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五十二章 藍圖的第一步 文 / 霍當天

    回到穗城,剛和陳冠忠、潘明兩人碰面,張紹平就迫不及待地問:「都談妥了哪些條件?」

    潘明先答道:「我們規劃的餐飲連鎖店,我打算先在北上廣深四地各開一家。穗城、深市這兩地,我已分別談好了,京城和滬市,恐怕就需要張生親自去走一趟了。正如我們先前所預料的,內地這邊迫切急需現代化的企業管理經驗和連鎖品牌服務式的經營理念。因為內地暫無連鎖經營店,而我們作為第一家在內地經營連鎖店的公司,他們的國營企事業很希望能從我們這裡學到精髓,改善他們的經營能力,增強對外競爭力。」

    張紹平沉聲道:「既然如此,這連鎖店就一定要開好,我們要把它當作敲開內地各地市場的敲門磚。回港後,你給我下大氣力,從麥當勞、肯德基及香港的大快活、大家樂等挖些人才出來,我們不做則罷了,一旦投入,就一定要做成功。」

    潘明欣然應承下來,摩拳擦掌的,只等著大幹一場。

    說完餐飲連鎖店,張紹平又把目光瞟向陳冠忠,陳冠忠愁眉苦臉道:「進口電視劇的授權倒是談妥了,我們屆時組建一家發行與進出口影視劇的公司就行了。但刊物在內地的出版發行,卻遇到了非常大的阻礙。這和我原先的預想,剛好截然相反。」

    「阻礙?什麼阻礙?」張紹平挑挑眉道。

    「內地刊物出版發行屬於文化部出版局管,粵省主管單位只執行註冊和報備,刊物出版許可證、刊物經營許可證,統一由文化部出版局批准下發,持有國內統一連續出版物號。最嚴重的是,內地民營的報紙期刊是不允許公開發售的,只准在飯店、航空公司、政府部門和一些特定團體內傳播閱讀,比如我們的《電影時代》雜誌,就只能在娛樂界傳閱,普通民眾是完全無法訂閱的。」

    聽到這個,張紹平罵娘了:「冚家鏟,民眾沒法訂閱,我靠什麼盈利?還有個屁的影響力啊?」

    張紹平終於想起來了,除了國營企業可以辦刊發行外,外資、外企、民企是統統不准公開發售刊物的。所以,在後世,看到的刊物,全是國營或文聯、作協、文化館、圖書館等與文化有關的單位發行的。

    「其實這個『特定團體內部可以傳播閱讀』的漏洞蠻大的,辦個民營報刊還是可以規避掉這些法律政策的,但很可惜,我們的鼎盛文化期刊出版公司是外國企業,旗下的刊物不僅不能在內地公開發售,甚至不准在內地印刷。而只能在香港印刷好後,然後通過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進入內地。惟一的好消息是,飯店、航空公司、政府部門和特定團體也被允許向該公司訂閱報刊。」

    張紹平想了想,提出質疑,道:「不對吧,外文書店、郵局不是可以訂購外刊的嗎?」

    陳冠忠苦笑道:「民眾是可以從外文書店買到期刊,但外文書店是從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進貨的,也就是說,我們的期刊必須通過該進出口公司才能進入內地。至於郵局,根本沒聽說過有此業務。」

    張紹平聽到這裡,已經相當無語了,不知說什麼好。遇到強大的國家機器,還能怎麼辦?涼拌唄。

    「呵呵呵,消息是很壞,但也沒壞到透頂。」陳冠忠突然笑道。

    張紹平有氣無力地道:「這都不算壞,世上還有更壞的消息嗎?」

    陳冠忠道:「我們的期刊想在內地出版發行是沒戲的了,但也不是一點收穫都沒有。我們先前就說過,我們的期刊能夠充當內地與外界聯繫的橋樑,把內地的影視文化以及改革開放以來所取得的成果,傳給外界所知。這點誘惑,足以打動內地決策層的內心,我只不過和粵省電視台的劉副台長提了一下好處,他們的台長楊帆就立馬陪同書記任老、省長劉老直趕京城。他們到底是怎麼和中央說的,我就不知道了,但他們帶回了兩條明確的回復,讓你做決定。」

    「說吧,我有心理準備了,好也好不到哪裡去,壞也不會有更壞的了。」

    「一是在穗城和粵省文化廳下屬企業合資組建新公司,然後通過授予新公司版權,讓新公司出版發行《電影時代》和《電視時代》兩本雜誌。二是我們可以組建外企,被允許通過中、國圖書進出口公司進貨,然後在外企、飯店、航空公司、政府部門及特定團體銷售。」

    「合資組建的新公司,是由誰控股?」張紹平反應很快,立馬問出關鍵的一點。

    「對方控股!」陳冠忠平心靜氣道,「能做出這兩點讓步,已經很不錯的了。內地根本不可能放開控制,掐住我們的脖子,這是必然的。」

    張紹平點了點頭,道:「有得談,總比沒得談好。」

    「那麼張生準備怎麼辦?」

    張紹平道:「合資公司雖然要被控股,但卻是最快最容易打開內地市場的,我是比較偏向這個的。不過,僅是《電影時代》、《電視時代》兩本雜誌進去內地,我不是很滿意,我要和任老、劉老重新談一下,希望《時尚》、《號外》兩本雜誌也可以比照此例。」

    「很難啊!」陳冠忠搖頭感歎,對張紹平的奢想並不看好。

    「沒試過怎知道不行呢?」

    睡了個香噴噴的好覺,張紹平才去找任老、劉老洽談。來之前,張紹平已經預約好了,所以才到任老的辦公室門外,便被秘書請了進去。辦公室裡頭,劉老也在。

    張紹平說明了來意,兩位諸侯一陣沉思,許久,給出了答案。

    任老嚴肅道:「原則上,我並不反對,但我會交代相關部門嚴格把關,對於對社會衝擊比較大,會引發重大問題的內容,我們是不會允許出現在社會上的。這個你該瞭解,並切記不可逾越。」

    張紹平想了想,道:「我們會根據香港與內地國情的不同,發行不同的版本,可能有爭議和比較敏感的內容不會出現在內地的版本裡頭。」

    劉老用另一種語氣說道:「小張,你要理解啊,很多事情不是一蹴即就的,而須徐徐圖變。像我們這麼大的國家,不能出半點意外,一旦稍微動盪,便是全盤崩潰。我們寧可走得穩點,時間長一點,也勝過急功近利。你可明白?」

    聽到這個話,張紹平的屁股像坐在火坑上,火燒火燎的,差點跳起來,奪門而逃。丫的,政治碰不得,也談不得啊。他尷尬地笑了笑,僵硬著臉,笑比哭還難看。

    兩位老人看到張紹平坐立不安的樣子,頓時不好再說下去,劉老輕笑道:「我跟你說這個作甚,你啊,對內地多投資點,創造多些工作機會,就是對祖國的最大支持了。」

    張紹平心裡鬆了口氣,他真怕繼續剛才那個話題,此時聞言,趕緊笑道:「一定!一定!其實,只有祖國發展好了,強大了,我們這些海外遊子才會心生自豪,挺起腰桿來。」

    「呵呵呵,你啊,滑頭!」

    兩人聽著張紹平的話,齊聲大笑。

    和兩位老人又說了會兒話,張紹平便起身離去。

    眨眼時間又過去了三天,出去考察的人馬陸續回轉。就連北上京城的楊敏德也風塵僕僕地趕了回來。

    沒有邀請外媒,只有央視、粵省電視台兩家電視媒體作見證,攝錄下這場聲勢浩大的簽約儀式。在確定的投資協約上,張紹平帶著歡喜,鄭重地簽下了自己的名字。其他的人,也是不甘人後,紛紛在合同上留下了大名。

    簽約儀式上簽約的投資合同,不是投資地在穗城,就是與省府部門的下轄企事業單位直接相關聯。簽約後,簡單地搞了個慶祝會,然後便是投資合同的實施了。

    返港臨行前,陳飛虎找上張紹平,囁嚅道:「張生,我,我想請個假可以嗎?」

    張紹平訝然,道:「可以啊,當然可以!不過,我能不能問一下,你請假幹嘛?」

    聽到張紹平批准後,陳飛虎一下不緊張了,有些不好意思道:「我給張生你當司機,好吃好住,又拿那麼高的薪水,但我爸媽他們還在信安的鄉下受苦呢。我就想,這賺了錢,應該他們接到大城市住才對。所以,我想回老家一趟,接我爸媽他們出來。」

    「這是應該的!瞧我這腦袋,都忘記關心一下你們這些人的家事了。」張紹平拍了下自己的額頭,用自責的語氣說,「這樣吧,到時我送一套公寓給你,香港、深圳兩地隨你挑。」

    陳飛虎吃驚,道:「這怎麼可以?」

    「怎麼不可以?我說行就行!你以後還要陪著我四處出差,沒時間照顧家裡的父母親,我當然得為你安頓好他們,以免你有後顧之憂。」張紹平雙眼一瞪,以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

    陳飛虎沉默了,接受了張紹平的好意,但同時心裡也決定把這條命賣給了他,刀山火海,決死相隨。

    來時,眾人是坐輪船而來,但回去時,卻是取道莞城、深市,經羅湖而進香港。至於那輛輪船,早在眾人上岸時,便把它打發回去了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