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五十二章 民間傳奇與官府定性 文 / 莊不易

    為了手底下一個普通士兵的家庭悲劇而興師動眾,半日奔襲,一氣滅掉青浦第一豪族汪家,完了還不耽誤回去吃年夜飯,這種事情本身就具有很大的傳奇性。

    在李永吉沒有刻意的壓制下,這件事通過精武軍官兵家屬的嘴,迅速傳遍了周圍的七里八鄉,成為廣大人民群眾在正月裡最熱門的話題。

    就這樣,精武軍的牌子算是通過這件頗具戲劇化,且群眾頗為喜聞樂見的事情立了起來,至少在廣大中下層階級裡面,精武軍已經成了他們心目中義氣與公道的代名詞,提起精武軍,他們首先想到的第一個印象就是講義氣,夠豪氣,把精武軍看成是當代的梁山好漢。

    從此以後,精武軍的官兵家屬不必提,那是心懷大慰,到處宣揚自己跟精武軍的關係,以自家人成為精武軍的一員為榮,而其他沒有參加精武軍的人則想方設法想讓自己,自己的孩子、老公能參加精武軍,也希望能有精武軍待遇,特別是希望能有精武軍這樣的勢力當後台。

    當然那都是後話了,畢竟李永吉這件事做的太過突然,幾乎所有人都想不到,再加上受限於這個時代的路況跟傳播手段,這件事是過了正月初八之後,才隨著精武軍官兵家屬的陸續回歸,通過他們的嘴巴傳播出去,但一開始也只是在青浦縣幾個鎮上傳播。

    只有隨著出了正月,隨著行腳商人的到處流動,把這事兒當奇聞傳播,這件事情才逐漸被外界所知,但經過多次傳遞跟演繹,事情已經跟真相相差甚遠,且離著青浦縣越遠,故事就越傳奇,已經出現多個版本,基本上已經不太被人重視跟相信了。

    也就是說,至少在沒出正月以前,精武軍滅掉汪家這件事,知道的人還不多,基本都是在精武軍內部以及精武軍官兵家屬知道,至於其他人,比如汪家周圍的佃戶,一開始只以為汪家是遭了匪,在發現對方居然在汪家老宅那住了下來,更是壓根就不敢靠近打聽,。

    總之,當李永吉率軍回營之後,就不再關注這件事,而是開始跟家人團聚過大年,訴說離別之後的事情,到了第二天的正月初一,則在軍營裡跟全體官兵互相拜年,搞的好不熱鬧。

    正月初三的下午,當素素跟周達在一隊士兵的護送下,帶著炮製好的汪家通匪的證據,汪家的財產清單,還有眾多被割掉辮子的汪家人的人頭過來的時候,李永吉並沒有大肆宣揚,只是悄悄的把這件事跟家人以及王三武等高級軍官內部通報了一下,然後就開始商議對策,簡單說就是商量下接下來怎麼辦。

    不過到了這個時候,李永吉的威望已經建立起來,所以林春生等人根本不敢說什麼想法,只是一切看李永吉的意思。至於李正祥等李永吉的直系親屬,這時候也已經知道事情的嚴重性,知道他們已經脫不了干係,只能大家一條道走到黑。

    商議的結果就是,先統一口徑,把汪家通匪這件事定死了,而要定死這件事,少不了官府,或者說知縣的幫忙。

    如此,在第二天,也就是正月初四的早上,李永吉點齊了隊伍,只留下一個步兵營看守大營,其餘的人全部帶走,連同那些汪家通匪的證據以及人頭,全軍步行,光明正大的向青浦縣進發。

    當這麼一支紀律嚴明,器械精良,又殺氣騰騰的部隊趕到青浦縣城腳下的時候,立刻就把青浦縣上下嚇了個半死,早早的關閉城門,根本不敢放這支部隊進城。

    最後還是派了信使過去,並且李永吉王三武在城門下親自喊話,賀知縣又親自在城頭上辨認過之後,這才膽戰心驚的先派了跟李永吉有過交情的陳師爺出來接洽,等陳師爺再次確認是李永吉的精武軍,不是發匪之後,才同意開城,但還是不准精武軍進城,只准李永吉等一干首腦進去。

    不過,李永吉此時已經是精武軍全體的精神領袖與實際統領,是大家的主心骨,也代表了全軍的身家性命,所以大家強烈要求李永吉不能孤身進城以身犯險。

    李永吉要進去可以,但必須最少帶一個營的部隊進城,但這又是陳師爺萬萬不能允許的。

    最後說來說去,最後確定是讓李永吉的父親李正祥,外加李永吉的舅舅王三武一起,陪著陳師爺進城,這個份量已經足夠。

    王三武不說,李正祥現在已經在一系列事件的衝擊下迅速的接受了事實,知道自己這個小兒子已經不是一般人物,那麼既然如此,當父親的自然要為兒分憂,至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也就是在這個討價還價的過程中,讓精武軍全軍上下看到了青浦縣的軟弱,並對自身的實力有了更深一步的認識,自信心空前的高漲起來,對青浦縣城頭那些守兵的蔑視已經無流於表面,這更讓青浦縣城頭看到這一切的防守士兵心驚膽戰。

    不說精武軍的心氣變化,當李正祥與王三武一起跟著陳師爺進城之後,先拜會了青浦縣的知縣賀際運,拜會的時候先奉上五千兩銀子的銀票給對方壓驚,然後才說了汪家的事兒,並出示了汪家通匪的證據,包括跟發匪,也就是太平軍的通匪密約以及他們的自白書。

    賀知縣的名字叫賀際運,雖說是個三甲進士出身,但早年長期不得志,窮的只能在下層廝混,後來陰差陽錯當了寶山縣的代理知縣,辛苦經營多年,好不容易才補了個缺,坐上了青浦縣正堂知縣的位子。所以說他的經歷比較坎坷,基層經驗比較豐富,在度過了最初的震驚後,他很快就看出這裡面的貓膩。

    金澤汪家他雖然不喜歡,但也不是不知道他們家的勢力,這樣的一家人,居然私通發匪?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他是不信的。不過,既然現在有如此硬氣的物證,而且據說汪家也已經全滅,人頭就在城外的車裡放著,而之前在城頭上觀看李永吉那精武軍的軍威,他知道汪家被滅門這事兒十有**是真的。

    既然對方已然做下了這種事兒,可見無論心性跟手段都是狠辣無比,再加上精武軍的威脅就在外面,就算沒有銀子壓驚,賀際運也知道該怎麼做。

    賀知縣不是傻子,他知道一旦談判破裂,不認可李正祥的說法,精武軍走投無路之下,恐怕立刻就能變成匪徒攻城,到時候無論結果如何,後果都是他絕對承擔不起的。

    「李老弟你且放心!」想明白的賀知縣一臉的義正言辭,「汪家居然做出此等大逆不道的事情,我立刻就上報朝廷,把證據都呈上去,當然,精武軍的功績我也不會忘記,也會一併寫上,必定要讓朝廷給李老弟父子,還有精武軍上下一個前程才是。」

    「如此,我們就謝謝大人了,不過,這件事頗有曲折,大人的功勞是主要的,我們的功勞是次要的。總之這件事啊,我們還得再仔細合計合計才是。」李正祥微微一笑的拱手回禮,瞬間就覺得心氣不一般的爽利。

    曾幾何時,知縣大人何曾看上自己這樣的人物,可現在如何?居然如此低三下氣,為的是什麼?還不是因為自己的兒子?還不是因為自己的兒子手裡有兵?天可憐見,降下永吉這等英豪在我家,我李家終於也有出頭之日了!

    有了賀知縣的幫忙,精武軍滅汪家滿門的事情,就被當地官府定了性,辦成了一個鐵案,也成了精武軍以及賀知縣的一大功績。

    在官面上,滅汪家已經不是李永吉衝冠一怒為丁槐的傳奇故事,而是先有匿名者投遞汪家通匪的書信給賀知縣,讓賀知縣意外獲知汪家通匪的情報。之後他感覺事情重大,就先小心派人進行了偵查與求證,在獲知汪家即將在除夕之夜造反攻城之後,臨機決斷,緊急調動附近的團練武裝精武軍,曉行夜宿,先一步行雷霆一擊,把汪家造反的火苗扼殺於萌芽之內!

    總之,這個新故事的主角已經不再是精武軍,反而是成了賀知縣,精武軍在這件事情上只是一個比較重要的配角。

    至於汪家為何要私通發匪,這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汪家通匪了,而且要造反。而關於汪家要造反這件事兒,由於表面證據確鑿,確認流程正確,所以不管別人信不信,反正朝廷是信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