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一二一章 皇上,戒急用忍啊 文 / 莊不易

    「欺人太甚,真是欺人太甚!」

    對於李永吉的無動於衷,自認已經釋放了足夠好意,卻還是弄的自己騎虎難下的咸豐皇帝,這次是真的動怒了,哪怕是福壽膏與醇酒美人,也壓不下他的火氣:「這個李永吉要幹什麼?真要造反麼?」

    「皇上息怒。」身邊的懿貴妃知道這位皇上其實是心裡害怕了,要不然也不會偷偷找自己一個人說這些,所以趕忙安慰道,「事情還不至於那麼糟糕,依我看那個李永吉最多是跋扈了些,另外有些馭下不嚴,要說造反,他還沒那個膽子。要不然,都這會兒了,換了別人,早就反了,也不會一直這麼僵持著了,您說是不是?」

    「哼,那他這個樣子是幹什麼?」咸豐皇帝不滿道,「又不造反,又不聽話,朕都已經不怪罪他了,只要他把銀子換回來,我就既往不咎,他還想如何?繼續這樣拖著是想幹嘛?」

    「依著我看,恐怕那李永吉自己也是騎虎難下吧。」懿貴妃輕輕一笑,「我聽底下人說,那最先截漕銀的,是那李永吉手下的一個大將,同時也是他的舅舅,估計是他那個舅舅自己見錢眼開,私下做了這等大事,李永吉出了名的護短,所以才把這事兒給自己扛了。」

    「那又如何?」咸豐聞了聞鼻煙壺,「既然知道錯了,就趕緊把銀子吐出來才是啊,他現在這樣可不像是知錯的樣子。」

    「皇上,正因為他騎虎難下,所以才需要個台階下啊。」懿貴妃繼續笑道,「您看,正常來說,做了截漕銀這等大事,要麼就要等著被革職查辦,要麼就要乾脆造反。這李永吉估計是既不想被革職查辦,又不想造反,所以才處在兩難之中。

    陛下您想啊,這李永吉雖說是精武軍的頭,最近闖下了好大名頭,但終歸不過只有十三四歲,這麼點年齡,又怎麼可能真的管住底下的驕兵悍將?

    要我看啊,這李永吉就算不是被人推上台前的擺設,對手下的掌控也是有限。所以這事兒十有八*九是他那個舅舅不樂意放棄到手的銀子,而李永吉暫時又沒別的辦法,只好這麼僵著。」

    「嗯,你的意思是說,這李永吉不是不想把銀子還給我們,只不過他自己說了不算?」

    「正是如此。」懿貴妃點頭,「要不然,就再也沒別的解釋了。」

    「這倒也是。」咸豐皇帝點點頭,「那麼如今這局面。應該怎麼破呢?」

    「照我看也簡單,要治眼下,無非是許以高官厚祿,分而化之。」懿貴妃道。「這李永吉不是剛剛打退了發匪麼?正好,藉著這個名頭,就正式的把兩江總督的位子給他吧,反正不給他。兩江那地方也已經是他們的天下了。」

    「哼,他都做出這樣的事了,還指望我給他加官進爵?」咸豐皇帝不滿道。「我要真這麼做了,天下人該怎麼看我,該怎麼看朝廷?說不定就會認為朝廷怕了他。」

    「怎麼會呢,一是一,二十二,功勞是功勞,過錯是過錯。」懿貴妃繼續道,「兩江總督的位子給他不妨,畢竟他剛剛立功,不給獎賞說不過去;不過他劫持了漕銀,也是重罪,那黃馬褂可以剝下來,以示懲罰。其實呢,咱們給他兩江總督,是為了捧殺他,是為了方便給他的手下提位子啊。」

    「哦?」咸豐皇帝神色一動,「你是說……」

    「沒錯,我看既然那李永吉把什麼都自己扛了,就不如乾脆給那個截了銀子的王將軍一個山東提督的位子,再命令他去打捻子。」懿貴妃道,「那個打下杭州的張威,就給他一個浙江巡撫兼浙江提督的位子,還有那個打下常州的周達,給他一個安徽提督的位子。這樣一來,精武軍各部就分散各地,再也擰不成一股繩,那樣對我們也就沒有威脅了。」

    「這個主意好。」咸豐皇帝點頭,「哎,我怎麼早沒想到呢,當時還想著派人去抓權,沒想到沒用不說還讓他們更團結了,嗯,還是愛妃你聰明啊。」

    「哪裡,皇上日理萬機,那麼多公務要處理,一時不查也是有的。」慈溪謙遜的一低頭,「臣妾整日在這宮中也沒什麼事兒,偶爾有點心得,幫著皇上拾遺補缺,也並不算什麼。」

    「嗯嗯,所言極是啊。」咸豐皇帝感慨的點點頭,又摸了摸懿貴妃的臉龐,「朕不敢說在才能方面能比得上各位先皇,但自認也算勤政,每日都是事必躬親,可惜,滿朝文武都是酒囊飯袋,竟無一人能給出愛妃出的這種主意,要是早聽愛妃的話,何至於此啊。」

    「皇上過譽了。」懿貴妃道,「大臣們也是老成持重,並非是想不到,只是顧慮多,不像臣妾敢說敢言罷了。」

    「哼。」咸豐皇帝一撇嘴,想說什麼,最後卻還是沒說,反而道,「愛妃,分而化之的策略固然好,但朕想過了,這只能治標,不能治本啊。

    就算他們各自為政了,但終歸系出同源,萬一有事,肯定會結團自保,這以後也是個麻煩啊。更何況現在發匪還沒滅,捻子又在鬧,東邊有洋人肆虐,西邊的回回們聽說也不安分,哎,我大清現在到處都是匪患,軍費節節升高,戶部每年收的銀子卻越來越少,長此下去可怎麼得了。」

    「皇上也別太急了,急壞了身子可怎麼的了。」懿貴妃立刻安慰,「我大清享國這麼久,豈是幾個跳樑小丑能撼動的了的?只要我們自己不急,徐徐圖之,終歸會好起來的。」

    「那你說,如今這個局面,怎麼個徐徐圖之呢?」

    「皇上別急,聽臣妾慢慢道來。」懿貴妃道,「先說回回,回回最近雖然在鬧,不過那邊地處偏遠,屬於疥癬之患,暫時可以先放下不管,讓他們自生自滅,等我們緩過手來再去對付。

    捻子麼,有僧格林沁跟勝保在一邊看著,再加上那滬軍的王三武,想必也翻不了天,算是不足為慮。

    洋人雖然可惡,但所求不過是一個財,拖一段時日,等他們找不到便宜,自然會再次找我們和談。

    目前來看,近在眼前的大患是發匪,遠一點的則是李永吉的精武軍,不過好在他們之間勢成水火,我們要做的,就是讓這兩方互鬥,同時我們自己抓緊時間積蓄力量,等他們兩個斗的兩敗俱傷的時候,我們再一舉擒之,到時候皇上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再也不必像現在這樣煩惱了。」

    「說的真好。」咸豐皇帝聽到這裡卻沒有絲毫的歡愉之色,「鷸蚌相爭,兩敗俱傷……你這都是機謀權變,雖然不能說沒用,但終歸不是正道,怕就怕到時候他們兩個越打越強,我們自己反而越來越弱。

    哎,前段時間精武軍搞的那個什麼夏末攻勢你也聽說了吧?發匪之前那麼勢不可擋,打的我們潰不成軍,結果遇到精武軍了,卻好像泥捏的一樣,潰不成軍的就成了他們,甚至連洋人的部隊在面對精武軍的時候,也是吃了敗仗。

    這精武軍為什麼敢這麼飛揚跋扈?還不是因為他們能打?要不是他們這麼能打,我還要用著他們,要不然,我何至於隱忍至此。所以說,歸根到底還是自己爭氣啊,如果我們自己不爭氣,自己的兵打不過人家,再多的機謀權變也沒用啊。」

    「皇上所言甚是。」懿貴妃贊同道,「說到爭氣,別的臣妾不敢說,不過我聽說那李永吉的部隊成軍不過半年,所部都是鄉勇,要說勇悍就比我們八旗子弟強多少,我看也未必。

    要我說,他們之所以那麼能打,都是靠了洋槍洋炮,大量的洋槍洋炮。如果我們八旗子弟都換上洋槍洋炮,再拉去關外或者蒙古那邊的苦寒之地嚴加訓練一陣,未必不能重現了祖宗的威風,只要我八旗兵丁勇力依舊,那這天下還是我大清的。」

    「說的好聽。」咸豐皇帝道,「可是這洋槍洋炮都在洋人手中,現在我跟洋人鬧的這麼僵,他們都支持發匪跟李永吉了,朕怎麼跟他們買?」

    「皇上您忘了,洋人也不是鐵板一塊,而是與許多國,彼此之間聽說還很多矛盾,我們照樣可以分而化之啊。」懿貴妃道,「英國人、法國人還有美國人這些,自然是求不到的,不過俄國人跟他們的關係可不怎麼樣。我們可以求俄國人幫忙啊。俄國人也有不少洋槍洋炮的,未必就比英夷法夷的差了。」

    「俄國人?俄國人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咸豐皇帝皺眉道,「他們的胃口太大了,英國人法國人不過是求財,他們可是要地的。俄國人最近在北邊鬧騰的厲害,到處挑釁,殺了我們不少人,也搶了不少東西,黑龍江將軍弈山有些招架不住,跟我求了好幾次援。哼,這等強盜,讓朕跟他們合作,這可能麼?」

    「沒有什麼不可能的。」懿貴妃道,「俄國人要的不過是一些邊遠的苦寒之地,本來就沒什麼人,也不怎麼產糧食,他們要,就暫時給他們好了。等將來我們自己捯飭清楚了,國富兵強,再跟俄國人算總賬不遲,怎麼說,俄國人跟咱們這也隔著萬里之遙,我近,他遠,只要咱們真的肯打,他們未必就能贏了去。」

    「哼!」

    「皇上,戒急用忍啊。」

    聽到懿貴妃把康熙皇帝說給雍正的詞都說出來了,咸豐皇帝默默的吸了會兒鼻煙壺裡的福壽膏,又閉上眼睛尋思了一會兒,這才重新睜開眼睛歎了口氣:「好吧,就依你,都依你!朕……就照你說的辦吧。」(……)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