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罪惡春秋

正文 第135章 討價還價 文 / 顏公上

    公上甩開她的手:「你想得美,還是那句話,你走你的陽光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神魔不同道,正邪不兩立,我不可能和你們干。」

    王燕失望地說:「還是不開竅」,她又上前拉住公上的手:「這樣吧,其實我心裡很佩服你,也真心喜歡你,我現在有錢,你要我從良,我也辦得到,只要你同意我跟你一起,我就答應你,我曉得你現在窮得很,而是一事無成,我願意跟隨你闖蕩江湖。照顧你,怎麼樣?」

    公上笑著說:「你真的能夠從良,我自然萬分高興,不過,我是青童男子,你是一雙破鞋,我怎麼會撿一雙破鞋來穿呢?那豈不是沾污了我這個童身,而且還站污了我這粿童心。」

    王燕求道:「你不要這麼文縐縐的好不好,我知道我這種女人配不上你,我不要你的心,只想得到你這個人,就想跟你一起耍耍而已,又不想嫁給你,何況天下的男人都不是什麼好東西。」

    「不,所以的男人都壞,但還有一個好男人。」

    王燕笑彎了腰:「既然天下只有一個好男人,那在哪裡去找。」

    公上斬訂鐵截:「遠在天邊,近在眼前,那個好男人就是我。」

    王燕眼睜睜地望著公上,見他那麼自信,臉不紅、心不跳,聲音鏗鏘有力,沒有一點兒餘地,雙眼平視著她,她諷刺說:「你——你——你就是哪個唯一的好男人,怎麼我沒有想到呢?不錯,你算,就算你是那個好男人,那又怎麼樣,還不是一個光棍、窮鬼,你好又怎麼樣?」

    公上堅定地說:「我窮是因為我不唯利是圖,不去掙那些沒良心的錢。我現在窮,不能證明我將來不富。我現在打光棍,是我不想害人,或者說是天下還沒有找到可以配得上我的女人,所以我寧願窮,寧願打光棍,也不願意和你鬼混。」

    「好了、好了、算了,我真正的服了你了,金錢面前不動心,女色面前不動情,這天下的男人恐怕真的只有你一個是這樣的。而這個男人我不僅認識,還追求過,雖然沒有到手,也算今身有幸。好了,天黑了,回去吧,免得他們東想西想。」

    第二天吃過早飯,陳洪輪果真要領公上去梓縣。

    出門時,王燕死皮賴臉的要跟著去,公上堅決不同意:「我們是去辦正事,辦正事帶一個女娃娃去叫什麼話,你去我就不去。」

    王燕無奈,只好和廖平留在陳洪輪家裡。

    走了兩個多小時的路,到了梓縣,公上無心詳端梓縣的風貌,他認為北方的城市,仍至於全國的城市,基乎是一個樣,沒什麼好看的。

    到了日雜公司,陳洪輪直接朝一間辦公室走去。室內一個約五十歲,身高約一米六五米的男人見陳洪輪進來,起身說道:「老陳,你來了。」

    陳洪輪指著公上說:「這就是我說的四川朋友,姓顏。」他又指著對方說:「小顏,這是我的老鄉,也是家門,陳主任。」

    公上立即向前,從黃挎包裡拿出介紹遞給陳主任:「我叫顏定國,是四川資陽石嶺經理部的採購,聽陳大哥說,你們需要一些四川竹器,所以特來給你聯繫一下。」

    陳主任坐在辦公椅上,很認真的看了一下介紹信。

    經理部這個新名詞,只有四川才有,陳主任不知是啥東西。因不便顯示自己少見多怪,不便細問,說道:「我早就聽說四川的竹器產品很多,也很好看,可是我們公司沒有計劃,現在只需要訂一批掃帚,不知你們可不可以供貨?」

    公上心想,北方的掃帚和家鄉的「掃把」區別很大,雖然都是用植物做的,但四川是用班竹枝做的,北方人不用,便問道:「北方用的掃帚和四川用的掃帚差別很大,陳主任是想跟我訂什麼樣的掃帚?」

    陳主任知道公上沒弄清楚他的意思:「我們訂的不是家庭用的掃帚,是農村打糧曬穀物時用的竹製掃帚,就是你們南方產的名叫一種班竹枝做成的那種……。」

    公上領悟後笑著說:「哦,我知道了,我們四川叫丫地掃把,對,我們四川班竹很多,丫地掃把到處都有。」他忽然覺得自己說漏了嘴,便說道:「只要給廠方聯繫好,你們要多少,我可以給你們供應多少。」

    陳主任顯得很開心:「哦,那好,我們原來的供貨是與浙江的一個單位訂的,如果你們四川的產品,質量比浙江的好,價格更便宜的話,我可以考慮給你們訂一些來試銷一下,如果是好銷?今後還可以給你大批訂貨。不過,你們供的產品,是四川什麼地方產的產品?」

    公上從來沒有做個生意,也沒有給這些單位的人打過交道,見陳主任這麼一問,便知道天機不可洩露。出門前,他根本不知道陳主任要訂什麼貨?他只知道家鄉有丫地掃把,但在什麼地方產,多少錢一把?他壓根兒不知道。他估計最多不過二角錢一把,便說:「四川不僅是天府之國,而且是竹器之鄉,具體質量和價格,能不能讓我看一下你們現在訂的貨的樣品再說。」

    「中中中,那我們先別倉庫裡去看一下。」

    公上到了倉庫一看,見倉庫裡堆的丫地掃帚只有拳頭大小,家鄉用的比這些貨大兩倍,他心裡有底了,便一同回到辦公室。

    陳主任問:「怎麼樣?你們的貨能不能保證這個質量,多少錢一把。」

    「質量絕對沒有問題,這些貨在四川根本不算什麼?任何人只要有竹子,都做得很好,價格在四川,要一元錢一把。」

    陳主任吃驚地說:「一元錢一把?太貴了,浙江給我們供應的都只有八角。」

    公上摸到了陳主任有所隱瞞真實價格的底價,便說道:「我是說商店裡的賣的,在產區,價格要便宜一些,但最低不能少於七角。」

    陳主任不愧於商場老手,漫不經心地說:「只便宜一角錢,我還不如就和原來的單位訂貨,如果你要訂,我最多給六角。」

    「六角太便宜了,這樣吧,為了今後大批訂貨,按六角五訂怎麼樣?」

    陳主任乾脆地說:「這樣,我們第一次打交道,就算六角三,你同意的話,我就先給你定一個車皮,怎麼樣?」

    公上見已達到目的,也假裝豪爽:「看在陳大哥和陳主任的面子上,也為了建立一個關係,我就吃點虧,先給你訂一個車皮。不過,今後訂貨,價格可不能這麼低了哦?」

    陳主任高興地說:「小顏是個痛快人,好,就這麼訂,那我們簽個合同吧。」

    公上從來沒有聽說過合同二個字,嘴裡說道:「合同,什麼合同。」他忽然反應過來,假裝內行:「哦,協議、訂協議,那當然、當然。」

    陳主任拿出紙筆,寫好甲方,乙方,便開始寫產品名稱:掃帚。公上擔心產品的稱呼不一樣,說道:「我們哪裡叫丫地掃把,能不能打個括號,『四川稱丫地掃把。』」

    陳主任同意。寫到產地時,陳主任問四川什麼地方?

    公上說:「寫四川宜賓。」

    寫到規格時,陳主任問寫什麼規格。

    公上不知「規格」二字為何物,驚問道:「規格,什麼是規格?」

    陳主任笑著說:「就是多長、多大、多寬。」

    公上心裡明白過來:「這個產品不同於其它竹器產品,大小是有規格的,這個東西怕只有以現在的樣品為準,大小不超過10%吧。」

    陳主任並不知道公上不懂規格這兩個字:「對,合同上就寫以樣品為準,大小不超過10%。」

    公上想了一下,大小不超過10%,也就可以不大,說:「行」。

    價格六角三,數量一個車皮,公上不知道一個平皮究竟能裝多少,便說:「我們單位沒有向外地訂過丫地掃把,按你們在浙江訂的貨,一個平皮大概裝多少。」

    陳主任說:「大約五、六千支。」

    「那合同上就寫明約五、六千支吧。」

    在寫到付款方式付,陳主任說貨到驗收付款,公上說:「這不行,按我們的現定,要款到發貨。」

    陳主任為難地說:「我們也有現定,要貨到驗收才付款。」

    公上堅決地說:「不行,我拿回去,單位領導通不過,訂了也白訂。」

    陳主任讓步說:「那這樣,按我們跟浙江訂的貨一樣,你們在發貨前,我們派人先去看一下,如果質量沒問題,我們先而付30%,車皮落實後,見到鈇路達票,付清全款,怎麼樣?」

    公上根本不懂什麼鐵路達票不達票的,堅持說道:「這樣吧,你們總之要派人去的,裝上車皮就付全款,這樣大家都放心,單位的領導也才能通過。」

    陳主任功不過公上:「好,就按你說的辦。」

    寫到運、雜費時,陳主任要求一切費用由乙方付擔。

    公上根本沒算帳,也無法算帳,既不知道多少公里,又不知道從四川到這裡的運雜費用要多少錢。便說:「不行,你們買貨,鐵路費用肯定要你們承擔,我們只負責到發貨站的費用。」

    陳主任吹捧著道:「小顏這麼年青,做生產可是精得很!好嘛,就按你說的。」

    寫到交貨時間時,陳主任要求一個月內交貨,理由是要趕上季節。

    公上想了一下:「一個月肯定不行,合同訂好後,生產最低最快也要一個月,加上要車皮很困難,要通過關係,打通關節,什麼時間能要到車皮,很難說。所以,最低也要三個月才能交貨。」

    其實公上心中無數,只知道四川的丫地掃把不成問題,但在什麼地方產?給什麼地方聯繫?一個月能生產多少?他一概不知,他說三個月,是給自己留時間,他認為三個月應該不成問題。

    陳主任見他說得合情合理,便說道:「好吧,就按你說的辦。」

    合同寫好後,陳主任簽了名,並蓋上了公章。公上也在合同上簽了「顏定國」三個字。在簽字時,他心情非常激動,沒想到自己的名字能管幾千元錢。因他不可能帶公章出門,便要將合同全部帶回四川找顏中才拿去蓋了公章後,再給陳主任寄式份過來,這是外出訂貨的慣列,陳主任也知道。

    公上拿到合同後,心想:這多不嚴肅,如果我帶回四川,修改一些對自己有利,對對方不利的條款,再蓋上公章,那麼只有對方違約,而自己永遠不會違約或者乾脆不履行,那麼陳主任不是很被動嗎?

    走出辦公室,陳主任在倉庫裡拿了一堆班竹枝,紮了一把比倉庫裡堆的成品大二倍的丫地掃把做為樣品,叫公上帶回四川。

    公上強調只能扎倉庫裡的成品那麼大一把,但陳主任堅持要以他扎的為準。

    公上對陳主任的貪心感到好笑,心想:合同都在我手裡,帶回四川,如果不划算,不發貨就行了,豈不是白費勁。想到這裡,他便沒有再堅持,告別陳主任,扛著丫地掃把,與陳洪輪往回去。

    路上行人和農家,見公上拿著一把很大的掃帚扛在肩上,都覺得好奇,紛紛抬頭看他。

    陳洪輪也覺得好笑,公上說:「我這個樣子,像不像孫悟空三調巴焦扇的樣子。」

    陳洪輪笑著說:「估計有點像,大小和巴焦扇差不多。」

    不知公上能不能做成這筆生意?篇幅所限,下回交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