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三百零六章 ——使清第一人(十三) 文 / 弘毅知難

    巴伊科夫再清楚不過,阿勃林同大多數托博爾斯克的「不花刺人」一樣,其實很不簡單,也可以說是一個成功的商人,已經在托博爾斯克近郊擁有了豐厚的地產。非但如此,這些被稱為「不花刺人」的穆斯林,早在沙皇把西伯利亞併入俄國版圖之前,就已經在額爾齊斯河下游一帶定居了。

    現在,他們以托博爾斯克一帶為聚居中心,從事著小本經商,遠途貿易著額爾齊斯河上的航運。這些人由於宗教、語言、風俗、習慣方面的便利條件,經商的目的地多是中亞、蒙占一帶,有時足跡甚至遠及中國內地。這些人熟知東方各國的情況,因此莫斯科中央政府在處理同中亞、蒙古等地區的貿易、外交等問題時,這些商人常奉召向莫斯科供獻自己的意見,或直接去完成官方的使命,這也是阿勃林能夠被自己選中的重要原因。

    當初自己在沙皇那裡領受了任務之後,托博爾斯克的另一個「不花刺」商人謝嘉什?庫爾提買買提,非要把阿勃林作為熟悉對華貿易的專門人才推薦給自己。現在想想,或許當時的偏聽偏信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正想著,巴伊科夫胯下的矮小蒙古馬突然踩到了山路上的一塊鵝卵石,差一點馬失前蹄把他給丟下山崖!巴伊科夫嚇出一身冷汗,心驚之餘大聲詛咒道:

    「這該死的旱路!為什麼不能走水路啊!」

    離開齋桑泊之後,使團就無法繼續利用西伯利亞地區密佈的河道輕鬆前行了。他們必須改走陸路。故而行程變得異常艱辛。其間有數次,團員們紛紛進諫巴伊科夫,今年還是先回托博爾斯克等待阿勃林的消息,來年開春之後再繼續前往中國。

    巴伊科夫何嘗不想打道回府?但作為「使清第一人」,他卻無法做出這個決定!暫且不論當年佩特林使團成功出使大明帝國之後極盡榮耀,自己這次首次出使大清帝國責任重大,就是沙皇給他下達的任務之重也是前所未有的!在他隨身攜帶的包囊中,就須臾不離那封至高無上的沙皇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寫給博格達皇帝的親筆信!

    去年(1654年)二月,莫斯科的外務衙門就為使團準備了遞交博格達皇帝的這封國書。國書一式兩份,一份是俄。一份是韃靼。仿照1646年致印度國王沙赫-扎汗的國書樣式書寫。這可是一封重要的書信,單憑其冗長的內容就可以作出判斷!而且,僅僅敘述沙皇的稱號就用墨五百餘字!當讓,巴伊科夫的阿列克謝與末代沙皇尼古拉二世那冗長的稱號不同。先如今這三百多字。其實幾乎就是這位羅曼諾夫王朝第二代君主所能管轄的全部領土的羅列。自然是以一一列舉烏拉爾山以東駐地為榮,順帶提及了西西伯利亞和新西伯利亞的諸多地域而已!而這一點,將來又會被大清帝國的一位有識之人加以充分利用!但這都是後話了。

    在國書中。阿列克謝說自己家族淵源於羅馬皇帝奧古斯都.凱撒和留裡克大公,敘述了自己祖先在各國中現有的崇高威望及其同各國的書信往來。但他的祖先迄今未曾與中國歷代皇帝互通信函,也未曾互派使者。他願意與清國皇帝建立牢固的友誼,和睦相處,互通信函。

    別人或許不知道沙皇為何對博格達皇帝如此客氣,也不清楚這次出使大清的深層次原因,但他巴伊科夫卻心知肚明!那就是一旦開通了和中國的持續而穩定的貿易路線,俄羅斯將會受益無窮,以至於獨佔鰲頭,無論是在西歐還是東歐,是在整個歐洲佔得先機——

    幾乎和葡萄牙、西班牙以及荷蘭等國相繼通過海上貿易而從中國商品中獲利豐厚的同一時代,也就是在十五、十六世紀,俄羅斯商人就抵達了中亞地區,並通過當地商人購買了一些中國商品。自此,中國紡織品和中藥材、特別是絲綢和大黃在俄羅斯享有了極高的聲譽,利潤豐厚。

    但在十七世紀中期之前,俄國與中國的貿易往來仍須經過中亞商人這一中介完成。中亞商人通過西伯利亞的城市托波爾斯克、塔拉、蘇爾古特、托木斯克等,兜售中國貨物,主要有絲綢、棉織品和藥品。

    到了十七世紀中葉,這種情況出現了變化。首先,俄國與中國之間建立直接接觸的先決條件已經具備。這一時期,俄國外交事務在與土耳其、克里米亞汗國、波斯、印度等東方國家,以及一些中亞國家的出使和貿易往來中已經積累了足夠的經驗。從另一方面而言,俄羅斯經濟和政治的發展,以及在國際舞台上的地位的加強,也為在遠東地區展開更為「積極」的政治活動創造了現實條件。特別是西伯利亞汗國的「加盟」對此大有促進,這使得俄國的疆界靠近了實際**的各蒙古汗國,並通過其與明清時期的中國接近。要知道,實際上此時的俄國成了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與遠東各國直接相鄰的歐洲國家!

    十七世紀的下半葉,俄國莫斯科中央政府開始試圖與蒙古各汗國和中國建立正式的關係,但卻是在遠東地區所謂「探險隊」的足跡之上開展的。當時,歐洲人對東亞的認識還十分有限和模糊。的確,經印度洋到達中國的航路已經開闢,並且首先為葡萄牙、西班牙和荷蘭所利用。但是,人們還不知曉從歐洲精西伯利亞到遠東的道路,歐洲地理學家當時對這條道路的認識還僅僅存在於想像。

    於是,已經處在崛起前夜的英國固執的請求莫斯科同意其商人經西伯利亞地區到中國去,部分的原因也是出於這種不成熟的地理觀念。不過,英國人積極開拓通往中國的陸路和北方海路的主要原因就在於,他們想避免與當時歐洲列強的直接競爭,因為他們已經穩固佔據了南中國海及中國沿岸為數不多的貿易港口。非但如此,英國人還希望從俄國人手裡奪取與中國建立直接貿易聯繫的主動權,並且讓英國商品進而佔領西伯利亞的市場。

    剛剛經歷了動盪時期和歐洲三十年戰爭「雙重折磨」的俄國,早就明白了非常時期「嶄新」的西伯利亞對這個落後的歐洲國家的舉足輕重的作用,沙皇阿列克謝自然更不願意放棄東方源源不斷送來的財富!憑什麼要讓這份美差落到歐洲最西頭的「英格蘭、蘇格蘭與

    與愛爾蘭共主王國」、或者是那個瘋子克倫威爾剛剛成立的什麼所謂「英格蘭聯邦」與「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共和國」的頭上,而不是歐洲最東頭的「沙皇俄國」?我們必須捷足先登!於是,莫斯科中央政府和西伯利亞事務衙門緊鑼密鼓的忙碌起來。

    但若想與中國建立穩固的外交關係和貿易往來,除了地理上的混沌一片難以克復之外,原本是作為一件「大好事」而出現在俄國人面前的,現在卻變成了羈絆——探險隊在遠東地區的殖民與殺戮!而這一點,必須得到中國當局的「原諒」,或者說是「無奈承認」!

    但這又談何容易呢?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共主王國,是指查理一世(1600年11月19日-1649年1月30日)自1625年3月27日起至1649年1月30日被處死(他是唯一一位被以國王的身份處死的英格蘭國王)時止是英格蘭、蘇格蘭及愛爾蘭。查理一世的國王的官方稱號是「查理一世陛下,蒙上帝恩典,英格蘭,法蘭西和愛爾蘭國王,蘇格蘭國王,信仰的守衛者。」(法蘭西國王是名譽稱號,從愛德華三世到喬治三世無論是否真的控制法國領土,每一位英格蘭國王都在自己的官方稱號中宣稱法蘭西國王)。然而判處他死刑的那些人不想在稱號中使用和信仰相關的部分,他們只稱呼他為:「英格蘭國王,查理.斯圖亞特」。

    英格蘭聯邦,又譯為英格蘭共和國,1649年查理一世被處死之後,由英國國會成立,統治英格蘭。在1660年恢復君主制後,改稱英格蘭王國,是第一個統治全英國的共和政府。

    在克倫威爾入侵蘇格蘭後,從1653年5月起開始統治蘇格蘭,之後統治權擴大至愛爾蘭。1653年,克倫威爾解散國會,自任為護國公,將國號改為英格蘭、蘇格蘭與愛爾蘭共和國(monwealthengland,scotlandandireland)。1660年,查理二世復辟,結束了這段共和國時期。(……)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