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情有擔當

正文 第五章 都是人間惆悵客 2 文 / 阮本新

    冬至過後是嚴寒。這天清晨,映山中學煤渣跑道圈住的籃球場裡,三三兩兩站著背包帶行李的離去人。他們按特事特辦手法混搭的假家自成一堆,多的七人,少的三人,依據來自公社提供的生產隊大小而定。芮敏行姐弟和林文曲搭成一家,落戶的生產隊也小,二十幾戶人家,仍可攤上七八戶學農的老師。

    十輛帶篷的「老烏鴉」緩緩開進映山中學操場。芮敏行對這種自產自銷的拉貨卡車再熟悉不過:在路過魚嶺灣的縣道上,它們經常從省城或空車、或裝著蓬鬆日用百貨輕快出發,然後屁股吐著黑煙,喘著粗氣回來。有篷的,裝著生豬或糧食;無篷的,拉著冒尖的煤炭或裝滿菜油的油桶。城市有如一個嗷嗷待哺的嬰兒,每天眼巴巴等著「老烏鴉」從博大農村叼來「統購乳汁」,餵飽自己。今天,它們的任務是運送這學校不再給「乳汁」喝的兩百來名初中學生,去省界崇山峻嶺中的一個侗族聚居縣插隊,直接去人民公社「一大二公」鍋裡分食,跟民族「農二哥」肩並肩戰天斗地兼養活自己。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車一停下,已從「同志」升格叫「師傅」當欽差的工宣隊工人指揮上車。有人去車篷兩側貼上寫好豪言壯語的大紅標語,在車廂後門貼上編號和乘坐人名單。

    沒有大紅花,沒有鑼鼓喧天的場面,也沒有真家人從各地趕來熱烈拍搖肩膀鼓勵捧場,或悲傷喊叫抹淚依依不捨。除了幾個完成差事的工宣隊師傅和沒輪到干校勞動的老師,大家都是要走人。羅孝和、牛丹煉他們農業戶口的同學拿不到補助,早已自動離校回了鄉。寫過申請的陳必革弄來一張大醫院的疾病證明,臨陣脫逃,讓林文曲的鄉下復仇計劃落了空。三屆幾百學生同時一走,學校就是一座空樓。

    既然說是去學農,就必須給入定學徒保有仍在學習中的幻覺,畢業證會驚擾發不得。就每人給弄張上檔次的喜報,有笑臉和預言,蓋個市級革命委員會的紅印,一切

    看』書網。最新.又找不到緣由。遠處,那兩根四年來還是沒冒成煙的大煙囪,似乎也有些不好意思,站立不穩似地向他們默然晃頭道別。

    車子要先拐回省城,再穿城往東南方向而去。

    這座明朝隆慶三年(1569)才設府轄地的黔州省城,傳說是古代夜郎國首邑,惠存並埋藏著竹王開國的神話和遺跡,讓城市從來都在為自己的古老神秘而自豪。加上與時俱進追繁撫華趕時髦,別有一種新潮狂野的都市風情,博得「小香港」口碑。而今天,「今朝霜重東門路」,沒有殘月照橫塘,只見城裡各所中學都有卡車駛出。幾百輛卡車像些巨型抽水機,嘩啦啦一下抽走成千上萬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人,往常上午就人流熙攘上班上學的喧鬧街道魔幻般沒了聲息,顯得空曠寂靜、「淒清如許」,彷彿颶風剛剛離去。城中低矮破舊的房屋棚戶像些留不留送不送的手臂,七歪八扭伸向四面八方,門戶裡那些曾經斑斕卻無法喚醒的夢境也被連床帶走。

    車過貴人河,光禿河柳像一排垂首默然的送行人,青綠河流猶如忍痛城市太陽穴上劇跳的筋脈。跨河九孔石橋下河中央,貿然矗立一塊圓如龜背的巨石,奔向長江支流的河水在此團成一汪名叫「含碧潭」的深水區,四周渦旋藏險,滴轉迴環,天造地設出一個河水彷彿在倒流的景致。「倒流河」俗名就此浪得,還人文一首民諺:「九眼照沙洲,長江水倒流;財主無三代,清官不到頭。」不知是歎窮壤還是諷喻歷朝歷代官場險惡。

    車駛出城,前面是隱沒在詭譎深山的曲折彎路,後面是漸行漸遠、蕭疏無語的城市。「老烏鴉」爬坡開始使勁,斷斷續續轟響油門,一會兒似在驚恐地大聲喧嚷,一會兒又像苦澀地咳嗽歎息。爬上高坡,車速加快,寒風也無情地肆意刮面抽臉,陰冷徹骨的寒氣鑽進鼻孔和喉嚨,使人多少有些清醒起來,各輛車廂裡陸陸續續響起了壯行的歌聲。芮敏行他們這輛車幾首音律生硬拚湊的「語錄歌」澀聲唱過,車廂裡靜默了好一陣。突然,有人帶挑釁地輕聲哼唱起一首在學校不敢公開唱的「黃歌」——《紅河谷》:「人們說你就要離開村莊,……」曲調和歌詞的離愁別意很有穿透力,對鼻子極具刺激,有人眼窩不禁慢慢潮濕迷濛起來。

    恨眼淚的芮敏行彎腰從背包的折縫裡掏出一本跟語錄本大小厚薄差不多的小書,書名是《外國民歌兩百首》,這是當年學校圖書室被造反翻砸後,他隨後在書架角落發現的。他用謝老師傳授的簡譜知識,暗自學會了好些首。裡面也有加拿大民歌《紅河谷》,但他不喜歡這首用姑娘口吻唱的歌。他最喜歡的還是帶陽性的俄羅斯民歌《三套車》,那大氣雄渾的音調旋律,像松濤低鳴,海浪拍岸,已經能與他的脈搏形成共振,引起共鳴,一唱就不能自已。他很快翻到那一頁,捅捅身邊的林文曲,指指說,我們兩個唱這個。林文曲和其他人對這首歌似乎也不陌生,兩人挺起瘦胸做出一副睥睨萬物樣,剛放聲唱出首句「冰雪遮蓋著伏爾加河」,立刻就有人加入跟唱起來。隨著舒緩低沉、憂傷無奈的歌聲,車廂裡漸漸充滿了沉鬱蒼涼的意味。

    本文由看書網小說(.)原創首發,閱讀最新章節請搜索「看書網」閱讀。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