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妖清

正文 第61章 來了2個寶貝疙瘩 文 / 獨孤冷者

    「見過少爺。」步行至**的跟前,徐日新與林永邦當即齊齊行舉手禮。

    **點了點頭,那雙近乎要洞穿一切的眼睛卻是始終注視著二人身後的那兩個陌生男人。這兩個人的年齡應該都在三十歲上下,個頭都在一米七幾,都是標準的南方人臉型。

    「吳應科見過張少爺。」

    「鄭廷襄見過張少爺。」

    **仔細留意了這兩個人的行禮時的細節,發現這個自稱吳應科的人應該是出身行伍,肯定是在軍隊混過,而這個鄭延襄行禮時分明有些不自然,有些有樣學樣的味道。

    **對著二人一一回禮,臉上帶著微笑,對著吳應科說道:「吳應科,如果我沒有看錯,你應該是軍人出生,能問一下你曾服役於那支部隊嗎?」

    「張少爺果然眼光獨到。」吳應科以為林永邦曾告之過**,臉上表情未見多少變化,只是簡單地點了點頭,「我曾供職於北洋,曾經是北洋海軍提督都司,擔任督隊船大副。」

    **笑了笑,繼而轉向鄭延襄:「鄭延襄,如果我沒有猜錯,你應該是剛回國不久。能問問你在回國前是從事什麼工作的嗎?」

    「鄭延襄的確是剛回國不久,回國前,擔任美國紐波特紐斯造船廠的船艦設計師。」鄭延襄語氣平緩地回答道。

    聽到這,**臉上的笑容變得更加燦爛。而站在身側的林永邦和徐日新二人,臉上卻是已經露出了微微的吃驚。他們二人從未向**提起過吳應科和鄭延襄,但**卻是僅憑對方舉止就猜出了兩人的來頭。他們不得不承認,人與人之間,的確是有著差距。自家少爺的眼光和見識,絕非常人所能及。

    「林永邦,徐日新,快快給我介紹一下這兩位。」**興奮地喊向林永邦和徐日新二人。

    徐日新看了看林永邦,努了努嘴示意林永邦先請。

    林永邦正了正身體,攤手示意著吳應科,介紹道:「這是吳應科,跟我一樣,乃是第二批留美幼童的其中之一。他之前在北洋水師艦隊任職,官至四品水師都司。之前少爺要我們盡可能地招攬一些有著留洋經驗的新型人才,我和徐日新便四處寫信,盡可能地聯繫我們之前的那些留美同學。吳應科乃是我昔日好友,經過我多次勸說與邀請,他總算是被我說服,繼而直接辭去了北洋水師的一切職務,決定前來投奔少爺。我林永邦可以向少爺擔保,他絕對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海軍人才,加以歷練,定能成長為一名優秀的海軍將領。林永邦也算是不負少爺所托,為張家帶來了一名未來的艦隊指揮官。」

    「好,好。」**更加眉開眼笑了。這可是自己從北洋水師挖到的第一個牆角,這個開頭不錯,真心不錯。吳應科既然能在北洋水師官至四品都司,又是留美幼童,其海軍素質絕對差不了。至於吳應科能否如林永邦所說成長為一名優秀的艦隊指揮官,那是以後才需要考慮的事情。

    **滿意地點著頭,問向吳應科:「吳應科,我就問你一句,你有能力指揮艦隊嗎?」

    「多大的艦隊?」吳應科正然地反問著**。

    「那你能指揮多大的艦隊呢?」**回問道。

    「那就得看張少爺的艦隊有多大了。」吳應科正然地應答道。

    「口氣倒是不小,竟然自詡韓信。」**輕哼一笑,「吳應科,要想成為我們張家艦隊的艦隊指揮,可沒那麼簡單。當前張家十六艘飛龍艦的艦長,都是我**一手培養起來的,一個個都是嗷嗷叫的主,而且一個個也都瞄著艦隊總指揮的位置。你要當艦隊指揮,得先讓那群傢伙服氣。如果你沒有點斤兩,我勸你還是回北洋吧。我們張家海軍,不是常人所能待的地方。」

    「張少爺是不相信吳應科的能力嗎?」吳應科反問著。

    「能力不是說出來的,而是做出來的。雖然有林永邦的舉薦,但在我真正看到你能力之前,我暫時還不能將艦隊指揮的位置給你。當然,我相信林永邦的眼光不會錯。吳應科,我暫時任命你為飛龍17號的艦長,並期待你成為張家艦隊指揮的那一天。」**暫時收斂了微笑,正視著吳應科,一臉嚴肅。

    吳應科看了看**,又看了看一旁聳了聳肩的林永邦,隨後直接將右手平舉到胸前,行一海軍軍禮,喝了一聲:「是!」

    **點了點頭,對著徐日新揚了揚頭。

    徐日新示意著鄭延襄,介紹道:「少爺,這是鄭延襄,廣東香山人,第三批留美幼童之一,是一名機械專家,同時也是相當優秀的船艦設計專家。當年朝廷把我們召回,延襄兄不忍放棄喜愛的學業,選擇違令不歸,直接留在美國。去年我就開始給延襄兄寫信,邀請他回國加入張家產業。來來回回五六封信之後,他終於是選擇了相信我,終於決定辭去在美國的工作,毅然回國,加入張家,共謀強國大業。」

    聽到徐日新的介紹,**相當滿意地點了點頭:「好,很好。從此,張家造船廠,終於有了屬於自己的高端船艦設計師。我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張家船廠定然能夠走得更遠。」

    緊接著,**正了正身,對著鄭延襄和吳應科深深地鞠了一躬,正色而言:「我代表張家一萬九千多名產業工人和四千海陸將士,歡迎二位加入張家這個大集體。我堅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張家定能成為世界先進生產力的代表,定然能夠讓泱泱華夏真正地富強起來。實業救國,實業興國,實業強國。我們中國,一定能夠真正強盛起來,我們中國人,一定能夠站起來,並屹立於世界之巔。」

    「實業救國,實業興國,實業強國。徐日新果然沒有騙我,今日我來張家,算是來對地方了。」**的話,讓鄭延襄很是激動,他正視著**,眼中透著火熱。他開始相信,眼前這個年方十八的張家少爺,一定可以實現實業強國的夢想,一定可以帶領眾人走出一條不一樣的強國之路。

    「吳應科也是深有此感。」吳應科點著頭,眼中同樣是一片火熱。讓中國屹立於世界之巔,這是何等的霸氣。另外,張家旗下竟然有著將近兩萬的工人和四千多的私家軍隊,這是何等巨大的家業!張家少爺,果然不是凡人!

    馬尾船廠諸多英才棄**而去,但林永邦和徐日新卻是給**帶來了一位未來的艦隊指揮和一名世界頂級的船艦設計專家,正所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終究也算是有所收穫。

    一舉收穫了兩名頂級人才,**自是心情大好。魏翰、陳兆翱、鄭清濂,你們這些心高氣傲的所謂專家,既然你們看不上本少爺,那你們就自求多福吧。李鴻章啊李鴻章,你給我等著,吞了我的,遲早讓你連本帶利給吐出來。

    至於**言談中所說當前張家旗下的工人和士兵的數量,**確實沒有虛言。眼下已經是三月底,而年初又是工廠擴招的旺季,經過春節大擴招,張家各家工廠的所有工人加起來,總人數的確已經達到了一萬九千多人。至於軍隊建設這一塊,陸戰營的數量已達到了六個,全部都是三個滿連外加一個特戰精英連的滿員編制,陸軍士兵和軍官的總人數為三千兩百多。至於海軍建設這一塊,**更是不遺餘力。他不僅從自家工廠挑選具有海軍素質的工人編入海軍隊伍,更是以朝廷江寧水師的名義不斷向外界招收高素質水兵和各類有著相關經驗的海員。經過內建和外招,目前江寧水師已擁有海軍將士八百多人,各種隨艦海員四百多人,戰艦16艘,也算是初具規模。

    **原本就是朝廷的武官,掛著從三品指揮同知的頭銜,而在收購馬尾船廠後,更是以交易的方式得以直接被提升為了江寧水師總領副將,從二品大校級武官,總領江寧水師軍務。朝廷有過團練大臣的經歷,湘軍淮軍大抵也都是由地方團練發展起來的,各地鄉勇武裝在大清境內也是合理合法。故而**打著朝廷名義自建張傢俬軍,並沒有犯著朝廷的忌諱。只要**表面文章做足,上上下下多花點銀子打點,在上報軍隊編制時將陸戰營編入江寧水師陸戰隊的戰鬥序列,同時小小地虛報兵員數量,便無人能在張傢俬軍這件事上挑**的刺。**就是利用這種悶聲發大財的方式,一步步將張傢俬軍擴建到了如此規模。

    收購馬尾造船廠之後,**當即安排了對馬尾造船廠的整改和擴建工作。在擴建和整改之後,已經更名為張家第二船廠的馬尾造船廠,將會擁有五千噸船塢三個,兩千噸船塢八個,一千噸船塢十個,以及五百噸船塢二十個。第二船廠五百噸船塢的擴建工作預計五月份完成,一千噸和兩千噸船塢的擴建預計在六月底能夠完成,五千噸船塢的擴建工作預計能夠在八月初完工。張家第二船廠擴建完成後,將會成為遠東地區目前船塢總噸位最大的船廠,並將具備建造五千噸大型貨輪或乃至是五千噸大軍艦的硬件能力。

    為了能夠滿足擴建第二船廠的水泥和鋼材需求,同時也是為了盡快佔領華南一帶的水泥和鋼鐵市場,實現水泥往台灣、呂宋、菲律賓、越南等南洋一帶的快捷出口,實現對閩浙地區鋼鐵市場的快速佔領,三月底,張家先後在福建福州成立了第三水泥廠和第三鋼鐵廠。(http://)。

    早在二月初的時候,張家便已經在武漢成立了張家第二鋼鐵廠,用以將湖南、湖北一帶的鐵礦進行集中冶煉加工,以生產各種鋼鐵成品及半成品。

    三月初,張家運輸公司在上海正式掛牌成立,主營長江水域的貨物運輸。成立之初,張家運輸公司擁有十六艘運輸型飛龍號和二十多艘五十至兩百噸位不等的快船,規模不小。隨著業務不斷拓展,張家運輸公司的運輸線將會由長江水域延伸而出,北上山東遼東,南下福州、台灣、呂宋乃至菲律賓南洋一帶,東至日本、琉球等地。

    同樣是在三月初,張家第二水泥廠落戶於上海。第二水泥廠建成之後,將會成為擁有產業工人過千、月產水泥過五萬噸的大型水泥廠。

    在不到兩個月時間裡,張家共計成立了一家運輸公司、兩家鋼鐵廠和兩家水泥廠,產業擴張之速度令人咋舌。幾家工廠能夠如此迅速地在武漢、上海和福州落地生根,得利於兩個原因:張家日益龐大的工人隊伍和張家日益強大的巨大財力。

    **的計劃很簡單,就是要憑藉著自己超然的時代眼光和跨時代的技術優勢,實現對江南資本的快速佔領。

    從錢本位的21世紀穿越而來,**很清楚錢財這玩意的巨大威力。

    現在的**可以花錢從朝廷那裡買官,將來的**便可以直接用錢買來整個世界。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