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二百四十二章 西域使者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二百四十二章西域使者

    張淮鼎歎了口氣道:「皇上,中和四年(公元884年),微臣自京師返回沙洲,至今已歷五年,在這數年中,我歸義軍上下始終未得朝廷音訊,就像是只斷線的風箏,在外飄曳。」

    「中和四年,正是黃巢亂黨覆滅之年。」

    「不錯,皇上好記性。」

    「不是朕的記性好,而是那黃巢乃是刻骨銘心之痛啊。」海無影同樣歎了口氣,指了指張淮鼎旁邊的一張凳子道,「張愛卿,坐下說話吧。」

    「皇上,微臣不敢。」

    「朕讓你坐,你就坐吧,這裡又不是朝堂。張愛卿,想必你有很多話要說吧,更何況你們長途跋涉,也夠疲乏,坐下來慢慢和朕講講你們歸義軍的情況。」海無影笑了笑,又對李傑道,「六弟,讓人上茶,上點心,還有,給張愛卿的隨行也送去食物和茶水,請他們稍安勿躁。更多更快章節請到。」

    「是,皇兄。」

    張淮鼎坐下後慢慢講道:「皇上,微臣回到沙洲後,協助堂兄張淮深打理歸義軍之事務,對內發展經濟,對外抵禦甘州回鶻。在大家的努力之下,我歸義軍轄區的安定得到了鞏固。更多更快章節請到。然而,隨著局勢的穩定,加上遲遲得不到朝廷的指令,以致內部出現了不同的聲音。在和大哥張淮深反覆商議之後,微臣於去年十月離開了沙洲,前來長安查探消息,由於途中波折,是以今日午後才抵達長安。」

    「張愛卿,一路辛苦。更多更快章節請到。你先和朕說說目前歸義軍的詳情,有些什麼樣的聲音?又是何人持有這樣的聲音。」對於這段歷史並不熟悉的海無影道。

    「皇上,我歸義軍所屬之地有四大家族,一為我張家,一為皇上之宗親李家,一為沙洲本地望族索家,還有就是後起之秀的曹家。其中,這曹家雖然頗有實力,但主要是在經商方面,對於政治權利暫且沒有表露出很大的興趣。索家本代家主索勳乃是微臣妹夫,同樣,李家下一代家主李明振之妻又是微臣之十四妹,三大家族之間本有親屬之誼,但是,三年前的一封書信卻令三大家族產生了分歧,時至今日,甚至到了不相往來的地步。第一時間更新」

    「書信?」

    「皇上,書信乃是邠寧節度使朱玫所寫,大意是勸說歸義軍擁立襄王李熅為帝。」說到這裡,張淮鼎停了下來,偷偷看了看海無影,見其臉色如常,才繼續說道,「皇上,看完這封書信後,以李明振為首的李家首先表態,願意支持襄王稱帝,其原因是說皇上您、您……」

    「無妨,張愛卿,直說就是。」

    「是,皇上。」張淮鼎小聲道,「恕臣直言。那李明振言及,當今皇上昏庸無能,致使好好的大唐江山四分五裂,為了大唐的未來,必須有新君出世,否則的話,大唐就將走入萬劫不復之地。」

    「換君?」海無影笑道,「你所說的李明振認識襄王嗎?」

    「回皇上,當時微臣也這麼問過。」

    「是嗎,那他怎麼說?」

    「皇上,李明振道,『沒見過襄王,不過,隨便換一人,都會強過當今皇上。第一時間更新』」

    「哈哈,這個李明振,哦,沒事,張愛卿,你繼續說下去,其他人的看法又是如何?」

    張淮鼎見海無影並不生氣,接著言道:「皇上,索家的態度則更為激進,他們認為,當今的大唐已經無藥可救,無論是誰上位為帝,結果都是一樣。因此,歸義軍當和其他藩鎮一樣,乘此機會,自行為政,日後視情形再做定論。至於我張家,雖然忠於大唐,但李、索兩家的意見也不得不考慮,同時,在張家內部也有不同的意見。對此,堂兄十分猶豫,拿不定主意。皇上恕罪,當時歸義軍的情況頗為複雜,外有強敵回鶻窺伺,如果內部不和,很可能會給外敵可乘之機。」

    「繼續說下去,朕允你無罪。」

    「皇上,堂兄思前想後,最後採取了兩面討好的辦法,首先,堂兄親自修書一封,告訴朱玫,說歸義軍願意尊奉襄王為帝,但由於外有異族,所以無法出兵相助,之後,或許因為路途遙遠之故,再也沒有收到朱玫之信。與此同時,堂兄又派出三路人馬,意圖到長安查探實情,如果有可能,則希望求得朝廷的支持,但三路人馬都沒能成功到達長安。於是,這件事也就告一段落。然而,由此引發出來的歸義軍之發展方向卻漸漸成為了歸義軍上層的矛盾焦點。皇上,說得難聽點,今日之沙洲實已危機四伏,如果堂兄再不作出決定,很有可能使得歸義軍走向分裂。無奈之下,微臣向堂兄建議,由微臣親自帶領歸義軍中的十名勇士,以使者的身份進京,弄清當今朝廷的實情。」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