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雪狼爭鋒

正文 第52章 經典戰例 文 / 胖子看海

    短暫的停頓後,薛明又繼續說道

    「特種作戰中,快速、靈活的機動是我們的特點,穩、準、狠的打擊敵方的要害部門是我們特長,但這些都離不開一個前提,那就是要確保自身的安全,只有有效地保全自己,才能完成事先下達的任務指令,及至全身而推、脫離敵占區,才算是圓滿的完成了任務,單從這一點來看,余劍晨的小隊,這次是不成功的一次突襲,甚至可以說是失敗,當天色大亮,一個十一人的突擊小組出現三個以上的傷亡的時候,意味著你已經失去了戰機與作戰能力,此時,如果不能協助受傷的戰友迅速脫離戰場,後果不堪設想。」

    「在戰場上,尤其是敵後戰場,我們絕不能拋下受傷與陣亡的戰友不管,絕不能把他們留給我們的敵人,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兄弟、姐妹。」

    底下的學員一片寂靜,余劍晨更是自責地低下了頭,薛明的話就像錐子一樣紮在了他的心頭,不僅是他,沈亦非、梁青、高健、秦漢、何小研等等,他們的心裡都彷彿被押上了一塊石頭,平時的演習、訓練無論多麼殘酷,他們現在也都應付自如,沒有心理壓力,但薛明的話讓他們頭一次意識到,未來,在戰場上,自己的每一次判斷失誤,付出的代價並不是訓練場上的加練懲罰,而是流血與生命的代價,而付出這代價的不單單是自己,還有這些身邊相處多年、親如兄弟、姐妹的戰友。

    薛明緩和了一下口氣,他深知,對這些孩子還應當多鼓勵,鼓勵他們多去嘗試、多去面對、多去實踐,只有在不斷的探索當中才能逐步地完善自己、充實自己、提高自己,否則,即便訓練的再好,也無法應對戰場上瞬息萬變的敵情與意外。

    「當然,單從這次突襲的效果來講,應該是完成了預定目標,雖然付出了不小代價,但搗毀了敵方的指揮系統,同時也摧毀了對方的保障系統,擊斃了對方的兩個重要指揮官和大量的有生力量,作戰目的基本達到,唯一欠缺的就是經驗不足,這就需要大家在未來的高級別對抗當中,不斷完善自己,我希望、也是我們所有教官的希望,那就是竭盡我們所能,幫助大家,讓每一個人都成為有勇有謀、智勇雙全的超級戰士。」

    「我這裡有兩份材料,都是關於特種部隊突擊作戰的經典案例,一個是80年美國三角洲特種部隊首次參與的行動,解救美國駐伊朗大使館裡的被俘人質,由於指揮混亂、缺乏協調、準備不足以及惡略天氣等原因,這次行動最後以失敗告終,美國付出了兩架飛機相撞墜毀,八名特戰隊員陣亡的代價,而死去的特戰隊員遺體被伊朗人拖行示眾、百般侮辱,並通過電視畫面傳遍全世界。這就是我說的無論何時都不能拋下自己的戰友不管的根本原因。」

    「另一個是可以堪稱典範的特種作戰戰例,以色列特種部隊千里突襲烏干達,成功解救被劫客機裡的一百零二名以色列公民的經典戰例,這次行動共動用了五架c-130運輸機、兩架波音707客機八架f-4戰鬥機,二百八十名特種突擊隊員,還裝備了106毫米無後坐力炮和重機槍的吉普車,還有反坦克導彈、火箭筒、奔馳車等等,此外還有三十三名醫生組成的醫療小組,還有若干協同、指揮人員。」

    此時,下面的學員們不自覺的發出驚歎,眼裡閃著光芒。薛明看了看大家接著說道。

    「大家想一想,如此龐大的突擊救援隊伍,如果沒有一個強有力的指揮系統、詳盡而周密的行動方案,沒有各個部門密切配合的協作、相互支援,要想成功營救人質談何容易?營行動從飛機落地到完成任務起飛,要求在55分鐘內結束,他們提前兩分鐘完成了任務。在衝進候機大廳與恐怖分子交火過程中,僅用了一分四十五秒就擊斃七名恐怖分子,有三名恐怖分子逃走,另外還擊斃了四十五名烏干達士兵、炸毀十一架米格戰機,106名人質除兩人中彈死亡、一人傷重不治、一人因病在當地醫院就醫、後被處決外,成功解救出102名人質,特戰隊員只有一名陣亡。這一次經典戰例注定會載入史冊,事後,烏干達的總統在譴責以色列的野蠻行徑後也不由得由衷的稱讚說『我作為一名職業軍人,認為襲擊非常成功,以色列特種部隊真他媽的是好樣的!』」

    所有學員都發出了讚歎之聲,一些人甚至鼓起掌來。

    這次總結大會在顧長輝的鼓勵的話語中結束。

    這些學員從此有了新的追趕目標,他們要用實際行動,去超越以色列的特種部隊。

    為期兩個月的選拔訓練開始了。

    這次的短期集訓與以往不同,顧長輝和薛明及全體教官經過仔細研究,決定根據學員的訓練表現與特戰技能掌握情況區別對待。現在每個訓練小隊都有五個訓練小組,每個小組都是四十名左右的學員,大家仔細商討了訓練內容,新增了跳傘、審問技巧、抗審訓訓練,佈雷與排爆等科目,同時又加大了野外生存、遠途奔襲以、特種車輛駕駛、滲透與潛伏及通訊應用等科目的訓練強度。

    薛明提議以兩個月為限,在每天訓練結束後,由學員自己評比,選拔出十三名優勝者,十三名淘汰者,經過兩個月的評比考察,最後匯總,結合教官的建議,把優勝者、淘汰者及剩餘的中間部分的人員,組成三個訓練中隊。北方訓練基地的學員同樣如此,之後,兩地學員合併,再組成三個訓練大隊。第一梯隊學員在每個訓練週期後,仍由學員自己評比出最後二十五名隊員,這二十五名隊員自動降到第二梯隊,第二梯隊的前、後各二十五名則自動升到第一梯隊和降到第三梯隊,第三梯隊的前二十五名升到第二梯隊,後二十五名回到總部基地,和其他學員及新近從部隊選拔上來的新人一同訓練,這樣即可以形成有效的競爭機制,同時也完善了梯隊建設。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