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附記 嘉祥寺辯才賺蕭翼 文 / 王景洲
附記:嘉祥寺辯才賺蕭翼大明宮杜冰會則天
會稽(今杭州)山陰縣西南有三十里有個大湖,名曰蘭渚,也就是鑒湖,湖光山色,盡曲水之勝境。湖中有亭,號曰蘭亭。吳郡太守謝勳被封為蘭亭候,就是取此亭以為封號。後來太守王羲之將亭子移到了水中央,並在亭中建了一座三角形的碑亭,亭內碑石上刻有「鵝池"兩個草書大字,乃是王羲之手書。
公元三五二年,即東晉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友人謝安、孫綽等句流及親朋共四十一人聚會於蘭亭,行修禊(一種祭祀的活動)之禮、飲酒賦詩。王羲之等人列坐於曲水岸邊,讓人在曲水的上游,放上一隻盛酒的杯子,酒杯由荷葉托著順水流漂行,到誰處停下,誰就得賦詩一首,作不出者罰酒一杯,眾人盡情歡愉。南國的春風,本就催人欲醉,王羲之愜意萌生,詩性大起,率先吟詩一首,逐漸無一人落下。眾人飲酒賦詩,匯詩成集。乘著酒興方酣之際,王羲之用蠶繭紙、鼠鬚筆奮筆疾書,為之作序,是為
,詩文如下。
: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禊事也。群賢畢
,*看『書網txt」,並決定將此書留付子孫傳掌。
永和十一年(355年)三月,王羲之稱病棄官,帶著兒子王操之由會稽蕺山徙居金庭。並在那裡建,植桑果,教子弟,賦詩文,作書畫,以放鵝弋釣為娛樂。且與許詢、支遁諸多名士,遍游剡地山水。又與道士許邁共修靈丹妙藥,不遠千里以採藥石,足跡踏遍浙東浙中諸郡,登名山,泛滄海,興致勃勃,曾自我慨歎:「我最終還是死於安樂。」可見胸襟之豪邁。謝安聞訊,對羲之道:「中年以來,傷於哀樂,與親友別,就數日不舒服。」羲之回道:「年在桑榆,自然至此。頃正賴絲竹陶寫,恆恐兒輩覺,損其歡樂之趣。」朝廷因其意志堅定,也不再勉強其為官。自王羲之定居金庭後,書法興起。其後裔多擅書畫,作品掛滿廳堂、書房,人稱「華院畫堂」。後人定村名為「華堂」,沿稱至今。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