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要氏傳奇

正文 第二十八章 《送歌》 文 / 黑天鵝王子

    非常詭異的是,即使托缽僧的助燃劑是用外力加強了燃燒效果,對要昌的身體內部造成了不可逆轉的巨大傷害,但是從他身體表面仍然看不出任何燃燒的痕跡。

    這也是托缽僧本領的高深恐怖之處,他的助燃劑,實際上是加速燃燒要昌的內心。

    從內而外的燃燒,要昌最終會被這把邪惡的火焰燒的灰飛煙滅。

    不過最後的勝者還是「身火運念」,這種要家神奇的技藝,遲滯了要昌死亡的過程,起碼會比托缽僧死的時間要晚一點。

    實際上,在要昌和托缽僧的那場決死搏鬥中,真正能傷害了那個托缽僧的,也正是這個能夠燃燒綠色火焰的「身火運念」。

    而托缽僧潑出的那道強力助燃劑,也成了拉緊他脖子上絞索的助力器,這可是他施術之前萬萬沒有想到的。

    當托缽僧被要昌出其不意地抱住的時候,猩紅色的火焰瞬間佈滿了他的全身。

    因為托缽僧根本就不知道「身火運念」運用方法,他的燃燒方式與要昌的正好相反,強力助燃劑以比正常的燃燒快幾十倍的速度,迅速吞噬著他的皮膚和長衫。

    托缽僧被難以忍受的燒傷劇痛刺激得大叫起來,不過他的慘叫聲迅疾就被愈加猛烈的火焰給吞沒了。

    短短不到一分鐘,托缽僧就被燒成了一根黑色的、彎彎曲曲而又模樣怪異的炭棒。

    而他身上曾經所有的一切,包括那個讓我神智惑亂的老太太傀儡,以及那個鼓鼓囊囊、也不知道裝了多少寶貝武器的黃色布囊,也都被要昌和托缽僧共同創造的神奇火焰,給燒成了灰燼。

    只剩下這根還冒著白煙的黑色炭棒,仍舊被要昌抱在懷裡。

    之所以叫炭棒,顧名思義,這個我們一直到他死後都叫不上名字的托缽僧,真的被燒成了一段短粗的黑炭。

    更確切地說,這是一段被高溫燒焦了而且已經炭化了的屍體。

    這種效果,只有在瞬間產生的極高溫度下才能產生,可見要昌和托缽僧雙方合作產生的那種猩紅色的火焰是多麼的恐怖。

    要昌也快死了,即使是要德靈老爺子的妙手回春,也阻止不了要昌的死亡。

    他最後的搏死一擊,已經耗盡了身體裡所有的能量,就想一隻被用光了電的一號電池,只剩下最後一點蓄能,仍堅守在電筒裡,拚命地展示曾經最美妙的光輝。

    我一直拉著要昌的左手,感受到他身體裡的燃燒越來越烈,他的五臟六腑雖然還在苦苦支撐著,但是全身卻被巨大的痛苦折磨的劇烈顫抖起來。

    回到現實的我,對要昌此時的痛苦真的是感同身受,但是卻一點辦法也沒有。

    雖然要昌的白衣黑褲仍舊完好無損地穿在他的身上,他身體的任何部位也並沒有燃燒的痕跡,但是他的皮膚卻已經變成了紫紅色,甚至有的地方還偶爾冒出了零星的火花。

    這只能說明,要昌體內的燃燒已經快突破到了皮膚表層。

    他真的是由內而外的燃燒,或者叫自燃,要昌會在神智清醒狀態下,眼看著自己身體的燃燒過程,感受著愈來愈強烈卻又無法逆轉的痛苦。

    我看著要昌愈加塌陷而顯得格外灰白的面孔,他的眼睛緊閉,眉頭因極度痛苦而在緊鎖著,臉部肌肉在不由自主地顫動。

    「老爺子,就一點辦法都沒有了嗎?」我哭喪著臉,絕望地對要德靈喊道。

    要德靈仍舊握著要昌的右手,一臉的凝重。「他的內火是不可逆轉的,現在他只是靠著頑強的毅力在支撐著自己的精神,但是這終歸還是徒勞無功。」

    他看了看要昌手上的腕表,語氣變得更加沉重,「他最多還能堅持兩分鐘,就灰飛煙滅了。」要德靈悲憫地看著被內火折磨得奄奄一息的要昌,不禁喟然長歎,用憂傷而低沉的嗓音,悠悠地吟唱著:「獨我兒郎,憂患實多,天地滄桑,何處安養,世事無常,朝生暮亡,惟神惟采,千載傳歌。」

    我知道,這首歌的名字叫《送歌》,是一首在家族歷史上至少傳承了上千年的古體歌曲。古老相傳,這首歌的本來面目,據說是南宋時期要家一個先祖要江子所作。

    南宋時期,朝廷羸弱,天下大亂,戰火連綿,赤地千里,百姓塗炭。

    時值金兵南下侵擾江南,本是富庶之地的蘇杭一帶被戰亂弄得百業凋零、民不聊生。

    當時作為要氏族長的要子江,為了保境安民,抵禦外侮,在家鄉糾集了幾百名家族青壯子弟組織民團,意圖攜手官軍,抗擊金兵的燒殺搶掠。

    不過那時候南宋官兵畏敵如虎,往往是剛見到金兵的影子,就率先逃跑。

    在一次戰役中,數十萬金兵圍困了揚州,要江子聞訊帶領要家民團火速救援;為掩護潰敗的官軍撤離,在揚州城外與金兵展開了激戰,最終因寡不敵眾,被數萬金兵包圍在一個光禿禿的小山崗上。

    眼看突圍無望,要江子只得率眾死戰;要氏子弟自古就是輕生重義,悍不畏死,即使面對數十倍於己的敵人,也是毫不退縮。

    而在成千上萬人參與的大規模野戰中,任何神奇的技藝也無從發揮,再厲害的解決人在這種時候,都只是普通一兵。

    這場血戰從早晨殺到了黃昏,金兵傷亡了三千多人,卻始終無法攻克小山崗。

    要氏民團也只剩下了包括要江子在內的最後十六個人,而且個個身負重傷、矢盡糧絕。

    金兵主帥哈里木雖然並不清楚要氏家族的底細,但是卻驚佩於眼前這只部隊的神勇忠義,就暫時停止進攻,派人上山勸降。這時候的要氏家族,儘管已經把勢力網絡擴展到宋家王朝的方方面面,即使是皇帝老子也要顧忌幾分。

    但是這次要江子帶出來的民團,卻已經包括了所有的解決人,以及絕大多數的執行助手。

    這次殘酷的戰鬥,使要氏子弟基本上損失殆盡,這剩下的十六個人,可以說是要氏家族能夠傳承祖宗技藝的最後僅存血脈。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