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小說網 > 穿越重生 > 假使重生八十年代

正文 第六十八章 拜師 文 / 霍當天

    談定了合作事宜,盛智文便告罪一聲,離席,到預定的雅座等客。

    一個人坐著,打發時間的最好方式,當然是看報紙了。這也是張紹平的習慣。

    眾多報紙裡頭,在《星島日報》經濟版有一篇很有意思的經濟社評,點出港英政府採取貨幣寬鬆政策,大量印鈔造成了信貸過度膨脹。文中說,1978∼1982年期間港元持續貶值145%,通貨膨脹率達到126%,香港經濟出現的急劇惡化,很可能引發金融市場大量拋售港元。作者呼籲政府應該採取有效措施,阻止港元繼續貶值,同時也建議大家謹慎投資,可以選擇增持美元、日元。

    張紹平縱然有先知先覺的優勢,也只記得香港的經濟有個低谷的冰凍期,對港元的狂貶,印象很模糊。不過,他對這篇文章深入淺出的分析,倒是挺認同的。

    「現在的港元還是實行自由浮動的匯率制度,後世記憶中的聯繫美元匯率制度還沒出來,這期間肯定是發生了比較大的事情,才會作出如此大的變動。雖然我沒想到是什麼,但有備無患,還是減持港元,投資美元比較安全。」

    張紹平的前世只是個三流的網絡寫手,寫作時或許查找過資料,但叫他事無鉅細地記住,卻是為難他了。別說記這個,就是影、視、歌、舞、劇,這些常看常聽的東西,能完整記住的都少得很。

    不過,張紹平也沒沮喪,他出現在這時代本就是最大的bug,他已很滿足了。況且,隨著內家拳的愈發精湛,張紹平還發現了個作用,精神好使多了,興許在未來的某一天,他突然又多了個金手指也說不定——完全記起前世所有的東西,事無鉅細。

    「嘀嘀嘀!」

    一連聲大哥大手機的鈴聲響起。

    張紹平接過電話,剛「喂」了聲,就聽那頭一男子說道:「是阿平吧?我是羅汶。」

    「哦,羅大哥啊,今天怎麼有空找我啊?你不是在籌備新戲劇嗎?」張紹平笑問道。

    「剛忙完,這頭就打電話給你了。你先前不是叫我教授阿敏歌舞劇嗎?我現在正有空,你今晚帶她來見我吧。」羅汶聲音中略帶疲憊。

    「聽你的聲音,似乎累得夠嗆的,要不改天吧?」張紹平關心地道。

    誰知張紹平的好意,羅汶卻不領情,說:「不用了,當個藝人,哪個不是這樣過來的?」

    既然對方都這樣說了,張紹平也不好多說,這年頭的香港人就是搏命,大家都很努力做事掙錢。

    掛了電話,張紹平繼續看完這篇經濟評論。半小時後,張紹平長噓口氣,起身離座。同時,他記住這篇文章的作者,香港大學經濟金融學院院長張伍常了。這時,他起了心思,希望找個時間到香港大學去聆聽這位張教授的高論。

    晚上,在家吃了一頓周母整的美味飯菜後,張紹平帶著周玉女找上羅汶的家門。

    「阿敏,你唱首歌給我聽聽,讓我瞭解一下你的底細。」

    談沒幾句話,羅汶就開門見山地道。

    說到唱歌,周惠敏毫不扭捏,反而一副躍躍欲試的樣子。羅汶見到她這神情,微微點頭,臉上露出了笑容,然後帶著兩人來到自家的錄音室。

    像羅汶這樣的音樂大師,一般都會在家裡改造出一間錄音室。因為他們經常會心血來潮般創作出一兩句或一小段動聽的旋律,而靈感不是常有的,需要即時記錄下來和即時配樂。

    羅汶的錄音室裡頭,放著各式各樣的樂器,全是從國外進口的最好的設備。周惠敏從未見過這樣多的樂器設備,一時看花了眼,眼裡不自禁就流露出喜愛之色。她的神情被張紹平兩人全看在眼裡,張紹平暗暗記住這一幕,而羅汶臉上的笑容愈發濃烈。

    「阿敏,聽阿平說,你的鋼琴彈得非常棒,不介意的話,唱完歌了,也彈一曲給我欣賞一下。」羅汶笑著說。

    「好啊。」周惠敏見獵心喜,也想在羅汶面前好好表現一番。

    進入玻璃隔間裡,周惠敏戴上耳麥,對著麥克風,俏臉很是認真的樣子。

    周惠敏唱的是鄧儷君的《甜蜜蜜》,這首歌她很喜歡,在家裡就時不時哼唱幾句。說實話,張紹平對她現在的歌唱水平並不看好,因為她是野路子出身,沒經過專業的演唱技巧的訓練,能不能掐緊音樂節奏還是個問題。

    一曲完畢,張紹平就迫不及待地問羅汶:「你覺得敏兒唱得怎樣?入不入你的法眼?」

    周惠敏從隔間走出,滿臉期待地看向羅汶,那神情活像參加高考,等待錄取的莘莘學子。

    羅汶點頭道:「聲音還行,很甜美,把握節奏的功力也還好,基本功比較紮實。不過演唱技巧很差勁,需要一段時間的雕琢。」

    「我請不起老師,這些都是我自己瞎琢磨著練的。」周惠敏低垂著頭,細聲細語道。

    「自個琢磨著,就能練到這程度,很不錯了。」羅汶讚道。

    「呵呵呵,敏兒的鋼琴彈得才叫好呢。」對於讚美周惠敏,張紹平是不遺餘力。

    「那阿敏彈一曲鋼琴吧。」

    張紹平的連聲誇讚,令羅汶也好奇起來,想看看到底是言過其實,還是真有本事。

    周惠敏坐在鋼琴前,十隻玉指如蝴蝶翻飛,一曲動聽的曲子娓娓響起。如高山流水,宛轉悠揚,優美清新,引人入勝。羅汶有沒有沉醉,張紹平不知道,但縈縈嬌音,確實動聽得很,令他徜徉其中,難以自拔。

    當最後一個音符落下,便見羅汶拍掌笑讚:「阿敏彈鋼琴可比唱歌好多了,已然有了幾分氣候。」

    「我哪有羅大哥你說得那麼好。」周惠敏有些羞赧地垂著小腦袋。

    「呵呵呵,行了,你這個徒弟,我收下了。」

    迎著周惠敏渴望的眼光,羅汶終於說出了她期盼許久的話。對於這個弟子,羅汶是極為滿意的,他臉上的笑容一直都沒斷過。

    在開始的時候,羅汶就打定主意,如果周惠敏的表現不讓他滿意的話,他卻不過張紹平的人情,也就指點一下就算了,不會對她言傳身教,當嫡傳弟子來培養。但周惠敏的表現卻像塊未經雕琢的璞玉,讓羅汶眼前一亮,尤其是彈鋼琴的時候,那種專注、協調、感情投入及控制力都可看出她的潛力來。

    「真的?謝謝老師!」周惠敏聽到這話,頓時一臉激動,樂得她心花怒放、喜上眉梢。

    像羅汶這種在樂壇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人物,原本收個弟子是要正正規規地大擺拜師宴,向外界廣而告之的。但周惠敏還是個在讀的學生,毫無名氣可言,大擺拜師宴的話,不說會不會毀了她,單就影響而言,肯定會把她平靜的生活攪擾得一塌糊塗。

    故而,這拜師宴就免了,在張紹平在場的見證下,羅汶象徵性地喝了一口拜師茶,名分就這樣定下了。

    回去的路上,張紹平突然一拍額頭,大叫道:「虧了,虧大了!」

    挨著他坐的周惠敏一晚上都是喜滋滋的,突然聽到他一聲驚呼,不由嚇了一大跳,嗔怪地瞪著他:「看你鬼叫的,什麼虧大了?」

    張紹平苦著臉道:「我原本喊羅汶叫羅大哥的,你這一拜他為師,他不就高我一輩了嗎?以後見到他,我就矮半截了。」

    周惠敏聽到這話,不作聲了,低首斂眉,一副嫻雅的樣子。

    張紹平見狀,暗歎,敏兒的女俠性子改了不少,正向著玉女的方向努力改變。佳人如斯,嬌靨如花,張紹平看癡了,情不自禁地伸手一探,將她攬入懷中。

    周惠敏柔順地輕枕在張紹平已見寬闊的胸膛,螓首蹭著他的下頜,吐氣如蘭地問:「那你願不願意矮他半截呢?」

    「你說呢?」

    張紹平一手握著她柔若無骨的纖手,一手撫著她秀麗的青絲,鼻端輕嗅,寵溺地道。

    周惠敏很享受地這種被疼愛的感覺,抱著張紹平抱得更緊了。

    兩人有愛嗎?或許有,或許無,誰也說不清。

    張紹平是因為她是周惠敏,所以才對她好,就連張紹平自己也不知道,他愛的是「周惠敏」這三個字,還是愛周惠敏這個人。而周惠敏更簡單,張紹平是第一個光明正大地追她的男子,並且照顧著她和她媽的衣食住行,光是這份恩情,她就覺得無以為報,或許無關於愛,兩人就自然在一起了。

    第二天。

    上午十點鐘左右,張紹平就來到了亞視的總部,廣播道81號。

    「先生,你好!請問你有什麼需要幫助的嗎?」

    張紹平剛進入亞視的發行部門,就見服務台的一位女職員起身笑問。

    聽到此女的聲音,張紹平立馬就知道她就是那位女接聽員,頓時笑道:「靚女,我是張紹平,昨天打電話來改約期的那位。」

    「哎呀,是張生你啊!」女職員輕呼一聲,「來,張生,我帶你去經理辦公室。」

    「麻煩曬了。」

    張紹平謝了一聲,跟在女職員的身後,來到發行部經理的辦公室門外。

    女職員「咚咚」地敲門,卻沒人應聲。張紹平見狀,不由皺眉,看這情形似乎沒人在啊。這搞什麼東東?都約好時間了,主人卻不在,這不像是一家大公司部門經理的工作態度啊。

    「不好意思啊,冼經理可能到邱老闆的辦公室去了,我去叫馬秘書幫你催促一下。」女職員尷尬地笑了一下,道聲歉,便往隔壁的辦公桌快步走去。未幾,便見她一臉歉意地走回。

    張紹平大皺眉頭,問道:「怎麼說的?」

    女職員連聲道歉:「不好意思啊,張生,我們公司發行的錄像帶昨夜出了點狀況,我們的冼經理現在正臨急處理著呢。」

    聽到這話,張紹平滿臉不愉之色,道:「你們怎麼搞的,約會沒法進行,就不會通知我一下嗎?」

    「我們亞視那麼大的公司,哪可能面面俱到,不就白走一趟嘛,有什麼大不了的?你是個發行商,就該想到會出現突發狀況,一時拿不到劇集很正常的。」

    女職員還沒答話,突然見一個戴眼鏡的男子從隔壁走來,沉聲道。

    張紹平這下是真不爽了,話能這樣說的嘛,牛氣哄哄的,說得好像求爹求娘一般求你。眼鏡男彷彿沒看到張紹平臉色乍變似的,繼續道:「到我們亞視進片的發行公司,遍佈海外,可不是隨隨便便跑來個人,都能安排到位的。」

    這話就完全是打臉了,分明是說張紹平不夠格,不值得他們亞視重視。對這種人,張紹平根本犯不著和他置氣,只冷冷地斜睨他一眼,便一言不發,轉身離去。

    亞視太令人失望了,堂堂發行部門的中層行政人員就這素質,這態度,和無線電視競爭,不被打垮才怪呢
上一章    本書目錄    下一章