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時空走私1859

正文 第一二四章 廣德縣的煤化工項目 文 / 莊不易

    李永吉最近的確是抽不出身來帶兵救援王三武,但不是王三武想的那樣,要先鎮壓統治區域內的反對力量,或者是沒準備好,而是他正在忙更重要的事情。

    這個更重要的事情,就是廣德縣正在搞的煤化工項目。廣德縣擁有大量高質量的氣肥煤,質量好,熱值高,加上當地水資源相當豐富,地理位置又是四通八達,是皖、蘇、浙三省結合部,交通便利,有三省通衢的美稱,而且離馬鞍山也相當近,如果不提污染,正是一個搞煤化工項目的好地方。可以這麼說,單純從煤化工項目來說,廣德縣無論是地理條件,還是煤炭質量,都比兩淮的煤炭要好的多。

    同時,因為廣德縣離馬鞍山相當近,未來如果開發馬鞍山地區的中高品位的露天硫鐵礦,在馬鞍山建設鋼鐵廠以及硫酸廠,都需要廣德縣就近提供原料跟能源。從這個角度來說,未來的鋼鐵工業中,廣德縣才是真正的領頭羊,缺了廣德縣這個能源供給基地,鋼鐵工業也就無從說起,而沒有鋼鐵的國家,也就沒有真正的工業化,很難真正的騰飛起來。

    所以說,廣德縣的煤化工項目,是李永吉的重點關注項目,也是此時中國的第一個煤化工項目,這可比打一場沒啥必要的局部戰役重要多了。

    這個項目才剛剛開工沒多久,李永吉身為項目的總負責人與物資提供方,在這個項目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本就走不開,所以短時間內真的沒空再去玩打仗遊戲了。

    所謂的煤炭化工,就是指以煤炭為原料,經過一系列的加工,生成氣體、液體、固體等半化工原料,再經過進一步的加工。生產出現代社會所必須的一系列化工與能源產品的過程。

    現代社會的煤炭化工能夠生產一系列複雜的化工產品,是一個工藝相當複雜的大型化工項目,不過李永吉暫時來說不需要太複雜的技術,複雜的他現在也玩不來,因此他的所謂煤炭化工,是一種現代社會早已經淘汰的,浪費比較嚴重,污染比較大的成熟簡易法,主要產品就兩樣:一個是煉焦,另外一個就是合成氨了。

    煉焦的重要性就不提了。不管是煉鐵還是搞電石製乙炔,都需要用到焦炭,而煉焦過程的焦爐氣可以直接用來發電,焦油也可以生產乙醚等化工原料,可以說全身都是寶。

    合成氨就更不用說了,這是現代無機化工的基石,不管是生產硝酸,還是化肥**,又或者是合成染料甚至各種化學藥品。都離不開合成氨。

    雖然說李永吉可以通過張信達獲得全套的生產技術跟相關設備,但清朝的人底子太薄,要想搞出這種工業項目也不是個容易事兒。

    可是再難也要搞,畢竟李永吉跟張信達之間的傳送噸位有限。以後隨著消費規模的擴張,不可能全從現代搞化工產品,所以自己的重工業,特別是重化工是勢在必行。

    因此早在半年前。李永吉就悄悄的從精武軍中的工匠中抽取了一部分年齡在十七歲到二十歲左右,無父無母,沒有親屬牽掛。識字率比較高的人員,組成了一個個的秘密研發小組。

    這個秘密研發小組總共不過八十四人,卻分成了三個小組,分為鋼鐵小組,煤化工小組,還有鹽化工小組,分別定向研究相關領域的知識。

    為了加快他們的學習與研究速度,李永吉不但給他們提供了大量相關技術資料的書籍,還讓張信達在現代社會找了些專家教授,穿上白大褂,搞了詳細的教學視頻給這些人看。

    此外像3d動態演示之類的也一點不缺,總之全都用上了最現代的教學方法跟教學理念,務求讓他們在最快的時間內學會如何生產相關工藝。

    李永吉在為這些人提供全面技術支持的同時,還提前訂購了一批實驗器材,讓這些人先在實驗室親自試驗,親自驗證那些化學反應,在實驗室中生產出成品,有了直觀認識之後,再利用李永吉採購過來的設備進行工業化制取。

    可以這麼說,相關的專項研究,是一早就開始了的,秘密研發小組的建設基本跟精武軍的建設是平行的,只不過秘密研發小組從來不對外公佈,又一向是封閉化研究,保密等級比李永吉的少年親衛團還高,因此外人才對這個團體不為所知,甚至以為這個團體就是李永吉的少年親衛團之一。

    如今,經過近一年的定向研究,這些人已經完全搞明白了如何生產三酸兩鹼,也明白了如何工業化生產合成氨,甚至如何生產**化肥之類的,也都門清。

    當然,他們只是能照本宣科的用對應的設備,把生產工藝複製出來,要說懂得其中的原理那還差得遠,所以說白了這些人還是停留在技工的水平上。好

    在他們大都年輕,學習**強烈,時間還長,進步空間還是很大的,誰不是一步一步這麼走過來的呢,想當年共和國建國之初,不也是一窮二白麼?相比而言,這些清朝的工匠雖然知識水平跟技術底子可能比共和國建國之初的那些工程師要差一點,但卻能獲得更詳細更完整的技術資料以及更先進的生產設備。如果只是求生產的話,技術資料跟生產設備要重要一點,個人的知識儲備問題,反倒不是大問題。

    另外,別看直到一年後李永吉才真正控制了廣德,但廣德這個地方早就入了李永吉的法眼,也早就對照著現代資源地圖,把一個個煤炭豐富,開採又比較容易的地點標注好了,等時機控制後,這些地方都是第一時間要拿下的。

    同樣的,馬鞍山也是早就在李永吉的規劃範圍之內,所以馬鞍山港以及馬鞍山那幾個露天優質鐵礦坑,早就被他標注好,並提前讓情報處的人假扮商人把當地情況摸了個透,就是為以後的工業化生產做準備。

    這些地方原本都是在太平軍控制範圍,當初李永吉實力還不強。所以強忍著沒動手,不過在不久前進行的夏末攻勢中,太平軍損失慘重,特別是李世賢的部隊全滅後,這些地方根本是無軍可守,都是望風而降,被順勢拿下的。

    拿下廣德並馬鞍山,也就是當塗縣之後,李永吉立刻在這兩個地方分別駐紮了一個主力步兵團。

    其中駐紮廣德的是第一師第二團,團長周興。是周達的親弟弟;駐紮馬鞍山的則是第二師第三團,團長張風,是張威的親弟弟。

    這兩個團都是自行車化步兵團,並配備有**的炮兵連,裝備了82毫米迫擊炮,加上擲彈筒以及數量眾多的夏普斯步槍跟左輪手槍,單純防守,那是完全沒問題的。

    更何況,李永吉隨後就帶著警衛營的主力來到了廣德。同時還從蘇州跟無錫抽調了大量民夫過來,其中光武工隊就有三萬人,有這麼一個重兵集團放在廣德縣,周圍的人根本就不敢咋呼。

    來到廣德後。李永吉馬一邊開始就地招募人手,一邊開始大興土木,進行最基本的土地平整、開挖地基等工作,開始了最基礎的煤化工建設。

    最近一段日子。李永吉都把精力耗費在如何建設第一所煤化工聯合工廠上了,每天就是帶著那群秘密研發小組看圖紙,察工地。並且利用時空交易系統給出大量的建築用材,配合招募來的農民工進行基地生產,其他事情都先放在了一邊。

    要知道,合成氨就不說了,情況複雜,一不小心就會出問題,哪怕是建設一個最簡單的,最容易的,規模不過才30立方的現代煉焦爐,也要小心謹慎的對待,更何況在這之前,還必須先把小火電建設起來,要不然沒有電力供應,一切都是鏡花水月。

    總而言之,因為這是第一次成規模的製造工業基地,一切都是從頭來,哪怕有後世設計的廠房建設圖紙與相關設備,但因為人員水平太差,也必須讓李永吉親自在工地上看著才行。

    更何況,很多關鍵設備,甚至是耐火磚也要從現代進口,而這些都離不開李永吉,畢竟李永吉的時空交易系統是隨身流,李永吉不在就沒法實時傳送這些物資了。

    特別要說的是,這次在廣德縣搞的煤化工項目,李永吉的很多少年親衛團也出馬了,他們都是親衛團理科班的成員,這次也跟在那些秘密研發小組的身邊幫襯,也算是一種實習。

    當年的少年親衛團,早在經過半年多的學習,在完全掌握漢語拼音後,就開始根據各自的優勢與興趣分了類。

    比如文科比較好的,就去主攻語文跟歷史,以後是把他們當作教師培養,未來擴大兒童親衛團的時候,他們就是最基礎的老師。

    理科比較好的,就主要去學數學、物理、化學,以後就把他們當科研或者技術人員。

    這麼早就分科學習,也是沒有辦法,誰讓李永吉現在太缺人手,特別是缺乏可靠的人手,所以說提前讓他們分類,提前專攻某一項,也更有利於專業化學習,成才速度更快。

    反正李永吉又不要求他們有多高的綜合素質,只要文科的能去當小學老師,理科的能以後當個技工,他就很滿意了,真正的大才,還得以後慢慢來。

    當然,也有一些喜歡當兵的,年齡又比較大的,比如李飛跟白雲飛等人,李永吉也會讓他們選擇參軍,如今這些有志於從軍的人,全都在青浦軍校進修。

    儘管當年的少年親衛團事實上已經開始各奔東西,比如文科的學文,理科的學理,當兵的當兵,但他們的身份沒變,依舊以李永吉的家奴自稱甚至自豪,而那份曾經當過少年親衛團的經歷也不會變,這在他們以後的生活當中,是份量相當重的一份資歷。

    總而言之,在如今這個煤化工項目剛剛展開的情況下,處處都需要李永吉,如果李永吉在這個時候忽然離開,那代價就太大了,再次開工,就要從頭開始了,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當然,如果情況危機,李永吉不得不救,那放棄這個項目也沒問題,但李永吉想來想去,都不覺得王三武現在有什麼實質性的危險。

    對清廷的力量,李永吉目前也有個比較清晰的認識了,加上情報工作做的好,還有無線電報的威力,所以哪怕他身在廣德,但對淮安前線的情況也瞭如指掌。

    在李永吉看來,僧格林沁看似強大,但其實就是紙糊的紙老虎,只能嚇唬人,真打起來還不夠看。

    淮安城池深城高,王三武又兵精糧足,有大量的夏普斯後裝槍、擲彈筒跟迫擊炮,彈藥方面也足夠打五六場大規模戰役的,單純的防守,守個一年不成問題,畢竟那裡還有一百多萬石漕糧存在淮安城呢。

    更何況王三武有無線電通信,可以方便及時的跟自己聯絡,還提前把海州,也就是連雲港打下來了,並在那裡放了一個團,而自己跟洋人關係很好,到時候利用洋人的船隊運送彈藥補給去海州,也是輕鬆自在。

    至於如何從海州把彈藥送去淮安,這個也不難,李永吉已經拜託張信達從現代社會訂購了三艘ca3000型現代貨運飛艇,都是最大商業載重達250噸的重型貨運飛艇,靠那三艘ca3000型貨運飛艇,淮安城就算被圍的水洩不通也沒用。

    所以說,淮安看似突出前線,離自己的老巢比較遠,實際上因為提前打下了連雲港,海路暢通,自己又擁有無線電跟飛艇的關係,自己在後勤補給方面比清廷還強的多,所以這場戰鬥,時間越長,對自己越有力。

    在李永吉的計劃中,這場跟清廷的戰爭最好先這麼對峙下去,最好能拖到初冬。

    到了那時候,自己這邊的一期工程也就建設的差不多,新兵訓練的情況也更好,自己的武器也更新更強,而清廷估計也能聚集更多的兵馬,正好可以跟他們來個大決戰,來個一戰定輸贏!(……)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