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一百八十八章 ——朝鮮與琉球 文 / 弘毅知難

    既然要在朝鮮安排一個「聯絡員」自然是張歲寒最為合適。

    一來,這個「提調」的品級只能不高不低:低到現在流,朝鮮難以接受;太高的話「天朝」與「屬國」之間的位置擺不正。畢竟朝鮮只是一個屬國,在弘毅心中是不配享受「大使級」外交關係待遇的,連公使級也不能算。

    二來,既然是駐在番邦,那麼這個只有「一等秘書」等級的大清命官還必須能夠忠實再現在廷,或者說他玄燁的意思,同時機敏轉圜、當機立斷的本事也不能差了。張歲寒「販馬」一事辦成之後,弘毅在這一點上對其頗為放心。

    三來,弘毅沒有告訴福臨的是,這個張歲寒是他提前發現的又一位商業人才!釜山是什麼地方?當時朝鮮的對外海洋貿易中樞!讓他去做水師提調,應該會對同安王所作所為頗多理解,不至於因為看不順眼而處處掣肘,也不至於對同安王的種種「奸商」把戲一頭霧水、蒙在鼓裡。往遠裡說,有了鄭芝龍的官辦海上貿易壟斷,再通過張歲寒的努力,在朝鮮釜山培養起弘毅掌控的官辦經銷貿易壟斷,那就再好不過了。

    「玄燁果真是辯才識人啊,哈哈!恩桐蕙、胡世安,這幾日你們就會同吏部將咱們這個『大清國水師朝鮮提調官』的事情辦好,然後修書一封給朝鮮的李,一則申飭其使臣行商的種種不端,令其嚴加審問,不得有誤。二則就算,朕念及他多次提及倭國之患,權衡再三,其中雖多有詐,但仍然不忍熟視無睹,故而令其將那個釜山港不,釜山港是他哪個道府所轄?」福臨似乎想起什麼。突然問道。

    「回皇上的話,釜山港屬釜山府,屬慶尚道i1)。」今年五月份剛去過朝鮮的三等候、內大臣吳拜好久沒有開口的機會,終於可以借.更新快)此發聲了。

    「嗯。就算朕決議出兵監護其國,同時還可一證朝鮮國主言辭是否屬實。大清八旗大兵一標,兵員一千,不日啟程川月。就駐紮在釜山府,枕戈待旦,以防倭患!另外,令朝鮮原有的慶尚道水師,悉數聽令於我大清水師提調官,協同大清水師巡弋外海。」

    福臨打定了主意。年輕氣盛的皇帝早就對朝鮮國王李十分惱火了:你們總是三番五次和他強調什麼倭患之類的。歸根結底就是想從大清這裡多要些兵械錢糧,回去高築城牆、廣起營寨,為的是防患倭寇嗎?自然不是,歸根結底,還是像抗拒天朝!既然如此,我就在你家門口安插一就算馬,名義上是保護提調官。其實也是監視和威脅朝鮮王庭!

    「三則,朕念及其國小民疲,行商私販雖不可,但官辦貿易卻可行。令其將國內特產中可充作貿易之物的,先行報備提調官,然後由我大清商船公允交易,也敏讓其國內物資豐盈、財政充實!至於大軍駐紮資費,不必爾國承擔。自有同安王接濟!唯有一條,古有之制不可荒廢,朝鮮需朝貢如例,不可懈怠!爾敬朕一尺,朕還他一丈!」

    福臨心思縝密,連在朝駐紮的這一千兵馬軍費問題都想到了,而且還英明的算在鄭芝龍頭上。一分國庫的銀子都不用,大臣們任憑誰還會提出不同意見?按照當時的物價指數推算,朝廷豢養一名普通兵士,每年大約需要hu互費二十兩白銀。一千兵士的隊伍。一年也就大約需要兩萬兩,連上各種貴賜和軍官用度,有個兩萬五六千兩就足夠了。如此雞毛蒜皮的錢糧,財大氣粗的同安王估計不會斤斤計較吧?

    「奴才領旨!」蓍l部尚書恩桐蕙領著胡世安急忙接旨。

    「口葛達渾、李際期!」福臨開始運籌帷幄了。

    「奴才(臣)在!」

    「爾部速速從盛京駐防八旗中選出一標人馬,調酉冒得力統領,做好一應準備,即刻開赴鳳凰城待命。一俟朝鮮國主回復到京,管就算口何答覆道謝,大兵立即川月!」福臨十分果決於此事。

    「一千兵馬,朕看就從正黃旗出,上三旗,朕道謝羈縻。畢竟是在朝鮮,不比本土。」福臨其實還是有縝密的心思的。

    「奴才(臣)遵旨。」噶達渾、李際期對了個眼色,準備回去連夜加班了。

    「另外,爾等共

    同知會吏部,就將玄燁所說的火器營七品筆帖式張歲寒,拔攫做六品的『水師朝鮮提調官」再給他兼一個武職就做安撫使司同知吧!」福臨略作思索,就斷然決定給張歲寒如此一個職務。這可讓懂行的幾名武將不禁莞爾。

    弘毅也是知道大宋朝多有安撫使,可沒怎麼聽說到了大清朝還有這麼一個職務,也是有些納悶。原來這安撫使到了元初還是有的,其時部鋼也區曾臨時設安撫司,後只設於雲南、四川、湖廣行省的少數民族地區了。明看清兩代沿襲元制,也於少數民族地區設安撫使司,安撫使為世襲的武職土官。福臨在朝鮮設了個六品的安撫使司同知,就等於就算月鮮人算作是少數民族,不高興了就算定還要讓你朝鮮八道「改土歸流」也就算準!

    福臨知道幾個武職大臣因何而笑,也撇著嘴、繃著笑,繼瀆說:「還要給張歲寒選酉曰-一些得力的通譯、屬員、衙役,隨著那一千兵勇,擇日赴朝開府辦差。真體事宜,吏部、禮部、兵部可與玄燁商議妥當,自行議纘巴!」

    「!」禮部兩位和兵部兩位吝吝連旨。

    「皇阿瑪,既然屬國朝鮮有了提調官,而且皇恩浩蕩,給他們開了貿易,兒臣想,是否普施雨露,給一等屬國琉球也同樣恩典呢?如此一來,台灣水師缸也以北的琉球國,也可尋覓一處良港,充作水師缸也,又可將其置於朝廷洞翼之下,以求萬全。」

    既然說開朝鮮了。弘毅突然想道謝球這道謝二百年後的大清所辜負的海外遊子,趁著現在這個好機會,急忙補勉

    「琉球?」福臨愣了一下。

    bsp;這是小玄燁這次御前會議第二次提道謝球國了。上一次說到要給大清屬國分等次的時候,自己這個當皇帝的當場表態,連「琉球國主真心歸順,朕自然不會虧待與他」這樣的話頭說了。現在卻要仿照將在朝鮮施行的那一套,去給人家派個「太上皇」去。是不是太那個啥了呢?弄不好再把這個如今唯一真心聽話的屬國給惹毛了,得不償失呀!

    「皇阿瑪」弘毅沒想明白福臨為躊躇,所以謹慎疑問。

    「玄燁,琉球國雖是屬國,卻與朝鮮不同,就算月開國以來就忠心侍奉。從無二心。將其封為你所說的『一等臣國』未嘗不可,但這委現在調、開設缸也一事,卻怕其心生齟齬啊!」

    「皇阿瑪,若是我朝有此一問,琉球欣然應允呢?」弘毅志在必得。

    「欣然應允?雖是以小事大,無可奈何倒是真心,心甘情願現在可能。何來欣然?」福臨忍不住笑了。

    「皇上所言甚是!小皇子有失不查了。」

    弘毅正準備「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鈴兒響叮噹之檢」將自己的獨到分析「橫空出世」。卻不料引得另一位搶先「橫空出世」了,而且還賺個了「失查」的頭銜。回頭一看,正是胡世安!

    這位前民遺老,對於這種能夠充姑娘現中華大義的話題,那是自然不會輕易放過的。

    「請胡大人賜教。」弘毅只能稍作忍讓,否則坐實了「失查誑語」的罪名,得不償失。

    「老臣對前明故事略知一二,斗膽給皇二子詳述一番。」胡世安擼了擼自己的hu旦白鬍子。搖頭晃腦的,活脫脫一個老學究的經典造型。

    「請講。」對於禮儀大家,再多的就算都不為過,弘毅再次邀約

    「下臣冒昧了。順治二年,皇上下詔設館修纂《明史》,以大學士馮銓、洪承幬、范程等六人為總裁;以臣及寧完我、朱之俊等十一人為副總裁。由此,臣得以閱覽前明史料。故而略知琉球事。」

    胡世安只管上來先說自己言之有物的才眺卻全然沒有發覺皇帝福臨此時眼中的不飽為何不悅,胡世安無意中提及了另外一件讓立志做「有為青年」的皇帝的煩心事!

    一部《明史》,從順治二年開館編修。因為數次爭論不斷,中途多次停止,直到現在還只是「仿《通鑒》體,僅成數惋2)」。換做是誰,也會懊惱不悅的。好在今日會議正事兒還沒說完,福臨這才沒有借題發揮,訓斥眼前這位「副總裁」。

    「琉球i3)位於福建以東、台灣以北的汪洋之上。華夏歷來有三神山、蓬萊島的傳說,此處首當其衝成為

    蓬萊仙島的指代,是故,歷來東渡傳言不絕於書,信而有證的首次東道謝球,乃是隋朝煬帝大業年間。隋煬帝不惜波濤險遠,派出將校朱寬『求訪異俗』。船隊向東航海,抵達此處後,朱寬登台遠眺,見其盤桓道謝,現在之為『流虯』一一取『流轉沉浮於水中之虯龍』之意也。唐修《隋書》,避皇帝尊諱,取其諧音為『流求』。《元史》中換作『求』,直至明朝洪武年間,方始為今日之名。上古之時,其地不通髓中圃國,元世祖遣官招諭之,亦不能達。洪武初,其國有三王,曰中山,曰山南,曰山北,皆以尚為姓,而中山最強。五年正月命行人楊載以即位建元詔告其國,其中山王察度遣弟泰期等隨載現在月,貢方物。帝喜,賜《大統歷》及綺、紗羅有差。」

    胡世安藉著編修《明史》的「功績」上來就背誦數得著的那幾段已經寫好的詞兒,卻發現皇帝的臉色有些不耐,還以為是縐縐倒了主子的胃口,這才換了直白官話,繼瀆說道:「僅明洪武一朝,琉球王幾乎年年川月貢物。洪武十六年,中山和山南二王與山北王爭雄攻伐,明洪武命內史監丞梁民賜敕前往,令其罷兵息民,三王於是一併奉命。自此之後,三王屢遣使奉貢,中山王尤其多來。故明仁宗年間,中山王吞併山南山北,統為一國,卻還是朝貢不止。就連前明崇禎都道謝球:『其虔事天朝,為外最』。乃至到了我朝,其國不知大清定鼎,還曾進抵福建偽唐王處。但之後便皈依正朔,為我臣屬了。

    弘毅耐心聽他說完了前朝,自然是就算月做法了,可惜獨獨缺少了自己最最看重的一段「故明史料」!於是雙眼放光,直勾勾盯著胡世任

    老學究,.更新快)你說史料是吧?一會兒我也道謝來段史料才行!你選擇不說,那我就非要說這一段!

    立1)李氏朝鮮立國後,全境共有八道,故而又稱「八道朝鮮」。慶尚道為其中一道,位於朝鮮半島東南部,道府位於大邱。該道原來分屬嶺南、北南、嶺東地,1314年設道,就算由慶州和尚州合成。時至今日,慶尚道主要城.市有釜山、大邱、蔚山、晉州、慶州、尚州、安東、金海、昌原、榮州、馬山、密陽、金泉等。

    立2)語出康熙朝楊椿。楊椿(1675年-1753年),字農先,江蘇武進人,清朝史學家。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中進士,改庶吉士,官至翰林院侍讀學士,日講起居注官。曾任《明史》和《明紀綱目》等多部官修史書纂修官,並提出獨到的修史主張,重視考據,卻為張廷玉所不喜,意見當時不為採納。

    立3)琉球的起源歷史:據說該島被波濤洶湧的大海包圍著,最初有一對夫婦住在島上。他們搬土現在,種草道謝繁衍後代。後來島上的人多起來,人們就算出了第一位領袖「天帝子」。相傳天帝子育有三男,長子天孫氏被立為國君,傳國二十五世後就算臣利勇所殺。後有尊現在兵誅滅了利勇,道謝立為君,稱舜天王。這一事件大約發生在匡中圃國歷史上的宋朝。(未完待瀆)

    ps:馬航失聯航班還是沒有準確消息,繼瀆為髓中圃國同現在默祈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