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重生武二郎

正文 章 二七 赤膽忠心唯大石 文 / 文學菜鳥

    每一個朝代末期都有那麼一批官員,外敵入侵時,他們想的不是如何禦敵,而是做起刀斧手,將利刃斬向自己的人,這些人對外懦弱可欺,對內凶狠毒辣,實在是一群搞不清楚國籍與民族的人,說直白了就是漢奸,眼前的這幾個官就是代表。

    北遼頹廢至此,金人來攻,這些人想的不是整個民族的利益,而是自己那一小撮人的幸福,捨大家保小家,就是他們的立身之本。

    「你……」耶律大石虎目圓睜,氣的說不出話來,他終歸不是莽撞的人,須臾便平靜下來,朝上首拜道,「一切都請陛下做主,如陛下覺得此等蠢夫愚婦之計能夠救得北遼,我死而無悔。」

    蕭干見此,也只能大聲勸天錫皇小舅子。右宰張琳未開口,其他官也巴巴地望著殿上的耶律淳,等著他做出決定。

    耶律淳沒有說話,只是他蒼白的臉色更加蒼白了,一條條深邃的皺紋雕刻著他內心的糾結。

    太極殿中又恢復了那詭異的靜謐,所有人都緊張地看著天錫皇,太監宮女低著頭,偌大的宮殿中甚至可聞掉針聲。

    「陛下。」一聲低喝聲想起,讓耶律淳的目光緊盯著殿下,武松神情嚴肅,上前一步道,「你難道忘了湘陰王『殺子救國』的事了嗎?」

    此話雖只有寥寥幾字,卻是讓殿上所有人都鎮住了,耶律淳也猛的瞪大了眼睛,徘徊良久,眼裡終有了一絲決斷。

    所謂「殺子救國」,講的就是湘陰王,也就是遼天祚帝聽信蕭奉先讒言,以為晉王要謀反,便殺了晉王的母親妃,還派人召回前線的耶律余睹,耶律余睹是妃的妹夫,結果逼得後者陣前倒戈,投降了金太祖完顏阿骨打。

    結果遼國就倒了大霉了,耶律余睹為了給妃報仇,同時也是為了出一口冤枉氣,發瘋般地領著金軍追擊耶律延禧。如同後來的清兵入關,耶律余睹就是遼國的「吳三桂」,他就像一幅活地圖,很快助金兵拿下了上京臨潢府,遼天祚帝逃到了中京大定府,耶律余睹領著金兵後腳跟就到了,數日後,中京大定府陷落。

    遼國共有五京,東京,西京,南京,上京,中京,如今有三個已經陷落。可耶律延禧始終堅持一個字,逃,不得不說,這老小子還真是能逃,這回他逃到了燕雲十六州,想了想又覺得不安全,便又率軍趕到了鴛鴦泊,這是片不毛之地。

    耶律延禧想這下可安全了,但他明顯低估了耶律余睹的憤怒,他領著金軍,一路趕到鴛鴦泊。就在這國之將亡之際,耶律延禧和蕭奉先這兩對活寶還不忘添亂。

    他們殺了晉王,原因竟是蕭奉先挑唆天祚帝,讓他相信耶律余睹之所以窮追不捨,是因為晉王還活著,他還想要謀立晉王,只有殺了他,才能使耶律余睹放棄追趕。

    這就是有名的「殺子救國」事件。

    晉王素賢明,在遼貴族和百姓裡都有一定的人望,此消息傳出後,更多的遼人對天祚帝寒心了,耶律余睹二話沒說,也不管地形不地形了,直接率兵衝進了鴛鴦泊。

    耶律延禧倉促逃亡,數日後,西京大同府陷落。天祚帝逃入夾山,耶律余睹也一路追到夾山,遼國這個稱霸中亞的霸主,終淪落的只剩燕雲十六州一地。次月,耶律淳稱帝自立,廢天祚帝為湘陰王。

    如今的情景,與多月前的那一幕和其相像,昔日的晉王,不就是現在的耶律大石,如果耶律淳聽了諸如陳御史之流的話,他與那遼天祚帝還有什麼區別。

    想到這裡,耶律淳驚出一身冷汗,他望向武松的眼神裡更多了幾分了欣賞,他沒想到武松不僅武藝高強,見識也是如此的驚人。

    武松也是無可奈何,耶律大石一死,那些官難保不會把主意打到自己身上,他見耶律淳意動,心裡也是暗喜,但臉上還是保持那副憤慨的樣子。

    陳御史臉色一變,他看到耶律淳看向武松的眼神,大感不妙,心下慌張,竟朝武松喝道,「大膽,如果說耶律大石是昔日的晉王,那你的意思就是你要做耶律余睹那反賊,耶律大石一死,你就要叛遼降金,是不是如此?」

    他的眼神又變得像毒蛇般惡毒,只要武松露出一點馬腳,毒牙就會咬上去。

    要不是在天錫皇面前,武松恨不得一刀劈了這匹夫,只會叫嚷著投降不說,還跟牛皮糖一樣沾著你不放。

    武松目光一狠,突然走到那陳御史面前。那凶狠的目光可把這老頭嚇壞了,他退後了幾步,結巴地說道,「你……你幹什麼,這裡是金鑾殿,你不要亂來。」

    耶律大石本想要阻止,但一想武松先前的言語,還是選擇了不動,他相信自己這位義子的謀略與心計,那可是絲毫不遜於自己的存在。

    武松鄙夷地看了眼怯懦的陳御史,朝上首的耶律淳拜道,「陛下,既然陳御史口口聲聲說我是遼國反賊,想必他一定是大遼忠臣,既然這樣,陳御史敢不敢在此以陛下和薩滿神的名義,發一個毒誓,哪怕金兵攻破居庸關,兵臨幽州城下,陳御史也能率領九族,寧死不逃,與我燕雲共存亡,如若毀誓,萬戮而死。」

    接著武松一轉頭,用玩味的眼神望著陳御史道,「御史,怎麼樣,你敢不敢發這個毒誓。」

    陳御史面色一變,不顧風度地大喊出來,「你……你說的簡單,你怎麼不發這種毒誓,你這個反賊。」

    這一切都落在耶律淳眼裡,讓的他的眉頭一皺,生死存亡之際是,最能檢驗一人忠誠的時候。

    武松輕笑著看這個跳樑小丑在這裡叫囂。

    p>

    耶律大石似乎被武松的話刺激到了,他上前朝耶律淳拜道,「陛下,臣為大遼子孫,生為大遼人,死為大遼鬼,我願在此以天錫皇和薩滿神的名義起誓,誓死保衛幽州,如違此誓,萬箭穿心而死。」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