世的蘇聯入侵阿富汗戰爭那樣深陷泥潭,甚或是美軍越戰那般自取其辱。

    大漢中興的偉大的事業正處於最接近也是最危險的時期。「行百里者半九十」,看起來強大無比的大中華聯盟,卻因為大漢帝國的根基尚淺,而無法承受太多的風浪。任何一次失敗,都可能導致帝國的衰落和大聯盟的解體,這一點,鍾義一直在警醒自己。

    將帝國的絕大部分軍事力量都用在北美大陸上,不僅會拖垮帝國的經濟,還會使得一些屑小有可鑽之機。同時,鍾義也沒有忘了高懸在帝國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那就是基地的休眠問題。失去紅警基地的支持之後,帝國的科技與工業能力還是否能領先於世界?現在看來,並不樂觀。

    希拉河戰役,無疑是及時的為帝國敲響了警鐘。在有基地還能夠運轉的情況下,美國的軍工科技在短暫掉隊之後,都能夠及時趕上。那麼,一旦基地進入休眠,而戰爭仍未結束,美國依然保有足夠的實力之時,帝國將何去何從?大聯盟也是否會盛極一時卻如曇花般短暫絢爛?

    「不能拖!『侯喜』行動絕不能打成『巴巴羅薩』那樣的爛仗。」放下手中王鐵漢將軍發回的電報,鍾義面色沉重的站了起來,拉開最高統帥辦公室北窗的窗簾,讓十二月份南半球灼熱的陽光射進暗紅色的地板上。

    「卡、卡」的皮鞋敲地聲傳來,負手立在窗前的鍾義並沒有回頭。敢不敲門就進來的,只有武大記者。

    不久前,武女神拒絕了陛下冊封其為梅妃的提議。「如果可以選擇,我寧願你不是皇帝!能夠陪在你的身邊,這樣就好……」

    醉酒鞭名馬,情多累美人。

    當如廝佳人溫柔似水,卻又繞指成鋼,陛下找不到任何一句話來表達那時的心境。曾幾何時,因愛人陰陽永隔而悲痛萬分,那時的鍾義,為了寧雪生前的願望,不辭萬里。而如今,自己的後宮卻已達五指之數。

    莫非每個男人的內心之中,都有深藏的後宮情節嗎?莫非每一句山盟海誓,都只是騙人的遊戲嗎?

    「陛下……」

    依舊是甜甜的吳儂軟語,卻在鍾義突然轉身後的粗暴動作中,只來得及短促的發出了一聲「啊……嗯……」

    縱使贏得世界,也別忘了對身邊的人說一聲或是用行為去表達你對她的「愛」。男人的胸懷可以志在天下,但再優秀的女人也大多只在乎她身邊的一丈方圓。

    當鍾義坐在蘭妃湖邊,用幾塊緬甸的老坑石料搭起一個燒烤架子,帶著一雙兒女與幾位嬌妻開心的自助野餐之時,歐洲多國總司令艾森豪威爾上將在愛丁堡發表聲明:支持溫莎公爵成為新的愛丁堡大公,並繼任蘇格蘭國王,實施對蘇格蘭地區的統治。同時,多國部隊將按照大聯盟歐洲盟軍總指揮蔣雲志元帥的要求,放下武器,接受整編。等待盟軍的統一安排,返回自己的國家。

    猶如晴天霹靂,艾森豪威爾的聲明立刻炸響了全世界。幾乎所有人都清楚,隨著大不列顛島上多國部隊陷入困境,投降是早晚的事。可沒有人預料到,艾森豪威爾會在這時——在盟軍入侵北美戰役進行到最關鍵的時候,發表這樣的聲明。這無疑於釜底抽薪,在剛漸抬升的美軍士氣上,又狠狠的潑上了一大盆涼水。

    不過當美國工人黨主席山姆·韋伯隨後也發表聲明,宣佈工人黨將吸納艾森豪威爾成為工人黨黨員之後,感到驚異的人們都立刻「呵呵」了。

    漢人的老話說的好,什麼「良禽擇木而棲」,又或是什麼「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等等,大概說的都是這意思了。

    不過,多國部隊內部對於艾森豪威爾的選擇卻並非是全部買帳。如布萊德雷的美國第3集團軍以及自由法國等部隊,服從了總司令的命令,撤出了與盟軍對峙的陣地,前往東海岸準備接受盟軍的整編,或是搭乘盟軍安排的船隻回國。

    但在格拉斯哥附近的美國第15軍、加拿大第2軍以及其他的歐洲淪陷國家的部隊,都拒絕接受艾森豪威爾「可恥的投降命令」。

    這些軍隊得到了英格蘭前議會政府的支持,推選美軍中將勒寧為總司令,發動兵變,佔領了格位斯哥的多國部隊司令部,並提出單獨與盟軍進行談判,否則將堅持繼續作戰。

    實際上這些軍隊,也並非是一定要死心與盟軍做對,另立門戶的原因無非他們有各自所代表的群體。在這些群體看來,艾森豪威爾搖身一變,從盟軍的敵人變成了盟友,是賣了多

    多國部隊才換得工人黨副主席職務的。

    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當然要爭取一下。比如英國議會派,一直執掌日不落帝國最高權利的他們,面對著王權歸來,當然不甘心就此破敗,你喬治王也好,安德烈王也好,怎麼也得照顧下這些老臣,冊封個貴族啥的。還有那些歐洲的流浪派,歐洲大陸被德國人佔了,跟那個狂妄小鬍子談條件,多半是沒有什麼好臉色,淪落到大不列顛島上,已經是最後的機會了。不趁著蘇格蘭未平定之前撈點什麼,以後還哪有混的了?

    或許在「侯喜」計劃發動之前,漢皇還真的有耐心與這些人談一談。縱使沒有其他,給些小支持讓他們偷偷返回歐洲大陸,給德國添添堵也不錯。

    可是,北美戰役打響,急於開闢美利堅第二戰場的蔣雲志還哪有心思管歐洲人這些破爛事?既然反抗,那就想必做好了犧牲的準備。咱漢人講究「君子有成人之美」。

    慢慢的將格位斯哥發來的電報揉成一團,拋進壁爐中。蔣雲志的黑臉上帶著獰笑,拿起了電話,「我是蔣雲志,我命令:總攻開始!」

    早已等候在皮布爾斯的近衛軍團及華夏遠征軍,立刻開拔,沿克萊德河向多國部隊發起猛攻。

    內部分裂之後,戰鬥力最強的美國第3集團軍及成建制的自由法國部隊都在向東海岸北貝裡克地區集結。其他的多國部隊更像是一群烏合之眾,自認為有一戰之力的他們,與精銳的大漢近衛軍團一觸即潰。不多的坦克在克萊德河兩岸平坦的淤積平原上,被陸航師以打靶式的攻擊清掃一空。近衛軍團數量龐大的獵豹履帶裝甲步兵車成了潰軍們的惡夢。

    兵敗如山倒,更何況是一群沒有鬥志,沒有後援的叛軍!在蔣雲志下達總攻命令之後的第三天,盟軍就已攻進格拉斯哥的多國部隊司令部。在兵變時被俘虜的艾森豪威爾的參謀長布裡奇中將等人皆被獲救,而建功的則並非是在克萊德河殺得興起的華夏遠征軍和近衛第6機步軍。

    秦少全中將指揮的傘兵部隊在利茲會戰結束之後,便利用彭裡斯大量的火車機車,趁著多國部隊混亂之際突進到克萊德灣重鎮基爾馬諾克。

    當多國部隊主力開赴克萊德河之時,秦少全便指揮著近衛第20空降師直接殺向格拉斯哥。令人驚奇的是,多國部隊慘遭潰敗,建制被打亂,指揮系統失靈。本就是有許多歐洲各國抵抗軍組成的他們,居然無人理會鐵道上猛開過來的這列火車。

    近衛第20空降師居然就真的將軍列一直開到了距離多國部隊總司令部不足兩公里遠的火車站。最為擅長敵後作戰的傘兵們,當然不會浪費這樣絕好機會。在擊退了駐守皇后街火車站的比利時軍隊之後,一路殺進人民宮——多國部隊總司令部駐地。

    英國前議會領袖傑拉爾與所謂的多國部隊總司令勒寧中將,以及許多歐洲各國流亡政府的要員,在目瞪口呆中成為了盟軍的俘虜。他們根本沒有想到,盟軍會如此迅速的攻進格位斯哥,甚至,他們還在克萊德內河港準備了多艘快船……不過,這一切都在盟軍傘兵們的大膽突進之後,變成了泡影。

    蔣雲志元帥在劍橋花園古堡發表聲明:蘇格蘭全境解放,偉大的蘇格蘭王國重獲新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