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十五章 「TVB」無線電視台 文 / 霍當天

    張紹平想在外匯市場圈一圈錢,但光有「先知」是行不通的,這種玩心跳、耍技術、講冷靜的活兒,當然得交給專業人士來做。

    李政平,資深的炒家,香港出現槓桿外匯時的第一代操盤手。在100萬就可以買下一棟大樓的70年代,經他手的單筆最大資金就不止這個數,所以張紹平很是看好他的穩重和豐富的經驗。

    「周嬸,我接了筆大單生意,估計會忙個一兩個月,就麻煩你幫我照顧瑩瑩了。」張紹平如是對周母言。

    在股指期貨剛在美國誕生的82年,可以有槓桿操作的投機並不多,期貨算一個,另一個就是炒外匯了。通過兩國匯率的變動,做多做空,賺取價差。

    這種槓桿操作的鐵律,就是讓絕大多數人虧錢,極少數人賺錢。

    當張紹平萬事俱全,只等時機,便見股市爆發的風暴如期到來。

    股市的狂跌,發生連鎖反應,致使1美元兌5塊多港幣跌到8塊多,而張紹平通過槓桿炒匯率,奮戰六十個晝夜,港幣、美元一個來回,資金立馬翻了30多倍。

    「是時候退場了,平倉吧。」張紹平強忍著內心的激動,深呼吸一口氣,平復一下砰砰響的心跳,揚聲道。

    「張生,這就平倉嗎?我覺得港幣太水了,兌美元還會繼續跌,我們不等等嗎?」

    如果說剛開始,李政平還有點小覷張紹平,認為他是「壽星公上吊,嫌命長」,那麼現在徹底改觀了。敢用最大槓桿炒作外匯還可以大賺一筆的,不是有大背景知道內幕消息,就是有洞察先機的敏銳眼光,無論哪一種,都是值得結交和敬畏的。

    「凡事不能太過,我們要見好就收。」

    香港的股市已經抄底了,不會再低的了,張紹平哪還敢繼續待著,趕緊賺了走人才是正道。

    平倉後,張紹平一共獲利4億3千萬港元。4億3千萬元,對整個國際金融市場而言,微不足道,但放在單個人的身上,便是一筆巨款了。

    張紹平雖然知道賺了不少,但真正拿到手時,才醒然,自己已然是億萬俱樂部的一員。他心情大好,覺得幾十個晝夜奮戰的疲累太值得了,當下不吝獎賞,唰唰寫了張支票,遞給李政平,道:「辛苦了,這是屬於你的!」

    「應該的!」李政平接過支票,看了下數字,頓時眼瞪圓了,「七個零?1000萬?!」

    當時說好的薪酬是200萬,而這張支票額外多了800萬,李政平不敢置信地又看了看,才用略帶疑惑的眼光看向張紹平。

    張紹平笑道:「收下吧!這是你該得的!我這人從來都不會虧待幫我做事的人!」

    「那李某就笑納了。」

    「阿政,咱倆也算在一個戰壕裡鏖戰了兩個月,我的為人如何,你也知根知底了,我想開一家投資公司,你願不願意過來跟我干?」張紹平鄭重發出邀請。

    「張生,你為人大氣,是幹大事的人,你就算不說,我也想給你做事。」李政平很看好張紹平的前景,欣然接受他的招攬。

    「呵呵,太好啦,有你的幫助,投資這一塊,我就放心了。」

    張紹平真心說道。

    懂投資的人不少,但會投資、能投資的人卻不多,這不光是眼光問題,膽識、決斷、果敢、魄力也是關鍵因素。這也是為什麼很多專家,分析得頭頭是道,可實踐操作賺大錢的往往卻是大資本家、大商人的原因。

    在張紹平的眼裡,李政平就是有實踐經驗的人才。

    準備註冊的投資公司,張紹平取名縱橫,寓意為「天下雖大,任意縱橫」。這家公司,張紹平寄予很大的期望,希望它可以像量子基金一樣,成長為龐然大物。

    先是通過獵頭公司大肆挖角,形成骨幹,然後大量招攬技術人才,充實枝葉。金融分析師、註冊會計師、經濟分析師、審計師、操盤手及研究精通各國法律的人才,紛紛糾集在一起,分工合作,投資市場。

    這家公司,張紹平注資2個億,為了拉攏住李政平,把他牢牢捆綁在縱橫投資,張紹平向後世的華誼兄弟學了一招,用股份分紅收買人心。做大事的人,就要有捨有得,張紹平直接給了李政平10%的股份分紅。

    前前後後又忙了一陣,張紹平這才偷得空閒。

    陪小妹看看電視,玩玩兒童遊樂場;逗逗周玉女,聽聽她彈琴,和她說說笑,這日子過得滋潤滋潤的。「幸福啊!我感受到了!啥時候也能夠性福就好了!」張紹平風騷地感概道。內心的滿足,讓他有使不完的精神勁,那本難產的《尋秦記》一天也陡然加快了幾十個字,難得啊!

    不過,這樣的好日子,顯然不會讓他過得太久。才「感慨完幸福」沒幾天,張紹平便接到林超深的來電。聽到電話鈴聲響,小丫頭飛快跑去接了,脆聲道:「喂,你好,這是張紹平家,我是張夢瑩,請問你找誰啊?」

    「呵呵,瑩瑩是吧?我是你哥的朋友,叫他聽下電話好嗎?」

    「哦,好吧,那你等等啊!」小丫頭嬌聲喊道:「哥,找你的!」

    張紹平接過電話,小丫頭卻不肯走,仰著臉,扯了扯他的衣角,他才恍然大悟,讚道:「有個小妹真好!」小丫頭這才心滿意足的離開。

    卻是學校最近開展「讚美小幫工」的課外活動,小孩做些幫大人提提鞋、拿拿報之類的小事,大人便誇讚一下,試試看誰受到的誇讚最多。

    「喂!」

    「張生,我想找電視台打廣告,你看行不?」一聽是張紹平,林超深立馬開門見山說道。

    「上電視做廣告?好事啊,我當然支持,你說說看,我們的服裝競爭力怎樣?」

    「我們廠全新設計的秋裝,一經推出市場,大受歡迎。不僅是內地這邊火熱搶購,就算在香港也是銷量頗大。經過一個月的市場調查,我和市場營銷部的幹事研究後,一致認為,我們的創新冬裝,亦充滿時尚、舒適、暖和、靚麗,如果經電視台傳播,廣為人知,完全可以引領一個潮流。」林超深在那頭激昂的說道,「張生,我們的秋裝才推出一個季度,在沒有絲毫大名氣的情況下,就賣出了700萬套,擊敗許多老資格的牌子,在中檔市場殺出空間來。而我們的冬裝絲毫不比秋裝差,沒理由會撲街到死!我們所差的就是名氣,不被人所知。」

    「我知道了,這樣吧,電視台這方面我來洽談,你做另外一手準備,找些時裝模特,開個時裝展覽秀。」張紹平想了想道。

    「嗯,好的!張生,還有什麼要吩咐的嗎?」

    「呵呵,大家做得不錯!超深,讓各部門的同事好好幹,做好冬裝,我到時封個大大的紅包給各位!」

    「哈哈哈,張生這個大紅包發定了,大家沒人會和獎金過不去的!」

    張紹平笑了笑,掛了電話。

    「哥哥,是不是又有靚衫穿了?」小丫頭跳上沙發,趴在張紹平的背上,一雙小手抱著他的脖頸,兩眼放光的問道。

    家裡開了個服裝公司,張紹平、小丫頭、周惠敏、周母全部穿自家的衣服,這些衣服全是量身定做的,布料好,手工精製,新款新式,看著漂亮,穿著舒服。尤其是秋裝,小丫頭穿了之後,徹底惦記上了。

    「小妹,你整天掛著穿靚衫,你懂什麼是靚衫嗎?」

    「當然知道了,我穿著好看的就是靚衫,我穿著不好看的,用敏姐姐的話說,那叫爛衫。」小丫頭得意洋洋,小臉一副「我聰明吧,太誇獎我」的表情。

    「呃?」小丫頭的話沒錯,就是聽著有點特別,張紹平詫然,不由看向周惠敏。周惠敏本來裝作看電視,偷偷豎著耳朵傾聽,這會兒聽到小丫頭扯到她的頭上,趕緊正襟危坐,一副我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沒聽到的樣子。

    「呵呵呵,說得很對!小妹長得那麼可愛,衫穿在身上不好看,當然不是靚衫。」張紹平笑道,「來,哥哥得出去工作了,回來給你帶靚衫,有沒有獎賞呢?」

    「人家最多親一下你咯!」小丫頭啵的一聲,開心地在他的臉頰親了一口。

    「嗯!既然瑩瑩那麼好,哥哥一定記得帶靚衫的。」

    香港無線電視台位於號稱「五台山」的廣播道上,簡稱tvb,號稱「明星製作工廠」,不過未來素有「明星少林寺」之稱。

    廣播道也是在九龍塘,從張紹平的家裡出去,不過二十分鐘不到的車程。

    在香港,目前有兩家電視台,一家是無線電視台,一家是原名麗的、9月份剛改名的亞洲電視台。

    遠東集團老總邱德跟從澳洲財團手上接過現今的亞洲電視台,立馬大刀闊斧的重組整合,拍了好幾部口碑不錯的電視劇,一時打得無線電視台節節敗退,此時勢頭正勁。

    一般而言,張紹平應該去找亞洲電視台上廣告才對,但他偏不,原因只有一個,亞洲電視沒有拿得出手的大紅大紫、甚至常青不倒的大明星。

    而無線電視台則不同,現在正當紅甚至以後繼續紅下去的大明星不在少數,周閏發、鄭紹秋、陳鈺蓮、趙雅之、鄭玉玲等等正當紅,以後更是大紅大紫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