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重生之崛起人生

正文 第二百六十章 畢業典禮 文 / 十九週年

    當梔子花開滿校園時,莫秋風也即將結束三年的初中時光。在中考之前,學校特意安排了一個畢業典禮,歡送這有史以來最耀眼的一屆學子。

    那是湖宅中學第一次組織畢業典禮,由校長親自監督,各大畢業班老師、學生代表上台演講表演。做為湖宅中學標誌性的學子,莫秋風理所當然成為初三學子代表,上台發表這三年來的學習感觸,還有對學校,對學弟學妹的祝願。

    其實吧,莫秋風實在總結不出三年來的學習經驗,畢竟這三年他都是優哉游哉渡過的,認真學習什麼的,和他可完全不符。不過,想是這麼想的,莫秋風可不敢在大庭廣眾前面說出口。因而,在得知自己需要上台演講激勵的時候,莫秋風特意花了兩個小時時間,編了一個演講稿出來。

    那演講稿三千字左右,大意就是三年來如何認真學習,如何聽從老師學校的教育,如何標榜自己如何塑造樂觀向上的學習態度。

    那些初一學子是聽得愣愣的,佩服莫秋風的學習態度,但知曉一二的初二學子可就不以為然了,這位雖然冠著天才的名頭,但其上課走神的美談也經久不衰的。

    連初二學子都這麼想的,更何況初三學子還有莫秋風的一幹好友?不說這些人,便是莫秋風在默讀草稿的時候,心中都感到十分古怪,總覺得在讀哪位勵志名人的自傳,總歸是和他自己無關的。

    撇開裹腳布般又臭又長的長篇大論,讓學子們有所期待的,是後面的學子風采表演。

    初三幾個班級,在之後的學子風采表演裡都拿出自己的看家本領,便是三年來以『混亂陣營』自稱的豪強班七班,也有幾名男生表演了一套街舞,受到諸多好評。

    二班表演的是合唱《送別》,當『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在校內迴盪的時候,二班幾十名學子,情緒柔軟的人亦是眼眶微濕。文靜如連伊靜,更是少見地趴在莫秋風肩上,淚水浸濕了莫秋風的衣衫。

    即便經歷了一番風雨,即便經歷了兩世為人,莫秋風也感到眼睛有些發澀,忍著沒有讓那濕意脫出眼眶。

    在班級表演之後,學校安排了莫秋風上台演唱,那首現在已經是畢業歌曲代表的,《梔子花開》。也有記憶力比較好的學子,依稀想起台上那優秀的少年,在去年的元旦,也曾唱過這首歌。

    轉眼,便是一年又半載。

    「梔子花開,sobeautiful,sowhite,這是個季節,我們將離開。難捨的你,害羞的女孩,就像一陣清香,縈繞在我的心懷。」

    「梔子花開,如此可愛,揮揮手告別,歡樂和無奈。光陰好像流水飛快,日日夜夜將我們的青春灌溉。」

    「梔子花開啊開,梔子花開啊開,像晶瑩的浪花,盛開在我的心海;梔子花開啊開,梔子花開啊開,是淡淡的青春,純純的愛。」

    夏季的暖化,將梔子花的香味帶來,傳入在場所有人的鼻尖,那是淡淡的清香,帶著別離的縈繞情懷。

    三天後,便是中考,這將是他最後一次,以湖宅中學學子的身份,站在這主席台上。目光緩緩掃過眼前的老師、學生,掃過這他待了3x2年的學校。當最後的旋律縈繞散去後,莫秋風微微仰首,止住了那眼眶想要出來的濕意。

    所以說,他不喜分別,會讓他的心,被堵堵的難受。

    畢業典禮只開了一個下午,明天便是星期六和星期日,初一初二學子在和學長學姐告別後,便離開學校,留下的,只有難捨學校的初三學子們。

    三天後便是中考的時間,明天後天又是雙休日,這是他們在母校待的最後一天。回去之後,他們將在家裡度過兩天自習時間,而後直接參加中考。中考的地點在郊尾鎮中學,學子們與湖宅中學最後的聯繫,只有這一個下午了。

    那平日裡一放學就奪門而出的初三學子們,有的一步一回頭,有的出神觀望一草一木,有的拉著行李箱,刻意不曾回頭看。

    莫秋風一行人也沒有馬上離去,在學校結束了所有活動後,莫秋風一行人默默地走在校路間。分別的情緒在幾人身邊蔓延,令他們都沉默沒有言語。

    其實啊,真正分別的,只有莫秋風一人而已,他選擇的是華僑中學,而其他人都選擇了市一中。在最後一次市統考後,湖宅中學過一中預期線的有一百二十人,陳芳、劉志傑等人都名列前茅,去一中已經是板上釘釘的意思。莫秋風依舊是市第一,447的記錄高分。然而,莫秋風卻明確公開了自己的擇校意向,華僑中學。

    無論外界人們是怎麼看待這件事情,無論一中和華僑中學兩方面怎麼看待這件事情,對於劉志傑等人來說,莫秋風,三年來的至交好友,將要離開他們了。

    便是兩世為人的莫秋風,此刻也不知道如何開口,更何談這幾個不過青春花季的夥伴。默默在校路間走了數分鐘後,幾人尋了一處草坪,緩緩落座。

    夏季的陽光,給翠綠的嫩草帶上青草香,莫秋風先行躺了下去,而後幾人紛紛躺在草坪上,仰望那已經不再刺眼的天際。

    「秋風,暑假的時候你有時間嗎?我們組織一趟,去湄洲島玩吧?」

    當一陣微風拂過時,一向文靜的連伊靜卻是先開了口。拋去話語中的一絲不捨,更多的是淡淡的溫馨和期許。莫秋風微微看過去,對上少女三年來不曾改變的溫文,勉唇輕聲說道:「嗯,中考之後有十天左右的時間。」

    「嗯?十天?你之後要去哪?」

    一邊的劉志傑耳朵一動,看了過來,便是其他人也好奇地看了過來。莫秋風並沒有隱瞞他們,輕聲說道:「去一趟京城,籌備第一張唱片。」

    唱片?

    幾人剛開始還沒反應過來,之後才想起莫秋風還有一個遠方的身份。而在明白之後,劉志傑眸子微動,「第一張唱片?嗯...」

    頓了頓,劉志傑嬉笑著說道:「可別忘了我們之間的約定,一定要給我們留幾分珍藏版的哦!」

    「自是不會忘記的。」

    早在坦白自己歌手身份後,莫秋風便應諾只要發行唱片,都會給夥伴們留幾分珍藏版的,算是私人待遇。得到莫秋風應承後,別離的傷感散了一些,笑談著關於『第一張唱片』的事情。

    但,總歸是要別離的,但夕陽開始落山的時候,幾人默契地停止了交談。微風已經開始夾雜著涼意,莫秋風直起身子,看向躺在草坪上的至交好友,收起情緒朗聲輕笑:「好了,又不是以後都不能見面,就不要感傷了,以後有時間可以經常見面的。」

    只是選擇了不同的高校而已,他們還是在同一個市,要是想要見面,抽空出來聚聚便可以了。

    聽著莫秋風這麼說,劉志傑等人也暫時收起了別離的傷感,輕笑著談及中考之後要怎麼相聚玩耍。

    「上了三年初中,總算要解放了,到時候要好好玩玩。」

    草坪上,劉志傑和陳芳手牽著手,前者笑著表達自己的好心情,後者卻是給他潑了一盆冷水,「中考之後還有高中,之後還有高考呢。」

    「呃,小芳兒,這種打攪雅興的話語,就不用說了呢。」

    「去,我都說了多久了,不要叫我小芳兒。」

    見著這對冤家又開始拌嘴,莫秋風、連伊靜還有謝冰雪皆是輕聲笑著。

    笑過之後,也到了說再見的時候,莫秋風的東西早就收拾回家了,此刻並沒有什麼好耽擱的,勉唇過後,莫秋風看向幾位好友,緩聲開口道:「好了,又不是再也見不到,以後有時間多出來聚聚就可以了。」

    正如莫秋風所說的,幾人只是選擇的高校不同而已,還是在同一個市裡面的,若是想要見面,抽出時間聚聚便可。

    「秋風說的也對。」

    劉志傑微微點頭附和,而後笑著打趣道:「秋風,以後見面的開銷,由你這位大款出了,沒意見吧?」

    「我自是沒意見的。」

    頓了頓後,莫秋風笑著開口道:「只要你們願意來,多少我都出。」

    「好了,那麼,中考之後再見吧。」

    「嗯,中考後再見!中考的時候,一定好好好加油哦!」

    「嗯,大家一起加油!」

    --

    因著莫秋風沒回去的緣故,莫秋柔也沒先回家,而是在宿舍樓下等著莫秋風。在看到莫秋風的身影出現在視線中後,莫秋柔乖巧地來到莫秋風身邊,挽住後者的手:「哥。」

    收起對學校、對三年初中時光的不捨,莫秋風柔和地看向莫秋柔,「嗯,我們回去吧。」

    這世上,最瞭解莫秋風的莫過於莫秋柔,雖然莫秋風有刻意的掩飾,但莫秋柔還是察覺到莫秋風心中的幾絲愁緒。只是,妮子對這種情緒還不是很瞭解,只有乖巧地跟在莫秋風身邊。

    依舊是乘坐班車回家,回到家的時候,客廳內除了莫守毅之外,林冬青也在,正在和前者輕聲交談著。廚房內,葉淑琳和崔姨正在準備晚餐。

    兩個月前,村裡的山頂別墅裝修完畢,林冬青在上個星期搬進了別墅,同行的還有崔姨,林家豪因為要上班的緣故,只是在這邊小住了兩天,丁管家則留在林氏莊園內打理。

    見著莫秋風和莫秋柔兄妹倆回來,葉淑琳和崔姨端上了飯菜。因著過兩天莫秋風就要參加中考,這幾天葉淑琳很注重莫秋風的伙食,崔姨是個有經驗的人,在她的幫助下,葉淑琳倒也規劃的很好。

    飯桌上,莫守毅轉頭看向莫秋風,頷首說道:「秋風,再過兩天就要考試了,這兩天收收心,好好備考,其他事情交給我們就行了。」

    中考好歹也算是人生關鍵考試之一,雖然他已經明確要去華僑中學,但考試還是要好好考的。據說市第一有獎金的,雖然不差那點,但能拿到總歸是好的。

    除了莫守毅之外,葉淑琳崔姨還有林冬青都表示了對莫秋風的支持,便是莫秋柔在晚飯之後也拉著莫秋風的手,直起自己的小手臂,嬌聲說道:「哥,中考加油!」

    那嬌憨的神色令莫秋風心中好一陣柔軟,扯著妮子的臉頰往兩邊拉,笑的開心,「嗯,我會好好加油的。」

    莫秋柔想要表明一下自己的不滿,但想了想,還是乖巧地任著哥哥擺佈,一張笑臉可憐兮兮的。

    距離中考只有兩天時間,該是好好看書的,因而莫秋風也沒多打趣妹妹,嬉鬧過後便回了房間看書。

    夜晚,月光傾灑在窗邊的書桌上,莫秋風怔神看了一會兒,突然起身來到書桌邊,攤紙執筆,思慮了一番後,在紙上緩緩寫下一首歌。

    --《長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