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崛起人生

正文 第二百零八章 歌曲製作 文 / 十九週年

    語數英,政史地,生物化。不同與小學的三門課程,也不同與高中後的兩系分科,初中生需要同時學習這九門課程。對於心智初開的初中生來說,這無疑是很大的學習壓力。

    別的不說,一到考試,九門課程全上,不傻也暈了。

    即便是對於初二二班這種重點班來說,兩天下來的考試安排,也足夠他們累上一壺了,就連莫秋風也感到吃不消。他和別人不同,考試的時候,他一般都是臨陣磨槍的。唔,也就是臨時抱佛腳看看書什麼的。

    這一抱就得抱九門課程,閱讀量著實令莫秋風大感太陽穴突突的。

    不過,這臨時抱佛腳的效率著實沒話說,至今為止,他一直佔據第一寶座。唔,與其說是效率,倒不如說是前世的積累?

    「累死我了,我的腰啊!」

    待最後的英語試卷交卷後,劉志傑竄到好友邊,使勁吐槽。上下活動著臂膀後,劉志傑將手中的碳素筆直接插入兜中,「還好,考完試放三天假休息,多好的機會。」

    「呃,不對,本來就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兩天假期,學校太黑了,只加了一天假期。」

    白了劉志傑一眼後,莫秋風旋轉著手中的碳素筆,悠悠地說道:「有本事,和校長說去吧。唔,和英語老師說說也行。」

    「呃,像那種艱巨的任務,自然要交給你完成了,我看好你的哦騷年。」

    「去你的。」

    對著劉志傑豎起中指以示鄙視後,莫秋風雙眼一動,看向走來的陳芳三女。她們應該考的不錯,臉上都帶著輕然的笑意,難掩喜悅。

    「喲,小芳,這次考的怎麼樣?」

    劉志傑坐在梯形教室的桌子上,對著走來的陳芳揮手笑道,「有沒信心打敗秋風?」

    「信心?我最不缺的就是信心了。」

    微仰著頭,陳芳說的堅定,而後目光看向莫秋風,「上次和你平分,這次肯定能考贏你。」

    在上學期的期末大考中,陳芳和莫秋風平分並列第一,這極大地加強了陳芳的信心,這次也是信心滿滿的挑戰莫秋風。不過,莫秋風還未有什麼表示,一邊的劉志傑就調侃地說道:「切,每次你都這麼說,也沒見你什麼時候考贏秋風。」

    「劉志傑,你想死啊。」

    劉志傑的話語好似觸及了陳芳的逆鱗,令她對著劉志傑喊了一聲。不過,細心觀察可以發現,雖然有些不滿,但陳芳的眸中沒有任何的怪罪意思。

    也是,她和劉志傑本就是一對冤家,彼此之間的關係,連莫秋風都不好說什麼。

    五人笑鬧的時候,王若伊拿著英語書本經過,在見到莫秋風後佇步停留,對後者輕聲一笑,「秋風,你考的怎麼樣?」

    一般來說,能來梯形教室考試的,基本都是年段前沿的學生,王若伊在進了三班後,短短一個學期,就從年段中級躥升到了前沿,也算是一個發憤圖強的好姑娘。

    「還行,你呢?」

    「我也還行。」

    王若伊輕聲說了一句,正準備開口的時候,身後有三班的同學來到她身側,「若伊。」

    「韶華。」

    見到來人,王若伊輕笑喚了一句,至於被叫做韶華的女生,畢竟是隔壁班,莫秋風五人也認識,彼此打過不少照面。和五人笑談幾句後,王若伊和韶華先行告辭離開。

    「我們也走吧,收拾下東西就可以走了,三天的假期,可以好好放鬆放鬆了。」

    伸展著懶腰,陳芳眼角處也帶著些許疲憊,謝冰雪和連伊靜亦是如此。想來,連續兩天的考試,即便是三女也吃不消吧。

    「走了走了。」

    張羅一聲後,五人同行離開了梯形教室,和往常一樣,剛走出梯形教室,就受到了其他人異樣目光的對待。哪怕是所謂的學渣,在看到學霸這種優越的待遇,也會產生羨慕之情。更何況,這一行五個人,其中四人基本包攬全年段五甲名次,即便最差的那個男的,基本也能穩定在前五十內。

    「秋風,放三天假,你有什麼打算嗎?」

    回教室的路上,劉志傑目光看向莫秋風,而後開口道:「要不我們組織一下,去爬山怎麼樣?」

    「爬山?」

    古怪地嘟噥一聲後,莫秋風緩聲開口道:「我記得,去年暑假的時候,我們爬過一次山了。」

    「那都多久以前的事了,沒什麼沒什麼的。」

    聞言莫秋風聳了聳肩,而後撫著鼻子道:「好吧,你們去吧,這三天假期我還有事要做。」

    「嗯?什麼事?」

    不止是劉志傑,陳芳三女也好奇地看了過來,見狀莫秋風停頓之後開口道:「家裡來親戚了,脫不開身。」

    「這樣啊。」

    明白地點了點頭,劉志傑四人倒也沒有強求,「那挺可惜的了,嘛,不過這也是你的損失,卡卡。」

    「好吧,提前祝你們玩得愉快了。」

    道了一聲後莫秋風並不以為意,事實上,他剛才說的理由完全就是假的,不過三天的假期他的確脫不開身。因為,《如果當時》和《獨斷依戀》這兩首歌還沒有製作完成,他還需要趕點時間收尾。

    大致的藍本已經確定,只是後期製作上有些小問題,這幾天他得多花點心思修改,畢竟是自己第一首原創歌曲,上心是自然的。

    事實上,莫秋風對第一首原創歌曲是非常非常上心的,以至於放學之後沒回家,逕直去了錄音店。他和是妹妹一同去的,搭乘去往市裡的班車。

    前兩天,蘇陽正式辭去了伊人公司司機的工作,成為唱片店的正式員工。當然,雖然辭職了,但莫秋風偶爾需要他接送,他自是不會推辭的。

    到了錄音店的時候,店內已經有三人在那等候,除了丁羽和蘇陽之外,還有弦傾。弦傾是之後才知道莫秋風在創作歌曲,於是便提了興趣,一有時間,便來錄音店這邊瞅瞅看看。

    當然,也不排除來看望蘇陽的可能性。

    「弦傾姐,你也來啦。」

    微笑著和弦傾問候一句,莫秋風將路邊買來的水煎包遞給三人,而後笑著說道:「剛出籠的,熱騰騰,味道不錯哦。」

    「嗯嗯,圍到不錯。」

    在莫秋風身邊,莫秋柔口中塞著肉餡,口齒不清地附和了一句,令莫秋風大搖其頭,在妹妹頭頂上輕敲一下,「你這個小吃貨。」

    吃過水煎包後,丁羽和蘇陽拿出了他們的成品--製作好的《如果當時》。在最初的藍本確定後,後期的製作莫秋風交與兩人運轉,也算是對他們的一次考驗訓練。

    在莫秋風播放這首歌的時候,莫秋柔和弦傾正一人拿著一個水煎包輕咬著,一副邊吃邊聽的休閒樣子。不得不說,妮子也是很有感染力的,讓弦傾都跟著同化些許了。

    「紅雨瓢潑泛起了回憶怎麼潛,你美目如當年,流轉我心間。渡口邊最後一面灑下了句點,與你若只如初見又何須感傷離別。」

    在這一段中,莫秋風添加進了笛聲元素,並且稍作修改。和前世許嵩版的《如果當時》比,現在這個版本的曲調旋律要稍顯低沉,隱隱帶著絲絲感傷的韻味。

    將最後一口水煎包解決掉,莫秋柔拿紙擦了擦手上的油膩,而後嘟噥著說道:「好聽。」

    身邊,弦傾亦是贊同地點頭,想到自己慧眼識弟弟的事情,又笑彎了眼角。唔呼,有這麼一個優秀的弟弟,那感覺真不錯。

    相比兩女的悠閒,莫秋風和丁羽、蘇陽三人還是比較敬業的,在聽過這首歌之後,三人聚在一起輕聲交談著,發表自己對這首歌的看法。

    「丁羽,我覺得這一小段的旋律可以再放緩一點,然後再添加一點和音。」

    「有嗎?可是我覺得這一小段應該稍微帶點節奏感,清脆一點。莫少,你怎麼看?」

    「呃?我?讓我想想。」

    捉摸了半分鐘左右,在丁羽和蘇陽的目光下,莫秋風撓著太陽穴,訕訕地說道:「要不,咱們都試一遍?」

    這個回答,讓丁羽和蘇陽皆是猛翻白眼,開始對莫秋風訴起苦來了。算起來,這幾天他們在錄音店裡面呆的時間每天達到2/3,有時候睡覺都是在這邊睡的。

    當然,訴苦歸訴苦,兩人還是比較專業的,關於《如果當時》這首歌,他們也覺得還可以再改進一些。在稍微的整頓後,三人直接投入到新一輪的工作中。

    所幸《如果當時》基本已經確定下來,只是做一些稍微的修改而已,沒花多少時間。而接下來的,才是他們現在要做的重點--《獨斷依戀》。

    和《如果當時》不同,《獨斷依戀》還沒有完全確定框架,僅僅只有初期的曲譜和歌詞而已。要想讓這首歌成功面世,他們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這樣吧,我先試唱一次,你們覺得怎麼樣?」

    和蘇陽對視一眼後,丁羽點了點頭,「嗯,這的確是個好辦法,先留個大致印象比較好。」

    說做就做,拿著曲譜莫秋風就進了錄音棚內。歌曲的伴奏原本應該是鋼琴,不過錄音棚的面積不是很大,若是將鋼琴鼓搗進來未免太過擁擠,所以莫秋風以電子琴代替。

    雖說有不少差距,不過現在只是試唱,倒也不用計較太多。

    「二十四橋明月夜,倚欄頻望,若輪月,三千柳絮因風起,幻化成雪依依朦朧。春去秋來醉清風,荷塘佇步,泛青蓮,雨打芭蕉映浮生,散落為霧輕遮歲月。」

    「燈火闌珊,回眸輕笑繁花似錦,夢千尋。弱水三千,願取一瓢獨飲。三生河畔,徘徊流連彼岸花開,情化殤。百世輪迴,願永攜子之手。」

    「情不問因果,緣無謂生死,你若安好,便是流年;愛不分善惡,戀獨攬心田,飛雪壓肩,美不過白首。」

    「以我一生,許你,獨斷依戀。」

    坐在一邊的沙發上,莫秋柔和弦傾皆是有些出神,後者在莫秋風試唱後,不由得感歎地說道:「這首歌聽起來,很美的樣子呢。」

    「很美?」

    疑惑地重複了一句,對於莫秋柔來說,她這個年齡還不太懂美的定義,只是覺得歌詞聽起來很朦朧的樣子。

    「是啊,很美。」

    輕笑著撫過莫秋柔的髮絲,弦傾笑的很欣然,「很好的一首歌,秋風果然很優秀呢。」

    「嘻嘻。」

    美不美另說,對於弦傾稱讚莫秋風的話語,莫秋柔可是舉一百隻手贊成。眸子靈動地轉了轉後,湊到弦傾耳邊輕聲說道:「弦傾姐,那蘇陽呢?」

    「他啊」

    停頓片刻後,弦傾捲著自己的髮絲,笑的有些回味,「他還差遠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