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夢穿康熙換乾坤

正文 第三百零七章 ——使清第一人(十四) 文 / 弘毅知難

    事實上,促成這一次巴伊科夫出使大清的動因之一,是前年夏天蒙古使節、一個叫做「舒奇聶伊」的人,在布哈拉商人阿勃林和那個巴巴托夫的陪同下出使了莫斯科。沙皇阿列克謝對蒙古使節關於與中國貿易的可能性的講述,以及他們作為禮物的貨物本身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

    當時恰好人在莫斯科的巴伊科夫從沙皇的近臣那裡得知,這些人的禮物中有一種是中國的黃緞子,緞子上用各種絲線繡著栩栩如生的鳥類和花草,有的甚至還裝飾著黃金!其實,但凡是從衛特拉等蒙古部落統治者那裡送來的禮物中,歷來不乏中國商品,而且絕對是重中之重,無論是數量還是質量!陪伴這個蒙古大使來的俄國商人,也同期運來了一些同樣的中國貨物,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大黃。

    想起大黃,巴伊科夫也不得不垂涎三尺——這可是在歐洲十分緊俏的一種藥材!可是純正的大黃,只盛產於神秘的中華帝國!

    所有歐洲人都十分無奈的承認:大黃是中國的特產藥材,在這個古老的國都,公元前兩千多年已供藥用。大約是在公元前的114年,大黃就已販運至歐洲,從那時開始,歐洲人就知道大黃對於清熱瀉下、消腫止痛、消炎止血是多麼的管用了!也就是說,大黃可以算作是一種事關國計民生,對人口健康持續增長、軍隊保持穩定戰鬥力都顯得至關重要的藥材!

    在十二世紀時,意大利人馬哥.波羅東遊。稱中國涼州(今甘肅武威)產大黃甚豐。這之後,又經過數百年的孜孜以求,終於在1640年,英格蘭經印度從中國進口到了大黃。

    是的,又是可惡的英格蘭!怎麼什麼有關中國的好事都拉不下這個小小的島國呢?自從西班牙吞併葡萄牙、尼德蘭聯省共和國崛起於海上之後,英格蘭的國主就開始覬覦俄國北方的航道了,其目的就是打通通往遙遠中國的北方航路!儘管那些受命於英王的海上探險家往往喪命在寒冷的北極海域,但這種探索卻一直持續不斷。而積貧積弱、戰禍不斷的莫斯科政府卻渴望通過與西歐島國的聯盟來牽制自己家門口的麻煩,對此始終是半推半就,不敢明目張膽的否決英格蘭人的要求。好在北方的氣候和目前地裡發現上的局限。讓島國的這種嘗試總是無果而終!

    畢竟現在莫斯科也不甘落後。在不斷交通中亞和蒙古各部落的過程中,似乎就是從前年(1653年)開始,俄羅斯也終於從中國的西北部小規模的販購起大黃來了。這次出使之前,巴伊科夫聽說莫斯科中央政府有意獨家壟斷從中國販運大黃的貿易。作為中國大黃在歐洲的「獨家專賣品」!

    怪不得出發之前。阿列克謝沙皇要將自己召集到那個神秘的宮殿之中。就在琳琅滿目的皇家專用器具的包圍之中,向他秘密部署了此行的兩個主要目的,其中之一就是打通與中國的貿易往來。尤其是絲綢緞子和這個大黃的買賣!

    當然,當務之急卻是兩個目的中的另一個:和平解決阿穆爾河流域的軍事衝突。這個問題不解決,開通貿易的目的自然無法達成。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狡猾的阿列克謝採取了兩面手段:表面上,他給中國的博格達皇帝的信函中,用詞雖然極其,而且極盡親熱之情,但在通過外務衙門給自己的書面訓令裡,他又明確規定:巴伊科夫必須將沙皇的書信面呈中國皇帝;不得與官員首先談判。進入博格達汗宮廷時,不得向殿堂或者門檻下跪;在覲見時,他決不可吻博格達皇帝的腳,如果有其他國家的使節在場,他不得接受入席邀請;如果回授的書信中沒有遵從沙皇稱號,則不許接受該書信,等等……

    但天知道,沙皇本人當時在那座叫做「科羅緬斯克莊園」的古老宮殿中,是怎麼和他巴伊科夫口述那個堪稱「絕密」的要求的!

    那一天,巴伊科夫被沙皇的近臣帶領著去往莫斯科河畔的皇宮,但卻並非是去世人皆知的「內城」——「克里姆林宮」,而是向莫斯科城中心東南方幾俄裡而去,來到了鬱鬱蔥蔥、古樹參天的克羅緬斯克莊園。

    「閣下,這裡是沙皇阿列克謝陛下的私人莊園,也是歷代沙皇最為喜愛的鄉村莊園。」近侍一邊走,一邊慇勤的向第一次來到這裡的巴伊科夫介紹著。

    巴伊科夫笑著點頭,表示完全贊同。他很清楚,這位近侍如此慇勤,並非因為自己的德行或者貴族爵位,而是因為自己的盧布。當然,那幾個盧布現在已經在此人的口袋中,成了近侍的私人財產。

    「這是耶穌升天教堂,是……」近侍指著不遠處一座下部磚石結構、上部是木屋頂的傳統建築。

    「哦,閣下,我知道。這座教堂的基座由白色石頭建成,以紀念期待繼承王位已久的伊凡四世沙皇的誕生。感謝上帝的指引,這可是我們俄羅斯第一個帳篷形狀的石頭教堂!雖然沒有按照教規使用『白柱』,但卻標誌著偉大的俄羅斯從傳統拜占庭式建築的限制中脫穎而出,取得了驚人的突破!他上部的木質結構,完全是取材於我們俄羅斯北部常見的帳篷頂木結構,也將開創全新的俄羅斯建築風格!哦,偉大的俄羅斯!願上帝保佑世代沙皇!」

    為了突顯自己的貴族身份和淵博的知識,巴伊科夫急忙打斷了近侍的講解,自己補充起來,並且驕傲的宣誓自己的效忠。

    「閣下果然博學啊,呵呵!願上帝保佑吾皇!」近侍附和著,笑著不再說話,只是趕路。

    「閣下,我一會兒見到沙皇陛下,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巴伊科夫似乎感覺到自己剛才的洋洋自得有些不妥,重新換做謙遜態度,誠懇問道,並再次遞上了十個盧布的不菲大禮。

    「哦,尊敬的閣下,您太客氣了!」近侍笑著接過小布袋子,在手中稍作掂量,就塞進了自己的口袋。

    「您其實什麼也不必做,只是聽吾皇的安排就是了。要知道,阿列克謝陛下可是迄今為止最聰明的全俄**君主!」近侍有些故作神秘的說道,卻盡職盡責,針對有些冒失、原因展示自己才學的巴伊科夫在有的放矢。

    「哦……是是,謝謝您再及時不過的提醒!」巴伊科夫明白這名近侍說的不錯,點頭聽命。

    巴伊科夫開始默默在心中溫習自己掌握的所有關於這位年輕沙皇的所有傳聞和資料,進而十分感激此人的提醒——要知道,自己的沙皇的確是不同凡響的!在他面前,卻是應該低調、低調、再低調!

    阿列克謝.米哈伊洛維奇.羅曼諾夫是俄羅斯歷史上的第十位沙皇,也是羅曼諾夫王朝的第二位沙皇,1629年3月19日,阿列克謝生於莫斯科。作為皇子,他從幼年起就收到了良好教育。他的父親,沙皇米哈伊爾.羅曼諾夫任命當時最著名的學者莫羅佐夫擔任兒子的老師。在莫羅佐夫指導下,阿列克謝自五歲起開始識字,起初讀的都是聖經裡的詩篇和使徒行傳,七歲開始學習寫字,九歲開始在教堂唱詩班學習。等到他十二歲的時候,把他讀過多的書積攢起來,足夠建立起一個小型的家庭圖書館。此外阿列克謝還系統學習了語法、外交禮儀、樂器演奏和騎射等知識和技能,特別是對地理知識頗有造詣!

    1643年,沙皇米哈伊爾下詔,曉諭全國,阿列克謝被正式立為皇儲。時隔兩年,1647年夏,沙皇米哈伊爾病逝,年僅十六歲的阿列克謝繼位,現如今也不過才二十六歲,可謂風華正茂!這個時期的莫斯科,處處能聽到各種大小官吏張口閉口的說什麼「沙皇阿列克謝在少年時代就成為全俄羅斯最有學識的人之一」之類的「溢美之詞」,亦或是由衷的讚美吧!無論真假,若是自己真的在這位君主面前賣弄學問,結果可想而知!

    穿行在枝繁葉茂的蒼天古木之下,小徑兩旁的密林給人一種頗為神秘的觀感。巴伊科夫總是感覺此行將是一次「神秘之旅」……

    果然,在一個金碧輝煌的木質宮殿裡,巴伊科夫再一次見到了阿列克謝沙皇陛下。這是第二次覲見沙皇了,只不過上一次是在克里姆林宮,周圍圍攏著眾多莫斯科大大小小的貴族和官僚。而這一次,諾大的房間裡只剩下了他們兩人——這是一次秘密召見!

    巴伊科夫想明白這一點之後,情不自禁有點激動。一旦成為沙皇的「寵臣」乃至「近臣」,後面的榮華富貴自然不在話下了……

    (本章待續)

    《打油詩一首.藏頭》

    讀閱史只長息

    正說當年有契機

    版定圖開皆夙願

    去來神秘亦難期

    起身百載光陰渡

    點盡人間苦與疾

    中鎮邊夷平海晏

    安武定喜淚滴

    真實的歷史中,在此後的一百餘年間,俄國政府在莫斯科的確以中國大黃為專賣品。新中國建國後,大黃的出口更是供不應求,在國際市場頗負盛譽。

    此處頌詞並非十九世紀俄羅斯帝國的國歌《上帝保佑沙皇》,只是一句敬語而已。真實的十七世紀歷史中,俄國臣民對沙皇的稱呼也只能是「沙皇」、「大公」或者「**君主」之類的,皇帝這個詞應該還沒有在正式場合使用。(……)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