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二百五十二章 ——滑膛槍時代 文 / 弘毅知難

    見到湯若望如獲至寶的捧著兩本孫元化「失傳」多年的武備著作,弘毅很是欣慰——一來是可以讓老洋頭拾遺補缺、助力大清;二來就是意外的得知,在這個時代的西人眼中,我中華之火器技術還是獨樹一幟的,並非那麼不堪!

    然而此時的湯若望,卻已經顧不得去琢磨這位小爺的想法了,早就捧著兩部兵書、特別是那部《西法神機》一目十行的翻看下去,邊看邊點頭,或是若有所思,繼而恍然大悟。

    「老瑪法,此書可堪用?」弘毅笑著問。

    「何止『堪用』啊小爺!簡直是精闢入裡呢!」湯若望難掩此時的興奮,一口氣說道:

    「小爺,您看此處——書中強調製造火器需『推例其法』,也就是要求製器、用器者,都要有精確的數量觀念,並將其視之如法,不可差之毫釐。所謂『鑄造大銃,長短、大小、厚薄尺量之制,著實慎重,未敢徒恃聰明,創意妄造,以致誤事。必依一定真傳,比照度數,推例其法』。若『創意妄造,以致誤事』。也就是說,假如各銃的長短、大小、厚薄不能合度,就會失去火器之利。所謂『比照度數』、『比例推算』,究其實並無定數。因對於不同材質,火銃的長短、大小、厚薄也應各異,因此這些尺量、比例,實際上乃是多年經驗之積累、無數實踐之總結啊!說得太好了!」

    「嗯,有理……」弘毅原本也不打算多做評論的,只想把時間留給真正的專家。果然,湯若望繼續說道:

    「孫初陽還認為,火銃的威力如何、能否擊遠,除了銃筒的製造是否合理、火藥的配製是否合適外,鐵彈的製造是否得法也至關重要。因此他要求彈的大小必須合於銃的口徑。彈大則難出口。銃管易炸;彈小管寬,則藥力易洩,射程近而無力,不僅枉費工料。還會貽誤戰事。只有彈的大小與銃之口徑相合。才能擊遠而有力。何其正確啊!」

    這一次。弘毅沒有敷衍,因為在湯若望的解讀中,他突然想起了一處關鍵所在。於是急忙插話道:

    「老瑪法。依您看來,現如今的中西兵器,是一個怎樣的階段?」

    「這個……老臣以為,是弓矛刀劍與火銃火炮的並行不廢。不知小爺有何賜教?」湯若望及時將自己的學術思維換做了「應答模式」,小心伺候面前的小玄燁。

    「不錯,弓矛刀劍與火銃火炮的並行不廢,說的太好了!」弘毅擊掌而笑,接著說道:

    「歐羅巴洲諸國的戰陣上,的確是長矛手和火槍手的互相配合,缺一不可。老瑪法分析的極其精妙!」

    「小爺過獎了。」

    「那我就在您的理解上,做個詳述吧。玄燁以為,火銃火炮問世之前,乃是『冷』兵器之時代:無論弓矛刀劍、投石雲梯等等何種兵器,都是憑借武士的一己之力、拚殺突刺、以力搏力的。但自從有了火銃火炮,就是『熱』兵器時代了。即使再單薄的兵士,只要雙手持銃,點著了火繩就可以擊殺遠處的敵人,再輔之以冷兵器,可謂戰力大增。」弘毅稍稍給湯若望「普及」了一下兵器歷史的觀點,也不過是做了一個階段劃分而已。畢竟總結性的發言,不能算是「金手指」吧!

    「哎呀,小爺分析的針砭入理,老臣受教了!」湯若望細一琢磨,果然大為讚歎。

    「老瑪法不急著稱讚,玄燁還未說完。」弘毅擺了擺手,示意自己還要繼續。

    「但這鳥銃一出,情況又不一樣了。特別是加入了銃突、銃托與銃機之後,可以一手持銃、一手擊發,而不必每發之前先舉火,又可以做個『瞄準』。一旦引燃火藥,則彈丸滑膛而出,勢如破竹!鳥銃手操練熟絡之後,真可似神弓手一般百發百中了!況且神箭手不能人人為之,但鳥銃操作簡便,勤加練習就可人人上手。如此一來,我以為,兵器已經進入了『滑膛時代』!老瑪法,您以為呢?」

    「這,老臣的確沒有想到。滑膛而出……滑膛時代?您是說,這鳥銃來日可以大有作為?」湯若望果然是專家型人才啊!

    「正是!而且今日之鳥銃,將來應該會更加精準、有力。呼瑪爾之戰繳獲的羅剎人的鳥銃中,不是就已有以燧石擊發的嗎?火繩槍還可用,但將來必定是此種燧發槍的天下!」

    「燧發槍……小爺,老臣記起了,您所說的燧發槍,是否是法蘭西人幾十年前發明的flint-lock?」湯若望試探著問道。

    「flint-lock?老瑪法您說說看。」弘毅不太敢斷言。

    「哦!這個flint-lock,是1620年由法蘭西國之馬林.布爾吉瓦發明的,此銃主要是用擊錘使燧石撞擊藥鍋蓋上的鐵片而擊發火星,進而點燃藥鍋,從而取代了火繩。」湯若望娓娓道來,不過見小爺依舊沒有說話,於是補充了一句:

    「像極了前明畢懋康的『自生火銃』。」

    「哦,原來如此啊!您說的不錯。但flint-lock沒有採用原來的簧輪結構,而改用擊錘,更加簡潔快速!」弘毅總算是聽明白了,趕緊補充道。

    剛才發懵,是因為湯若望所說的燧發槍歷史,與原本他在度娘上查閱到的知識不太一致。他一直以為16世紀中葉法國人馬漢發明的「轉輪發火燧發槍」現在還是歐洲的先進武器呢,誰承想三十多年前還是法國人,已經改進到了「撞擊式發火燧發槍」了。這自然就是國產貨「轉輪發火燧發槍」——「自生火銃」所無法比擬的。

    「小爺聖明!只可惜……」湯若望沒怎麼表態,這讓弘毅有些不滿,還以為他是有意隱瞞什麼。

    &nbsp

    「只可惜什麼?」

    「只可惜此燧發槍當今只在法蘭西國內使用,歐洲諸國也不得其法啊。」

    「是嗎?連和法蘭西交好的荷蘭紅毛也沒有嗎?」弘毅脫口而出。拜歐洲三十年戰爭所賜,法國和荷蘭此時關係尚算密切。法國其實是信奉天主教的,但是當時為了稱霸歐洲,與新教國家丹麥、瑞典以及德意志新教諸侯站在了一起,並得到荷蘭、英國、俄國的支持,對抗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德意志天主教諸侯和西班牙、波蘭等天主教一方。

    「這?尼德蘭聯省乃是達爾派的異端,耶穌會與其勢不兩立,老臣不得而知……」湯若望避而不答,卻正好默認了弘毅的猜測——荷蘭人有技術,這就好辦!於是,弘毅莞爾一笑,心中拿定主意,繼續說道:

    「既然如此,我們就只好拜託您的同會兄弟在歐羅巴多多留意就是了。」

    「老臣記下了。」湯若望還是有些悻悻然,搞不懂小爺怎麼就這麼能夠對異端分子的種種倒行逆施如此接納和寬容。

    「哦,還有,既然說進入了滑膛時代,那麼我以為,老瑪法還要在一些方面早做些準備才好。」弘毅看出了老洋頭的不悅,卻不去理會。有些時候,若即若離、撲朔迷離不是更符合「上位者」的需要嗎?

    「還請小爺示下。」果然,一提到工作,湯若望就必須打起十二萬分的精神了。

    「適才您說孫元化的書中也提到了『比照度數』和『比例推算』,不知您作何想法?」

    「此處至關重要,但卻行之頗難。畢竟工匠各不相同,手法多有出入,實在是知易行難啊!也足見初陽兄之高瞻遠矚。」說起自己極為推崇的教友,湯若望情不自禁的感歎。

    「不錯!現如今的確是知易行難的。不過,我們就這麼千差萬別的下去嗎?難道就沒有什麼好的辦法來應對了嗎?」弘毅充滿期待盯著湯若望。

    「這……又如何能改觀呢?」老瑪法一臉無奈。

    好吧,就知道你沒有法子,那就聽我說吧!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