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都市小說 > 穿越之重塑盛唐

正文 第二百六十七章 便宜從事 文 / 菜無心不活

    第二百六十七章便宜從事

    儘管朝廷的新政才剛剛開始實施,還遠遠看不到效果,但這些措施卻讓長安城的百姓感到了官府的變化,再加上郭秀蓉領導的紅會頻頻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這就使得百姓們重新點燃了對朝廷,對李唐皇室的期望。

    作為中華月報的總編,和普通百姓相比,孟憶襄對朝廷之事瞭解得更多,因此就更加清楚朝廷正在發生的變革。更多更快章節請到。這一些列的變革潛移默化地影響了孟憶襄的觀念,甚至在無意之間削弱了她對當今皇帝的仇恨。

    對古人而言,一個仁君遠比一個能君更容易得到百姓的好感,也就是說,在人品和能力之間,人們會首選前者。新政的實施不可能立竿見影,但晶妃娘娘的善舉卻很快深入民心,而且,郭秀蓉的每次出現都首先會提及,她只是奉皇上旨意行事,這在無形中就令海無影的形象高大起來。

    從罷免楊復恭到文德二年三月初,不到三個月的時間裡,越來越多的百姓相信,當今皇上以前是受了田令孜、楊復恭等閹人的蒙蔽,現已幡然醒悟,並且,他們中的大多數人還相信了太宗顯靈之說。

    在歷經兩次動亂之後,人們本就渴望,能有明君出世,以使國泰民安。進入文德二年以來,百姓的願望和朝廷的所作所為竟是不謀而合,這就令當今皇帝、當今朝廷的變革符合民意,乃至威望漸長。

    三月中旬,離開京城近兩個月的壽王李傑終於傳來了消息。

    在感歎了一句誰也聽不懂的「通訊落後」之外,海無影便迫不及待地打開了這封來自歸義軍的密函:

    臣弟已於二月二十三日抵達沙洲,路上雖有波折,但所有人員全部安全。

    目前,歸義軍情況頗為複雜,和張淮鼎大人所言完全一致,歸義軍正處於內憂外患之際,外患很簡單,時值西北地區正在發生民族大變動,在沙州周圍的吐蕃、回鶻、吐谷渾、龍家、仲雲等許多異族政權,從東、南、西三面對歸義軍構成威脅。第一時間更新

    儘管如此,外圍的因素卻不是歸義軍的主要問題。

    至於內部原因,究其根源,在於張淮深當政名不正,言不順。對歸義軍來說,執政者張淮深並沒有得到朝廷的承認,這是最為不利的一面,朝廷不授給他節度使旌節,就表示不支持他當節度使,長期下來,就使得歸義軍內部出現了不少窺覷權勢之人,蠢蠢欲動。

    (按史書記載,大唐朝廷於文德元年十月最終授予了張淮深歸義軍節度使旌節,但歸義軍內部的矛盾已經激化,大順元年即公元890年,張義潮女婿、沙州刺史索勳悍然發動了兵變。由於變生肘腋,猝不及防,張淮深及妻子、六個兒子都被殺死。自此,歸義軍開始走向沒落,並實質性地脫離了大唐的管制。)

    在張淮鼎離開長安後,海無影仔細分析了宮中留存的有關歸義軍的資料,張淮深屢次遣使唐朝,而朝廷也派遣左散騎常侍李眾甫、供奉官李全偉等上下九使,先後幾撥人馬,賜給張淮深金銀器皿、錦繡瓊珍等各種各樣的貴重物品,唯獨沒有授予張淮深一直請奏的節度使旌節。

    處理歸義軍事務的乃是田令孜,之後是楊復恭,作為皇帝的李儇反倒是不知其中詳情。第一時間更新當時,張淮深得父親張義潭和叔父張義潮先後在長安為人質死後,張氏再無關鍵人物在長安為人質。張淮深有六個兒子,卻不肯派一個兒子到長安當人質,這就使得朝廷對他不能完全放心,怕張氏像其他藩鎮一樣,坐大難制。

    田、楊二人皆以此為由上奏李儇,這也迎合了當時李儇的心態。至於田、楊為何一直不喜張氏當政,海無影無從知道。

    深入瞭解過這段歷史的海無影對於李傑之言,自是認可。

    李傑的密函很長,海無影一邊看一邊思索著。

    張家、李家和索家,這是支撐歸義軍的三大家族,也是最有可能和實力謀逆者,另外,張家內部似乎也有派系,分別和索家、李家交好,具體情況還有待查實。

    臣弟宣旨之後,分別約見了索家家主,沙州刺史索勳以及李家家主,涼州司馬李明振,這兩家家主在表面上都認同我朝之正統,也支持朝廷任命張淮深為歸義軍節度使。

    鑒於形勢複雜,臣弟決定改變計劃,會在沙洲一帶暫且住下,希望可以使得三家的意見達成一致。

    在信函的最後,李傑寫到,有關「恐嚇組織」一事,臣弟已經知曉,會照皇兄旨意辦理。

    看完後,海無影提筆寫下了「暫和外藩,先行安內。保證安全,便宜從事」十六個字,讓張浪狗立即交給前來送信的狼牙人員。同時,海無影又吩咐張浪狗,令狼牙盡快在長安到沙洲的沿路建好聯絡點,以便縮短兩地的通訊時間,或者是在李傑回程時加以接應。

    「李傑啊李傑,歸義軍就看你的了。」張浪狗走後,海無影自言自語道。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